流路设备、分析装置和流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47334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流路设备、分析装置和流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技术涉及包含样品的流体的流路设备和使用该流路设备的分析装置和流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专利文献I公开了被用于执行样品的化学反应的箱盒(cartridge)。该箱盒由作为刚性体的基板和作为弹性体的容器构成,且在容器中形成流路和通过该流路耦接的两个或多个腔室。例如,箱盒包括用于累积两种溶液的腔室、其中溶液混合以引起反应的反应腔室和流出物收纳腔室。通过旋转和移动滚筒(roller)等并对箱盒的弹性体施加外力,弹性体被粉碎且流路或腔室中的溶液移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I中的说明书中的段落
[0013]和
[0016]和图2、图3等)。
[0003]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第2005-37368号。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6]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箱盒中,例如如在图18中所示,反应物需要通过滚筒的按压力将反应物从排出口挤出。因此,在需要收集样品时,箱盒的操作性差,这是不利的。
[0007]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适用于样品注入和收集任务的流路设备和使用该流路设备的分类装置和流体装置。
[0008]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流路设备,该流路设备包括容器层和流路层。
[0010]容器层包括将包含样品的流体注入其中的注入容器部和收集所述流体的收集容器部;和
[0011]流路层包括连接至注入容器部和收集容器部的流路并且该流路层与容器层接合。
[0012]由于流路层接合到容器层并且注入容器部和收集容器部设置在相同容器层中,所以注入和收集包含样品的流体变的简单且提高了可使用性。
[0013]注入容器部可由设置在容器层中的通孔形成或包括设置在容器层中的凹部,同时使用流路层的表面作为底部。
[0014]可替代地,收集容器部可由设置在容器层中的通孔形成或包括设置在容器层中的凹部,同时使用流路层的表面作为底部。
[0015]收集容器部可包括设置在通孔或凹部中的凹状的累积部。收集容器部还可包括连接至通孔或凹部中的所述累积部的外部区域的收集容器流入通道。通过这种结构,在流体从流路流入收集容器部中的情况下,如果流体经由收集容器流入通道流到累积部的外部区域,则包含在流体沉积物中的样品通过重力累积在累积部。
[0016]流路层的流路还可包括相对收集容器流入通道并且连接至流路的收集容器流出通道。以比下沉样品的速度高的速度流动的流体趋于朝向被设置为与收集容器流入通道相对的收集容器流出通道行进,且因此可顺利地流出收集容器流出通道。
[0017]容器层可包括不包含样品的流体的第一流入通道,第一流入通道与流路设备的外部和流路层的流路彼此连通。此外,流路层的流路可包括连接至第一流入通道的第一流路,和从第一流路分支并连接至注入容器部的注入容器流入通道和注入容器流出通道。通过这种结构,经由第一流入通道流入第一流路中的流体可围绕注入容器流入通道、注入容器部和注入容器流出通道。包含样品的流体(其已经经由注入容器流出通道流出至第一流路)与不包含样品的流体(其流过第一流路)合流。
[0018]注入容器流出通道可具有比第一流路横截面面积小的流路横截面积并且在在第一流路的宽度的中心位置处以与流体的流体方向正交的方向连接至第一流路。通过这种结构,使已经从注入容器流出通道流出的流体与流过第一流路的流体融合以变为层流,并且可排列包括在流体中的样品。
[0019]流路层的流路可包括狭窄的通道和经由狭窄的通道和收集容器部连接至第一流路的第二流路。如上所述,通过提供狭窄的通道,可使诸如细胞的微粒作为样品穿过狭窄的通道并进行分析。
[0020]容器层可包括连接至第二流路的第二流入通道。可通过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形成流体的横向流动。
[0021]容器层可包括与第一流路和流路设备的外部彼此连通的流出通道。
[0022]流路层的第二流路可包括分支的多个分支通道;并且多个分支通道中的一个连接至收集容器部。通过这种结构,样品穿过所选择的多个分支通道中的一个以在收集容器部中被收集。
[0023]流路层可包括电极对,所述电极对被设置在所述流路中并且夹持所述狭窄的通道。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对样品进行电分析。
[0024]流路层可包括操作电极部,所述操作电极部在所述第二流路中被设置在所述狭窄的通道与所述多个分支通道之间并且将电泳力施加于所述样品。
[0025]该容器层可以包括不包含该样品的流体的第一流入通道和第二流入通道,该第一流入通道和该第二流入通道与该流路设备的外部和该流路层的该流路彼此连通。该流路层的该流路可以包括连接至该第一流入通道的第一流路和连接至该第二流入通道的第二流路。该容器层可以包括与该第一流路和该流路设备的外部彼此连通的第一流出通道;和与该第二流路和该流路设备的外部彼此连通的第二流出通道。
[0026]流路设备还可包括设置在所述容器层的所述注入容器部和所述收集容器部的上方的膜状的密封构件。通过膜状的密封构件的弹性,例如当在注入容器部中有气泡时,操作者可通过将气泡挤到流路设备外部来密封注入容器部。
[0027]流路设备还可包括设置在所述注入容器部与所述流路层的所述流路之间的阀门。通过这种结构,注入容器部和流路可彼此隔离。
[0028]阀门可以是水溶性的密封构件。通过这种结构,可隔离注入容器部和流路并且由于包含样品的流体被注入到注入容器部中,所以流体可在预定时间保持在注入容器部内部。
[0029]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析设备,包括流路设备和装置。
[0030]流路设备包括容器层和流路层。容器层包括将包含样品的流体注入其中的注入容器部并且和收集流体的收集容器部。流路层包括连接至注入容器部和收集容器部的流路和包括设置在流路的预定位置处的电极部,且该流路层被接合到容器层。
[0031]装置包括使电极部生成电压信号的信号生成部和在样品通过预定位置时测量预定位置处的电量的测量部。
[003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分析装置,包括流路设备、光照射部和检测部。
[0033]流路设备包括容器层和流路层。容器层包括注入有包含样品的流体的注入容器部和收集流体的收集容器部。流路层包括连接至注入容器部和收集容器部的流路并且该流路层被接合到容器层。
[0034]光照射部能够将光照射到穿过流路层的流路的预定位置的样品。
[0035]检测部检测由于光的照射而从样品发射的荧光和散射光中的至少一个。
[0036]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流路设备和流动控制机构的流体设备。
[0037]流路设备包括容器层和流路层。容器层包括包含样品的流体被注入其中的注入容器部,和收集流体的收集容器部。流路层包括连接至注入容器部和收集容器部的流路、流路的入口和流路的出口,并且该流路层被接合到容器层。
[0038]流动控制机构连接至流路的入口和出口中的每一个并且控制在流路中流动的流体的流动。
[0039]容器层可包括不包含样品的流体的第一流入通道和第二流入通道,第一流入通道和第二流入通道与流路设备的外部和流路层的流路彼此连通。流路层的流路可包括连接至第一流入通道的第一流路和连接至第二流入通道的第二流路。容器层可包括与第一流路和流路设备的外部彼此连通的第一流出通道和与第二流路和流路设备的外部彼此连通的第二流出通道。
[0040]发明的效果
[0041]如上所述,根据本技术可改善样品的注入和收集的操作性。
【附图说明】
[0042][图1]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流路设备的分解透视图。
[0043][图2]图2是主要示出流路设备的流路的平面图。
[0044][图3]图3是沿图2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图。
[0045][图4]图4是示出了容器层的注入容器部附近的横截面图。
[0046][图5]图5是示出了容器层的收集容器部附近的横截面图。
[0047][图6]图6A是示出了第一流路和注入容器流出通道的交流附近的平面图。图6B是沿图6A的线B-B截取的横截面图。
[0048][图7]图7是示出了由图3中的虚线包围的正方形区域的部分放大图。
[0049][图8]图8是示出了包括流路设备的分析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0050][图9]图9是示出了针对注入容器部的样品注入操作。
[0051][图10]图10是示出了在水溶性密封件被溶解时的注入容器部附近的流体流动。
[0052][图11]图1lA和B是示出了其中包含样品的流体收纳在注入容器部中的状态。
[0053][图12]图12A和B是示出了在水溶性密封件溶解时流体开始流出至第一流路的状态。
[0054][图13]图13A和B是示出了限制流体从第一流出通道排出并且流体开始流出至第二流路的状态。
[0055][图14]图14A和B是示出了其中流体开始从第二流出通道排出的状态。
[0056][图15]图15是示出了收纳有微粒的收集容器部的收纳部分中的状态。
[0057][图16]图16是示出了从收集容器部收集样品的操作。
[0058][图17]图17A和B是用于说明在变窄的通道附近解除微粒的粘附的方法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9]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
[0060]1.流路设备
[0061]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流路设备的分解透视图。图2主要示出了流路设备100的流路的平面图。图3是沿图2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图。如将在后面描述的,使用诸如生物细胞的微粒作为样品,且流路设备100是使包括那些微粒的流体流过流路的设备。
[0062]如在图2中所示,流路设备100包括流路层40和设置在流路层40上方的容器层50。如图1中所示,流路层40包括多层(例如5层)膜P1、P2、P3、P4和P5,各个层使用树脂作为其底部材料。通常地,容器层50还由包括作为基材的树脂的材料形成。膜Pl至P5具有基本相同的尺寸和外形。通过将膜Pl至P5层压和粘接而形成流路层40,且通过层压和粘接流路层40和容器层5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