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及其动态吸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3430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笔记本电脑及其动态吸振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笔记本电脑及其动态吸振机构,特别是有关一种可使笔记本电脑内的装置防振效果更佳的动态吸振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现有笔记本电脑产品内的硬盘(HDD)及光盘读取装置(CD-ROM,DVD-ROM)在设计时,均为采用贴吸振泡棉的方式来降低硬盘或光盘读取装置所产生的振动量,但此方式在使用时有以下几项缺点1.无法大量吸收在高速运转下的硬盘或光盘读取装置所产生的振动,因此振动仍会传递到笔记本电脑的操作面板上,而令使用者感到不适。
2.当笔记本电脑收到外来的撞击时,吸振泡棉无法大量吸收外来的撞击力,因此撞击力将造成硬盘及光盘读取装置无法读取,甚至损坏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及其动态吸振机构,其可有效降低笔记本电脑内的装置因高速运转所产生的振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当笔记本电脑接受外来的撞击时,可有效阻绝撞击力,进而有效降低其内装置无法读取,甚至损坏的机率。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一种笔记本电脑,其包括一本体、一装置、一支持构件、一第一减振器、一吸振构件、以及一第二减振器;装置设置于本体中,支持构件设置于装置上,第一减振器设置于支持构件上,吸振构件设置于装置上,第二减振器设置于吸振构件中,借此装置经由第一减振器与本体连接,且经由第二减振器与吸振构件连接,以提高装置的防振效果。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笔记本电脑还包括一第一固定构件,其穿过第一减振器,以将装置固定于本体上。
第一固定构件可为一螺丝。
另外,本体上形成一第一螺孔,且第一减振器中形成有与第一螺孔对应的一第一穿孔,而第一固定构件穿过第一穿孔而与第一螺孔螺合。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笔记本电脑还包括一第二固定构件,其穿过第二减振器,以将吸振构件固定于支持构件上。
第二固定构件可为一螺丝。
另外,支持构件上形成一第二螺孔,且第二减振器中形成有与第二螺孔对应的一第二穿孔,而第二固定构件穿过第二穿孔而与第二螺孔螺合。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减振器的硬度比第二减振器的硬度小。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支持构件上形成一第一缺口,用以放置第一减振器,而第一减振器上形成一第一沟槽,用以与第一缺口结合,且第一缺口实质上为一C字型,用以防止第一减振器从第一缺口脱离。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吸振构件上形成一第二缺口,用以放置第二减振器,而第二减振器上形成一第二沟槽,用以与第二缺口结合,且第二缺口实质上为一C字型,用以防止第二减振器从第二缺口脱离。
第一减振器和第二吸振器可由硅胶制成。
装置可为一硬盘驱动器或一光盘读取装置。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笔记本电脑,其包括一本体、一第二装置、一支持构件、一第一减振器、以及一第二减振器;本体具有一第一装置,第一减振器设置于第二装置上,第一装置设置于第二装置上,支持构件设置于第二装置上,第二减振器设置于第一装置中,其中第二装置经由第一减振器与本体连接,且经由第二减振器与第一装置连接。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的一种动态吸振机构,其适用于一电子装置中,其中电子装置具有一本体以及设置于本体上的一装置,而所述动态吸振机构包括一第一减振器、一支持构件、一吸振构件、以及一第二减振器;支持构件设置于装置上,第一减振器设置于支持构件上,吸振构件设置于装置上,第二减振器设置于吸振构件中,其中装置经由第一减振器与本体连接,且经由第二减振器与吸振构件连接。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b为图1a中的笔记本电脑的另一立体分解图,其中吸振构件和装置组装在一起;图1c为图1a中的笔记本电脑的立体组合图;图2a为图1a中的装置、支持构件以及第一减振器的组合示意图;图2b是为图2a中的吸振构件以及第二减振器的组合示意图;图3a是为现有的笔记本电脑的系统图;图3b、3c为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的系统图;以及图4为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实施例图1a、1b、1c显示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100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一本体10、一装置20、两个支持构件30、四个第一减振器40、一吸振构件50、四个第二减振器60、四个第一固定构件70以及四个第二固定构件80,其中支持构件30、第一减振器40、吸振构件50、第二减振器60、第一固定构件70、以及第二固定构件80构成本实施例的动态吸振机构。
本体10为笔记本电脑100的基本构成,其上设有一容纳部11,且在容纳部11中形成四个第一螺孔12;另外,在本体10内设有笔记本电脑100所需的必要组件,由于这些组件与本实施例之间较无关连,因此在图上并未特别绘出,且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装置20被设置于本体10中,具体说,其是经由第一减振器40而与本体10连接,且借此以提高装置20的防振效果;另外,应了解的是装置20可为一硬盘驱动器或一光盘读取装置等本身会产生振动且需要隔绝外界振动的装置。
各支持构件30是设置于装置20上,且可以支架的方式形成,用以容纳第一减振器40;另外,在各支持构件30上分别形成两个第二螺孔31和两个第二缺口32,第二缺口32为一C字型,以防止设置于第二缺口32中的第二减振器40从第二缺口32脱离;另外,在各支持构件30上分别形成两个定位柱33,其与位于装置20底部的定位孔(未图示)对应,借由将定位柱33插入于定位孔中,可将支持构件30固定于装置20上。
各第一减振器40分别在其中心形成一第一穿孔41,且在周边形成一第一沟槽42,借由将支持构件30的第一缺口32嵌入于第一减振器40的第一沟槽42中,以将第一减振器40设置于支持构件30上;另外,第一减振器40是以弹性系数值(K值)较低的材质所制成,例如,硅胶等,借此当笔记本电脑100接受外来的撞击时,可有效隔绝撞击力,进而有效降低装置20无法读取甚至损坏的机率;另外,如图1a所示,第一减振器40可为一圆柱状垫片,且为了降低K值,可将此圆柱体的肉厚打薄,亦即尽可能的使中空圆柱体在径向方向上的厚度减小。
吸振构件50是设置于装置20上,且可以框架的方式形成;另外,在两侧分别形成两个第二缺口51,其呈一C字型,以防止设置于第二缺口51中的第二减振器60从第二缺口51脱离;应了解的是吸振构件50可由质量较大的金属材料制成是较佳地,以使装置20中的振动能量可大部份集中于其上。
各第二减振器60分别在其中心形成一第二穿孔61,且在周边形成一第二沟槽62,借由将吸振构件50的第二缺口51嵌入于第二减振器60的第二沟槽62中,以将第二减振器60设置于吸振构件50上;另外,第二减振器60是以阻尼值(C值)较高的材质所制成,例如,硅胶等,借此可将装置20的振动量传递至吸振构件50上;另外,如图1a所示,第二减振器60可为一圆柱状垫片,且为了提高C值,可将此圆柱体的肉厚以较密实的方式形成。
应注意的较佳的是第一减振器40的硬度比第二减振器60的硬度小。
各第一固定构件70如图1a所示,可为一螺丝,且分别穿过第一减振器40的第一穿孔41而与本体10的第一螺孔13螺合,以将装置20固定于本体10上。
各第二固定构件80如图1a所示,可为一螺丝,且分别穿过第二减振器60的第二穿孔61而与支持构件30的第二螺孔31螺合,以将吸振构件50固定于支持构件30上。
以上为本发明笔记本电脑100的构成,以下说明其组装方式。
首先,在吸振构件50中放入第二减振器60,如图2b所示;接着,利用第二固定构件80将吸振构件50连同第二减振器60固定于支持构件30上,且将支持构件30与装置20结合,并将第一吸振器40放入支持构件30中,如图1b所示;最后,利用第一固定构件70将装置20连同吸振构件50一起固定于本体10上,如图1c所示。
以上为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100的构成和组装方式,以下参考图3a、3b、3c说明现有笔记本电脑和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的数学模式。
图3a说明现有笔记本电脑200的数学模式,其内的装置220是借由一吸震泡棉230而设置于其本体210上,亦即在装置220和本体210之间,仅借由吸震泡棉230的阻尼230c和弹性230k来隔振,其效果并不佳;相对地,图3b、3c说明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100的数学模式,其内的装置20是经由第一减振器40而与本体10连接,且经由第二减振器60与吸振构件50连接,具体说,当笔记本电脑100接受外来的撞击时,在装置20和本体10之间,可借由第一减振器40的阻尼40c和弹性40k来隔振,如图3b所示,以可有效阻绝撞击力,进而有效降低其内装置无法读取,甚至损坏的机率,而当装置20因高速运转而产生振动时,此振动可借由第二减振器60的阻尼60c和弹性60k而传至吸振构件50,借此可有效降低装置20的振动,亦即由于吸振构件50可将装置20中的振动能量大部份集中于其上,使得装置20的振动很小,而使其操作稳定;另外,装置20是经由第一减振器40与本体10连结,借此不论笔记本电脑100以何种方式放置操作,均能保持装置20不与其它结构接触,且能保持整个动态吸振机构作用正常。因此本发明的确能达到使内部装置操作稳定,并大幅度地改善整体噪音与共振的目的。
应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动态吸振机构是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中,但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其内具有需防振的电子装置均可适用。
第二实施例图4显示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100a的第二实施例,其包括一本体10a、一第二装置20、两个支持构件30、四个第一减振器40、四个第二减振器60、以及四个第一固定构件80;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件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体10a内具有一第一装置11a,应注意的是第一装置11a可为笔记本电脑10a中较不受振动影响的组件,例如,用以成载电池112a的电池框架,且在第一装置11a上形成四个第二缺口111a。
第二装置20可为一硬盘驱动器或一光盘读取装置等本身会产生振动且需要隔绝外界振动的装置。
将本实施例的构成与第一实施例的构成比较后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是以笔记本电脑中既有的装置来取代第一实施例的吸振构件,借此不仅可达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功效,同时可减少组件数,并可节省空间和降低重量。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技术的仍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出种种的等效改变或替换,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本申请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动态吸振机构,适用于一电子装置中,其中该电子装置具有一本体以及设置于该本体中的一装置;所述动态吸振机构包括一支持构件,设置于该装置上;一第一减振器,设置于该支持构件上;一吸振构件,设置于该装置上;以及一第二减振器,设置于该吸振构件上,其中该装置经由该第一减振器与该本体连接,且经由该第二减振器与该吸振构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吸振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固定构件,穿过该第一减振器,以将该装置固定于该本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吸振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构件为一螺丝。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态吸振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减振器中形成有与该第一螺孔对应的一第一穿孔,而该第一固定构件穿过该第一穿孔而与该本体螺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吸振机构,还包括一第二固定构件,穿过该第二减振器,以将该吸振机构固定于该支持构件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态吸振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固定构件为一螺丝。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态吸振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持构件上形成一螺孔,且该第二减振器中形成有与该螺孔对应的一第二穿孔,而该第二固定构件穿过该第二穿孔而与该螺孔螺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吸振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减振器的硬度比该第二减振器的硬度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吸振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持构件上形成一第一缺口,用以放置该第一减振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态吸振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减振器上形成一第一沟槽,用以与该第一缺口结合。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态吸振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缺口为一C字型,用以防止该第一减振器从该第一缺口脱离。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吸振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吸振构件上形成一第二缺口,用以放置该第二减振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态吸振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减振器上形成一第二沟槽,用以与该第二缺口结合。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态吸振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缺口为一C字型,用以防止该第二减振器从该第二缺口脱离。
15.一种笔记本电脑,其包括一本体、一装置、一支持构件、一第一减振器、一吸振构件、以及一第二减振器;装置设置于本体中,支持构件设置于装置上,第一减振器设置于支持构件上,吸振构件设置于装置上,第二减振器设置于吸振构件中,装置经由第一减振器与本体连接,且经由第二减振器与吸振构件连接,以提高装置的防振效果。
全文摘要
本发明系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及其动态吸振机构,其中笔记本电脑包括一本体、一硬盘驱动器、一支持构件、一第一减振器、一吸振构件、以及一第二减振器;硬盘驱动器设置于本体中,支持构件设置于硬盘驱动器上,第一减振器设置于支持构件上,吸振构件设置于硬盘驱动器上,第二减振器设置于吸振构件上,借此硬盘驱动器经由第一减振器与本体连接,且经由第二减振器与吸振构件连接,以提高硬盘驱动器的防振效果。
文档编号G11B33/08GK1734391SQ20041005672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0日
发明者陈镱仁 申请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