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6521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开关的端子,该端子设置一弯弧部,对应嵌入开关盒体 的插槽设置的弯弧槽,使端子得以稳固地组装于插槽而无松动、位移的问题。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开关结构,通常是利用二端突出开关盒体内、外二侧的端子来连接电路回 路。端子嵌组于开关盒体时,端子的大部份是露出开关盒体的外侧,为了使端子稳固地组装 于开关盒体,通常将端子的端部弯折一角度,一般是弯折90度,开关盒体也设置对应形状 的插槽,再将端子嵌组于插槽中。事实上,端子本身的尺寸很小,一般长度约15 20mm、宽度约3 5mm、厚度约 Imm ;由于端子的尺寸小,不容易夹持,组装不容易。另外,为了让端子的二端不会产生滑动、 位移,另要在开关盒体设置对应端子顶端的凸出挡片,所述多设置的挡片增加组装的难度, 也占据开关盒体内部空间,增加开关盒体模具复杂度,以及增加塑料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开关的端子,组装不易,特别是端子 的滑动、位移、松动的问题,并减少在开关盒体设置用来固定端子的凸出挡片,增加开关盒 体内部空间,降低开关盒体模具复杂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子结构,包含有一开关盒体、至少二个端子、一接触片;其中 该开关盒体为中空,开关盒体设置至少二个插槽;该至少二个端子,分别嵌组于开关盒体的二插槽,其外端部露出开关盒体外侧;该接触片,用以连通或中断前述二个端子的电路回路;特别是该端子设置一弯弧部,于开关盒体的插槽设一弯弧槽;组装时,端子直接嵌 入插槽,该端子的弯弧部嵌入插槽的弯弧槽,端子得以稳固地组装于开关盒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子结构中,藉由该端子的弯弧部对应嵌组于开关盒体的插槽 设置的弯弧槽,并以一突起部接触抵顶于端子的弯弧部的凹面,使端子得以稳固地组装于 开关盒体而无松动、位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子结构中,藉由端子设置弯弧部对应嵌组于开关盒体的插槽 的弯弧槽中,开关盒体内不需要另设置挡片来固定端子顶面,除了可以简化开关盒体结构、 增加开关盒体内部空间、减少塑料成本,也使端子的组装更容易。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一),其显示通电(ON)的状态;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二),其显示断电(OFF)的状态;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 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如图1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一)、组合剖视图 (一)、立体组合图、立体分解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端子结构,是指电源开关结构中用以导 通电流的端子;本实用新型实施于电源开关时,包含有一开关盒体1、至少二个端子2、3、一 接触片4 ;其中该开关盒体1为中空,开关盒体1底面设置至少二个插槽,在本实施例中为第一、 二插槽 11、12。该至少二个端子2、3,成为倒L形的板片状,在本实施例中分别为第一端子2、第二 端子3,其分别嵌组于开关盒体1的第一、二插槽11、12,使其外端部露出开关盒体1外侧; 第二端子3上固定组合一第二导电接点31。该接触片4,用以连通或中断前述二个端子2、3的电路回路;接触片4为一板片 状,该接触片可为一合金属片;接触片4形成有一弯折区40,参考图4,该弯折区40使接触 片4具有弯折变形而得以定位于板片的任一侧面且于受热时变形弯折而向另一侧面弹跳 的特性;接触片4固定结合于第一端子2顶端,例如将接触片4的一端直接焊接于第一端 子2的顶端,或设穿孔以铆钉铆合;接触片4有一自由端,自由端设置一穿孔42嵌组固定一 第一导电接点41,该第一导电接点41对应于第二端子3上的第二导电接点31。在一般状态,开关盒体1枢接一按钮(图中未示),按钮与接触片4的自由端连动 运作。实施时,藉由按压按钮(图中未示)连动接触片4自由端,使接触片4弯折向下, 藉由接触片4的弯折区40向下弯折,使接触片4保持向下弯折弯曲的状态,此时,接触片4 自由端的第一导电接点41向下与第二导电接点31接触,成为电路回路连通的通电(ON)状 态,如图1所示。或,按压按钮(图中未示)连动接触片4自由端,使接触片4弯折向上,藉由接触 片4的弯折区40向上弯折,使接触片4保持向上弯折弯曲的状态,此时,接触片4自由端的 第一导电接点41向上与第二导电接点31分开,成为电路回路断路的断电(OFF)状态,如图 2所示。在图1的通电(ON)状态,当电流过载而过热时,该接触片4受热而反向(向上方) 弯折变形,使弯折区40向上弯曲,接触片4的自由端向上跳脱,使接触片4自由端的第一导 电接点41与第二导电接点31分离,形成开关的断电(OFF)状态,如图2所示。当排除电流过载的因素之后,再按压按键(图中未示),使接触片4自由端向下弯 折,第一导电接点41向下与第二导电接点31再接触,成为电路回路连通的通电(ON)状态 者,如图1。以上所述,旨在说明本实用新型实际用于开关结构时的动作关系与操作状态,基 本与一般现有的弹性开关的作动关系原理并无不同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端子设置一弯弧部,于开关盒体的插槽设一弯弧槽,该 弯弧槽的对边设至少一突起部;组装时,端子直接嵌入插槽,该端子的弯弧部嵌入插槽的弯弧槽,并以该突起部抵顶于端子的弯弧部的凹面,端子得以稳固地组装于开关盒体。在本实施例中,于第一端子2设置一弯弧部21,于开关盒体1的第一插槽11设一 弯弧槽111,该弯弧槽111的对边设至少一突起部112。组装时,第一端子2直接嵌入第一 插槽11,该第一端子2的弯弧部21嵌入第一插槽11的弯弧槽111,并以该突起部112抵顶 于第一端子2的弯弧部21的凹面,第一端子2得以稳固地组装于开关盒体1。再参考图1、图2,在第一端子2上端固定结合接触片4,该接触片4固定端与开关 盒体1内缘之间不相接触,而具有一间隙AS ;藉由第一端子2的弯弧部21紧密嵌组第一 插槽11的弯弧槽111,使该第一端子2不会上、下位移,更无松动问题,也使接触片4无松脱 问题。同时,该间隙Δ S提供接触片4上、下弯折跳动的空间。依前述第一端子2的设置,同样地,也可以在第二端子3设置一弯弧部,于开关盒 体1的第二插槽12设一弯弧槽,在该弯弧槽的对边设至少一突起部。藉由第二端子3的弯 弧部嵌入第二插槽12的弯弧槽,并以该突起部抵顶于第二端子3的弯弧部的凹面,第二端 子3得以稳固地组装于开关盒体1。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做 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 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端子结构,包含有一开关盒体、至少二个端子、一接触片;其中该开关盒体为 中空,开关盒体设置至少二个插槽;该至少二个端子,分别嵌组于开关盒体的二插槽,其外端部露出开关盒体外侧; 该接触片,用以连通或中断前述二个端子的电路回路;其特征在于该端子设置一弯弧部,于开关盒体的插槽设一弯弧槽;组装时,端子直接 嵌入插槽,该端子的弯弧部嵌入插槽的弯弧槽,端子得以稳固地组装于开关盒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开关盒体的插槽的弯弧槽的对边设 至少一突起部,该突起部抵顶于端子的弯弧部的凹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接触片为一板片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子结构,是指电源开关中用以导通电流的端子;该端子设置一弯弧部,于开关盒体的插槽设一弯弧槽,该弯弧槽的对边设至少一突起部。组装时,端子直接嵌入插槽,该端子的弯弧部嵌入插槽的弯弧槽,该突起部接触抵顶于端子的弯弧部的凹面,使端子得以稳固地组装于开关盒体而无松动、位移的问题。
文档编号H01H1/58GK201859779SQ201020529839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5日
发明者游聪谋 申请人:游聪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