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刷卡识别装置的移动调节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52079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刷卡识别装置的移动调节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刷卡机,具体是指一种刷卡识别装置的移动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非接触式IC卡公交收费系统是当前最先进的公交收费管理系统,它采用了射频识别这一尖端技术,并结合现代管理方法设计而成,具有免接触、无损耗、技术先进、系统扩展性好、无需维护投资一步到位等优点,是公交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电控化的最佳选择,广泛应用于城市公交、企事业单位用车收费、学校专用车收费、小区专用车收费等。

公交刷卡机是城市公交一卡通核心建设部分,是智能化公交I系统的一部分,它是由车载收费终端和后台管理系统组成,大大提升了公交行业的服务水平,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消费者只需持一张经过授权的IC卡,感应读卡,即可完成消费的支付过程;而系统在后台强大的软环境和完善的硬件基础上完成信息加工处理工作,统一进行IC卡的发行、授权、充值等工作,并可查询、统计、清算、报表、打印各类消费信息及其它相关业务信息。

但是在日益拥挤的城市交通,公交车拥有专用的行车通道,并且因其低廉的价格,使得每条线路上的乘客量直线上升。在乘坐公交车时,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通常会遇见人挤人、人贴人的乘车状况,上车时,乘客一般在位于前门的收费处排队依次自主刷卡,但针对于高峰期前后门同时开关门上下车,后门上车的众多乘客只有将公交卡聚集起来,通过手把手的传递到前门,由位于前门的乘客代刷,使得乘车十分不便,效率还不如以前的人工收费,并且时常有乘客逃票,不利于公交收费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刷卡识别装置的移动调节方法,实现乘车人的方便快捷刷卡,提高刷卡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刷卡识别装置的移动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先将支撑杆水平设置在公交车前门的收费位置,且能延伸至车体的中部,将前门与后门的大部分区域连通;

B 同时将安装座固定在支撑杆上,而刷卡机固定在立柱的顶端,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丝杆,丝杆与立柱上的丝母配合,使得立柱能够实现在安装座内水平方向的自由移动;

C 立柱的底端设有与燕尾槽相匹配的凸起,且在凸起上安装有滚轮,使得立柱与燕尾槽之间保持竖直方向上的相对静止;

D 行车途中,遇到颠簸路段时,车身会发生较大幅度的晃动,进而影响立柱以及立柱上的刷卡机的稳定性,在安装座内开设燕尾槽,燕尾槽的两端与立柱外壁两侧连接有弹簧,通过弹簧的压缩与拉伸,可将立柱随车身晃动的摆幅消除,以保证立柱以及刷卡机在水平方向上的平稳固定;

上述步骤中,包括支撑杆以及固定在支撑杆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安装座内开设有燕尾槽,还包括立柱,立柱上固定有丝母,丝母与丝杆配合,立柱的顶端固定有刷卡机,立柱的底端设有与燕尾槽相匹配的凸起,且在凸起上安装有滚轮,在燕尾槽内还安装有两个弹簧,两个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燕尾槽的槽壁与立柱的一侧外壁连接。本发明工作时,可将立柱与燕尾槽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立柱的磨损,进而提高立柱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刷卡机包括多个读写器和与读写器连接的显示屏,多个读写器呈环状列阵分布在立柱的顶端。在乘车刷卡时,特别是人流拥挤时段,现有的单个读写器时常被乘客遮挡,进而造成其他乘客无法刷卡或是刷卡不便,位于立柱顶端的刷卡机为多个读写器构成的环状结构,使得在360°范围内均可刷卡,方便乘客的刷卡操作,与读写器电连接的显示屏可将乘客的公交卡内信息显示,提醒乘客充值缴费。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与电机电连接的形程开关,两个所述行程开关置于燕尾槽的槽底,且置于弹簧被压缩至最大形变量的位置上。立柱的移动由丝杆与丝母的配合实现,当立柱在水平方向上自由移动时,位于立柱外壁与燕尾槽端部之间的两个弹簧,一个弹簧被压缩,另一个弹簧被拉伸,当弹簧的压缩或是拉伸形变量超过其本身的最大形变量时,弹簧就会受损或是直接报废;在弹簧被压缩或是被拉伸至最大形变量的位置上分别安装有行程开关,当立柱移动至与行程开关接触时,行程开关控制电机停止工作,在后门的乘客刷卡完毕后,电机反向旋转,带动立柱反向移动,回复到原位置;行程开关的设置,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弹簧的严重受损,并且实现立柱以及立柱顶端的刷卡机的自动控制,提高刷卡机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刷卡机固定在立柱的顶端,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丝杆,丝杆与立柱上的丝母配合,使得立柱能够实现在安装座内水平方向的自由移动,进而方便后门上车的乘客较为方便的进行刷卡操作,提高刷卡的效率;

2、本发明位于立柱顶端的刷卡机为多个读写器构成的环状结构,使得在360°范围内均可刷卡,方便乘客的刷卡操作,与读写器电连接的显示屏可将乘客的公交卡内信息显示,提醒乘客充值缴费;

3、本发明的行程开关的设置,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弹簧的严重受损,并且实现立柱以及立柱顶端的刷卡机的自动控制,提高刷卡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燕尾槽的截面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支撑杆、2-安装座、3-丝杆、4-燕尾槽、5-丝母、6-读写器、7-显示屏、8-立柱、9-滚轮、10-形程开关、11-弹簧、12-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A 先将支撑杆水平设置在公交车前门的收费位置,且能延伸至车体的中部,将前门与后门的大部分区域连通;

B 同时将安装座固定在支撑杆上,而刷卡机固定在立柱的顶端,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丝杆,丝杆与立柱上的丝母配合,使得立柱能够实现在安装座内水平方向的自由移动;

C 立柱的底端设有与燕尾槽相匹配的凸起,且在凸起上安装有滚轮,使得立柱与燕尾槽之间保持竖直方向上的相对静止;

D 行车途中,遇到颠簸路段时,车身会发生较大幅度的晃动,进而影响立柱以及立柱上的刷卡机的稳定性,在安装座内开设燕尾槽,燕尾槽的两端与立柱外壁两侧连接有弹簧,通过弹簧的压缩与拉伸,可将立柱随车身晃动的摆幅消除,以保证立柱以及刷卡机在水平方向上的平稳固定;

上述步骤中,包括支撑杆1以及固定在支撑杆1上的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内设置有电机12,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3,安装座2内开设有燕尾槽4,还包括立柱8,立柱8上固定有丝母5,丝母5与丝杆3配合,立柱8的顶端固定有刷卡机,立柱8的底端设有与燕尾槽4相匹配的凸起,且在凸起上安装有滚轮9,在燕尾槽4内还安装有两个弹簧11,两个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燕尾槽4的槽壁与立柱8的一侧外壁连接。本发明工作时,支撑杆1水平设置在公交车前门的收费位置,且能延伸至车体的中部,将前门与后门的大部分区域连通,安装座2固定在支撑杆1上,而刷卡机固定在立柱8的顶端,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丝杆3,丝杆3与立柱8上的丝母5配合,使得立柱8能够实现在安装座2内水平方向的自由移动,进而方便后门上车的乘客较为方便的进行刷卡操作,提高刷卡的效率;行车途中,遇到颠簸路段时,车身会发生较大幅度的晃动,进而影响立柱8以及立柱8上的刷卡机的稳定性,在安装座2内开设燕尾槽4,燕尾槽4的两端与立柱8外壁两侧连接有弹簧11,通过弹簧11的压缩与拉伸,可将立柱8随车身晃动的摆幅消除,以保证立柱8以及刷卡机在水平方向上的平稳固定,减小车身晃动对刷卡机性能的影响,立柱8的底端设有与燕尾槽4相匹配的凸起,且在凸起上安装有滚轮9,使得立柱8与燕尾槽4之间保持竖直方向上的相对静止,同时将立柱8与燕尾槽4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立柱8的磨损,进而提高立柱8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刷卡机包括多个读写器6和与读写器6连接的显示屏7,多个读写器6呈环状列阵分布在立柱8的顶端。在乘车刷卡时,特别是人流拥挤时段,现有的单个读写器6时常被乘客遮挡,进而造成其他乘客无法刷卡或是刷卡不便,位于立柱8顶端的刷卡机为多个读写器6构成的环状结构,使得在360°范围内均可刷卡,方便乘客的刷卡操作,与读写器6电连接的显示屏7可将乘客的公交卡内信息显示,提醒乘客充值缴费。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两个与电机12电连接的形程开关10,两个所述行程开关置于燕尾槽4的槽底,且置于弹簧11被压缩至最大形变量的位置上。立柱8的移动由丝杆3与丝母5的配合实现,当立柱8在水平方向上自由移动时,位于立柱8外壁与燕尾槽4端部之间的两个弹簧11,一个弹簧11被压缩,另一个弹簧11被拉伸,当弹簧11的压缩或是拉伸形变量超过其本身的最大形变量时,弹簧11就会受损或是直接报废;在弹簧11被压缩或是被拉伸至最大形变量的位置上分别安装有行程开关,当立柱8移动至与行程开关接触时,行程开关控制电机12停止工作,在后门的乘客刷卡完毕后,电机12反向旋转,带动立柱8反向移动,回复到原位置;行程开关的设置,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弹簧11的严重受损,并且实现立柱8以及立柱8顶端的刷卡机的自动控制,提高刷卡机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