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铟锡氧化物层和使用感应铟锡氧化物层的触控屏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053197阅读:来源:国知局
角度加大边缘跨桥电容。
[002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触控感应区6.3设计的曲型条状(即锯齿形铟锡氧化物导线网格6.5、和空间电容增强及阻抗减小区6.6)结构大大降低了光学折射或干涉现象的产生概率。网格使每个网格区形成空间耦合电容,而内部镂空根据电阻公式可知横截面积减小电阻增大,而空气和玻璃的折射率不同通过针对图形进行一定的角度处理可以有效避开光学折射或干涉现象。
[0030]上述技术方案中,空间电容增强及阻抗减小区6.6通过采用大量的触控镂空细化分区设计(即空间电容增强及阻抗减小区6.6外轮廓内部的铟锡氧化物导线网格6.7),使得触控屏整体的有效信号与噪声的比大幅提高,减小电阻,增强电容,使同一条通道上不同位置的感应量差异减小,更利于触控芯片进行算法校正,并且在悬空操作时感应量的衰减大幅缩小,在实际操作使用中具有更好的触控体验。
[0031]一种使用上述感应铟锡氧化物层的触控屏,它包括玻璃层l、OCA光学胶层2、驱动层薄膜3、感应层薄膜4、驱动铟锡氧化物层5和感应铟锡氧化物层6,所述驱动层薄膜3的顶面贴合驱动铟锡氧化物层5,驱动铟锡氧化物层5的顶面贴合OCA光学胶层2,OCA光学胶层2的顶面贴合感应层薄膜4,感应层薄膜4的顶面贴合感应铟锡氧化物层6,感应铟锡氧化物层6的顶面贴合玻璃层I。
[003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铟锡氧化物层5包括水平布置的多个铟锡氧化物矩形块5.1,所述相邻两个铟锡氧化物矩形块5.1之间的间距相等。本设计每条都为单独通道,务必保证对称性和一致性。
[003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相邻两个铟锡氧化物矩形块5.1之间的间距LI范围为1um?lOOum,所述铟锡氧化物矩形块5.1的宽度Dl为3mm?6mm。本设id方面考虑到目前制程工艺能保证量产的良率,另一方面为了符合触控原理的操作感应区间。
[0034]一种上述触控屏的制作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0035]步骤1:制作驱动铟锡氧化物层5和感应铟锡氧化物层6对应的模具并开模;
[0036]步骤2:将镀有铟锡氧化物的驱动层薄膜3和感应层薄膜4进行清洗,然后使用上述对应的模具对驱动层薄膜3和感应层薄膜4的铟锡氧化物镀层进行蚀刻或光刻处理,得到与驱动层薄膜3贴合的驱动铟锡氧化物层5和与感应层薄膜4贴合的感应铟锡氧化物层6 ;
[0037]步骤3:通过OCA光学胶层2将驱动铟锡氧化物层5和与感应层薄膜4贴合在一起,并在感应铟锡氧化物层6上贴合玻璃层1,形成触控模组;
[0038]步骤4:对触控模组进行烘干并将其中气泡挤出;
[0039]步骤5:使用切割机将触控模组切割成所需尺寸的触控屏。本步骤为将大片玻璃切割成需要的单片玻璃。
[0040]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主权项】
1.一种感应铟锡氧化物层,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并排布置且相互连通的多个感应铟锡氧化物子单元(6.1),所述每个感应铟锡氧化物子单元(6.1)均包括并排布置且相互连通的空间电容平衡区(6.2)和触控感应区(6.3) 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铟锡氧化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电容平衡区(6.2)由呈正方形网格布置的铟锡氧化物导线(6.4)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铟锡氧化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区(6.3)的两侧均设有沿触控感应区(6.3)长度方向布置的锯齿形铟锡氧化物导线网格¢.5),触控感应区(6.3)两侧的锯齿形铟锡氧化物导线网格(6.5)相互对应,所述触控感应区(6.3)两侧的锯齿形铟锡氧化物导线网格(6.5)之间的区域沿触控感应区(6.3)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空间电容增强及阻抗减小区(6.6),所述触控感应区(6.3)两侧的锯齿形铟锡氧化物导线网格(6.5)与多个空间电容增强及阻抗减小区(6.6)之间的区域填充铟锡氧化物,所述触控感应区(6.3)两侧的锯齿形铟锡氧化物导线网格的前端与前端之间通过感应铟锡氧化物导线连接;所述触控感应区(6.3)两侧的锯齿形铟锡氧化物导线网格的后端与后端之间通过感应铟锡氧化物导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铟锡氧化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空间电容增强及阻抗减小区(6.6)沿触控感应区(6.3)长度方向对齐设置,所述相邻两个空间电容增强及阻抗减小区(6.6)之间的间距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铟锡氧化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空间电容增强及阻抗减小区(6.6)的外轮廓为铟锡氧化物导线,每个空间电容增强及阻抗减小区(6.6)外轮廓内部填充铟锡氧化物导线网格(6.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铟锡氧化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空间电容增强及阻抗减小区(6.6)的外轮廓均包括第一等腰梯形铟锡氧化物导线外轮廓、第二等腰梯形铟锡氧化物导线外轮廓、第三等腰梯形铟锡氧化物导线外轮廓和第四等腰梯形铟锡氧化物导线外轮廓,其中第一等腰梯形铟锡氧化物导线外轮廓的短底边和第二等腰梯形铟锡氧化物导线外轮廓的短底边连接,第二等腰梯形铟锡氧化物导线外轮廓的长底边与第三等腰梯形铟锡氧化物导线外轮廓的长底边连接,第三等腰梯形铟锡氧化物导线外轮廓的短底边与第四等腰梯形铟锡氧化物导线外轮廓的短底边连接; 所述第一等腰梯形铟锡氧化物导线外轮廓的短底边、第二等腰梯形铟锡氧化物导线外轮廓的短底边、第三等腰梯形铟锡氧化物导线外轮廓的短底边和第四等腰梯形铟锡氧化物导线外轮廓的短底边长度均相等; 所述第一等腰梯形铟锡氧化物导线外轮廓的长底边、第二等腰梯形铟锡氧化物导线外轮廓的长底边、第三等腰梯形铟锡氧化物导线外轮廓的长底边和第四等腰梯形铟锡氧化物导线外轮廓的长底边长度均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感应铟锡氧化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形铟锡氧化物导线网格(6.5)中每个齿形顶点与触控感应区(6.3)对应的侧边之间设有垂直的铟锡氧化物导线。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应铟锡氧化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铟锡氧化物子单元(6.1)的宽度范围为3?6mm,所述触控感应区(6.3)的宽度与空间电容平衡区(6.2)的宽度相等,且宽度范围均为1.5?3mm。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感应铟锡氧化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形铟锡氧化物导线网格(6.5)的锯齿高度等于第一等腰梯形铟锡氧化物导线外轮廓的长底边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锯齿形铟锡氧化物导线网格(6.5)的锯齿高度等于感应铟锡氧化物子单元(6.1)宽度的十分之一,齿形铟锡氧化物导线网格(6.5)的锯齿高度等于空间电容平衡区(6.2)中正方形网格的边长,所述第一等腰梯形铟锡氧化物导线外轮廓和第四等腰梯形铟锡氧化物导线外轮廓的高相等,均等于齿形铟锡氧化物导线网格(6.5)的锯齿高度。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感应铟锡氧化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等腰梯形铟锡氧化物导线外轮廓和第三等腰梯形铟锡氧化物导线外轮廓的高相等,均等于感应铟锡氧化物子单元(6.1)宽度的五分之一。11.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感应铟锡氧化物层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玻璃层(l)、OCA光学胶层(2)、驱动层薄膜(3)、感应层薄膜(4)、驱动铟锡氧化物层(5)和感应铟锡氧化物层¢),所述驱动层薄膜(3)的顶面贴合驱动铟锡氧化物层(5),驱动铟锡氧化物层(5)的顶面贴合OCA光学胶层(2),OCA光学胶层(2)的顶面贴合感应层薄膜(4),感应层薄膜(4)的顶面贴合感应铟锡氧化物层¢),感应铟锡氧化物层¢)的顶面贴合玻璃层(I)。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铟锡氧化物层(5)包括水平布置的多个铟锡氧化物矩形块(5.1),所述相邻两个铟锡氧化物矩形块(5.1)之间的间距相等。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铟锡氧化物矩形块(5.1)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um?lOOum,所述铟锡氧化物矩形块(5.1)的宽度为3mm?6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应铟锡氧化物层和使用感应铟锡氧化物层的触控屏,感应铟锡氧化物层包括并排布置且相互连通的多个感应铟锡氧化物子单元,所述每个感应铟锡氧化物子单元均包括并排布置且相互连通的空间电容平衡区和触控感应区。本实用新型能大幅降低触控屏光学折射和干涉现象的产生概率,并且具有更好的触控体验。
【IPC分类】G06F3/041
【公开号】CN204706010
【申请号】CN201520445333
【发明人】游健超
【申请人】武汉精测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