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464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行车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车记录仪。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汽车越来越普及,交通意外问题也备受关注,因此,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行车记录仪的使用越来越普及。

目前常用行车记录仪是安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而不同车型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倾斜角度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角度调节好后再固定,固定摄像头的方式有多种,如2015年4月29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1310493565.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监控摄像装置,其将摄像头固定于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包含基座、转台、环圈、旋转环,所述基座为三角形板状结构,所述基座的中部具有安装所述转台的通孔,所述转台可旋转的固定于所述通孔中,转台两侧分别向上垂直延伸有延伸片,所述各延伸片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旋转环的前端设有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摄像头,旋转环另一端设有嵌入所述环圈内周缘的嵌入部;所述环圈为圆环状且两侧设有对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凸台,所述凸台中央设有第二螺纹孔,通过两个定位螺栓,分别穿置螺固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中,以将环圈定位于所述转台,从而固定摄像头。

这种固定结构在调节摄像头角度时,要先拧松定位螺栓,再手动旋转摄像头进行角度调节,在调整到位后进行固定时,再拧紧定位螺栓来将延伸片压紧于环圈外侧面。这种固定方式容易因为螺栓滑丝等原因而拧不紧,也还容易因为车辆行驶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振动而致使定位螺栓松动,这些均会导致原本定位好的摄像头角度发生变化而影响拍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行车记录仪,可便捷的固定和调整摄像头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首先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车记录仪,包括壳体和摄像头组件,所述摄像头组件两侧分别借助于共轴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枢设于壳体一端,其中,所述第一转轴与摄像头组件相对固定,所述行车记录仪还包括用于锁定所述第一转轴以固定摄像头组件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一转轴上的定环、与第一转轴共轴线地组装于壳体内部且可沿第一转轴的轴向相对于定环来回滑动的动环、可沿第一转轴的轴向活动地组装于壳体上并用于顶推所述动环以使动环紧抵于定环上的顶推件以及设于顶推件和动环之间以使动环抵压于定环上的复位弹性件,所述定环和动环的相互抵接面上分别设有对应配合以防止定环和动环相互紧抵时发生相对旋转的锁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结构包括呈放射状均匀排布的凸条纹以及位于任意相邻两凸条纹之间的间隙,所述凸条纹和间隙的宽度均是自靠第一转轴近的一端向相对另一端逐渐增大,且凸条纹的两侧面为圆弧面,定环和动环相互紧抵时,定环上的各凸条纹对应容纳于动环上的间隙内,而动环上的各凸条纹对应容纳于定环上的间隙内,且定环上的凸条纹宽度与动环上的间隙宽度相匹配,动环上的凸条纹宽度与定环上的间隙宽度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行车记录仪还包括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并伸出至壳体外部以供驱动第一转轴绕中轴线旋转的角度调节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与第一转轴共轴设置且借助于螺丝锁紧固定于第一转轴的端面上的旋转柄。

进一步地,顶推件为两端贯通的套管,所述第一转轴和旋转柄分别从套管的内外两端分别插入套管内并在套管内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内在靠第一转轴的一端内部还设有由套管的内壁向轴心方向凸出延伸预定距离而在套管的轴心处形成轴孔的挡片,第一转轴从所述轴孔穿过后与旋转柄相连接,弹性复位件的一端抵压于所述挡片上。

进一步地,所述动环的外环面包括有第一非旋转面,所述壳体上对应设有供动环容纳于其内并引导动环沿第一转轴的轴向滑动的导槽,且导槽的槽内壁设有与动环外环面上的第一非旋转面相配合而阻止动环绕轴向旋转的第二非旋转面。

进一步地,动环的中心孔为圆孔,第一转轴对应穿设于动环的中心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顶推件的外侧面设置有螺纹,所述壳体上对应开设有螺孔,顶推件借助于其外表面上的螺纹螺接于壳体上的螺孔内。

进一步地,顶推件位于壳体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手动旋动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顶推件对动环施加推力,使动环和定环紧抵,并通过设置于动环和定环上的锁止结构相互配合而防止定环和动环在紧抵时发生相对旋转,从而简单可靠的固定摄像头组件,而且,可稍微松开顶推件后,复位弹性件仍能提供适当的弹性推力来使动环仍保持抵压于定环上,需要施加一定的外力才能克服复位弹性件的弹力进而转动摄像头组件,而且,当顶推件发生意外松动时,复位弹性件提供的弹性推力也还可以避免定环和动环分离,摄像头组件不会轻易发生旋转,从而确保了摄像头组件的拍摄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申请,并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而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行车记录仪,包括壳体1和摄像头组件2,所述摄像头组件2两侧分别借助于共轴设置的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枢设于壳体1一端,其中,所述第一转轴21与摄像头组件2相对固定,所述行车记录仪还包括用于锁定所述第一转轴21以固定摄像头组件2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一转轴21上的定环3、与第一转轴21共轴线地组装于壳体1内部且可沿第一转轴21的轴向相对于定环3来回滑动的动环4、可沿第一转轴21的轴向活动地组装于壳体1上并用于顶推所述动环4以使动环4紧抵于定环3上的顶推件5以及设于顶推件5和动环4之间以使动环4抵压于定环3上的复位弹性件6,具体实施时,复位弹性件6可以是弹簧、弹性垫圈或弹性胶圈等,所述定环3和动环4的相互抵接面上分别设有对应配合以防止定环3和动环4相互紧抵时发生相对旋转的锁止结构7。

固定摄像头组件2时,顶推件5通过复位弹性件6向动环4施加推力,使动环4和定环3紧抵,同时防止定环3和动环4相互紧抵时发生相对旋转的锁止结构7可防止定环3和动环4之间发生相对旋转,从而简单可靠的固定了摄像头组件2;当稍微松开顶推件5后,在复位弹性件6的作用下,复位弹性件6仍能提供适当的弹性推力来使动环4仍保持抵压于定环3上,需要施加一定的外力才能克服复位弹性件6的弹力进而转动摄像头组件2,方便快捷的对摄像头组件2进行细微或精确的角度调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顶推件5对动环4施加推力,使动环4和定环3紧抵,并通过设置于动环4和定环3上的锁止结构7相互配合而防止定环3和动环4在紧抵时发生相对旋转,从而简单可靠的固定摄像头组件2,而且,可稍微松开顶推件5后,复位弹性件6仍能提供适当的弹性推力来使动环4仍保持抵压于定环3上,需要施加一定的外力才能克服复位弹性件6的弹力进而转动摄像头组件2,而且,当顶推件5发生意外松动时,复位弹性件6提供的弹性推力也还可以避免定环3和动环4分离,摄像头组件2不会轻易发生旋转,从而确保了摄像头组件2的拍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止结构7包括呈放射状均匀排布的凸条纹71以及位于任意相邻两凸条纹71之间的间隙72,所述凸条纹71和间隙72的宽度均是自靠第一转轴21近的一端向相对另一端逐渐增大,且凸条纹71的两侧面为圆弧面,定环3和动环4相互紧抵时,定环3上的各凸条纹71对应容纳于动环4上的间隙72内,而动环4上的各凸条纹71对应容纳于定环3上的间隙72内,且定环3上的凸条纹71宽度与动环4上的间隙72宽度相匹配,动环4上的凸条纹71宽度与定环3上的间隙72宽度相匹配。通过在定环3和动环4上设置相匹配的呈放射状均匀排布的凸条纹71以及位于任意相邻两凸条纹71之间的间隙72,将定环3和动环4相抵接的面在圆周方向均分成若干等角度等份,当动环4与定环3发生相对旋转时,每旋转一等份的角度,定环3的凸条纹71就旋转到动环4的下一个间隙72中,相应的摄像头组件2也旋转了一等份的角度,从而方便快捷的对摄像头组件2进行细微或精确的角度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车记录仪还包括与第一转轴21固定连接并伸出至壳体1外部以供驱动第一转轴21绕中轴线旋转的角度调节机构8,通过调整角度调节机构8,进而带动摄像头组件2,便于用手直接调节摄像头组件1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调节机构8包括与第一转轴21共轴设置且借助于螺丝81锁紧固定于第一转轴21的端面上的旋转柄82,通过调整旋转柄82,进而带动摄像头组件2旋转,便于用手直接调节摄像头组件2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顶推件5为两端贯通的套管,所述第一转轴21和旋转柄82分别从套管的内外两端分别插入套管内并在套管内对接,从而使旋转柄82带动第一转轴21旋转时顶推件5不随之旋转而只能沿第一转轴21在轴向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管内在靠第一转轴21的一端内部还设有由套管的内壁向轴心方向凸出延伸预定距离而在套管的轴心处形成轴孔的挡片51,第一转轴21从所述轴孔穿过后与旋转柄82相连接,弹性复位件6的一端抵压于所述挡片51上,挡片51用于传递推力给弹性复位件6,第一转轴21从轴孔穿过后与旋转柄相82连接可保证顶推件5不能随第一转轴21旋转但沿第一转轴21在轴向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环4的外环面包括有第一非旋转面41,所述壳体1上对应设有供动环4容纳于其内并引导动环4沿第一转轴21的轴向滑动的导槽11,且导槽11的槽内壁设有与动环4外环面上的第一非旋转面41相配合而阻止动环4绕轴向旋转的第二非旋转面12,由于非旋转面是非正圆,两个非旋转面相互配合接触后具有可以避免发生相对旋转的特性,通过设置第一非旋转面41和第二非旋转面12相互配合,从而可以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非旋转面41、第二非旋转面12可以是相匹配的平面、椭圆面或其他异形曲面等,在如图1及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非旋转面41是在动环4的外环面上设置的平面,具体是相当从圆柱体沿与轴向平行的切面切除一部分而形成的,而第二非旋转面则是与第一非旋转面相匹配的平面,由此而有效地确保了动环4不会随第一转轴21旋转且不会干涉动环4沿第一转轴21的轴向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动环4的中心孔为圆孔,第一转轴21对应穿设于动环4的中心孔中,使动环4不能随第一转轴21旋转而能沿第一转轴21在轴向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推件5的外侧面设置有螺纹52,所述壳体1上对应开设有螺孔13,顶推件5借助于其外表面上的螺纹52螺接于壳体1上的螺孔13内,便于顶推件5的前后移动,进而方便调节作用于弹性复位件6和动环4上的推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顶推件5位于壳体1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手动旋动部54,便于手动旋转顶推件5,从而控制顶推件5的前后移动,进而调节作用于弹性复件件6和动环4上的推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