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冲压数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7018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冲压数控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微冲压数控设备,属于数控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数控设备就是指应用这种技术的设备。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CNC,Compute Numerical Control),目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这种技术用计算机按事先存贮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对设备的运动轨迹和外设的操作时序逻辑控制功能。由于采用计算机替代原先用硬件逻辑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使输入操作指令的存贮、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的实现,均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处理生成的微观指令传送给伺服驱动装置驱动电机或液压执行元件带动设备运行。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420606226.1的一种微冲压数控设备。其主要由外设电动机、曲杆力矩传动机构、上模具工作平台、机体外壳和下模具工作平台五大部分构成。其特征是:本产品的力矩是通过大带轮(可当飞轮使用)的带传动实现部分储能、以一定的恒速运行和便于电机的平稳加减速度以保证设备平稳性;四向固定滚动导轨采用了两个伺服电机并配合光栅传感器进行移动定位,且在加工时通过传感器实时反馈数据,加工完成后可通过数控设备将位移归零,提高加工精度;在传统冲压机床的基础上增添了电磁悬浮原理支撑模具,让其可以在移动定位时离开垫铁升高到0.5mm,实现零摩擦支撑移动。本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精度高,给冲压数控设备带来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无法使操作人员在夜晚工作时,看清机台的状况,造成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冲压数控设备,以解决上述设备无法使操作人员在夜晚工作时,看清机台的状况,造成一定的危险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微冲压数控设备,其结构包括电源开关、警报灯、照明装置、连接杆、操作箱、机台、驱动器、散热器、电控箱、按键、稳定器、压力表、转轴、防护罩,所述电源开关左下方设有警报灯,所述警报灯左方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照明装置相连接,所述照明装置由灯头、外玻壳、荧光粉层、泵层、放电管、导电膜、铝电极、银浆层组成,所述灯头与外玻壳相连接,所述外玻壳内设有荧光粉层,所述荧光粉层与泵层相连接,所述泵层设在放电管外,所述放电管与导电膜相连接,所述导电膜内设有铝电极,所述铝电极与银浆层相连接,所述灯头与连接杆相连接,所述操作箱上设有电源开关与警报灯,所述操作箱设在机台上,所述驱动器与散热器相连接,所述电控箱上设有按键,所述稳定器左前方设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下方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下方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机台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警报灯左上方设有照明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与操作箱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台上设有驱动器。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设在电控箱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正上方设有稳定器。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可有效使机器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警报灯用于提醒操作人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照明装置,通过放电管高压保护,使导电膜导电,是利用泵层低气压的汞蒸气在通电后释放紫外线,从而使荧光粉层发出可见光的原理发光,从而使操作人员可夜晚工作时,能清楚的看到机器的工作状态,避免了一些不必要因素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大大降低了其危险性,且还具有运行稳定,散热性好,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冲压数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分解示意图。

图中:电源开关-1、警报灯-2、照明装置-3、灯头-301、外玻壳-302、荧光粉层-303、泵层-304、放电管-305、导电膜-306、铝电极-307、银浆层-308、连接杆-4、操作箱-5、机台-6、驱动器-7、散热器-8、电控箱-9、按键-10、稳定器-11、压力表-12、转轴-13、防护罩-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冲压数控设备,其结构包括电源开关1、警报灯2、照明装置3、连接杆4、操作箱5、机台6、驱动器7、散热器8、电控箱9、按键10、稳定器11、压力表12、转轴13、防护罩14,所述电源开关1左下方设有警报灯2,所述警报灯2左方设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与照明装置3相连接,所述照明装置3由灯头301、外玻壳302、荧光粉层303、泵层304、放电管305、导电膜306、铝电极307、银浆层308组成,所述灯头301与外玻壳302相连接,所述外玻壳302内设有荧光粉层303,所述荧光粉层303与泵层304相连接,所述泵层304设在放电管305外,所述放电管305与导电膜306相连接,所述导电膜306内设有铝电极307,所述铝电极307与银浆层308相连接,所述灯头301与连接杆4相连接,所述操作箱5上设有电源开关1与警报灯2,所述操作箱5设在机台6上,所述驱动器7与散热器8相连接,所述电控箱9上设有按键10,所述稳定器11左前方设有压力表12,所述压力表12下方设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下方设有防护罩14,所述防护罩14与机台6相连接,所述警报灯2左上方设有照明装置3,所述连接杆4与操作箱5紧固连接,所述机台6上设有驱动器7,所述散热器8设在电控箱9下方,所述按键10正上方上设有稳定器11。

本专利所说的放电管305是一种使用于设备输入端的高压保护元,所述导电膜306具有导电功能的薄膜。

当使用者要使用本专利时,首先开启电源开关1,使机台6运行,然后通过操作箱5进行操作,且机台6上设有驱动器7用来驱动设备运行,还设有散热器8是机器设备部件运转时用于降低设备运转时所产生的热量,从而机械设备部件散热制冷来增加机械运作寿命,之后再在其上安装电控箱9完成所有内部电气和机械连接,之后在连接稳定器11使机台可以稳定运行,而且还安装了一个压力表12可让操作人员查看压差,接着再在操作箱5上安装照明装置3,通过放电管305高压保护,使导电膜306导电,是利用泵层304低气压的汞蒸气在通电后释放紫外线,从而使荧光粉层303发出可见光的原理发光,从而使操作人员可夜晚工作时,能清楚的看到机器的工作状态,避免了一些不必要因素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大大降低了其危险性。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开关1、警报灯2、照明装置3、连接杆4、操作箱5、机台6、驱动器7、散热器8、电控箱9、按键10、稳定器11、压力表12、转轴13、防护罩14,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无法使操作人员在夜晚工作时,看清机台的状况,造成一定的危险性,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从而使操作人员可夜晚工作时,能清楚的看到机器的工作状态,避免了一些不必要因素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大大降低了其危险性,且还具有运行稳定,散热性好,效率高的特点。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灯头301与外玻壳302相连接,所述外玻壳302内设有荧光粉层303,所述荧光粉层303与泵层304相连接,所述泵层304设在放电管305外,所述放电管305与导电膜306相连接,所述导电膜306内设有铝电极307,所述铝电极307与银浆层308相连接,所述灯头301与连接杆4相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