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键合丝放线检测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6447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键合丝放线检测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键合丝放线测试采用国标YS/T 678-2008附录E的方法,即:将铜丝轴向固定在放线架上,用镊子揭掉始端粘贴标志贴,用镊子拉出50mm~100mm的金丝,松开镊子让其自由下落,旋转铜线线轴,铜线应自由下滑放线,不应有过多的停点和打折现象,停点频率每百米不大于1个。目前采用该方法记数大多采用人工记数,由于键合丝一般在20μm量级,人眼识别存在易遗漏的问题,且易造成视觉疲劳,工人记数时间长了容易厌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键合丝丝材自由下落过程中,当发生丝线粘合打折和停点现象时,而导致丝线偏离垂直下落位置时发出报警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键合丝放线检测报警装置,包括红外光源、凸透镜、红外线感应器、信号放大器、蜂鸣器,所述红外光源包括壳体,所述凸透镜设置于壳体发出红外光线的一端,所述红外光源与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之间设有用于键合丝穿过的空隙,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信号放大器、蜂鸣器依次串联;所述凸透镜与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之间的距离使得红外光源产生的红外线经所述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聚点处于键合丝穿过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光源的中心与所述红外线感应器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键合丝放线丝材自由下落过程中,当丝线线材发生粘线、停点或打折现象时,致使丝线偏离垂直下落位置,从而使报警装置发出报警就可以提醒记录人员,减少遗漏记录次数,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键合丝放线检测报警装置原理图。

其中:1-红外光源;101-壳体;2-光学元件;3-红外线感应器;401-信号放大器;402-蜂鸣器;5-键合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键合丝放线检测报警装置,包括红外光源1、凸透镜2、红外线感应器3、信号放大器401、蜂鸣器402,所述红外光源1包括壳体101,所述凸透镜2设置于壳体101发出红外光线的一端,所述红外光源1与所述红外线感应器3之间设有用于键合丝5穿过的空隙,所述红外线感应器3、信号放大器401、蜂鸣器402依次串联;所述凸透镜2与所述红外线感应器3之间的距离使得红外光源1产生的红外线经所述凸透镜2折射后的光聚点处于键合丝5穿过的位置。

其中,所述红外光源1的中心与所述红外线感应器3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键合丝放线检测报警装置,将键合丝5轴向固定在放线架上,用镊子揭掉始端粘贴标志贴,用镊子拉出50mm~100mm的金丝,松开镊子让其自由下落,旋转键合丝5线线轴,使其自由下滑放线,红外光源1产生红外线经光学元件2折射后,红外线光聚点正好处于由红外光源1与所述红外线感应器3之间的空隙通过的键合丝5上,红外线感应器3因接收不到红外线照射而不工作。

当键合丝5丝线在垂直下落过程中发生打折、粘线、停点现象时,使得键合丝5下落偏离垂直下落的位置,进而使红外线感应器3接收红外线照射而触发工作,接通电路,通过信号放大器401的放大作用,蜂鸣器402接收到信号放大器401的信号而发出报警,通知工作人员进行调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