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22217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触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内建感测元件的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具备触控功能已经是现行消费市场对于电子产品的必要要求之一。特别是,现有的电子产品(触控显示装置)将触控功能与显示功能集成在一起,让使用者可以直接点选显示画面,以令电子产品执行所要的功能。因此,触控显示装置能提供使用者更直觉且便利的操控方式。然而,随着应用程序(App)的开发以及穿戴式触控显示装置的出现,仅具备显示功能及感应触控位置功能的触控显示装置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如果可以在感测触控位置外进一步区分触控时的按压力道,将可以让触控感测功能更多元化,从而实现更多的操作模式。
[0003]目前的触控显示装置主要通过将压力感测器贴附在显示器的下方,以实现压力感测。唯此方法容易大幅增加触控显示装置的厚度以及制程成本,且存在信赖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可改善上述厚度、制程成本以及信赖性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显示介质层、像素电极层、触控电极结构以及压力感测层;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显示介质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像素电极层配置于显示介质层与第一基板之间;触控电极结构配置于第二基板上且包括驱动电极层以及触控感测层;压力感测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上,其中压力感测层与驱动电极层之间具有可变间距。
[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压力感测层包括多个压力感测电极。像素电极层包括多个像素电极。各压力感测电极与多个像素电极重叠。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驱动电极层包括多个驱动电极,且驱动电极覆盖压力感测电极。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驱动电极层包括多个驱动电极。触控感测层包括多个触控感测电极。压力感测层包括多个压力感测电极。各驱动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各触控感测电极以及各压力感测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压力感测电极包括共用电极。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感测电极暴露出压力感测电极。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压力感测电极包括网格。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黑矩阵层。黑矩阵层配置于第二基板上,其中黑矩阵层包括多个遮光条,且压力感测电极被遮光条遮蔽。
[0013]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装置将感测元件(如触控电极结构以及压力感测层)内建于其中,因此可有效薄化触控显示装置的厚度、降低制程成本以及改善信赖性的问题。
[0014]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5]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1B至图1D分别是图1A中压力感测层、驱动电极层以及触控感测层的第一种上视示意图;
[0017]图1E是图1B中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0018]图1F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2A至图2C分别是图1A中压力感测层、驱动电极层以及触控感测层的第二种上视示意图;
[0020]图3A至图3C分别是图1A中压力感测层、驱动电极层以及触控感测层的第三种上视示意图;
[0021]图4A至图4C分别是图1A中压力感测层、驱动电极层以及触控感测层的第四种上视示意图;
[0022]图5A至图5C分别是图1A中压力感测层、驱动电极层以及触控感测层的第五种上视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00:触控显示装置;
[0025]110:第一基板;
[0026]120:第二基板;
[0027]130:显示介质层;
[0028]140:像素电极层;
[0029]140E:像素电极;
[0030]150:触控电极结构;
[0031]152:驱动电极层;
[0032]152E、152EA:驱动电极;
[0033]154:触控感测层;
[0034]154E:触控感测电极;
[0035]156、180:绝缘层;
[0036]160:压力感测层;
[0037]160E^ 160EA^ 160EB^ 160EC^ 160ED:压力感测电极;
[0038]170:背光模块;
[0039]190:黑矩阵层;
[0040]192:遮光条;
[0041]A:区域;
[0042]AD:有源元件;
[0043]Dl:第一方向;
[0044]D2:第二方向;
[0045]DL:数据线;
[0046]G:可变间距;
[0047]L1:第一连接线;
[0048]L2:第二连接线;
[0049]L3:第三连接线;
[0050]L4:第四连接线;
[0051]LW1、LW2:线宽;
[0052]O:开口;
[0053]P:子像素区;
[0054]SL:扫描线;
[0055]TH:导电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56]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1B至图1D分别是图1A中压力感测层、驱动电极层以及触控感测层的第一种上视示意图。图1E是图1B中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图1F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57]请参照图1A,触控显示装置100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显示介质层130、像素电极层140、触控电极结构150以及压力感测层160。第二基板120与第一基板110相对。显示介质层130配置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像素电极层140配置于显示介质层130与第一基板110之间。触控电极结构150配置于第二基板120上,且触控电极结构150包括驱动电极层152以及触控感测层154。压力感测层160配置于第一基板110上,其中压力感测层160与驱动电极层152之间具有可变间距G。
[0058]进一步而言,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可以分别是玻璃、塑胶或是复合材料,但不以此为限。使用者按压触控显示装置100时,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两者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从而造成压力感测层160与驱动电极层152之间的可变间距G改变。在一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的距离因外力而被过度挤压,可以在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设置至少一个间隙物(未示出),以使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维持适当的距离。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可设置有不同高度的间隙物(未示出),其中一种抵顶住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另一种则只抵顶住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的其中一者,以在触控显示装置100被触碰时允许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0059]显示介质层130可以是非固态的材料,如液晶材料、电泳材料、电湿润材料或其组合。如此,使用者按压触控显示装置100时,可以允许可变间距G被改变。另一方面,显示介质层130也可以是固态的材料,例如有机发光材料或是半导体材料,并且显示介质层130与第一基板110之间可存在空隙,以在使用者按压触控显示装置100时允许可变间距G改变。显示介质层130采用非自发光显示介质材料时,触控显示装置100可进一步包括背光模块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