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4829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磁性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上一般均设置可供插头插接的插座,通过插头和电缆线将电源的电能提 供置电子装置。为保证插头与电子装置连接时定位准确,插座和插头通过凸柱与凹槽或卡 钩与卡槽的相互配合实现相互定位。然而,要使二者插接,使用者必须将凸柱准确对准凹槽 而插入,或将卡钩准确对准卡槽而插入。对于很多计算机机箱,其上的插座常设计于背面,而机箱放置时常将该背面朝着 墙壁放置,故使用者于将电源插头插于其上时,无法看清插座的准确位置,必须在机箱背面 不断摸索方可将插头插入插座内,或挪动机箱使其背面朝向使用者再将插头插入,使用较 为不便。对于光线不好的使用环境,因使用者无法看清插头及插座上配合结构的准确位置, 很难将插头和插座对准并插接,同样导致使用不便。且该纯粹靠机械卡合的插座和插头,因 插接后的保持力全部需卡合结构提供,故卡合结构需配合良好且卡合牢固,进而该卡合结 构的尺寸精度及形状精度要求较为严格,制造精度要求高,导致成本增高,而且由于其卡合 较紧,导致拔出及插入均较为费力。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较为方便且制造成本较低的连接器。一种连接器,包括相互可插接的插头及插座,该插座的插接部位设置磁性模块,该 插头的插接部位也对应设置相应数目的磁性模块,该插座和插头上的磁性模块相互可配合 且为异性磁极相对,该插座和插头上的磁性模块设置成使该插座及插头仅可以单一方式插 接。上述连接器的插座及插头上设置磁性模块,插接时,磁性模块的吸引力可使插头 与插座自动定位并对正,故只需将二者相靠近即可,在使用者无法看到的地方或光线较暗 的地方使用时,无需完全靠使用者将插头及插座准确对正,故使用较为方便。且该连接器中 插头与插座插接后可由磁性吸引力相吸持,故无需加工精度很好的定位及卡锁机构进行固 定,降低了加工成本。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连接器插接时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连接器的两部分分离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连接器的两部分分离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连接器的两部分分离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连接器的两部分分离时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连接器的两部分分离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连接器的两部分分离时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包括相互可插接的插头及插座,其特征在于该插座的插接部位设置 磁性模块,该插头的插接部位也对应设置相应数目的磁性模块,该插座和插头上的磁性模 块相互可配合且异性磁极相对,该插座和插头上的磁性模块设置成使该插座及插头仅可以 单一方式插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座及插头上的磁性模块均为非对称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座上设置的磁性模块包括第一磁性 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该插头上设置的磁性模块包括第三磁性元件和第四磁性元件,该第 一磁性元件和第三磁性元件相配合且二者的异性磁极相对,第二磁性元件和第四磁性元件 相配合且二者的异性磁极相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的形状 相对二者的连线及该连线的垂线至少之一不对称,第三磁性元件和第四磁性元件的形状也 相对二者的连线及该连线的垂线至少之一不对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性元件上设置凸出部,该第三磁 性元件上开设与该第一磁性元件可配合的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性元件的凸出部的截面为半圆 形,该第三磁性元件上形成与该截面为半圆形的凸出部形状相配合的凹槽。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磁性元件上开设凹槽,该第四磁性 元件上设置与该第二磁性元件可配合的凸出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四磁性元件的凸出部的截面为半圆 形,该第二磁性元件上形成与该截面为半圆形的凸出部形状相配合的凹槽。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的末端 的磁性相异,第三磁性元件和第四磁性元件的末端的磁性也相异,从而构成磁性非对称结 构。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座上的磁性模块包括一磁性元件, 插头上的磁性模块也包括一磁性元件,该插座上的磁性模块的截面相对该截面上两个相垂 直的直线至少其中之一为非对称形状,该插头上的磁性模块的截面相对该截面上两个相垂 直的直线至少其中之一为非对称形状。
全文摘要
一种连接器,包括相互可插接的插头及插座,该插座的插接部位设置磁性模块,该插头的插接部位也对应设置相应数目的磁性模块,该插座和插头上的磁性模块相互可配合且为异性磁极相对,该插座和插头上的磁性模块设置成使该插座及插头仅可以单一方式插接。该连接器使用方便且制造成本较低。
文档编号H01R13/629GK102110936SQ20091031236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8日
发明者吴昆展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