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面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2653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控面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GlF的触控面板结构,以及该触控面板结构的制造方法,属于CTP (Capacitive touch panel,电容式触摸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GlFJPGlass Single Film,也表不为 Glass-Film,其中 G 表不 Glass (玻璃),F表示ITO Film (氧化铟锡透明导电膜),整体结构表示为ITO导电膜+钢化玻璃盖板。
[0003]常规的GlF触控面板结构为,第一电极位于玻璃侧,由银线(例如纳米银线)引出第一电极节点,其中该第一电极节点与第一 FPC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柔性电路板,又称软板)绑定(bonding);第二电极位于导电膜侧,由银线引出第二电极节点,该第二电极节点与第二 FPC绑定。基于两个绑定工序所产生的两个绑定件通过0CA(OpticallyClear Adhesive,光学胶)贴合。
[0004]—般而言,制作薄膜功能片(sensor)的步骤叫做下线步骤,制作玻璃功能片的步骤称为上线步骤。其中上线步骤和下线步骤通常是并行进行,然后对测试合格的薄膜功能片与玻璃功能片进行配对与FPC进行绑定。
[0005]已知的GlF的制程,如前所述,需要两次绑定,每一次绑定都会产生一次产品良率问题,整体的产品良率相对较低。并且两次绑定多用了一次绑定,制程效率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结构,以及制作该触控面板结构的方法,以提尚制程效率和广品良率。
[0007]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触控面板结构,包括:
下线部,包括第二功能片、从该第二功能片引出的第二电极节点,其中,第二电极节点通过第二引线区及相应第二边框线路引到绑定区;还包括预先设置在第二功能片外围的第一边框线路及连接该第一边框线路的第一引线区;
上线部,包括第一功能片、从该第一功能片引出的第一电极节点,其中第一电极节点与第一边框线路相应位置对位;
0CA,具有第一面和与该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并相应于第一所述相应位置开有通孔;下线部与相应的FPC绑定后形成绑定件;从而,第一面与该绑定件贴装,并经由通孔从第二面上暴露第一电极节点;
从而,上线部贴装在第二面上,相应的第一电极节点通过填充在通孔内的电气连接介质与第一边框线路对位电气连接进而经由第一引线区线路引脚电气连接而与FPC电气连接。
[0008]上述触控面板结构,所述电气连接介质为导电银浆,由该导电银浆填充到通孔形成引脚。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绑定件,以及上线部的相对的两个角上设有对位靶标。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设有对位靶标的区域叠置在设有边框线路的区域。
[0011]优选地,所述通孔为矩形孔,且该矩形孔的孔面大于等于引线区相应引脚的贴置面。
[0012]优选地,相邻通孔的孔间距不小于0.5mm。
[0013]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触控面板结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作下线部,形成第二功能片、从第二功能片引出有第二电极节点,其中,第二电极节点通过第二引线区及相应第二边框线路引到绑定区;并在第二功能片外围形成第一边框线路及连接该第一边框线路的第一引线区;
制作上线部,形成具有第一功能片,并从第一功能片引出第一电极节点;其中第一电极节点用于与第一边框线路的相应部分对位连接;
绑定,下线部与给定的FPC绑定,形成绑定件;
贴0CA,将给定的OCA的一面与绑定件的相应面贴合,其中,OCA匹配第一电极节点部位开有通孔,用以从OCA的另一面通过通孔暴露第一边框线路的对应引脚;
在通孔内填充导电银浆;
在OCA的另一面贴置上线部,从而第一电极节点通过填充有导电银浆的通孔与第一边框线路电气连接进而经由第一引线区电气连接而与FPC电气连接。
[0014]上述触控面板结构制造方法,OCA通过激光蚀刻的方式在相应于第一边框线路的区域形成通孔,然后在通孔内填充导电银浆,形成导电银膜。
[0015]可选地,对相应的引线区上的保护膜进行冲切,去除冲切部分的保护膜,在冲切掉的部分贴附金手指胶带,然后撕除整面保护膜。
[0016]可选地,在制作下线部时,将薄膜太阳能电池层叠置在预定的边框区域,该薄膜太阳能电池层通过叠置在第一边框线路与薄膜太阴能电池层之间的绝缘层与相应的第一边框线路绝缘。
[0017]依据本发明的GlF触控面板结构中,将需要绑定的部分都集成在下线部,从而只需要一个绑定工序,对于G或者F中的另一个则采用银胶引线的方式经由边框线路与FPC电气连接,产品良率容易保证。相对而言,绑定所需要的工时比较长,银胶引线连接的工时比较短,整体制作效率得以提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常规的一种GlF导电膜侧绑定前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常规的一种GlF玻璃侧绑定前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依据本发明的一种GlF导电膜侧引出引脚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依据本发明的一种GlF绑定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使用OCA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绑定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第二功能片,2.第二电极节点,3.第一边框线路,4.第一引线区,5.第一功能片,6.第一电极节点,7.对位靶标,8.第二边框线路,9.第二引线区,10.0CAa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GlF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又称触摸屏、触控屏)结构普遍采用上线工序和下线工序形成两个分立的中间件,即上线部和下线部,其中上线部一般称为玻璃功能片(玻璃sensor),简称G (Glass),下线部一般称为薄膜功能片(薄膜sensor),简称F (Film)0
[0026]为形成触控功能片(sensor),需要将玻璃功能片和薄膜功能片通过透明的贴装层将两者对位贴装起来。其中的透明的贴装层普遍采用0CA。
[0027]0CA,是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在一些应用中称为OCA光学胶,是用于胶结透明光学元件的特种粘胶剂。要求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胶结强度良好,可在室温或中温下固化,且有固化收缩小等特点。OCA光学胶是重要触摸屏的原材料之一。是将光学亚克力胶做成无基材,然后在上下底层,再各贴合一层离型薄膜,是一种无基体材料的双面贴合胶带。
[0028]由于具备良好的透光性(有色光谱的透光率高达90%)和比较高的黏着力,目前,OCA光学胶是触摸屏的原材料之一,是将光学亚克力胶做成无基材,然后在上下底层,再各贴合一层离型薄膜,是一种无基体材料的双面贴合胶带。它是触控屏之最佳胶粘剂。
[0029]使用时,例如匹配上线部件的贴合面,撕掉该面的离型薄膜,将OCA贴在上线部件上,然后撕掉另一面的离型薄膜,再匹配贴下线部件。
[0030]参见说明书附图3-6所示的结构,用以描述例示的触控面板结构,为简化描述的内容,图示的内容省略了触控面板的常规结构,基于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构思,依据较佳的实施例,其基本结构,包括:
下线部,包括第二功能片1、从该第二功能片I引出的第二电极节点2,其中,第二电极节点2通过第二引线区9及相应的第二边框线路8引到绑定区。
[0031]同时,下线部区别于现有技术,还将原本属于上下部的部分结构承载下来,形成预先设置在第二功能片I外围的第一边框线路3及连接该第一边框线路的第一引线区4。
[0032]应当理解,第一边框线路3和第一引线区4与第二功能片I之间是绝缘的,第一边框线路3和第一引线区4用于与上线部电气连接。
[0033]为清楚理解下线部的基本结构,先从制作工艺上描述该下线部。关于下线部,在GlF触控面板中,一般指其中的F,即薄膜功能片。其结构包含边框部分,再次整体上称为F,或者薄膜功能片。
[0034]其中关于下线部,通常将例如ITO (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透明导电膜)层通过例如磁控真空溅射工艺形成在基材层上。
[0035]例如ITO层多是来料,触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