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输油管线结垢的实验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73243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测试输油管线结垢的实验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科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试输油管线结垢的实验装置。
[0003]【背景技术】:
[0004]油田输油管线或掺水经过长期使用后会出现结垢的现象,结垢的原因与管线内流通的介质及管线弯头和管线变径有着直接的关系,管线内壁垢质的形式主要是硅酸盐、碳酸盐、油垢及泥沙,管线结垢会造成流通介质的流量减小或压差增大,这样不但影响管线的输液效率,还影响了管线的使用寿命,近而影响生产单位的生产效率;所以研究输油管线结垢的原因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研究设备中,缺乏用于研究输油管线或掺水管线内壁结垢的实验设备,极大地影响了油田输油管线的投产及使用,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故此,设计一种测试输油管线结垢的实验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0005]【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弥补和改善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测试精准、效果明显的测试输油管线结垢的实验装置,可以在油田科研单位及院校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
[0007]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测试输油管线结垢的实验装置,包括水箱、循环栗、两个对称分布的汇管、计算机及电气控制器,水箱底部设有出液管,出液管上设有循环栗、液体流量传感器及液体压力传感器,出液管与左侧的汇管连接,水箱顶部设有回液管,回液管与右侧的汇管连接,水箱内设有电加热棒组件及温度传感器;所述的两个对称分布的汇管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大管径直通管线、小管径直通管线、小管径变径管线及大管径变径管线,小管径变径管线上设有小管径变径,大管径变径管线设有大管径变径,小管径变径管线及大管径变径管线上设有等径的U型弯,大管径直通管线、小管径直通管线、小管径变径管线及大管径变径管线上设有电动阀、液体流量传感器及液体压力传感器。
[0008]所述的温度传感器、液体流量传感器及液体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导线与计算机连接,所述的电气控制器分别通过电缆与计算机、循环栗、电加热棒组件及电动阀连接。
[0009]所述的小管径变径管线的内径大于小管径变径的内径,大管径变径管线的内径大于大管径变径的内径。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效果直观,测试精准,易于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其主要优点如下:
[0011]1)、所述的大管径直通管线、小管径直通管线、小管径变径管线及大管径变径管线的设计,一方面模拟了输油或掺水管线的实际生产状态,另一方面可以将直通管线和变径弯头管线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来分析变径和弯头对管线结垢的影响,以便指导实际生产,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操作简便。
[0012]2)、所述的液体流量传感器及液体压力传感器的设计,可以精确的计量测试管线出口的流量及压力值,应以对比管线结垢前后的压差或流量,通过数据来分析管线结垢的严重性,操作简便,测试精准,安全可靠。
[0013]3)、所述的循环栗能够保证水箱内的掺水原油的不断循环,操作简便。
[0014]4)、所述的电加热棒组件能够完成流体介质的温度控制,可以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测试流体介质温度对结垢的影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0015]5)、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计算机、电气控制器、循环栗、电加热棒组件及电动阀的设计,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0016]【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照图1,一种测试输油管线结垢的实验装置,包括水箱16、循环栗18、两个对称分布的汇管1、计算机14及电气控制器13,水箱16底部设有出液管19,出液管19上设有循环栗18、液体流量传感器10及液体压力传感器11,出液管19与左侧的汇管I连接,水箱16顶部设有回液管12,回液管12与右侧的汇管I连接,水箱16内设有电加热棒组件17及温度传感器15 ;所述的两个对称分布的汇管I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大管径直通管线2、小管径直通管线4、小管径变径管线5及大管径变径管线9,小管径变径管线5上设有小管径变径7,大管径变径管线9设有大管径变径8,小管径变径管线5及大管径变径管线9上设有等径的U型弯6,大管径直通管线2、小管径直通管线4、小管径变径管线5及大管径变径管线9上设有电动阀3、液体流量传感器10及液体压力传感器11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5、液体流量传感器10及液体压力传感器11分别通过导线与计算机14连接,所述的电气控制器13分别通过电缆与计算机14、循环栗18、电加热棒组件17及电动阀3连接;所述的小管径变径管线5的内径大于小管径变径7的内径,大管径变径管线9的内径大于大管径变径8的内径。
[0020]在实验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启动循环栗18,水箱16内的掺水原油开始循环,待循环稳定后,通过控制电动阀3来进行单条管线的实验,记录出液管19及每条测试管线出口的流量和压力值,用来和结垢后管线的技术参数进行对比,以此来分析和研究流量和压差变化数据,进一步确定变径及弯头对管线结垢的影响程度;实验中也可通过电加热棒组件17对流通介质进行加热,获得更多的实验数据;实验可以根据实验方案的要求间断性的重复上述步骤,并详细记录流量和压力数值,用以来实验不同循环时间内管线的结垢情况。所述的大管径直通管线2、小管径直通管线4、小管径变径管线5及大管径变径管线9的设计,一方面模拟了输油或掺水管线的实际生产状态,另一方面可以将直通管线和变径弯头管线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来分析变径和弯头对管线结垢的影响,以便指导实际生产,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所述的液体流量传感器10及液体压力传感器11的设计,可以精确的计量测试管线出口的流量及压力值,应以对比管线结垢前后的压差或流量,通过数据来分析管线结垢的严重性,操作简便,测试精准,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效果直观,测试精准,易于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
【主权项】
1.一种测试输油管线结垢的实验装置,包括水箱(16)、循环栗(18)、两个对称分布的汇管(I)、计算机(14)及电气控制器(13),其特征在于:水箱(16)底部设有出液管(19),出液管(19)上设有循环栗(18)、液体流量传感器(10)及液体压力传感器(11),出液管(19)与左侧的汇管(I)连接,水箱(16)顶部设有回液管(12),回液管(12)与右侧的汇管(I)连接,水箱(16)内设有电加热棒组件(17)及温度传感器(15);所述的两个对称分布的汇管(I)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大管径直通管线(2)、小管径直通管线(4)、小管径变径管线(5)及大管径变径管线(9),小管径变径管线(5)上设有小管径变径(7),大管径变径管线(9)设有大管径变径(8),小管径变径管线(5)及大管径变径管线(9)上设有等径的U型弯(6),大管径直通管线(2 )、小管径直通管线(4 )、小管径变径管线(5 )及大管径变径管线(9 )上设有电动阀(3 )、液体流量传感器(10 )及液体压力传感器(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输油管线结垢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5)、液体流量传感器(10)及液体压力传感器(11)分别通过导线与计算机(14)连接,所述的电气控制器(13)分别通过电缆与计算机(14)、循环栗(18)、电加热棒组件(17)及电动阀(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输油管线结垢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管径变径管线(5)的内径大于小管径变径(7)的内径,大管径变径管线(9)的内径大于大管径变径(8)的内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科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试输油管线结垢的实验装置,包括水箱、循环泵、两个对称分布的汇管、计算机及电气控制器,水箱底部设有出液管,出液管上设有循环泵、液体流量传感器及液体压力传感器,水箱顶部设有回液管,水箱内设有电加热棒组件及温度传感器;两个对称分布的汇管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大管径直通管线、小管径直通管线、小管径变径管线及大管径变径管线,小管径变径管线及大管径变径管线上设有等径的U型弯,大管径直通管线、小管径直通管线、小管径变径管线及大管径变径管线上设有电动阀、液体流量传感器及液体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效果直观,测试精准。
【IPC分类】G01D21/02, G01N33/00
【公开号】CN204882501
【申请号】CN201520498280
【发明人】王雪
【申请人】东北石油大学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