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儿童滞留报警装置及其报警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2428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儿童滞留报警装置及其报警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报警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儿童滞留报警装置及其报警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婴幼儿误锁车内自动报警呼救装置,包括pnp型三极管q1、npn型三极管q2、q3、q4、温控器、氧气传感器、热红外人体感应器、语音报警器以及喇叭,所述pnp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汽车电瓶正极,基极接汽车电瓶负极并接地;所述pnp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接温控器、氧气传感器、热红外人体感应器的一端;所述温控器、氧气传感器、热红外人体感应器的另一端分别接npn型三极管q2、q3、q4的基极;所述npn型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串接语音报警器和喇叭。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设计,即通过三个不同类的传感器,可以感知并判定车内是否有人因高温或缺氧而产生危险,同时自动报警并向外部发出呼救,从而使得被困车内的婴幼儿及时得到救助。这样的设计所需传感器类型较多,成本较高,且温度氧气这些参数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会导致报警装置误报警的的概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儿童滞留报警装置,能够有效降低报警装置中检测装置的误判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儿童滞留报警装置,包括检测单元,报警单元和控制芯片,所述的检测单元连接控制芯片,所述的报警单元连接控制芯片,所述的检测单元包括热红外人体感应器和位置感应器。从而有效降低报警装置误报警率,且简化了报警装置的结构、降低了其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的报警单元包括报警电路,所述的报警电路包括蜂鸣器和信号发射器,所述的蜂鸣器和信号发射器并联。从而能够保证当检测到车内有儿童时,车上的蜂鸣器提醒的同时手持手机的车主也能够收到报警信号,双重保障报警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的报警电路中串联手动开关。从而在报警装置一旦发生误报警或者报警时间过长时,车主可以手动关闭报警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信号发射器包括晶振电路,所述的晶振电路连接控制芯片,从而保证报警能够准确发出信号给车主手机。

进一步地,所述的报警电路中串联过热保护器。从而有效的保护报警装置,防止其因过热而烧坏。

进一步地,所述的报警电路中串联定时开关。从而,当报警装置检测车内没有儿童时,自动断开报警装置,减少能耗。

一种汽车儿童滞留报警装置的报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车熄火,车门锁闭;s2:检测单元动作,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车内是否有热源同时位置感应器检测车内是否有物体运动;s3:若步骤s2中人体红外传感器和位置感应器同时判定都为是,则启动报警单元。该方法过程简单,有效降低报警装置的误报警率。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当步骤s2中,人体红外传感器没有检测到车内有热源或者位置感应器检测车内没有物体移动时,则不启动报警电路。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启动报警单元后,车主发现车内没有儿童时,车主按动手动开关,报警停止。也防止报警装置报警时间过长能耗大,同时也可以再报警装置误报警时手动关闭。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的启动报警单元包括向车主手机发送信号和蜂鸣器响起。从而能够保证当检测到车内有儿童时,车上的蜂鸣装置提醒的同时手持手机的车主也能够收到报警信号,双重保障报警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汽车儿童滞留报警装置,本发明的报警装置结构更加简单,所需传感器种类更少,从而节约了很大部分成本,同时,采用热红外人体感应器和位置感应器的双重感应能够有效降低报警装置误报警率,提高报警准确性,且装置设置有手动开关,可避免装置误报警而产生的长时间报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整体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报警电路示意图。

图4是汽车儿童滞留报警装置报警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如图1-4所示,一种汽车儿童滞留报警装置,包括检测单元,报警单元和控制芯片,所述的检测单元连接控制芯片,所述的报警单元连接控制芯片,所述的检测单元包括热红外人体感应器和位置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报警单元包括报警电路,所述的报警电路包括蜂鸣器和信号发射器,所述的蜂鸣器和信号发射器并联。

进一步地,所述的报警电路中串联手动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的信号发射器包括晶振电路,所述的晶振电路连接控制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报警电路中串联过热保护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报警电路中串联定时开关。

一种汽车儿童滞留报警装置的报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车熄火,车门锁闭;s2:检测单元动作,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车内是否有热源同时位置感应器检测车内是否有物体运动;s3:若步骤s2中人体红外传感器和位置感应器同时判定都为是,则启动报警单元。

进一步地,当步骤s2中,人体红外传感器没有检测到车内有热源或者位置感应器检测车内没有物体移动时,则不启动报警电路。

进一步地,步骤s3中启动报警单元后,车主发现车内没有儿童时,车主按动手动开关,报警停止。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的启动报警单元包括向车主手机发送信号和蜂鸣器响起。

当车主熄火锁门的时候,报警装置检测单元开始检测车内是否有儿童滞留,当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车内有热源,同时通过位置感应器检测物体运动的时候,检测单元把感应信号传输到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判断车内有儿童,控制芯片控制报警电路闭合,安装在车上的蜂鸣器工作,提醒车主有儿童滞留车内,同时报警装置的信号发射器发送信号到车主手机进行提醒。当检测单元没有感应到有儿童滞留车内信号时,报警装置定时开关断开,关闭报警装置,减少电能消耗。同时车内设有报警装手动位开关,当车内人员发现报警装置误报时,可以在车内手动关闭,所述控制芯片可以是单片机,所述的控制芯片通过继电器对检测单元和报警单元进行控制。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汽车报警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儿童滞留报警装置及其报警方法,所述的报警装置包括检测单元,报警单元和控制芯片,所述的检测单元连接控制芯片,所述的报警单元连接控制芯片,所述的检测单元包括热红外人体感应器和位置感应器。从而有效降低报警装置误报警率,且简化了报警装置的结构、降低了其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韬;梁志成;陈嘉聪;黄剑华;廖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岭南师范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7.07.03
技术公布日:2017.09.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