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叠式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807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堆叠式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堆叠式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信号传输的不同需求,发展出多种传输协议,并根据不同的传输协议 而产生不同的电连接器规格。目前电子信息产品趋向多功能整合,所以常见在同一电子 装置上需要设置多种传输规格的插座连接器,或多个相同传输规格的插座连接器。为 了节省设置电连接器的空间,而发展出堆叠式插座连接器。例如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 公告第M324323号公开一种具有双插接孔的HDMI(即高分辨率多媒体接口,英文全称 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简称HDMI)电连接器,适用于两组HDMI插头的共 插使用。又例如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M331824号公开一种A型USB和USB/eSATA共 用插座堆叠的插座电连接器,可同时共插两组USB(即通用串行总线,英文全称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插头,或是共插一组USB插头及一组eSATA ( S卩外部串行高级技术附 件,英文全称 External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简称 eSATA)插头。参阅图1,第M324323号专利公开的电连接器91包含一金属壳座911、一绝缘座 912、两组导接端子913、914、及一前遮盖915等构件。其前遮盖915为一C形金属盖体,供 插入金属壳座911的开口中央,并嵌入结合于绝缘座912的两个阻隔块9121、9122之间,前 遮盖915上片两侧各具有一凹形翼片916,以供嵌入金属壳座911的侧壁插槽9111,用以构 成外接插头插入时的防呆设计,同样地,金属壳座911底缘两侧端角的凹形部9112是相同 的防呆设计。参阅图2,第M331824号专利公开的电连接器92包含一绝缘壳体921、一金属壳 体922、一金属夹持件923,多数固设于绝缘壳体921的第一 A型USB端子924、eSATA端子 925及第二 A型USB端子926。金属夹持件923包括一个可套住横隔板9211的U形屏蔽部 9231,及一对分别由屏蔽部9211两相对侧往上延伸的直立翼部9232。在第M324323号专利中,其前遮盖915具有一对凹形翼片916以作为防呆设计,但 是凹形翼片916末端是嵌入金属壳座911的侧壁插槽9111中,翼片916与金属壳座911仍 存在有接缝,有成为电磁屏蔽漏洞的风险。而第M331824号专利虽然具有直立翼部9232以 增加插槽侧壁的屏蔽效果,但是不具有防呆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供较佳屏蔽效果且具有防呆功 能的堆叠式插座连接器。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堆叠式插座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壳 体、多根第一端子、多根第二端子、一金属外壳及一金属夹持件。绝缘壳体具有一横隔板及 由横隔板所间隔的一第一槽部及一第二槽部。第一端子设于绝缘壳体且各具有一位于第一 槽部中的第一接触部。第二端子设于绝缘壳体且各具有一位于第二槽部中的第二接触部。金属外壳套设于绝缘壳体外,具有位于相对侧的一第一端壁及一第二端壁,以及分别连接 于第一端壁与第二端壁两侧的一对侧壁。金属夹持件具有套设于横隔板的一本体及连接于 本体两侧的两侧翼,本体具有一位于横隔板前的前板,及分别由前板沿横隔板两侧延伸,而 分别位于第一槽部内的一第一屏蔽板及位于第二槽部内的一第二屏蔽板,两侧翼分别连接 于第一屏蔽板的两相对侧并位于第一槽部内。两侧翼分别具有一直立部且其中至少一侧翼 还具有斜向地连接于直立部与第一屏蔽板之间的一导引防呆部。两侧翼、第一屏蔽板及第 一端壁共同界定一第一插槽。本实用新型的堆叠式插座连接器中,该两侧翼分别还具有设于该直立部的一夹持 弹片。本实用新型的堆叠式插座连接器中,该本体还具有设于该第一屏蔽板的两夹持弹 片。本实用新型的堆叠式插座连接器中,该两侧翼分别还具有斜向地连接于该直立部 与该第一屏蔽板之间的一导引防呆部。本实用新型的堆叠式插座连接器中,该绝缘壳体的第二槽部与该第二端壁及该第 二屏蔽板相配合,共同形成一第二插槽;该绝缘壳体还具有凸伸于该第一插槽中的一第一 舌板及凸伸于该第二插槽中的一第二舌板,且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设于该第一舌 板,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设于该第二舌板。本实用新型的堆叠式插座连接器中,所述第一端子为用于传输符合视频接口 (Display Port,简称DP)信号的端子组,或为用于传输符合高分辨率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简称HDMI)信号的端子组;所述第二端子包括一组用 于传输符合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Bus,简称USB)信号的端子组,及一组用于传 输符合外部串行高级技术附件(External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简称 eSATA)信号的端子组。本实用新型的堆叠式插座连接器中,该两侧翼分别还具有由该直立部延伸并与该 第一端壁接触的一接地部。本实用新型的堆叠式插座连接器中,各该第一端子还具有由该第一接触部往后延 伸的一第一固定部、由该第一固定部往后延伸的一第一延伸部,及由该第一延伸部弯折往 下延伸的第一导接部;各该第二端子还具有由该第二接触部往后延伸的一第二固定部、由 该第二固定部弯折往上延伸再弯折往后延伸的一第二延伸部,及由该第二延伸部弯折往下 延伸的一第二导接部。本实用新型的堆叠式插座连接器,还包含安装于该绝缘壳体的一上端子定位件, 该上端子定位件具有对应收容所述第一端子中位于上排的所述第一延伸部后端部分的多 个沟槽。本实用新型的堆叠式插座连接器,还包含安装于该绝缘壳体的一下端子定位件, 该下端子定位件具有对应供所述第一导接部及所述第二导接部穿设的多个穿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导引防呆部将第一插槽界定出具有不对称 形状的插口,从而达到防呆作用,以避免插头误插。而且两侧翼位于第一插槽两侧,可以提 升屏蔽效果。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一现有的电连接器;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另一现有的电连接器;图3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堆叠式插座连接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图4是一图3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一图3的主视图;图6是一图3的俯视图;图7是一沿图6中VII-VII直线所取的剖视图;图8是一沿图6中VIII-VIII直线所取的剖视图;图9是一立体部分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堆叠式插座连接器的第二较佳实施 例;及图10是一图9组合后的主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0029]1绝缘壳体31本体5第二端子[0030]101第一插槽311前板51第二接触部[0031]102第二插槽312第一屏蔽板52第二固定部[0032]11横隔板313第二屏蔽板53第二延伸部[0033]12第一槽部32侧翼54第二导接部[0034]13第二槽部321直立部6上端子定位件[0035]14侧壁322导引防呆部61沟槽[0036]15第一舌板33侧翼7下端子定位件[0037]16第二舌板331直立部71穿孔[0038]2金属外壳34夹持弹片8电路板[0039]21第一端壁35夹持弹片101,第一插槽[0040]22第二端壁36夹持弹片2’金属外壳[0041]23侧壁37接地部21,第一端壁[0042]24夹持弹片4第一端子3’金属夹持件[0043]25夹持弹片41第一接触部312’第一屏蔽板[0044]26接地部42第一固定部32’侧翼27后盖43第一延伸部321,直立部3金属夹持件 44第一导接部322’导引防呆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两 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 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3、图4与图5,本实用新型的堆叠式插座连接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 绝缘壳体1、一金属外壳2、一金属夹持件3、多根第一端子4及多根第二端子5。
5[0050]绝缘壳体1具有一横隔板11及由横隔板11所间隔的一第一槽部12及一第二槽 部13。金属外壳2套设于绝缘壳体1外,具有位于相对侧的一第一端壁21及一第二端壁 22,以及分别连接于第一端壁21与第二端壁22两侧的一对侧壁23,及一后盖27。金属夹持 件3具有套设于横隔板11的一 U形本体31及连接于本体31两侧的两侧翼32、33,本体31 具有一位于横隔板11前的前板311,及分别由前板311沿横隔板11两侧延伸,而分别位于 第一槽部12内的一第一屏蔽板312及位于第二槽部13内的一第二屏蔽板313,两侧翼32、 33分别连接于第一屏蔽板312的两相对侧并位于第一槽部12内。两侧翼32、33分别具有 一直立部321、331且其中一侧翼32还具有斜向地连接于直立部321与第一屏蔽板312之 间的一导引防呆部322。两侧翼32、33、第一屏蔽板312及第一端壁21共同界定一第一插 槽101。绝缘壳体1的第二槽部13与第二端壁22及第二屏蔽板313相配合,共同形成一第 二插槽102。第二插槽102左右两侧为界定第二槽部13的绝缘壳体1的侧壁14所界定。 通过斜向延伸的导引防呆部322,使第一插槽101的插口为不对称形状,从而达到防呆的作 用,而且利用两侧翼32、33位于第一插槽101两侧,且其外侧还有金属外壳2的侧壁23,能 加强电磁屏蔽的效果。此外,绝缘壳体1还具有凸伸于第一插槽101中的一第一舌板15及凸伸于第二插 槽102中的一第二舌板16。金属夹持件3的两侧翼32、33分别还具有设于直立部321、331 的一夹持弹片34,及由直立部321、331延伸并与第一端壁23接触的一接地部37 (参阅图 6与图7),且本体31还具有设于第一屏蔽板312的两夹持弹片35,及设于第二屏蔽板313 的两夹持弹片36。而在金属外壳2的第一端壁21及第二端壁22分别设有两夹持弹片24、 25,且两侧壁23设有往第二插槽102内延伸的一接地部26。夹持弹片34、35、24用以夹持 固定插入第一插槽101的插头连接器(图未示),其中位于侧翼32、33的夹持弹片34可加 强夹持对接插头连接器的固持力,且能与插头连接器的金属壳体两侧形成电连接,再通过 侧翼32、33上的接地部37与金属外壳2电连接,而使插头连接器产生的静电可经由金属外 壳2导接至电路板8的接地回路。另外夹持弹片36、25用以夹持固定插入第二插槽102的 插头连接器(图未示),且金属壳体2侧壁23上的接地部26能与插头连接器的金属壳体两 侧形成电连接,而使插头连接器产生的静电可经由金属外壳2导接至电路板8的接地回路。第一端子4设于绝缘壳体1且各具有设于第一舌板15的一第一接触部41、由第一 接触部41往后延伸的一第一固定部42、由第一固定部42往后延伸的一第一延伸部43,及 由第一延伸部43弯折往下延伸的第一导接部44。第一接触部41设于第一舌板15,亦即位 于第一插槽101 (第一槽部12)中,第一固定部42与绝缘壳体1干涉固定。第二端子5设 于绝缘壳体1且各具有设于第二舌板16的一第二接触部51、由第二接触部51往后延伸的 一第二固定部52、由第二固定部52弯折往上延伸再弯折往后延伸的一第二延伸部53,及由 第二延伸部53弯折往下延伸的一第二导接部54。第二接触部51设于第二舌板16,亦即位 于第二插槽102 (第二槽部13)中,第二固定部52与绝缘壳体1干涉固定。此外参阅图4、 图6与图8,插座连接器还包含安装于绝缘壳体1的一上端子定位件6及一下端子定位件 7。上端子定位件6具有对应收容第一端子4中位于上排的第一延伸部43后端部分的多个 沟槽61,以便将第一端子4的第一延伸部43定位,并将各第一延伸部43相互隔离,以避免 短路及串音干扰。下端子定位件7具有对应供第一导接部44及第二导接部54穿设的多个 穿孔71,以便将第一导接部44及第二导接部54定位,以方便安装于电路板8,使第一导接
6部44及第二导接部54与电路板8形成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4为用于传输符合视频接口(Display Port)信号的端子 组。第二端子5包括一组用于传输符合USB信号的端子组(图4所示第二端子5中的下排 端子组),及一组用于传输符合eSATA信号的端子组(图4所示第二端子5中的上排端子 组)。参阅图9与图10,本实用新型的堆叠式插座连接器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 实施例大致相同,但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金属夹持件3’的两侧翼32’分别具有斜向地连 接于直立部321’与第一屏蔽板312’之间的一导引防呆部322’。由此,由两侧翼32’、第一 屏蔽板312’与金属外壳2’的第一端壁21’共同界定的第一插槽101’的插口为上、下不对 称形状,亦可达到防呆的作用。此外,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端子4’为用于传输符合高分 辨率多媒体接口(HDMI)信号的端子组。综上所述,通过导引防呆部322、322,将第一插槽101、101,界定出具有不对称形 状的插口,从而达到防呆作用,以避免插头误插。而且两侧翼32、33、32’位于第一插槽101、 101’两侧,可以提升屏蔽效果,故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应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的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与修饰, 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堆叠式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绝缘壳体,具有一横隔板及由该横隔板所间隔的一第一槽部及一第二槽部;多根第一端子,设于该绝缘壳体且各具有一位于该第一槽部中的第一接触部;多根第二端子,设于该绝缘壳体且各具有一位于该第二槽部中的第二接触部;一金属外壳,套设于该绝缘壳体外,具有位于相对侧的一第一端壁及一第二端壁,以及分别连接于该第一端壁与该第二端壁两侧的一对侧壁;及一金属夹持件,具有套设于该横隔板的一本体及连接于该本体两侧的两侧翼,该本体具有一位于该横隔板前的前板,及分别由该前板沿该横隔板两侧延伸,而分别位于该第一槽部内的一第一屏蔽板及位于该第二槽部内的一第二屏蔽板,该两侧翼分别连接于该第一屏蔽板的两相对侧并位于该第一槽部内,该两侧翼分别具有一直立部且其中至少一侧翼还具有斜向地连接于该直立部与该第一屏蔽板之间的一导引防呆部,该两侧翼、该第一屏蔽板及该第一端壁共同界定一第一插槽。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两侧翼分别还具有设于 该直立部的一夹持弹片。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堆叠式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还具有设于该第一 屏蔽板的两夹持弹片。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叠式插座连接器,其中,该两侧翼分别还具有斜向地连接 于该直立部与该第一屏蔽板之间的一导引防呆部。
5.依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堆叠式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壳体 的第二槽部与该第二端壁及该第二屏蔽板相配合,共同形成一第二插槽;该绝缘壳体还具 有凸伸于该第一插槽中的一第一舌板及凸伸于该第二插槽中的一第二舌板,且所述第一端 子的第一接触部设于该第一舌板,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设于该第二舌板。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堆叠式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为用于传输 符合视频接口信号的端子组,或为用于传输符合高分辨率多媒体接口信号的端子组;所述 第二端子包括一组用于传输符合USB信号的端子组、及一组用于传输符合eSATA信号的端 子组。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堆叠式插座连接器,其中,该两侧翼分别还具有由该直立部 延伸并与该第一端壁接触的一接地部。
8.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堆叠式插座连接器,其中,各该第一端子还具有由该第一接 触部往后延伸的一第一固定部、由该第一固定部往后延伸的一第一延伸部、及由该第一延 伸部弯折往下延伸的第一导接部;各该第二端子还具有由该第二接触部往后延伸的一第二 固定部、由该第二固定部弯折往上延伸再弯折往后延伸的一第二延伸部、及由该第二延伸 部弯折往下延伸的一第二导接部。
9.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堆叠式插座连接器,还包含安装于该绝缘壳体的一上端子定 位件,该上端子定位件具有对应收容所述第一端子中位于上排的所述第一延伸部后端部分 的多个沟槽。
10.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堆叠式插座连接器,还包含安装于该绝缘壳体的一下端子 定位件,该下端子定位件具有对应供所述第一导接部及所述第二导接部穿设的多个穿孔。
专利摘要一种堆叠式插座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壳体、多根第一端子、多根第二端子、一金属外壳及一金属夹持件。绝缘壳体具有一横隔板及由横隔板所间隔的一第一槽部及一第二槽部。金属外壳套设于绝缘壳体外,具有位于相对侧的一第一端壁及一第二端壁。金属夹持件具有套设于横隔板的一本体及连接于本体两侧的两侧翼,本体具有位于第一槽部内的一第一屏蔽板,两侧翼分别连接于第一屏蔽板的两相对侧并分别具有一直立部且其中至少一侧翼还具有斜向地连接于直立部与第一屏蔽板之间的一导引防呆部。两侧翼、第一屏蔽板及第一端壁共同界定一第一插槽。本实用新型的堆叠式插座连接器可以提供较佳屏蔽效果且具有防呆功能。
文档编号H01R13/64GK201656134SQ201020198530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4日
发明者何宜泽 申请人:莫列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