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膜整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6579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电膜整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导电膜整合结构,尤指一种应用于平面触控显示装置,以 提供高导电率、宽广的波长范围、具有高可见光穿透率,并防止牛顿环效应的 导电膜整合结构。.
背景技术
过去人与计算机或机器的沟通接口主要以键盘和鼠标为主,随着科技产品
走向更友善的人机接口,让使用者能更便利、直觉化的操作,也由于IT及CE 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信息与消费性产品的兴起,预期未来使用者对于简易操作 接口需求殷切,应用于电子装置的触控式接口将会影响产品设计潮流。其中, 此触控式接口的装置包括有液晶显示器(LCD)、触控面板(TP)和手写输入装 置、电致发光灯(EL)、个人数字助理(PDA)、有机发光装置(OLED)等。
已知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器触控面板,由二张电极基板组成,电极基板包 括玻璃板、树脂板、热可塑性高分子膜及导电层。 一般透明导电膜乃针对可 见光(波长(人)约等于380 780nm)的光透射率高且其导电率高,即可见光的平均 通过率Tavg〉80。/。,电阻率在1(^Q' cm以下的薄膜才能成为透明导电膜;其 中,透明意味着材料的能隙宽度大(E^3eV)而自由电子少。另一方面,导电率 高的材料往往电子多而不透明,只有能同时满足这两种条件的材料才可能用以 制备透明导电膜。目前透明导电薄膜主要有金属膜系、透明导电氧化物膜系、 高分子膜系、复合膜系及其它化合物膜系等。其中,能满足上述可见光通过率 及电阻率的条件者为金属薄膜及氧化物薄膜。由于金属透明导电膜的光通过率 和电阻率受厚度的影响非常显著,但当厚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光通过率会急遽 下降,而氧化物透明导电膜则不存在类似于金属的厚度限制。透明导电氧化物 薄膜(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简称TCO),主要包括In、 Sb、 Zn和Cd 的氧化物及其复合多元氧化物薄膜材料,目前研究较多的是ITO、 ATO及AZO,而ITO具有低电阻、高可见光率等特性,被广泛的应用于平板显示器 件中。
然而,已知触控面板乃利用间隔物来分开两相对的IT〇导电膜;当手指 或笔尖按压其表面时,两ITO导电膜可彼此接触而产生讯号输入的功能。然 而,在连续操作该导电膜数次后,ITO表面在触碰的地方会有龟裂或破碎等情 形发生。
另外,传统在光学机构等领域,由于塑料薄膜、玻璃板等构件彼此密合, 使得相互连接的表面产生光学干涉的因素,进而产生所谓牛顿环(Anti-Newton ring, ANR)效应的问题。当各构件彼此密合时,藉由维持两者之间产生的间隙 在一定以上,可以防止牛顿环效应的发生。例如日本特开平10-323931号公 报揭露一种透明导电膜,在透明塑料与透明导电薄膜之间具有一膜厚1 ~3pm 的涂覆层,并且含有平均密度500 ~ 3000个/(mm)2的平均粒径为1 4 |i m的微 粒子的透明导电膜,可抑制牛顿环效应的发生。
本发明人有感上述缺失的可改善,依据多年来从事此方面的相关经验,悉 心观察且研究,配合学理运用,提出一种设计合理并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导电率、且于宽广的波长范围内仍具 高可见光穿透率,并防止牛顿环(Anti-Newtonring)效应发生,以满足书写输入 的耐久性及防眩光特性,且不易损坏及使用稳定性佳的导电膜整合结构;藉以 通过该导电膜整合结构,在不影响ITO导电膜的光学性质下,所组成ITO结 构可提供适合多种电子装置的更稳固的使用效果,当暴露于高温和潮湿环境 下,亦拥有较大的环境稳定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仅于抗牛顿环层内混合微粒子,即可避免牛顿环 效应的发生,省略抗牛顿环表面的凹凸型状与极复杂结构设计,并避免损伤其 连接面。
为了达到上缘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电膜整合结构,其包括 一基材、 一4元眩层(Anti-Glare Layer)、 一4元牛顿玉不层(Anti-Newton ring Layer)、 一石更质层 及一透明导电膜。基材为一透明树脂;抗眩层设于基材一侧;抗牛顿环层于基板另一侧,且抗牛顿环层由一树脂与多数颗微粒子所组成;硬质层设于抗眩层 上;透明导电膜设于抗牛顿环层上,且透明导电膜的厚度介于38纳米(nm)至 188纳米(nm)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外提供一种导电膜整合结构,其包括 一基 材、 一抗眩层、 一硬质层、 一黏着层、 一抗牛顿环层、 一第二基材及一透明导 电膜。该基材为一透明树脂;该抗眩层(Anti-GlareLayer)设于该基材一侧;该 硬质层设于该抗眩层上;该翻着层设于该基材的另一侧上;该抗牛顿环层设于 该教着层上;该第二基材设于该抗牛顿环层上;该透明导电膜设于该第二基材 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再提供一种导电膜整合结构,其包括 一基材、 一抗眩层、 一硬质层、 一黏着层、 一透明导电膜、 一金属层及一次要透明导电 膜。该基材为一透明树脂;该抗眩层其设于该基材一侧;该硬质层设于该抗眩 层上;该黏着层覆着于该基材的另一侧上;该透明导电膜设于该黏着层上;该 金属层设于该透明导电膜上;该次要透明导电膜设于该金属层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导电膜整合结构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 、在不影响导电薄膜的光学性质下,利用导电膜整合结构所组成的结 构,提供适合多种电子装置的更稳固的使用效果,当暴露于高温和潮湿环境下, 亦拥有较大的环境稳定性。
(2) 、提供具有高导电率、宽广的波长范围、具高可见光穿透率、防止牛 顿环效应的发生,且结构不易损坏及使用稳定性佳。
(3) 、通过一抗牛顿环层的设置,除了避免牛顿环效应的发生,满足书写 输入的耐久性及防眩光的特性之外,进一步地,通过在抗牛顿环层内混合多数 个微粒子,有效省略抗牛顿环层表面凹凸形状与极复杂结构,避免损伤其连接 面。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与特点, 当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 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者。


图1为本发明导电膜整合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导电膜整合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导电膜整合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导电膜整合结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导电膜整合结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导电膜整合结构 11基材 11'第二基材
12 抗眩层'
13 抗牛顿环层
130树脂 131 微粒子
14硬质层
15透明导电膜
16保护膜
17次要透明导电膜
18教着层
19金属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导电膜整合结构1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 施例的导电膜整合结构1包括 一基材11、 一抗眩层(Anti-Glare Layer, AG)12、 一抗牛顿(Anti-Newton ring Layer, ANR)环层13、 一硬质层14,及一透明导电 膜15。
该基材11为一透明树脂,其为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酯(PET)、三乙酸纤维 素(TAC)、聚奈二曱酸乙二醇酯(PEN)、聚丙二酯、聚酰亚胺、聚醚、聚碳酸 酯、聚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乙烯醇、聚苯乙烯、聚曱基丙烯酸曱酯、聚氯 乙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或其等效物。该抗眩层12设于该基材11 一侧,该抗眩层12表面具有一导光微结构(图 未示),用以增加光线散射程度,使光线于抗眩层12形成一均匀且柔和的发光 效果,避免造成昏暗不明的光暈效应。此外,该抗眩层12是在透明树脂中混 合不同折射率的折射粒子(图未示)。
该抗牛顿环层13设于该基材11的另一侧,并相反于抗眩层12,可用于 消除光学干涉的牛顿环效应,达到使用的耐久性及防眩光特性。该抗牛顿环层 13由一树脂13 0及多数颗微粒子131所组成。其中,该等微粒子131的尺寸 介于0.5微米Om)至2.5微米(^im)之间为最佳。因此,可以省略一般抗牛顿环 表面的凹凸形状与极复杂结构的设计,并且避免损伤其连接面。
该硬质层14设于该抗眩层12上,避免不当外力而造成该抗眩层12或基 材ll的刮伤或损害。
该透明导电膜15设于该抗牛顿环层13上,并且透明导电膜15的厚度介 于38纳米(nm)至188纳米(nni)间。其中,透明导电膜15可选自铟氧化物、锑 氧化物、锌氧化物、镉氧化物、硅氧化物、铝氧化物、锡氧化物、镓氧化物、 氧化铟锡(ITO)、新式铟锌氧化物(IZO)、氧化锌(GZO)、氧化锌铝(AZO)、锑 锡氧化物(ATO)、 FTO的其中一种。
藉此,通过上述导电膜整合结构的设计,在不影响导电膜的光学性质下, 可提供高导电率、宽广的波长范围内、高可见光穿透率,并防止牛顿环效应, 且不易损坏及使用稳定性佳的导电膜整合结构;同时,可利用导电膜整合结构 所组成导电膜结构,提供适合多种电子装置的更稳固的使用效果。
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发明导电膜整合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 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
该导电膜整合结构1更包括一设置于透明导电膜15上的保护膜16。其中, 该保护层16的材质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离型膜,用以保护透明 导电膜15及抗牛顿环层13,并避免造成刮伤或损害。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发明导电膜整合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 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
该导电膜整合结构1更包括一第二基材ll,与一黏着层18,黏着层18与 第二基材ll,皆设置于抗牛顿环层13与透明导电膜15之间。该黏着层ls设于
9该抗牛顿环层13上;该第二基材U,则设于该黏着层18上。在本发明中,第 二基材ll,为一透明树脂,其材质可为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酯(PET)、三乙酸纤 维素(TAC)、聚奈二曱酸乙二醇酯(PEN)、聚丙二酯、聚酰亚胺、聚醚、聚碳 酸酯、聚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乙烯醇、聚苯乙烯、聚曱基丙烯酸曱酯、聚 氯乙烯、环氧树脂、盼醛树脂等或其等效物。该黏着层18可为一感压胶(PSA) 或一紫外线隔离复合胶层(UV-PSA),并且通过一湿式涂布制程,以结合抗牛 顿环层13与该第二基材11'。藉此,在不影响抗牛顿环效应的效果下,本实施 的结构可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发明导电膜整合结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 例与第三实施例的差异在于
将该抗牛顿环层13与该翻着层18的位置彼此调换,使黏着层18作为该 基材11与该抗牛顿环层13之间的教着媒介。该抗牛顿环层13亦直接结合于 该第二基材11,。同样地,在不影响抗牛顿环效应的效果下,本实施的结构亦 可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
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发明导电膜整合结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 例的导电膜整合结构包括 一基材ll、 一抗眩层12、 一硬质层14、 一透明导 电膜15、 一次要透明导电膜17、 一黏着层18及一金属层19。本实施例与第 四实施例的差异在于
分别在黏着层18 —侧依序地设置透明导电膜15、金属层19及次要透明 导电膜17,以取代第四实施例的抗牛顿环层13、第二基材ll,及透明导电膜 15。
该金属层19为一银、铝、铜或镉;该次要透明导电膜17的厚度介于25 纳米(nm)至133纳米(nm)间,并且选自铟氧化物、锑氧化物、锌氧化物、镉氧 化物、硅氧化物、铝氧化物、锡氧化物、镓氧化物、氧化铟锡(ITO)、新式铟 锌氧化物(IZO)、氧化锌(GZO)、氧化锌铝(AZO)、锑锡氧化物(ATO)、 FTO 的其中一种。
再者,该抗眩层12与石更质层14通过一湿式涂布方式,以结合于该基材 11上。该教着层18、透明导电膜15、金属层19及次要透明导电膜17上通过 一溅镀镀膜方式,以结合于该基材ll上,并且黏着层18、透明导电膜15、金属层19及次要透明导电膜17所组合的膜厚为60至120纳米(nm)。
因此,可以使导电膜整合结构达到50-300ohm/sq的面电阻,并且使整体
穿透率可达到89~95。
据此,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导电膜整合结构具有下列特色
(1) 、在不影响导电薄膜的光学性质下,利用导电膜整合结构所组成的结 构,提供适合多种电子装置的更稳固的使用效果,当暴露于高温和潮湿环境下, 亦拥有较大的环境稳定性。
(2) 、提供具有高导电率、宽广的波长范围、具高可见光穿透率、防止牛 顿环效应的发生,且结构不易损坏及使用稳定性佳。
(3) 、通过一抗牛顿环层的设置,除了避免牛顿环效应的发生,满足书写 输入的耐久性及防眩光的特性之外,进一步地,通过在抗牛顿环层内混合多数 个微粒子,有效省略抗牛顿环层表面凹凸形状与极复杂结构,避免损伤其连接 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最佳之一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图式,本发明 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所有范围应以权利要求 书为准,凡合于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精神与其类似变化的实施例,皆应包含 于本发明的范畴中,任何熟悉该项技艺者在本发明的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变 化或修饰皆可涵盖在以下本案的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导电膜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材,其为一透明树脂;一抗眩层,其设于该基材一侧;一抗牛顿环层,其设于该基板另一侧,该抗牛顿环层由一树脂与多数颗微粒子所组成;一硬质层,其设于该抗眩层上;以及一透明导电膜,其设于该抗牛顿环层上,且该透明导电膜的厚度介于38纳米至188纳米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膜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材为聚对苯 二曱酸乙二酯(PET)、三乙酸纤维素(TAC)、聚奈二曱酸乙二醇酯(PEN)、聚 丙二酯、聚酰亚胺、聚醚、聚碳酸酯、聚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乙烯醇、聚 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的其中一种;该 抗眩层具有多颗木同折射率的折射粒子;该抗牛顿环层的微粒子的尺寸介于 0.5微米至2.5微米间;该透明导电膜选自于铟氧化物、锑氧化物、锌氧化物、 镉氧化物、硅氧化物、铝氧化物、锡氧化物、镓氧化物、氧化铟锡(ITO)、新 式铟锌氧化物(IZO)、氧化锌(GZO)、氧化锌铝(AZO)、锑锡氧化物(ATO)、 FTO的其中一种。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膜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更进一步地包括 一设置于该透明导电膜上的保护膜。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膜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更进一步地包括 一设于该透明导电膜与该抗牛顿环层之间的第二基材,该第二基材为聚对苯二 甲酸乙二酯(PET)、三乙酸纤维素(TAC)、聚奈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丙 二酯、聚酰亚胺、聚醚、聚碳酸酯、聚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乙烯醇、聚苯 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的其中一种。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膜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抗牛顿环层与 该第二基材之间设有一黏着层,该黏着层为一感压胶(PSA)或紫外线隔离复合胶层(UV-PSA)材质。
6. —种导电膜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材,其为一透明树脂;一抗眩层,其设于该基材一侧; 一硬质层,其设于该抗眩层上; 一黏着层,其设于该基材的另一侧上; 一抗牛顿环层,其设于该教着层上; 一第二基材,其设于该抗牛顿环层上;以及 一透明导电膜,其设于该第二基材上。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电膜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材及第二基 材为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酯(PET)、三乙酸纤维素(TAC)、聚奈二曱酸乙二醇酯 (PEN)、聚丙二酯、聚酰亚胺、聚醚、聚碳酸酯、聚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 乙烯醇、聚苯乙烯、聚曱基丙烯酸曱酯、聚氯乙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的其 中一种;该抗眩层具有多颗不同折射率的折射粒子;该透明导电膜选自铟氧化 物、锑氧化物、锌氧化物、镉氧化物、硅氧化物、铝氧化物、锡氧化物、镓氧 化物、氧化铟锡(ITO)、新式铟锌氧化物(IZO)、氧化锌(GZO)、氧化锌铝(AZO)、 锑锡氧化物(ATO)、 FTO的其中一种。
8. —种导电膜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材,其为一透明树脂;一抗眩层,其设于该基材一侧; 一硬质层,其设于该抗眩层上; 一黏着层,其覆着于该基材之另一侧上; 一透明导电膜,其设于该黏着层上; 一金属层,其设于该透明导电膜上;以及 一次要透明导电膜,其设于该金属层上。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电膜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透明导电膜的 厚度介于38纳米至188纳米间,该次要透明导电膜的厚度介于25纳米至133 纳米间;该基材为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酯(PET)、三乙酸纤维素(TAC)、聚奈二曱酸乙二醇酯(PEN)、聚丙二酯、聚酰亚胺、聚醚、聚碳酸酯、聚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乙烯醇、聚苯乙烯、聚曱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的其中一种;该抗眩层具有多颗不同折射率的折射粒子;该透明导电膜 与次要透明导电膜选自铟氧化物、锑氧化物、锌氧化物、镉氧化物、硅氧化物、 铝氧化物、锡氧化物、镓氧化物、氧化锢锡(ITO)、新式铟锌氧化物(IZO)、氧 化锌(GZO)、氧化锌铝(AZO)、锑锡氧化物(ATO)、 FTO的其中一种;该金属 层为一银、铝、铜或镉;该抗眩层与硬质层通过一湿式涂布方式,以结合于该 基材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电膜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黏着层、透明 导电膜、金属层及次要透明导电膜上通过一溅镀镀膜方式,以结合于该基材上, 并且该黏着层、透明导电膜、金属层及次要透明导电膜所组合的膜厚为60至 120纳米。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导电膜整合结构,其包括一基材、一抗眩层(Anti-GlareLayer)、一抗牛顿环层(Anti-Newton ring Layer)、一硬质层及一透明导电膜。其中,抗眩层及抗牛顿环层分别设于基材的二相对侧,硬质层、透明导电膜则分别设于抗眩层及抗牛顿环层上;通过本发明提供高导电率、宽广的波长范围、具有高可见光穿透率的导电膜整合结构;同时,可以防止牛顿环现象、结构不易损坏及环境稳定等特性。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1634918SQ200810134059
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4日
发明者廖翔霖, 王嘉庆 申请人:廖翔霖;王嘉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