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8260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Led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支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大幅降低贵金属铜耗损的LED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随近年电子产业急速蓬勃发展,在产业外移转口贸易倾销竞争与全球金融经济萧 条下,如何降低成本和兼顾环保节省资源,实为业界争取竞争力当前重要课题。传统LED灯 被大量广泛使用各式照明、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手机等,然究该LED的组成结构如图8所 示,乃为铜材质一体成型的支架上方具设晶杯内置芯片的结构,予以下方连结电源输入产 生激发光源效能,面对全球贵金属铜需求量大增及铜矿资源有限下,无形相对提高业者成 本与降低竞争能力,故此LED灯结构诚有改进更臻环保节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 供一种LED支架结构,大幅降低贵金属铜的耗损,且可达到相同上下端为不同材质组合功 效。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支架结构,包括二支架、二导电脚、芯片、导电线、硅胶灯罩组成;其特征 在于,该二支架支架下端设有一凹槽,可供二导电脚崁入夹固定位,其中,该支架可为其它 导电材质如铁外层镀有银,而导电脚则为导电性较良好的红铜、黄铜材质,得借此大幅降低 传统支架的贵金属铜使用量。前述的LED支架结构,其中支架下端结合导电脚的结构,亦可借由铜管铆接、电极 焊或焊接、捆绑、铆接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大幅降低贵金属铜的耗损,且可达到相同上下端为不 同材质组合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成元件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组成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脚崁入支架下端凹槽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脚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脚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8是传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LED支架结构,包括支架1、1A、导电脚2、2A、 芯片3、导电线5、硅胶灯罩6组成;其主要改进在于支架1,为一传统上方设有晶杯的支架 结构,其该支架下端一体设有一凹槽12 ;支架1A,为设置于支架1的外侧,其支架下端一体 亦相同设有一凹槽12A ;导电脚2、2A,各为一导电性较良好的红铜、黄铜材质体,供崁入支 架1、1A下端凹槽12、12A内夹固定位;芯片3,为一发光半导体芯片固定于晶杯内;导电线 5,为一导电材质线供连接芯片3与支架IA ;硅胶灯罩6,为一树脂或硅胶的透光材质射出封 装支架1、1A、导 电脚2、2A、芯片3、导电线5 —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请参阅图5所示,乃利用该支架1、1A下端一体设有凹槽12、 12A,供一导电脚2、2A崁入夹固定位的设计,其中,该支架1、IA可为其它导电材质如铁外层 镀有银,而导电脚2、2A则为导电性较良好的红铜、黄铜材质,得借此结构大量节省传统支 架的贵金属铜使用量,而大幅降低贵金属耗损的产业利用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脚2、2A为略大于凹 槽12、12A的形状设计,予倍增崁入夹固密合定位功能。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请参阅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1、1A下端设有供连 接导电脚2、2A的结构设计,可借由如图所示的铜管铆接(A)、电极焊或焊接(B)、捆绑(C)、 铆接(D)连结方式,达成相同上下端为不同材质组合功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 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 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 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权利要求一种LED支架结构,包括二支架、二导电脚、芯片、导电线、硅胶灯罩组成;其特征在于,该二支架支架下端设有一凹槽,可供二导电脚嵌入夹固定位,其中,该支架为导电材质在铁外层镀有银,而导电脚则为导电性较良好的红铜、黄铜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下端结合导电脚的结 构,亦借由铜管铆接、电极焊或焊接、捆绑、铆接方式。
专利摘要一种LED支架结构,包括二支架、二导电脚、芯片、导电线、硅胶灯罩组成;该二支架支架下端设有一凹槽,可供二导电脚崁入夹固定位,其中,该支架可为其它导电材质如铁外层镀有银,而导电脚则为导电性较良好的红铜、黄铜材质,得借此大幅降低传统支架的贵金属铜使用量;支架下端结合导电脚的结构,亦可借由铜管铆接、电极焊或焊接、捆绑、铆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大幅降低贵金属铜的耗损,且可达到相同上下端为不同材质组合功效。
文档编号H01L33/62GK201601145SQ200920221339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4日
发明者李汉明 申请人:李汉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