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形记录介质,制造所述记录介质的方法以及盘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2441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盘形记录介质,制造所述记录介质的方法以及盘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包括使用电磁力作为驱动力的光学拾取头的盘驱动装置、盘形记录介质以及用于制造所述记录介质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从其上的记录轨迹之外的部分产生较小的噪声的盘形记录介质、用于制造所述记录介质的方法以及盘驱动装置。
本申请要求在2002年6月19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02-179050的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专利申请的全文被包括在此作为参考。
背景技术
一般地说,磁光盘被称为一种可重写的盘形记录介质。近来,研发了用于改善磁光盘的记录密度的多种技术。其中一种技术例如最近在日本未审申请公开No.290496,1994中披露了。
在上述日本未审申请公开中披露的重放技术是一种磁畴壁位移检测型的超高分辨率磁光重放技术,被称为“DWDD”(磁畴壁位移检测),这种技术用在具有至少3个磁层即位移层、转换层和存储层的磁光盘上,其中利用这样的事实记录在存储层内的磁畴将充分地在位移层内扩展。DWDD是检测在位移层内的一个区内位移的磁畴壁,所述区相应于和转换层的一个区对应的区,其被用于读信息的读激光照射,并达到高于居里温度的温度,在所述区,在存储层和位移层之间的磁耦合被打断,借以使记录在存储层中的磁畴在尺寸上充分地在位移层中扩展,以便增加读出的载体信号。
下面将要详细说明基于DWDD的磁光重放方法(下文称为“DWDD重放方法”)。在图1A中,利用DWDD重放方法的磁光盘用标号100表示。如图所示,磁光盘100由包括位移层101,转换层102,和存储层103的3个磁层构成。在磁光盘100中,存储层103沿图1A所示的箭头M1、M2的不同的方向被磁化,这是因为只要具有磁畴,便有正向和反向自旋,从而记录数据。在这种磁光盘100中,在沿不同方向磁化的两个相继的磁畴104之间的边界是磁畴壁105。应当注意,在图1A中的箭头R表示磁光盘100的旋转方向。
当读激光BM入射到磁光盘100上时,因为激光BM提供局部加热而导致的温度分布如图1B所示。应当注意,标号Ts表示转换层102的居里温度,转换层102中温度高于居里温度Ts的区Dp将被去磁。在磁光盘100中,在转换层102中的去磁将导致在转换层102中的去磁区Dp和存储层103之间的转换连接的力消失。因而在磁光盘100中,作为相应于区Dp的位移层101内的一个区,具有较低矫顽力的磁畴壁朝向图1A箭头S指的较高温度侧单个地位移。当磁光盘100被扫描时,每当位于位移层101内的对应于存储层103的每个记录标记的磁畴壁达到温度Ts的等温曲线时,这种磁畴壁发生位移。通过检测这种磁畴壁的位移,记录在磁光盘100的存储层103内的数据便被充分地扩展和读出。应当注意,磁畴壁移向温度最高的点的附近,例如光束斑点后面。
DWDD重放方法是一种重要的重放方法,其允许从非常小的记录磁畴读出非常大的信号,其周期小于读激光的临界光学分辨率,并具有高的密度而不必改变读激光的波长、物镜的数值孔径(NA)等。例如,DWDD重放方法使得能够大大改善沿激光束斑点的扫描方向的记录密度。
在另一方面,这种记录方法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光学调制和磁场调制。磁场调制能够以较小的尺寸记录标记,因而相应地增加要被记录的数据量。
在磁场调制型记录中,输出量比在盘重放时高的记录激光照射到磁光盘100上,相应于要被记录的信号的调制磁场被施加到磁光盘100上,从而把要被记录的信号作为标记写到所需的记录轨迹上。图2表示在由写激光束在记录轨迹100a上限定的光束斑点SP和记录在磁光盘100的存储层103上的标记110之间的在形状上的关系。
在磁场调制型的记录中,在写激光照射到磁光盘1A上的同时,借助于把调制的磁场施加到相应于光束斑点SP的形状在光束斑点SP的中心附近形成的热点111上,结果,使标记110被记录在其上,按顺序进行记录,如图2所示。其中热点111根据光束斑点SP的形状而发生。因此,当光束斑点SP基本上是图2所示的圆形时,记录的标记110被形成,使得复制热点111的后端。即,这样记录的标记110具有弯曲的形状。更具体地说,限定轮廓的边沿部分110a的形状取决于光束斑点SP的后端的曲率。应当注意,热点111的温度将超过高于存储层103的居里温度的一个温度,并且和在盘重放时由于读激光的照射而发生的热点的温度不同。
在DWDD重放方法中,由磁场调制型记录记录的标记110借助于检测通过照射的读激光束加热而产生的边沿部分110a的位移被重现。因而,DWDD重放方法可以改善磁光盘的线密度。
在上述的磁光盘的制造中,在衬底上形成记录信息的记录层,用于所述记录层的保护层等。刚刚形成的层沿不同的方向被磁化,这将使得当从盘上读或写信息时产生噪声。一旦信息被记录在盘上,在磁光盘上的记录轨迹上的噪声便消失。不过,因为记录只在记录轨迹上进行,因此磁光盘将保留沿不同方向的磁化。在具有小的轨迹间距的盘中,保留的非均匀的磁化将产生串扰,这使得信号的S/N(信号一噪声)比变劣,因而使信号质量变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制造的最后的处理中,或者在出厂之前,对磁光盘进行初始格式化。一般地说,在成批制造磁光盘的初始格式化中使用整盘擦除(bulk erase)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磁光盘被置于一个温度高于其居里点的炉中,使其被暂时加热到一个高的温度,使得盘沿相同方向被均匀地磁化。不过,超高分辨率的磁光盘例如DWDD型磁光盘,即使利用整盘擦除方法处理,在信息记录或重现期间仍引起大的噪声,并且在盘重放时呈现不良的轨迹偏离特性。
此外,用于聚焦和跟踪扫描磁光盘的光束的双轴致动器一般使用电磁力作为驱动力,因此对其提供包括磁体的磁路。包括在磁路中的磁体产生漏磁通,在其影响下,在磁光盘的信息记录或重放期间将增加噪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新的盘形记录介质、用于制造所述记录介质的方法以及利用所述盘形记录介质的盘驱动装置,克服上述的相关技术的缺点。
上述的目的可以这样实现提供一种要在盘驱动装置上播放的盘形记录介质,所述盘驱动装置利用光学拾取头重现在盘形记录介质中记录的信息,所述光学拾取头包括使用电磁力作为驱动力的驱动装置,并且所述盘形记录介质中记录有用于减少由所述光学拾取头施加的电磁场的影响的信号。被记录在盘形记录介质中的信号是一种通过沿减少由光学拾取头施加的电磁场的影响的方向进行磁化而记录的信号。
在上述的按照本发明的盘形记录介质中,来自光学拾取头中的驱动装置的漏磁通的影响被减小了,借以使得能够减小由信息重现期间的串扰引起的噪声串扰。
在上述的按照本发明的盘形记录介质中,至少除去记录轨迹的其它区域可沿相同方向被均匀磁化,并且用于减少由光学拾取头的施加的电磁场的影响的信号的方向基本上和所述光学拾取头的边缘场的方向相反。此外,按照本发明,盘形记录介质可以是一种利用磁畴壁位移检测类型的超高分辨率磁光盘重放技术播放的磁光盘。
在上述的按照本发明的盘形记录介质中,因为除去记录轨迹之外的其它区域,即在槽记录系统中的平面或者在平面记录系统中的槽,沿着消除外部磁化的方向被均匀地磁化,以便减少来自除去记录轨迹之外的其它部分的噪声,可以在盘重放时确保好的偏轨特性,而不受在刚刚形成之后的盘层中剩余的非均匀磁化的影响和由光学拾取头施加的漏磁通的影响。
按照本发明的上述的被记录到上述的盘形记录介质上的信号可以是具有比光学拾取头的调制传输函数(MTF)更高的频率分量的记录图案信号。因为被这样记录,使得记录图案比光学拾取头的调制传输函数具有更高的频率分量,可以在盘重放时确保好的偏轨特性,而不受在初始状态下的剩余的非均匀磁化的影响和由非均匀磁化引起的漂移磁场的影响。
上述目的还可以这样来实现提供一种用于制造要在盘驱动装置上播放的盘形记录介质的方法,所述盘驱动装置利用光学拾取头重现在盘形记录介质中记录的信息,所述光学拾取头包括使用电磁力作为驱动力的驱动装置,按照本发明的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记录用于减少由所述光学拾取头施加的电磁场的影响的信号的步骤。在信号记录步骤中被记录的信号通过沿减少由光学拾取头施加的电磁场的影响的方向进行磁化被记录。
在上述的按照本发明的盘形记录介质制造方法中,来自光学拾取头中的驱动装置的漏磁通的影响被减小了,借以使得在信息重现期间由串扰引起的噪声较小。
上述目的还可以这样来实现提供一种盘驱动装置,其利用光学拾取头重现在盘形记录介质中记录的信息,所述光学拾取头包括使用电磁力作为驱动力的驱动装置,按照本发明的所述装置包括记录装置,用于在所述盘形记录介质上记录用于减少由所述光学拾取头施加的电磁场的影响的信号。
在上述的按照本发明的盘驱动装置中,记录在盘形记录介质中的信号是一种通过沿减少由光学拾取头施加的电磁场的影响的方向进行磁化而记录的信号。
在上述的按照本发明的盘驱动装置中,来自光学拾取头中的驱动装置的漏磁通的影响被减小了,借以使得在信息重现期间由串扰引起的噪声较小。
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通过结合附图参看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将会更加清楚地看出。


图1A是用于说明采用磁畴壁位移检测型超高分辨率重放方法(DWDD重放方法)的磁光盘的重放操作的截面图,图1B表示当重放激光束照射到磁光盘上时发生的温度分布;图2是表示在采用磁畴壁位移检测型超高分辨率重放方法(DWDD重放方法)的磁光盘中的光束斑点和记录的标记之间的关系;图3表示具有沿一个方向均匀磁化平面的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槽记录型磁光盘的一个2T的周期内记录的读出信号的频谱;图4A是作为光学拾取头的致动器的一个例子的聚焦方向驱动电路的平面图,图4B是沿图4A的线B-B取的侧视图;图5表示在图4A的位置A取的截面中的一个测试区内漏磁通的强度分布(磁通密度)的模拟结果;图6A和6B一起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磁光盘在盘重放时的偏离轨迹特性,更具体地说,该图的曲线表示在按照本发明的磁光盘和常规的磁光盘之间的误码率的比较结果,前者是沿着和在槽记录型磁光盘的初始格式化时来自致动器的边缘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被均匀磁化的,后者是沿着和所述边缘场的方向相同的方向被磁化的;图7表示通过对平面写入一个具有小于MTF的8T周期的初始图案对槽记录型磁光盘的初始格式化之后,在2T周期内记录的被读出并被重现的信号的频谱;图8表示通过对平面写入一个具有大于MTF的2T周期的初始图案对槽记录型磁光盘的初始格式化之后,在2T周期内记录的读出并重现的信号的频谱;图9表示用作用于跟踪伺服的误差信号的拉入信号和推挽信号之间的关系;图10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磁光盘的读出信号的误码率;图11说明第一代(常规的)小型盘、下一代小型盘MD1和下一代小型盘MD2;图12表示包括下一代小型盘MD1和MD2的BIS的数据块配置;图13表示用于在下一代小型盘MD1和MD2中的数据块的ECC格式;
图14示意地表示在下一代小型盘MD1上的区结构的例子;图15示意地表示在下一代小型盘MD2上的区结构的例子;图16表示一种区结构的例子,所述区结构使得能够在下一代小型盘MD1和MD2上一起记录音乐数据的音频轨迹和数据轨迹;图17表示下一代小型盘MD1的数据管理结构;图18表示下一代小型盘MD2的数据管理结构;图19表示在下一代小型盘MD1和MD2之间在ADIP扇区结构和数据块中的关系;图20A和20B一起表示ADIP的数据结构;图21表示如何在下一代小型盘MD2内的ADIP信号中嵌入盘控制信号;图22是盘驱动器的方块图;图23是表示一种介质驱动器的内部结构的方块图;图24表示在盘驱动器中的系统控制器中当系统控制器收到从PC读出FAT扇区的请求时进行的操作的流程图;以及图25表示在盘驱动器中的系统控制器中当系统控制器收到来自PC的写FAT扇区的请求时进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首先以举例方式说明本发明在采用所谓的磁畴壁位移检测型(DWDD)超高分辨率重放方法的磁光盘上的应用。在这种磁光盘中,来自要记录数据的记录轨迹之外的其它区域的噪声和由于串扰而产生的噪声通过沿一个方向均匀地磁化在槽记录型磁光盘中的平面或者在平面记录型磁光盘中的槽被减小,所述方向是能够消除使用电磁力作为驱动力的光学拾取头中的双轴致动器的边缘场的影响的方向。更具体地说,通过均匀地沿着和边缘场相反的方向磁化磁光盘的整个表面,可以容易地达到上述效果。
如上所述,磁光盘的磁层在刚刚形成之后沿着一个方向未被均匀地磁化,这将作为噪声引起串扰。一旦信息被记录在盘上,这种来自磁光盘上的记录轨迹的噪声将消失。然而,因为在除去记录轨迹之外的其它区域未进行记录,如在初始状态下那样保留非均匀磁化。在其上形成有窄的间距的轨迹的盘的情况下,非均匀磁化将作为串扰呈现出来,这将使信号的S/N比变劣,因而使信号质量变劣。
考虑到此,在磁光盘被使用之前合适的时间,即制造磁光盘的最后的处理中或者在出厂之前,对其进行初始格式化。初始格式化被这样进行,使得在槽记录型的磁光盘中的平面或者在平面记录型的磁光盘的槽沿着消除任何外部磁场的方向被均匀地磁化。因而可以在盘重放时大大减少噪声并改善轨迹偏离特性。
下面以举例方式说明本发明在槽记录型磁光盘中的应用。
图3示意地表示对其中的平面沿一个方向被均匀地磁化的槽记录型磁光盘在2T周期内记录的读出信号的频谱。图3的曲线的水平轴表示频率,垂直轴表示信号电平。此外,“T”表示输入数据的位间隔。应当注意,为了进行比较,还示出了对在形成磁层之后未经初始格式化的,即具有沿不同方向磁化的磁层的磁光盘的槽在2T周期内记录的被读出的信号的频谱。在下面的说明中,具有在磁层形成之后仍然被非均匀地磁化的磁层的磁光盘的状态将被称为“初始状态”。在图3中,示出了在2T周期内对磁光盘的槽记录的数据的读出信号,其在4.5-5MHz附近具有峰值。如图3所示,在低频范围内,按照本发明其平面被沿同一方向均匀磁化的磁光盘的读出信号SP1比在初始状态下的磁光盘的读出信号SP2产生较低的噪声。
在按照本发明的磁光盘中,记录轨迹之外的其它区域被沿同一方向磁化。这个方向和漏磁通的方向相反,这是一个消除外磁场例如来自盘驱动装置的漏磁通的影响的方向。下面将说明沿着消除外磁场的影响的方向均匀磁化记录轨迹之外的区的原因。
在其上刚刚形成磁层的磁光盘的记录层未被均匀地磁化。因此,在形成轨迹的情况下,非均匀的磁化便作为串扰表现出来,这将使信号的S/N比变劣,因而使信号质量变劣。借助于沿一个方向均匀地磁化具有窄的轨迹间隔的超高分辨率磁光盘例如DWDD型磁光盘,可以减少噪声。不过,在一些情况下,来自均匀地磁化的区的漂移的磁场阻止标记本身扩展,因而引起较差的错误率。
此外,来自用于控制光学拾取头的双轴致动器的边缘场和如在初始状态下的剩余的非均匀磁化对磁光盘具有不利影响。即,在超分辨率磁光盘例如DWDD中,任何外部磁场将阻止标记扩展,在盘重放时引起轨迹偏离特性。一般地说,在盘驱动装置中用于控制光学拾取头的聚焦和跟踪的双轴致动器利用磁路来驱动。图4A和4B示意地表示,作为双轴致动器的一个例子,一个驱动机构,其驱动以沿平行于光轴的聚焦方向移动物镜。图4B是从图4A的线B-B取的侧视图。
如图4A和4B所示,由标号210表示的驱动机构包括位于聚焦线圈211a和211b之间的并在轴213上滑动的移动块212。移动块212上安装有物镜214,通过所述物镜激光被会聚,并照射到盘表面上。聚焦线圈211a,211b的外部设置有磁体215a和215b,在其间形成磁场。在驱动机构210中,当电流I流过聚焦线圈211a,211b时,由磁体215a,215b形成的磁场提供使移动块212在轴213上滑动的电磁力。因而,移动块212可以沿垂直于盘表面的方向运动。电磁力的方向和大小,即光学拾取头沿聚焦方向的运动,可以按照通过聚焦线圈211a,211b的电流的方向和大小来控制。
此时,通过聚焦线圈211a,211b的电流产生的磁通泄漏到聚焦线圈211a,211b的外部。此外,磁体215a,215b也产生磁通。这些磁通发生泄露,在盘重放时引起噪声。
图5表示在图4A的位置A取的截面内的一个测试区内边缘磁通的强度分布(磁通密度)的模拟结果。在图5中,标号1-9分别表示磁通密度为1×4.9×10-7Wb/m2(4.9×10-4G)至9×4.9×10-7Wb/m2的等密度线,虚线C和D分别表示相应于图4B中的虚线C和D的位置。在图5中,点F表示物镜214的聚焦点,即盘被设置的位置。这个位置被确定在磁通密度的等密度线1×4.9×10-7Wb/m2(4.9×10-4G)至2×4.9×10-7Wb/m2之间。如图4B所示,在物镜214相对于磁体215a,215b呈非对称的状态下,将发生一个方向的磁通泄露,因此由在线圈211a,211b附近的漏磁通引起的磁场最强。因而,由漏磁通产生的磁场也在作为焦点的点F存在。
因为用于聚焦和跟踪的双轴致动器使用上述的磁体,磁通将不可避免地泄漏到磁路的外部。借助于加厚磁轭、平衡磁体215a,215b或者使驱动电路本身尽可能地和物镜分离,可以使漏磁通降低到某种程度,不过设计较小的双轴致动器是困难的。因此,在盘驱动装置中使用利用电磁力作为驱动力的双轴致动器的情况下,将发生图5所示的边缘场。
为了消除记录轨迹之外的其它区域的不均匀磁化和来自致动器的边缘场的影响,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多次研究和实验发现,沿着消除外部磁场的影响的方向均匀地磁化至少记录轨迹之外的区能够抵消这种影响,因而降低噪声,确保在盘重放时具有好的轨迹偏离特性。更具体地说,通过沿着和装在盘记录器/播放器中的盘施加的边缘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均匀地磁化磁光盘(在初始格式化处理中)能够消除在初始状态下保留的不均匀磁化,因而消除来自控制光学拾取头的双轴致动器的边缘场的影响。
图6A和图6B一起表示当按照本发明的磁光盘在盘重放时的轨迹偏离特性,更具体地说,图中的曲线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和2的磁光盘(其在槽记录型的磁光盘的初始格式化时沿着和致动器的边缘场(外部磁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被均匀地磁化)和对照例1和2中的常规的磁光盘(其被沿着和边缘场相同的方向磁化)之间的误码率的比较结果。
在图6A中,标号A1表示实施例1的特性,标号B1表示对照例1的特性。在图6B中,标号A2表示实施例2的特性,标号B2表示对照例2的特性。
图6A和图6B分别表示在沿不同方向对磁光盘施加外部磁场的情况下获得的数据。在图6A和图6B中,纵轴表示误码率(每单位时间的错误比特的数量和在该单位时间内处理比特的总数的比),横轴表示任意选取的测试点,用于检查误码率的测量之间的改变。实施例1和2已在其上写入相同极性(代码)的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它们被沿着和外部磁场相反的方向磁化。此外,对照例1和2已在其上写入相同极性的数据(代码),利用这些数据,它们被沿着和外部磁场相同的方向磁化。
由图6A和图6B可见,在沿着和边缘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均匀磁化的实施例1和2中,误码率大于一位的误码率小于对照例1、2中的误码率。即,均匀磁化能够消除剩余的非均匀磁场的影响,但是在外部磁场的影响下,将发生位错误。考虑到此,磁光盘必须沿着和外部磁场相反的方向被磁化,这将从实施例1和2的实验数据看出。
如上所述,已经针对槽记录型的磁光盘说明了本发明。在平面记录型的磁光盘中,通过沿着和边缘场相反的方向均匀地磁化,也可以达到和上述相同的效果。有利的是,可以在磁光盘的制造的最后处理中或者在出厂之前进行按照本发明的磁光盘的初始格式化,其中除去记录轨迹之外的区被磁化。
沿着预定方向均匀地磁化磁光盘的处理可以这样进行,把磁光盘置于加热炉中,被加热到高于盘的磁层的居里点的温度,并沿着一个方向施加磁场,以便暂时把盘加热到一个较高的温度,借以沿着一个方向均匀地磁化所述磁层。这是一种所谓的整盘擦除方法。利用整盘擦除方法,可以使整个盘表面被均匀地磁化。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沿着和盘驱动装置中的边缘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盘进行均匀地磁化,或者通过在一种盘驱动装置中记录/回放所述的盘,可以更有效地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在所述盘驱动装置中,存在和初始格式化时盘的磁化方向相反的方向的边缘场。另外,通过对记录轨迹之外的其它区域写入相同极性并和外部磁场的方向相反的信号(代码),可以使记录轨迹之外的其它区域沿着和外部磁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被磁化。
下面针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在前述的第一实施例中,磁光盘的初始格式化是要沿着抵消外部磁场的影响的方向均匀地磁化记录轨迹之外的其它区域。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盘的记录轨迹之外的其它区域写入具有大于调制传输函数(MTF)的频率分量的记录图案。
如前所述,在磁光盘中,在盘层刚刚被形成之后的初始状态下,留有非均匀磁化,并且甚至在盘被播放之后,在记录轨迹之外的其它区域仍保留有非均匀磁化,因而使读出的信号变劣。考虑到此,本发明的发明人还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实验,并且发现了这样的事实通过在记录轨迹之外的其它区域写入具有超过光学拾取头的MTF的频率的记录图案,可以改善在盘重放时的轨迹偏离特性。
在这种初始格式化中,一个短的初始图案被写入磁光盘的记录轨迹之外的其它区域,即被写入槽记录型的盘的平面中或者平面记录型的盘的槽中。如果信号的频率低于光学拾取头的MTF,则当所述记录图案被读出时,作为写入的记录图案的信号便被泄漏到读出的信号中,如图7所示。图7示意地表示通过对平面写入具有8T周期的低于MTF的初始图案对槽记录型磁光盘进行初始格式化之后在2T周期内记录的并被重现的读出信号的频谱。在图7和图8中,也示出了图3所示的在2T周期内在其平面被沿着一个方向均匀磁化的盘记录的信号的读出信号的频谱作为参考。在图7和图8中,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信号电平。
如图7所示,和在初始状态下相比,在1-1.5MHz的范围内噪声被降低了。可以看到一个峰值,其表示相应于读出信号的8T周期的大的噪声。
图8示意地表示通过对平面写入具有2T周期的高于MTF的初始图案对槽记录型磁光盘进行初始格式化之后在2T周期内记录的并被重现的读出信号的频谱(SP4)。因为其频率高于MTF的记录图案作为如图7所示的初始信号被记录,所以可以减少噪声而不会使初始图案泄漏到读出的信号中。
下面详细说明写入其频率高于光学拾取头的MTF的记录图案的理由。其线密度高于光学拾取头的MTF的标记可被记录到超高分辨率的磁光盘例如DWDD上或者从所述磁光盘上读出。不过,径向轨迹间距受到串扰和串写的限制。不过,过在记录轨迹之间插入一个平面(当盘是槽记录型时)或者插入一个槽(当盘是平面记录型时),串写的影响可被大大抑制。关于在超高分辨率磁光盘例如DWDD中的串扰,因为除非盘达到高于某个温度的温度,记录的标记将不扩展,其频率高于光学拾取头的MTF并被记录在平面中(当盘是槽记录型时)或者被记录在槽中的(当盘是平面记录型时)信号,即记录在记录轨迹之外的区的所述信号,在盘是超高分辨率磁光盘例如DWDD的情况下将不出现。
不过具有低于光学拾取头的MTF的频率的信号将照样出现。所述信号将称为噪声并使读出信号的S/N比变劣,这是在以窄的间距形成记录轨迹的盘中的一个问题。为了降低来自记录轨迹之外的区的噪声,具有高于MTF的频率的重复的初始图案被写入磁光盘的记录轨迹之外的其它区域中。因而,在读出信号中初始图案将不出现,没有串扰,噪声较小。
下面针对在记录轨迹之外的其它区域,例如当盘是槽记录型的盘时的平面,写入重复的图案的方法,即对于所述平面跟踪所述光学拾取头的方法,说明按照本发明的磁光盘制造方法。
图9示意地表示在用作用于进行跟踪伺服的误差信号的拉入和推挽信号之间的关系。如图9所示,跟踪误差信号(推挽信号)TE1表示在两组光二极管上的两个光检测器之间的输出的差,所述两组光二极管被相对于轨迹的中心对称地设置,用于检测由盘上的槽反射和折射的光。拉入信号TE3用于控制跟踪的方向。纵轴表示相对于槽中的光的数量是0的点跟踪误差信号TE1的光量值,横轴表示盘的径向位置。
在使用被设计用于按照虚线表示的跟踪误差信号TE1使光学拾取头对槽跟踪的盘驱动装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跟踪误差信号TE1在电气上反相提供如实线所示的视在跟踪误差信号TE2。通过在这种条件下进行跟踪伺服,可以使光学拾取头容易地跟踪记录区之外的平面。
图10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效果,即示意地表示在磁光盘中读出信号的误码率。在图10中,横轴涉及磁光盘的初始格式化。SP11表示在盘层被刚刚形成之后磁化方向是随机的初始状态下的误码率,SP12表示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被沿着和边缘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均匀磁化的,即在初始格式化状态下的磁化方向和边缘场的方向相反的磁光盘中的误码率,SP13表示在沿着和边缘场的方向相同的方向被磁化的,即其中在初始格式化状态下的磁化方向和边缘场的方向相同的常规的磁光盘中的误码率,SP14表示在第二实施例的具有以2T周期记录在记录轨迹之外的其它区域的其频率高于MTF的重复图案的磁光盘的误码率,SP15和SP16分别表示在具有被以8T周期记录在记录轨迹之外的其它区域的其频率低于MTF的重复图案的和其上记录有随机图案的磁光盘中测量的误码率。误码率是当数据以2T周期被记录和重现时测量的。应当注意,所有的误码率(SP11-SP16)是在任意选择的10个点上测量的,以便检查从一个测量到另一个测量之间的差异。
如图10所示,在沿随机方向磁化的磁光盘(SP11)、沿和外部磁场(边缘场)相同的方向被均匀磁化的磁光盘(SP13)以及其上记录有频率低于MTF的重复图案的磁光盘(SP15)中,误码率大。与此相反,在按照本发明的沿和外部磁场相反的方向磁化的磁光盘(SP12)以及记录有频率高于MTF的重复图案的磁光盘(SP14)中,误码率低。此外,如图10所示,在每个磁光盘的相同位置上进行的测量的结果被表示在相同的线上。由在任何位置进行的测量获得了类似的结果。
应当注意,上面针对槽记录型磁光盘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当然,通过对平面记录型磁光盘的槽重复地记录其频率高于MTF的图案也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
还应当注意,可以在盘出厂之前或者在用户使用磁光盘之前,在磁光盘制造的最后处理中,通过利用盘驱动装置写入具有高于MTF的频率的初始图案来写入磁光盘的初始格式化。
如上所述,本发明使得能够提供旨在用于超高分辨率图像例如DWDD图像的磁光盘,其具有较窄间距的记录轨迹而不必改善光学拾取头的性能。作为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磁光盘包括具有64mm的小直径的磁光盘,即所谓的小型盘(注册商标)。作为本发明的这种实施例,下面说明小型盘。这里说明下一代小型盘(下文将称为“下一代MD1”)其使用和常规的磁光盘相同的记录介质,并通过使用和常规的磁光盘不同的记录格式而具有增加的记录容量,还有下一代小型盘MD2(下文将称为“下一代MD2”),其使用能够进行大密度记录的新的记录介质,并通过利用新的记录格式而具有增加的记录容量力。
在开始说明这些实施例之前,下面分别说明具有上述格式的磁光盘,即,现有的MD,下一代MD1和下一代MD2。
1.盘规范和区结构首先,参照图11说明常规的MD(注册商标)的规范。常规的小型盘(MD)包括主要用于记录和重现音频数据的的音频MD和主要用于记录和重现在信息处理装置中处理的数据的MD-DATA。常规的小型盘(MD)的物理格式如下。这些MD具有1.6微米的轨迹间距和0.59微米/位的位长。此外,在MD的光学系统中,激光波长λ=780纳米,光学拾取头的数值孔径NA=0.45。采用的记录系统是槽记录。即,(在盘表面中形成的)槽用作用于记录和重放的轨迹。此外,适用这种MD的寻址方法使用摆动的槽。即,在盘表面上形成单一螺旋的槽,并沿着槽的每一侧形成摆动作为寻址信息。应当注意,作为摆动记录的绝对地址也称为ADIP(前槽中的地址)。
常规的MD采用EMF(8-14调制)方法调制要被记录的数据。此外,其使用ACIRC(高级交叉交织里德-所罗门码)方法进行错误校正。此外,数据交织是回旋型的。因而数据冗余度是46.3%。
在常规的MD中,数据被“逐位地”检测,并且盘被在CLV(恒定的线速度)下被驱动,所述线速度是1.2米/秒。
用于记录和重放的标准的数据速率是133Kb/s,并且记录容量是164MB(MD-DATA中的140MB)。此外,数据以包括32个主扇区和4个链接扇区的36个扇区的最小单位(簇)被重写。
下面按照下一代MD1说明本发明。下一代MD1在记录介质的物理规范上和上述的常规的MD相同。因此,轨迹间距是1.6微米,激光波长λ=780纳米,光学拾取头的数值孔径NA=0.45。采用的记录方法是槽记录。寻址方法是ADIP。因而,因为MD1的结构、ADIP寻址以及光学系统中的伺服控制和常规的MD类似,其可以和常规的MD互换。
为了调制要被记录的数据,下一代MD1采用RLL(1-7)PP调制方法(RLL代表“限制的运行长度”,PP代表“奇偶保护/禁止rmtr(=重复的最小转换运行长度)”),其适合于高密度记录。此外,为了纠正错误,下一代MD1使用具有BIS(字符组指示符子代码)的RS-LDC(里德-所罗门-长距离码),其具有高的纠错能力。
更具体地说,包括由主应用程序或其类似物提供的2048个字节的用户数据和加于前者的4个字节的EDC(错误检测码)的2052个字节作为一个扇区(数据扇区,和盘中的物理扇区不同,后面将详细说明),包括扇区0到扇区31的32个扇区被安排作为具有304行乘216线的结构的一个块,如图12所示。在每个扇区中的2052个字节利用预定的伪随机数扰频,以便实现异或逻辑(Ex-OR)。32个字节的奇偶校验被加于扰频块中的每一行而形成具有304行乘248线的LDC(长距离码)块。这个LDC块被交织而提供具有152行乘496线的形式的交织的LDC块。此外,BIS的38行和1行被交替地排列而提供一种155行乘496线的结构,如图13所示。此外,2.5个字节的帧同步码(帧同步)被加于上述结构的顶部,一行对应于一帧,借以提供157.5字节乘496帧的结构。这样,图13的每个线相应于496帧,其中包括在一个记录块(簇)中的数据区中的帧10到帧505,这将在后面参照图19进一步说明。
在上述的数据结构中,在每个块中数据被交织,借以使得数据的冗余度为20.50%。此外,使用基于PR(1,2,1)ML的Viterbi译码检测数据。
盘在等于2.4米/秒的CLV(恒定线速度)下被驱动。在记录和重放期间的标准的数据速率是4.4兆字节/秒。借助于利用这种CLV驱动,可以使盘具有300兆字节的总的记录能力。利用RLL(1-7)PP代替EFM(8-14调制),窗口裕量可以从0.5增加到0.666,使得可以达到1.33倍的高密度记录。此外,作为数据重写的最小单位的簇由16个扇区构成(64k字节)。利用具有BIS的RS-LDC方法,而不利用CIRC方法,并利用上述的扇区结构和维特比译码,要被记录的数据可利用79.5%的效率被调制,从53.7%改进到了这个数值,并具有1.48倍的较高的密度。
综合利用上述方案,下一代MD1可以具有300兆字节的记录密度,这大约是常规MD的两倍。
在另一方面,下一代MD2是一种应用高密度记录技术的记录介质,例如磁畴壁位移检测(DWDD)技术,并且其在物理格式上和上述的常规MD以及下一代MD1不同。在下一代MD2中,轨迹间距是1.25微米,位长是0.16微米/位。即,下一代MD2具有高的线密度。
为了在常规的MD和下一代MD1之间具有互换性,使光学系统、读取方法和伺服操作符合常规的标准,激光波长λ=780纳米,数值孔径NA=0.45。记录方法是槽记录,寻址方法使用ADIP。此外,壳体形状和常规的MD以及下一代MD1的相同。
不过,为了利用和用于常规的MD以及下一代MD1相同的光盘读出比上述的常规的盘以较小的轨迹间距和线密度记录的数据,需要消除对轨迹偏离裕量、来自平面和槽的串扰、来自摆动的串扰、散焦、CT信号等的约束。为此,下一代MD2具有和常规的MD以及下一代MD1不同的槽深度、倾斜度、宽度等。更具体地说,槽被设计为160-180纳米深,倾斜度是60-70度,宽度是600-800纳米。
此外,为了调制要记录的数据,下一代MD2采用RLL(1-7)PP调制方法(RLL代表“限制的运行长度”,PP代表“奇偶保护/禁止rmtr(=重复的最小转换运行长度)”),其适合于高密度记录。此外,为了纠正错误,下一代MD2使用具有BIS(字符组指示符子代码)RS-LDC(里德-所罗门-长距离码),其具有高的纠错能力。
数据在每个块中被交织,借以使数据冗余度为20.50%。此外,使用基于PR(1,-1)ML的维特比译码检测数据。此外,作为数据重写的最小单位的簇由16个扇区构成(64字节)。
盘在ZCAV(区恒定角速度)下被驱动,该速度是2.0米/秒。在记录和重放期间的标准的数据速率是9.8兆字节/秒。借助于利用DWDD和这种ZCAV驱动,可以使下一代MD2具有1G字节的总的记录能力。
按照本发明的下一代MD1上的区结构的例子如图14所示。下一代ND1是和常规的MD相同的记录介质,并沿其最内部的圆周具有PTOC(原版盘预制作的内容表)作为原版盘预制作的区PE。在PTOC中,记录有为通过改变物理结构而形成的压印凹坑的盘管理信息。
在原版盘预制作区PE的外部,提供有可磁光记录的区RA。即,数据可以从这个可记录的区RA写入或读出,其中形成有用于引导记录轨迹的槽。沿着可记录的区RA的最内部的圆周提供有UTOC(用户内容表)区,其中记录有UTOC信息,并提供有靠着原版盘预制作区PE的释放区和用于调节激光输出功率等的功率调节区。
注意在可记录区RA中,UTOC外部的区被用作可记录数据的区DA。
如图15所示,下一代MD2不使用预先形成的坑进行高密度纪录,而是使其设计具有这样的考虑,使得通过摆动槽写入下一代MD2的相当于PTOC的信息。例如,下一代MD2在可记录区RA的内部提供一个唯一的ID区(UID),在该区上记录用于版权保护的信息、用于检查数据的篡改的信息、不被披露的其它信息等。通过不同的记录方法即应用于下一代MD2的DWDD方法在UID区上记录信息。
注意在下一代MD2中,在可记录区RA的外部的区被用作数据可记录区DA。
注意在下一代小型盘MD1和MD2中,可以一起记录用于音乐数据的音频轨迹和数据轨迹。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6所示,在数据区DA的任意位置,形成音频记录区AA,其中记录有至少一个音频轨迹,和形成PC数据记录区DDA,其中记录有至少一个数据轨迹。
一系列的音频轨迹或数据轨迹可以不必在物理上连续地被记录在盘上,而是可以作为其多个分开的部分被记录,如图16所示。每个部分是一个在物理上被连续记录的部分。即,即使在两个PC数据记录区DDA在物理上彼此分开的情况下,如图16所示,数据轨迹的数量根据情况可以是单数的或复数的。图16表示下一代MD1的物理规范。此外,在下一代MD2中,可以一道提供这种音频记录区AA和PC数据记录区DDA。
后面将详细说明兼容具有上述的物理规范的下一代MD1,MD2的盘播放器/记录器的一个具体例子。
2.用于盘的数据管理系统下面参照图17和图18说明用于磁光盘的这些实施例的数据管理系统。图17表示下一代MD1的数据管理系统,图18说明用于下一代MD2的数据管理系统。
因为下一代MD1是一种和常规的MD相同的记录介质,其中如常规的MD那样借助于不可重写的压印的坑记录有PTOC。作为管理信息,TPOC包括盘的总容量,在UTOC区中UTOC的位置,功率调节区的位置,数据区的开始位置,数据区的结束位置(引出位置)等。
在下一代MD1中,用于调节激光写输出的功率调节区(Ree功率调节区)被提供在ADIP地址0000和0002。在下一个地址0003-0005,记录UTOC。UTOC包括相应于记录轨迹即音频轨迹/数据轨迹的写、删除或其类似操作的可重写的管理信息,这些信息管理每个轨迹以及构成轨迹的各个部分的开始位置、结束位置等。管理信息还管理数据区的自由区,其中尚未记录轨迹,即可写区的一部分。在UTOC中,整个PC数据作为不是由任何MD音频数据形成的一个轨迹被管理。因而,即使在音频轨迹和数据轨迹一起被记录时,也可以管理PC数据的多个部分的位置。
此外,UTOC数据被记录在UTOC区中的特定的ADIP簇中,并且UTOC数据具有在ADIP簇中的对每个扇区限定的内容。更具体地说,UTOC扇区0,即在ADIP簇中的顶部ADIP扇区,管理相应于轨迹和自由区的部分,UTOC扇区1和4管理相应于轨迹的字符信息。此外,用于管理相应于轨迹的记录数据的信息被写入UTOC扇区2中。
UTOC扇区0是一个其中记录有被记录的数据的数据区,可记录的未记录的区和数据管理信息或其类似物。例如,为了在盘上记录数据,盘驱动器将根据UTOC扇区0在盘中搜索未记录的区,并在未记录的区上记录数据。此外,为了对盘进行重放,盘驱动器将根据UTOC扇区0查找记录有要读出的数据轨迹的区,并访问所述区,以便读出其上的数据。
注意在下一代MD1中,PTOC和UTOC作为由和常规的小型盘系统匹配的调制方法即EFM调制方法调制的数据被记录。因此,下一代MD1将具有其中记录有由EFM调制方法调制的数据的区和作为高密度数据记录有由RS-LDC和RLL(1-7)PP调制方法调制的数据的区。
在ADIP地址0032中规定的警告轨迹记录有当下一代MD1被插入用于常规的MD盘的盘驱动器中时进行警告的信息,告知该介质不被用于常规的MD的盘驱动器支持。该信息可以是话音或警告声音数据,例如“该盘具有不被播放器支持的记录格式”。此外,在盘驱动器具有显示器的情况下,该信息可以是告知所述事实的数据。警告轨迹利用可由用于常规的MD的盘驱动器读出的EFM调制方法记录。
在ADIP地址0034,记录有盘描述表(DDT),其列出关于下一代MD1的盘信息。在DDT中,具有规定的格式类型、盘内逻辑簇的总数、介质的唯一的ID、关于DDT的更新信息、关于坏的簇的信息等。
因为上述信息作为由RS-LDC和RLL(1-7)PP调制方法调制的高密度数据在DDT区开始被记录,在警告区和DDT之间提供一个防护带。
此外,对记录有利用RLL(1-7)PP调制方法调制的高密度数据的最低数ADIP地址,即DDT的顶部地址,附加有一个逻辑簇数(LCN),其在DDT顶部地址是0000。一个逻辑簇是65536个字节,逻辑簇是用于读写的最小单位。应当注意,ADIP地址0006-0031被保留。
在下一个ADIP地址0036-0038中,提供有一个安全区,其在获得授权时是可以披露的。安全区用于管理属性,例如构成数据的每个簇的可披露性或不可披露性。特别是,用于版权保护的信息、用于检查数据篡改的信息等被记录在安全区内。此外,其它各种不能披露的信息也可以记录在安全区内。只有特定的经过专门授权的外部装置才能对这个不能披露的区进行有限的访问,并且用于对外部装置授权以便使得能够进行访问的授权信息也被包括在安全区记录的信息中。
在ADIP地址0038开始,规定有一个可以自由读写的用户区(任意的数据长度)和一个备用区(数据长度为8)。当数据以LCN的上升的顺序设置时,在用户区记录的数据被分成用户扇区,从顶部每个所述扇区2048个字节,并且外部装置例如PC对每个用户扇区指定一个用户扇区号(USN),首先从0000开始直到其顶部一个号。因而用户扇区由FAT文件系统管理。
下面参照图18说明下一代MD2的数据管理结构。下一代MD2中未提供PTOC数据。因此,盘管理信息例如盘的总容量、功率调节区的位置、数据区的开始位置、数据区的结束位置(引出位置)等被全部作为ADIP信息中的PDPT(预先格式盘参数表)被记录。数据利用使用BIS和RLL(1-7)PP调制方法的RS-LDC调制,并利用DWDD方法记录。
并且,在引入区和引出区的每个区中,提供有一个激光功率调节区(PCA)。在下一代MD2中,LCN被指定给PCA区,从0000开始到和PCA相邻的ADIP地址。
此外,下一代MD2中提供有相应于下一代MD1中的UTOC区的控制区。图18表示一个唯一的ID区(UID),其中要记录用于版权保护的信息、用于检查数据篡改的信息和其它不能披露的信息。不过,实际上,利用和普通的DWDD方法不同的记录方法把UID区记录在引入区的内部。
在下一代MD1和MD2中的文件按照FAT文件系统被管理。例如,每个数据轨迹其唯一的FAT文件系统。另外,一个FAT文件系统可以被记录在多个数据轨迹上。
3.ADIP扇区/簇结构以及数据块下面参照图19说明按照本发明的下一代MD1和MD2中的扇区结构和数据块之间的关系。常规的MD系统使用相应于作为ADIP被记录的物理地址的簇/扇区结构。不过,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说明中,为了说明方便,基于ADIP地址的簇被称为“ADIP簇”。此外,基于在下一代MD1和MD2中的地址的簇被称为“记录块”或“下一代MD簇”。
在下一代MD1和MD2中,数据轨迹作为由一系列簇形成的数据流来操作,每个簇作为地址的最小单位,如图19所示,并且一个记录块(第一代MD簇)由16个扇区构成,或者由半个ADIP簇构成,如图19所示。
如图19所示,数据是一个记录块(第一代MD簇),具有512帧,包括10帧的前同步码,6帧的后同步码,和496帧的数据部分。此外,在记录块中的一帧由同步信号区、数据,BIS和DSV构成。
此外,在一个记录块中的512帧当中,记录有效数据的496帧被分成16等份,每个等份具有31帧,被称为“地址单元”。地址单元的数量被称为“地址单元数(AUN)”。AUN是一个被指定给每个地址单元的数,被用作记录的信号的地址管理。
在由1-7PP调制方法调制的高密度数据被记录到具有如在下一代MD1中那样在ADIP中规定的物理簇/扇区结构的常规的MD上的情况下,将发生一个问题,即,最初在盘中记录的ADIP地址和实际记录的数据块的地址不一致。参考ADIP地址进行随机访问。即使通过对记录所需数据的位置附近进行随机访问,数据也能被读出。不过,对于数据的写入,则必须对要写入的数据尚未被任何现有数据上写入的精确位置进行访问。考虑到此,重要的是从与ADIP地址相应的下一代MD簇/扇区准确地检测要进行访问的位置。
为此,在下一代MD1的情况下,在介质表面上作为摆动记录的ADIP地址按照预定的规则被转换,以便提供一个数据单元,从所述数据单元检测高密度数据簇。在这种情况下,高密度数据簇由ADIP扇区的整数倍构成。当根据这个概念在记录在常规的MD中的一个ADIP簇中规定下一代簇时,使每个下一代MD簇和半个ADIP簇对应。
因此,在下一代MD1中,使半个常规的MD簇相应于记录块的最小单元(Recording Block)。
在另一方面,在下一代MD2中,一个簇作为一个记录块来操作。
注意在上述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的由主应用程序提供的2048个字节的数据块被用作一个逻辑数据扇区(LDS)。此时,在相同记录块中记录的一组32个逻辑数据扇区被用作逻辑数据簇(LDC)。
因为上述的数据结构,当在任意位置上记录下一代MD数据时,可以在介质上进行适时的记录。此外,通过在作为ADIP地址单元的ADIP簇中包括整数个下一代MD簇,可以简化从ADIP簇地址到下一代MD数据簇的地址转换规则和转换电路或软件配置。
注意图19表示使两个下一代MD簇和一个ADIP簇进行对应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使3个或多个下一代MD簇和一个ADIP簇对应。此时,下一代MD簇中的一个可以不由ADIP簇构成,但是下一代MD簇可以被和在EFM调制方法和RLL(1-7)PP调制方法之间的数据记录密度的差、一起形成下一代MD扇区的扇区的数量、一个扇区的尺寸等对应地配置。
下面参照图20说明ADIP的数据结构。图20A表示在下一代MD2中的ADIP数据结构,图20B表示在下一代MD1中的ADIP数据结构。
在下一代MD1中,规定有同步信号(Sync),簇H信息(Cluster H)和簇L信息(Cluster L),表示在盘中的簇数等,以及包括扇区中的扇区数之类的扇区信息(Sector)。同步信号被规定为4位,簇H信息(Cluster H)利用地址信息的上8位,簇L信息(Cluster L)利用地址信息的下8位,扇区信息(Sector)利用4位。此外,后14位附加有CRC。即,42位的ADIP信号被记录在每个ADIP扇区的头部。
此外,在下一代MD2中,规定有4位的同步信号数据,4位的簇H信息(Cluster H),8位的簇M信息(Cluster M),4位的簇L信息(Cluster L),和4位的扇区信息(Sector)。后18位附加有BCH奇偶校验(Parity)。此外,在下一代MD2中,在每个ADIP扇区的头部中记录有42位的ADIP信号。
在ADIP数据结构中,上述的簇H信息(Cluster H),簇M信息(Cluster M)和簇L信息(Cluster L)块被自由地构成。此外,在上述的ADIP数据结构中可以规定其它附加的信息。例如如图21所示,在下一代MD2的ADIP信号中,簇信息可以由上8位的Cluster H以及下8位的Cluster L表示,并且代替由下8位表示的Cluster L而规定盘控制信息。盘控制信息包括伺服信号的校正值,重放激光功率的上限值,重放激光功率线速度的校正系数,记录激光功率的上限值,记录激光功率线速度的校正系数,记录磁灵敏度,磁性和激光脉冲之间的相位差,奇偶性等。
4.盘驱动装置下面参照图22和23说明兼容下一代MD1,MD2的盘驱动装置的例子。盘驱动装置在总体上用标号10表示。盘驱动装置10可以和个人计算机(下文简称为PC)70相连,并且可以使用下一代MD1,MD2存储音频数据,并用作PC 70或其类似物的外部存储器。
如图所示,盘驱动装置10包括介质驱动器11,存储器传输控制器12,簇缓冲器13,辅助存储器14,USB接口15和16,SUB集线器17,系统控制器18,以及音频处理器19。
介质驱动块11对装入的盘90例如常规的MD、下一代MD1或MD2的进行记录与/或重放。介质驱动器11被在内部构成,下面参照图23详细说明。
存储器传输控制器12用于控制从介质驱动器11读出的数据和要被记录到介质驱动器11的数据的传输。簇缓冲存储器13由存储器传输控制器12控制,用于缓冲由介质驱动器11从盘90的数据轨迹中以高密度数据簇为单元读出的数据。辅助存储器14由存储器传输控制器控制,用于存储各种管理信息,例如UTOC数据,CAT数据,唯一的ID,散列值等以及由介质驱动器11从盘90读出的特定信息。
系统控制器18能够通过USB接口16和USB集线器17与和其相连的PC(个人计算机)70通信。因而,系统控制器18控制和PC 70的通信,用于接收指令,例如写请求,读请求等,并发送状态信息和其它所需信息,还用于控制整个盘驱动装置10。
例如,当盘90被装入介质驱动器11时,系统控制器18命令介质驱动器11从盘90中读出管理信息或其类似信息,并命令辅助存储器14存储管理信息,例如PTOC,UTOC等由存储器传输控制器12读出的信息。
通过读出上述的管理信息,系统控制器18可以检测在盘90中记录的轨迹的状态。此外,借助于读出CAT数据,系统控制器18可以知道在数据轨迹中的高密度数据簇的结构,并响应来自PC 70的对数据轨迹访问的请求。此外,系统控制器18可以根据唯一的ID和散列值进行盘的授权和其它操作,并把这些值发送给PC 70,并使PC 70进行盘授权和其它操作。在收到来自PC 70的读取FAT扇区的请求之后,系统控制器18向介质驱动器11发出读取包括FAT簇的高密度数据簇的指令。如此读出的高密度数据簇被存储器传输控制器12写入簇缓冲存储器13中。不过,在FAT扇区数据已被存储在簇缓冲器13中的情况下,介质驱动器11不必读出高密度数据簇。此时,系统控制器18提供一个指令,使得从被写入簇缓冲存储器13中的高密度数据簇中读出请求的FAT扇区数据,并进行控制,使得通过USB接口15和USB集线器17向PC 70发送指令。
此外,当系统控制器18收到来自PC 70的一个写FAT扇区的一个请求从而写FAT扇区时,其使介质驱动器11读出包括FAT扇区的高密度数据簇。这样读出的高密度数据簇由存储器传输控制器12写入簇缓冲存储器13中。不过,在FAT扇区数据已被存储在簇缓冲存储器13中的情况下,介质驱动器11不必读出高密度数据簇。
此外,系统控制器18把从PC 70接收的FAT扇区数据(要被记录的数据)通过USB接口15提供给存储器传输控制器12,并使存储器传输控制器12把相应的FAT扇区数据重新写入簇缓冲存储器13中。
此外,系统控制器18命令存储器传输控制器12向介质驱动器11传输作为要被记录的数据的被存储在簇缓冲存储器13中的并且包括处于重写状态的一个所需FAT扇区的高密度数据簇中的数据。此时,当装入的介质是常规的MD时,介质驱动器11采用EFM调制方法,或者当装入的介质是下一代MD1,MD2时,采用RLL(1-7)PP调制方法,调制高密度数据簇中要被记录的数据以便对介质进行记录。
注意在盘驱动器10中,当读或写数据轨迹时进行记录和重放控制。当在音频轨迹上写或读MD音频数据时,数据通过音频处理器19传输。
音频处理器19具有一个输入系统,其包括模拟音频信号输入块,例如线路输入电路/麦克风输入电路,例如A-D转换器,以及数字音频数据输入块。此外,音频处理器19包括ATRAC压缩编码器/译码器和压缩数据缓冲存储器。此外,音频压缩器19具有输出系统,其包括数字音频数据输出块,D-A转换器,以及模拟音频信号输出块,例如线路输出电路/头戴耳机输出电路。
当音频处理器19被供给数字音频信号或模拟音频信号时,音频数据被记录到盘90上。在音频处理器19被供给线性PCM数字音频数据或模拟音频信号时,由在A-D转换器中调制所得的线性PCM音频数据被进行ATRAC压缩编码,然后被存储在缓冲存储器中。此后,在预定的时刻,以相应于ADIP簇的数据为单位从缓冲存储器中读出数据,并传输给介质驱动器11。
介质驱动器11利用EFM调制方法或RLL(1-7)PP调制方法调制接收的压缩数据,并把数据作为音频轨迹写入盘90。
当从盘90读音频轨迹时,介质驱动器11把读出的数据解调为ATRAC压缩数据状态,并把该数据传输到音频处理器19。音频处理器19对数据进行ATRAC解压以提供线性PCM音频数据,并在数字音频数据输出块输出所述数据。或者,音频处理器19由D-A转换器把读出的数据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并在线路输出/耳机输出块输出模拟音频信号。
注意图22所示的结构只是一个例子。例如,在盘驱动器10和PC70相连并被用作旨在用于仅仅读写数据轨迹的外部存储器的情况下,不需要音频处理器19。在另一方面,当主要旨在读写音频信号时,最好提供音频处理器19,并提供用户的控制装置和显示装置作为用户接口。此外,盘驱动器10可以通过USB或者符合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的所谓的IEEE 1394接口或者通用连接接口和PC 70相相连。
下面参照图23详细说明用于记录和重放常规的MD、下一代MD1和MD2的介质驱动器11的结构。
介质驱动器11的特征在于,为了把数据写在常规的MD、下一代MD1和MD2上,其具有一个用于进行EFM调制和ACIRC编码的记录系统,用于常规的MD的记录,还具有一个进行RLL(1-7)PP调制和RS-LDC编码的记录系统,用于下一代MD1和MD2的记录。介质驱动器11的特征还在于,为了从常规的MD、下一代MD1和MD2中读出数据,其具有一个用于进行EFM解调和ACIRC译码的重放系统,用于重放常规的MD,和用于进行RLL(1-7)解调和基于利用PR(1,,2,1)ML而进行的数据检测以及维特比译码进行RS-LDC译码的重放系统,用于重放下一代MD1和MD2。
在介质驱动器11中,利用主轴电动机21在CLV或ZCAV下驱动装入的盘90旋转。为了进行记录或重放,把激光从光学拾取器22投射到盘90上。
为了对盘90进行记录,光学拾取头22发出具有高值的激光,把记录轨迹加热到居里点。此外,为了重复盘90,光学拾取头22发射激光,以便在克尔磁效应下检测从盘返回的光。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读出激光具有相对低的值。为了进行所述激光发射,光学拾取头22具有一个光学系统,其包括作为激光源的激光二极管、偏振束分裂器、物镜等,以及用于检测从盘返回的光的光检测器。被设置在光学拾取头22中的物镜例如通过双轴机构被保持使得可以沿盘的径向并朝向盘或离开盘运动。
此外,为了确保常规的MD、下一代MD1和MD2的最大重放特性,在这些盘当中,具有不同的物理规范的介质表面,盘驱动器10在光学拾取头22的光路中提供了一个相位补偿平面,用于在读常规的MD和下一代MD时优化误码率。
磁头23被设置在跨过盘90的光学拾取头22的对面。磁头23对盘90施加由要被记录的数据调制的磁场。此外,提供有滑板电动机和滑板机构(未示出),用于使作为一个整体的光头22和磁头23沿盘的径向运动。
介质驱动器11包括由光学拾取头22和磁头23构成的读/写头系统,以及由主轴电动机21构成的盘旋转驱动系统,还有记录处理系统、重放处理系统、伺服控制系统等。记录处理系统包括用于记录常规的MD而进行EFM调制和进行ACIRC编码的块,以及用于记录下一代MD1和MD2而进行RLL(1-7)PP调制和RS-LDC编码的块。
此外,重放处理系统包括用于重放常规MD而进行相应于EFM调制的解调和ACIRC译码的块,以及用于重放下一代MD1和MD2而进行相应于RLL(1-7)PP调制的解调(PR(1,2,1)ML和基于使用维特比译码的数据检测的RLL(1-7)解调)和RS-LDC译码的块,用于重放下一代MD1和MD2。
作为从光学拾取头22投射到盘90上的激光的返回分量而被检测到的信息,即来自用于检测从盘反射的激光的光检测器的光电电流,被提供给RF放大器24。RF放大器24对提供的检测信息进行电流-电压转换、放大、矩阵计算等,从而提取读出的RF信号、跟踪误差信号TE、聚焦误差信号FE、槽信息(在盘90上作为记录轨迹的摆动被记录的ADIP信息)等。
为了重放常规的MD,把来自RF放大器的读出的RF信号通过比较器25和PLL电路26输入到EFM解调器27和ACIRC译码器28。读出的RF信号在EFM解调器27中被二进制化,从而提供EFM信号串,然后在ACIRC译码器28中进行EFM解调和错误校正和交织。在数据是音频数据的情况下,此时其将是ATRAC压缩的数据。把选择器29设置在其常规CD侧,把被解调的ATRAC压缩的数据作为从盘90读出的数据输入到数据缓冲器30中。在这种情况下,压缩的数据被提供给图22中的音频处理器19。
在另一方面,为了重放下一代MD1和MD2,把来自RF放大器的读出的RF信号通过A-D转换电路31、均衡器(EQ)32、PLL电路33和PRML电路34输入到RLL(1-7)PP解调器35和RS-LDC译码器36。在RLL(1-7)PP解调器35中,使用PR(1,2,1)ML和维特比译码对读出的RF信号进行数据检测,以便作为RLL(1-7)代码串提供读出数据。对RLL(1-7)代码串进一步进行RLL(1-7)解调。此外,在RS-LDC译码器36,对数据进行错误校正和交织。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器29被设置在其下一代MD1/MD2侧,并把解调的数据作为从盘90读出的数据提供给数据缓冲器30。此时,解调的数据被输入到图22的存储器传输控制器12中。
跟踪误差信号TE和聚焦误差信号FE被从RF放大器24提供给伺服电路37,并把槽信息提供给ADIP译码器38。
ADIP译码器38通过利用带通滤波器限制槽信息的频带来提取摆动分量,然后通过FM解调和对频带限制的槽信息的双相解调提取ADIP地址。提取的ADIP地址是盘上的绝对地址信息,当盘是常规的MD和下一代MD1时,通过MD地址译码器39,当盘是下一代MD2时,则通过下一代MD2地址译码器40,所述提取的ADIP地址被提供给驱动器控制器41。
驱动器控制器41根据每个ADIP地址进行预定的控制。此外,槽信息被返回伺服电路37用于进行主轴的伺服控制。
伺服电路37根据例如通过使来自读时钟(在译码时的PLL时钟)的相位差与槽信息结合而获得的误差信号产生用于CLV伺服控制和ZCAV伺服控制的主轴误差信号。
此外,伺服电路37根据如上所述来自RF放大器24的主轴误差信号、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以及来自驱动器控制器41的轨迹跳跃指令、访问指令等产生各种伺服控制信号(跟踪控制信号、聚焦控制信号、滑板控制信号、主轴控制信号等),并把这些伺服控制信号提供给电动机驱动器42。即,伺服电路37通过进行必要的处理,例如伺服误差信号和指令的相位补偿、增益处理、目标值设置,产生各种伺服控制信号。
电动机驱动器42根据从伺服电路37提供的伺服控制信号产生预定的伺服驱动信号。伺服驱动信号包括用于驱动双轴机构(沿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的双轴驱动信号,用于驱动滑板机构的滑板电动机驱动信号,以及用于驱动主轴电动机21的主轴电动机驱动信号。这种伺服驱动信号用于进行盘90的聚焦控制、跟踪控制以及主轴电动机21的CLV或ZCAV控制。
为了对盘90进行记录或重放,对电动机驱动器42提供来自图22所示的存储器传输控制器12的高密度数据,或者提供提供来自图22的音频处理器19的普通的ATRAC压缩数据。
为了对常规的MD进行记录,选择器43被置于其常规MD侧,使得ACIRC编码器44和EFM调制器45投入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当数据是音频信号时,来自音频处理器19的压缩数据在ACIRC编码器44中被交织,并把错误校正码附加于交织的数据上,然后在EFM调制器45中对数据进行EFM调制。EFM调制的数据通过选择器43被提供给磁头驱动器46,并且磁头23根据EFM调制的数据对盘90施加磁场。因而,调制的数据被记录在盘90上。
为了在下一代MD1和MD2上进行记录,选择器43被置于其下一代MD1/MD2侧,使得RS-LDC译码器47和RLL(1-7)PP调制器48投入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由存储器传输控制器12发出的高密度数据在RS-LDC编码器47中被交织,并把基于RS-LDC的错误校正码附加于交织的数据上,然后在RLL(1-7)PP调制器48中对数据进行RLL(1-7)调制。
被调制成RLL(1-7)代码串的要被记录的数据通过选择器43被提供给磁头驱动器46,磁头23根据调制的数据对盘90施加磁场,从而在盘90上记录数据。
设置激光驱动器/APC 49,用于驱动激光二极管发射激光,以便进行上述的盘重放和记录,并且还提供所谓的APC(自动激光功率控制)。具体地说,光学拾取头22包括激光功率监视检测器(未示出)。由所述监视检测器提供的监视信号将被反馈给激光驱动器/APC 49。激光驱动器/APC49比较作为监视信号获得的当前激光功率和预设的激光功率,并包括激光驱动信号中的当前的和预设的激光功率之间的误差,借以控制激光二极管,使得来自激光二极管的激光功率稳定在预设的值上。驱动器控制器41在激光驱动器/APC 49的寄存器中分别设置用于重放和记录的激光功率的值。
驱动器控制器41由系统控制器18控制,用于控制系统的结构,使得进行上述的每个操作,即访问、伺服控制、写数据和读数据。应当注意,图23的每个虚线围成的块可以制成一个单片电路。
注意在盘90被如图16所示利用单独的数据轨迹记录区和音频轨迹记录区预先格式化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8将命令在介质驱动器11中的驱动器控制器41,使得根据设置的对其要进行数据记录或重放的记录区访问音频轨迹或数据轨迹。
此外,系统控制器18可被设置用于提供这样的控制,即只允许对装入的盘90记录PC数据或音频数据,而禁止对盘90记录其它数据。即,系统控制器18可以提供用于单独记录PC数据和音频数据的控制。
因此,盘驱动器10按照上述被构成,从而使得能够在常规的MD和下一代MD1、MD2之间具有互换性。
5.数据轨迹扇区的重放下面说明由具有上述结构的盘驱动器10进行的下一代MD1和MD2的重放和记录。为了访问数据区,外部PC 70将发出用于以“逻辑扇区(下文将称为“FAT扇区”)”为单元进行记录或重放的指令,例如通过USB接口16发送给盘驱动器10中的系统控制器18。数据簇以从PC 70看来每2048个字节分成一组,如图17所示,并根据FAT文件系统按照USN的上升的顺序被管理。在另一方面,在盘90上的重写数据轨迹的最小单位是具有65536个字节的下一代MD簇。每个下一代MD簇被指定一个LCN。
FAT参考的数据扇区尺寸小于下一代MD簇。因此,盘驱动器10必须转换FAT参考用户扇区成为物理的ADIP地址,并利用簇缓冲存储器13把以FAT参考数据扇区的为单位的读写转换成以下一代MD簇为单位的读写。
图24表示当盘驱动器10中的系统控制器18被PC 70请求读FAT扇区时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通过USB接口16接收来自PC 70的读FAT扇区#n的指令后,系统控制器18将确定包括其编号是指定的FAT扇区#n的FAT扇区的下一代MD簇号。
系统控制器18首先确定一个暂时的下一代MD簇号u0。因为下一代MD簇具有65536字节的尺寸以及FAT扇区具有2048字节的尺寸,在一个下一代MD簇中包括32个FAT扇区。因此,系统控制器18使FAT扇区数(n)除以32(余数被舍去),取结果(u0)作为暂时的下一代MD数。
接着,通过参考从盘90读到辅助存储器14中的盘信息,系统控制器18确定不进行数据记录的下一代MD簇的数量,即在安全区中的下一代MD簇的数量。
如上所述,在数据轨迹中的下一代MD簇包括一些不作为任何可读/可写区被披露的簇。因此,系统控制器18将根据被重新读入辅助存储器14中的盘信息确定不能被披露的簇数量(ux)。此后,系统控制器18把不能披露的簇的数量(ux)附加到下一代MD簇的数量(u0)上,并把结果(u)作为实际的下一代MD簇号#u。
在确定包括FAT扇区号#n的下一代MD簇号#u之后,系统控制器18判断其号码是#u的下一代MD簇是否已经从盘90读出,并被存储在簇缓冲存储器13内。如果判断的结果是否定的(NO),则系统控制器18将从盘90中读出下一代MD簇。
系统控制器18通过从读出的下一代MD簇号#u中确定ADIP地址#a,从盘90读出下一代MD簇。
下一代MD簇在盘90上被分成多个部分并被记录在其上。因此,为了确定实际记录的ADIP地址,须要逐一地搜索这些部分。为此,系统控制器18首先从已经被读到辅助存储器14中的盘信息确定被记录在数据轨迹的顶部的下一代MD簇的号码(p),和顶部的下一代MD簇号码px。
因为下一代MD簇的每个部分借助于ADIP地址记录有开始地址/结束地址,系统控制器18将能够根据ADIP簇地址和部分长度确定下一代MD簇的号码(p)和顶部的下一代的簇号px。接着,系统控制器18判断所述部分是否包括具有在考虑中的簇号#u的下一代MD簇。如果判断的结果是否定的,系统控制器18则搜索由在考虑中的部分中的链接信息提示的部分的下一个部分。利用上述的操作,系统控制器18将逐一搜索在盘信息中规定的部分,以便查找作为目标的下一代MD簇。
当系统控制器18找到其中记录有目标下一代MD簇(#u)的部分时,其将确定记录在那部分顶部的下一代MD簇号px和目标下一代MD簇号#u之间的差,借以检测从该部分的顶部到目标下一代MD簇号(#u)的偏移。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两个下一代MD簇被写在一个ADIP簇内,可以借助于把所述偏移一分为二,把所述偏移转换成ADIP地址偏移f(=(u-px)/2)。
不过,当除得的结果是小数0.5时,两个下一代MD簇将被写入ADIP簇f中,在后者的中心开始。最后,系统控制器18可以确定目的地的ADIP地址#a,在所述目的地,通过对所述部分的顶部的ADIP地址,即所述部分的开始地址的簇地址部分,附加一个偏移f,下一代MD簇(#u)被实际地写入。
上述的操作在图24的步骤S1中的读开始地址和簇长度的设置期间进行。应当注意,这里将按照假定已经进行了对要被重放的介质是常规的MD、下一代MD1或MD1中的哪一种介质的判断进行说明。
在确定了ADIP地址#a之后,系统控制器18命令介质驱动器11访问ADIP地址#a。因而,介质驱动器11被驱动器控制器41控制,进行访问ADIP地址#a。
在图24的步骤S2中,系统控制器18等待直到对ADIP地址#a的访问完成。当所述访问完成时,系统控制器18进入到步骤S3,在那里其等待直到光学拾取头19到达目标读取开始地址。当系统控制器18在步骤S4确认光学拾取头22已到达读取开始地址时,其进入步骤S5,命令介质驱动器11开始从下一代MD簇读一个簇的数据。
相应地,介质驱动器11被驱动器控制器41控制,开始从盘90读出数据。介质驱动器11向存储器传输控制器12提供由重放系统读出的数据,所述重放系统由光学拾取头22,RF放大器24,RLL(1-7)PP解调器35和RS-LDC译码器36构成。
此时,系统控制器18在步骤S6判断盘驱动器10是否和盘90同步。如果盘驱动器10和盘90不同步,则系统控制器18在步骤S7产生表示数据读错误增加的信号。如果在步骤S8判断读要被重试,则系统控制器18重复在步骤S2开始的操作。
在获得一个簇的数据之后,系统控制器18在步骤S10开始进行对获取的数据的错误校正。如果在步骤S11判断获得的数据包括错误,则系统控制器18返回步骤S7,在那里其将产生一个表示数据读错误产生的信号,如果在步骤S11判断获得的数据不包括错误,系统控制器18进入到步骤S12,判断是否获得了预定的簇。如果判断获得了预定的簇,系统控制器18则退出操作程序并等待直到介质驱动器11读盘,并把读出并提供给存储器传输控制器12的数据存储到簇缓冲存储器13中。如果没有获得数据,则系统控制器18重复在步骤S6开始的上述操作。
在下一代MD簇中的被读入簇缓冲存储器13中的一簇数据包括若干个FAT扇区。因此,系统控制器18将检测被请求的一个FAT扇区的数据存储位置,并从USB接口15向外部PC 70发送一个FAT扇区(2048个字节)的数据。更具体地说,系统控制器18将根据被请求的FAT扇区号#n、确定在包括被请求的FAT扇区号#n的下一代MD簇中的字节偏移#b。然后,系统控制器18从簇缓冲存储器13中的字节偏移#b的位置读出一个FAT扇区(2048个字节)的数据,并通过USB接口15把所述数据传输给PC 70。
利用上述操作,能够响应来自PC 70的读出一个FAT扇区的请求读出和传输下一代MD的扇区。
6.对数据轨迹扇区进行写操作下面参照图25说明当系统控制器18收到来自PC 70的写FAT扇区的请求时在盘驱动器10中的系统控制器18进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系统控制器18通过USB接口收到来自PC 70的写FAT扇区#n的指令时,便确定包括其簇号被指定为FAT扇区号#n的FAT扇区的下一代MD簇号。
在确定包括FAT扇区号#n的簇号为#u的下一代MD簇之后,系统控制器18便判断具有被请求的簇号#u的下一代MD簇是否已经被从盘90中读出,并被读入簇缓冲存储器13内。如果判断的结果是否定的(NO),则系统控制器18进行从盘90读出具有簇号#u的下一代MD簇的操作。即,系统控制器18命令介质驱动器11读具有簇号#u的下一代MD簇,并把这样读出的下一代MD簇存储在簇缓冲存储器13中。
此外,系统控制器18还根据被请求读出的FAT扇区号#n确定在包括FAT扇区号#n的下一代MD簇中的字节偏移#b。接着,系统控制器18接收从PC 70传输的要通过USB接口15写入FAT扇区(#n)的2048个字节的数据,并在簇缓冲器13中在字节偏移#b的位置开始写入一个FAT扇区(2048个字节)的数据。
因而,被存储在簇缓冲存储器13中的下一代MD簇(#u)中的数据将只重写PC 70指定的FAT扇区(#n)。系统控制器18将把在簇缓冲存储器13中存储的下一代MD簇(#u)写入盘90中。
上述的操作在图25的步骤S21进行,用于准备要被记录的数据。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假定介质类型已经利用任何其它方法确定。
接着,在图25的步骤S22中,系统控制器18设置要写入数据的从下一代MD簇#u开始的写开始位置的ADIP地址#a。当设置ADIP地址#a时,系统控制器18便命令介质驱动器11访问ADIP地址#a。这样,介质驱动器11在驱动器控制器41的控制下访问ADIP地址#a。
在步骤S23确定介质驱动器11已访问了ADIP地址#a之后,系统控制器18进入步骤S24,在那里其等待直到光学拾取头22到达目标写开始地址。在步骤S25,系统控制器18确认光学拾取头22已经到达数据编码地址,其便进入步骤S26,命令存储器传输控制器12开始把下一代MD簇(#u)中的数据从簇缓冲存储器13传输给介质驱动器11。
接着,系统控制器18在步骤S27判断光学拾取头22是否到达写开始地址。如果判断结果是肯定的(YES),则系统控制器18进入步骤S28,命令介质驱动器11开始把下一代MD簇中的数据写入盘90中。因而,介质驱动器11在驱动器控制器41的控制下开始对盘90写入数据。即,盘驱动器41利用由RS-LDC编码器47、RLL(1-7)PP调制器48、磁头驱动器46、磁头23和光学拾取头22构成的记录系统记录从存储器传输控制器12传输的数据。
此时,系统控制器18在步29判断盘驱动器10是否和盘90同步。如果盘驱动器11和盘90不同步,则系统控制器18进入步骤S30,产生表示已经发生数据读错误的信号。如果在步骤S31判断读要被重试,系统控制器18则重复在步骤S23开始的上述的操作。
当获得一簇数据时,系统控制器18则进入步骤S32,判断是否已经获得预定的簇。如果判断结果是肯定的(YES),系统控制器18则退出操作程序。
利用上述的操作,可以响应来自PC 70的写一个FAT扇区的请求,对盘90写FAT扇区的数据。即,如同以下一代MD簇为单位进行重写那样以FAT扇区为单位对盘90进行写操作。
注意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其可以应用于除去实施例之外的多种磁光盘。即,在具有64毫米的小直径常规的小型盘(MD)、下一代MD1和下一代MD2中,本发明可用于抑制来自记录轨迹之外的其它区域的噪声,因而通过在记录轨迹之外的其它区域记录其频率大于MTF的初始图案,可以改善在盘重放时的盘的偏轨特性。按照本发明,通过沿着和由在盘驱动装置中装入的盘施加的边缘磁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盘进行磁化,可以改善在上述的任何小型盘重放时的偏轨特性。
上面已经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和构思,可以作出许多改变和改型。
工业实用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盘播放器播放的盘形记录介质,所述播放器利用包括使用电磁力作为驱动力的驱动装置的光学拾取头从记录介质中重现信息,并且其中具有用于减少由光学拾取头施加的磁场的影响的信号,因而可以减少由包括在光学拾取头中的驱动装置施加的边缘磁场的影响,从而抑制由在重放时的串绕引起的噪声。
按照本发明,盘形记录介质具有其频率高于光学拾取头的调制传输函数(MTF)的记录图案。因此,能够抑制由记录轨迹之外的其它区域引起的噪声,因而确保在重放时具有好的轨迹偏离特性,而不受在初始状态下的剩余非均匀磁化的影响和由均匀磁化引起的漂移磁场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要在盘驱动装置中播放的盘形记录介质,所述盘驱动装置利用光学拾取头重现在盘形记录介质中记录的信息,所述光学拾取头包括使用电磁力作为驱动力的驱动器件,所述记录介质中记录有用于减少由所述光学拾取头施加的电磁场的影响的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被记录在盘形记录介质中的信号是通过沿减少由光学拾取头施加的电磁场的影响的方向进行磁化被记录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形成有记录轨迹,除去至少所述记录轨迹的其它区域被沿着相同的方向磁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用于减少由光学拾取头施加的电磁场的影响的信号沿着和来自所述光学拾取头的边缘场基本上相反的方向被记录。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其是一种利用磁畴壁位移检测(DWDD)方法播放的磁光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被记录到其上的信号是具有比光学拾取头的调制传输函数(MTF)高的频率的记录图案信号。
7.一种用于制造要在盘驱动装置中播放的盘形记录介质的方法,所述盘驱动装置利用光学拾取头重现在盘形记录介质中记录的信息,所述光学拾取头包括使用电磁力作为驱动力的驱动器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记录用于减少由所述光学拾取头施加的电磁场的影响的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被记录的信号通过沿减少由光学拾取头施加的电磁场的影响的方向进行磁化被记录。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所述记录介质中形成记录轨迹,除去至少所述记录轨迹的其它区域被沿着相同的方向磁化。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减少由光学拾取头施加的电磁场的影响的信号沿着和来自所述光学拾取头的边缘场基本上相反的方向被记录。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所述记录介质是一种利用磁畴壁位移检测(DWDD)方法播放的磁光盘。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被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信号是具有比光学拾取头的调制传输函数(MTF)高的频率的记录图案信号。
13.一种盘驱动装置,其利用光学拾取头重现在盘形记录介质中记录的信息,所述光学拾取头包括使用电磁力作为驱动力的驱动器件,所述装置包括记录器件,用于在所述盘形记录介质上记录用于减少由所述光学拾取头施加的电磁场的影响的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驱动装置,其中被记录的信号通过沿减少由光学拾取头施加的电磁场的影响的方向进行磁化被记录。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驱动装置,所述记录介质中形成记录轨迹,除去至少所述记录轨迹的其它区域被沿着相同的方向磁化。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驱动装置,其中用于减少由光学拾取头施加的电磁场的影响的信号沿着和来自所述光学拾取头的边缘场基本上相反的方向被记录。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驱动装置,其中被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信号是具有比光学拾取头的调制传输函数(MTF)高的频率的记录图案信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光盘,其利用光学拾取头重现信息,所述光学拾取头使用电磁力作为驱动力。除去至少记录轨迹的其它区域被沿着抵消由光学拾取头施加的外磁场的影响的方向被均匀地磁化,或者对除去至少记录轨迹的其它区域记录具有比光学拾取头的调制传输函数(MTF)高的频率的记录图案。从磁光盘读出的信号SP12和SP14具有较低的误码率。
文档编号G11B11/105GK1545704SQ0380089
公开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9日
发明者寺冈善之, 渡边诚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