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29900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辆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智能交通管理的监测技术,特别是用于通过公路桥涵的车辆状态监测技术,具体的讲是一种车辆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超载、超限和超速行为严重破坏 公路桥涵,给交通运输带来很大安全隐患。目前,相关部门只能采取现场执法的方式进行交通管理,不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增加了养护管理工作难度,而且不能做到全面实时监控记录。车辆超载治理关注的信息主要为车辆重量、车型、行车速度以及非现场执法的举证数据。而现有技术中的车辆动态称重系统主要用于现场执法、超限检测或者高速公路计重收费,因此不能实现车辆超载的非现场执法,更不能为车辆超载的非现场执法提供相关的举证数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以解决车辆超载的非现场执法问题,并为非现场执法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及决策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该系统包括车辆动态称重装置、视频监测装置和非现场执法服务器;车辆动态称重装置包括多个称重平台,用于测量被测车辆的重量信号;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的重量信号,并将重量信号进行A/D转换,生成重量数据;车辆分离单元,用于测量被测车辆的到达或离开状态,生成车辆分离控制信号;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重量数据和车辆分离控制信号进行处理,生成被测车辆的包含轴重、轴速、轴型和车行方向的称重车辆状态信息,并根据重量数据生成称重采样波形数据;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称重车辆状态信息和称重采样波形数据;视频监测装置,用于拍摄被测车辆的车辆视频数据;非现场执法服务器,分别与车辆动态称重装置、视频监测装置相连接,用于接收称重车辆状态信息和称重采样波形数据、以及车辆视频数据,并根据称重车辆状态信息、称重采样波形数据、以及对应的车辆视频数据生成包含轴重、轴速、称重采样波形数据、车牌信息和行车过程信息的非现场执法举证数据。多个称重平台以预设的排列方式安装在被测车辆行驶的车道上。称重平台的数量N满足以下条件
「 ^-VT + 1-XN ^ 2_
_ L其中,L :单个称重平台的有效称重长度,X :称重平台间的交错距离,I :轮胎的接地长度,V:车辆的行驶速度,T :车辆的震动周期。称重平台包括称台、弯板或石英。车辆分离单元包括光栅分车器和/或线圈分车器。视频监测装置包括摄像头,用于采集车辆通过卡口的车辆视频数据;视频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车辆视频数据进行抓拍、编码和压缩处理;视频数据输出单元,用于输出压缩后的车辆视频数据。非现场执法服务器包括显示单元,用于分区显示行车过程信息、车牌号码、历史记录和查询交互界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车辆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采用视频、称重相结合的方式可完全监测路桥所有过车的状态,为道路桥涵的交通管理、保护、监控所需及时、准确的检测数据。同时,通过存储的或生成的称重采样波形数据,可进行数据还原处理,保证了称重数据的可复现性,解决了交通管理、超限超载治理、路桥保护监管等非现场执法的取证问题,避免了现场管理和执法带来的人力物力浪费。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视频监测装置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称重平台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称重波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拟合行驶轨迹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非现场执法服务器的显示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包括车辆动态称重装置100、视频监测装置200和非现场执法服务器300。如图3所示,车辆动态称重装置100包括多个称重平台(101a,101b,101c),用于测量被测车辆的重量信号;信号采集单元102,用于采集重量信号,并将重量信号进行A/D转换,生成重量数据;车辆分离单元103,用于测量被测车辆的到达或离开状态,生成车辆分离控制信号;数据处理单元104,用于对重量数据和车辆分离控制信号进行处理,生成被测车辆的包含轴重、轴速、轴型和车行方向的称重车辆状态信息,并根据重量数据生成称重采样波形数据;数据发送单元105,用于发送称重车辆状态信息和称重采样波形数据;视频监测装置200,用于拍摄被测车辆的车辆视频数据;非现场执法服务器300,分别与车辆动态称重装置100、视频监测装置200相连接,用于接收称重车辆状态信息和称重采样波形数据、以及车辆视频数据,并根据称重车辆状态信息、称重采样波形数据、以及对应的车辆视频数据生成包含轴重、轴速、称重采样波形数据、车牌信息和行车过程信息的非现场执法举证数据。如图2所示,视频监测装置包括摄像头201,用于采集车辆通过卡口的车辆视频数据;视频数据处理单元202,用于对车辆视频数据进行抓拍、编码和压缩处理;视频数据输出单元203,用于输出压缩后的车辆视频数据。实施例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车辆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包括现场称重仪表1000、多个称重平台(101a,101b, 101c)、信号采集单元102、车辆分离单元103、胎型识别器106 (可选)、视频监测装置200以及非现场执法服务器300。现场称重仪表1000可包括数据处理单元104和数据发送单元105。 非现场执法服务器300可通过局域网或公网与现场称重仪表1000及视频监测装置200相连接。称重平台可以为任意一种可实现车辆动态称重功能的技术形式,例如可以是称台、弯板、整车秤等,称重平台以一定布局方式布置在监测车道上,用于车辆动态称重,车辆通过称重平台时,设置在称重平台上的传感器(1011a,IOllb)产生对应的车辆重量信号。虽然在图3中例举了 3个称重平台的情况,但实际中使用几个称重平台需要计算获得。例如,如图4所示,使用5个平台共10块弯板以一定布局方式布置在监测车道上,用于车辆动态称重,车辆通过称重平台时传感器产生对应的车辆重量信号。车辆高速通行时准确称重的原理在于根据现有的理论,车辆行驶过程中,对地压力的公式近似为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系统包括车辆动态称重装置、视频监测装置和非现场执法服务器; 所述的车辆动态称重装置包括多个称重平台,用于测量被测车辆的重量信号;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的重量信号,并将所述的重量信号进行A/D转换,生成重量数据;车辆分离单元,用于测量被测车辆的到达或离开状态,生成车辆分离控制信号;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的重量数据和车辆分离控制信号进行处理,生成所述被测车辆的包含轴重、轴速、轴型和车行方向的称重车辆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的重量数据生成称重采样波形数据;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的称重车辆状态信息和称重采样波形数据; 所述的视频监测装置,用于拍摄所述被测车辆的车辆视频数据; 所述的非现场执法服务器,分别与所述的车辆动态称重装置、视频监测装置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的称重车辆状态信息和称重采样波形数据、以及所述的车辆视频数据,并根据所述的称重车辆状态信息、称重采样波形数据、以及对应的车辆视频数据生成包含轴重、轴速、称重采样波形数据、车牌信息和行车过程信息的非现场执法举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多个称重平台以预设的排列方式安装在所述被测车辆行驶的车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其特征是,称重平台的数量N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 L :单个称重平台的有效称重长度, X :称重平台间的交错距离, I :轮胎的接地长度, V :车辆的行驶速度, T :车辆的震动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称重平台包括称台或弯板或石英。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车辆分离单元包括光栅分车器和/或线圈分车器。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视频监测装置包括 摄像头,用于采集车辆通过卡口的车辆视频数据; 视频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的车辆视频数据进行抓拍、编码和压缩处理; 视频数据输出单元,用于输出压缩后的车辆视频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非现场执法服务器包括显示单元,用于分区显示行车过程信息、车牌号码、历史记录和查询交互界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车辆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该系统包括车辆动态称重装置、视频监测装置和非现场执法服务器;车辆动态称重装置包括多个称重平台,信号采集单元,车辆分离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发送单元;视频监测装置,用于拍摄被测车辆的车辆视频数据;非现场执法服务器,分别与车辆动态称重装置、视频监测装置相连接,用于接收称重车辆状态信息和称重采样波形数据、以及车辆视频数据,并根据称重车辆状态信息、称重采样波形数据、以及对应的车辆视频数据生成包含轴重、轴速、称重采样波形数据、车牌信息和行车过程信息的非现场执法举证数据。以解决车辆超载的非现场执法问题,并为非现场执法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及决策依据。
文档编号G08G1/01GK202584421SQ201220028530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1日
发明者罗国春, 邓永强, 张烨, 张佳贺 申请人: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