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5547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音频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能够产生声音效果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广泛使用在视听音响产品中,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两个系统之间的语音信号传输。近年来,随着各种轻巧型的电子产品的问世,如手提电话、PDA、MP3与笔记本电脑等,音频插座连接器在这些产品上的应用尤其重要。已知的音频插座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装设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信号端子及开关端子,开关端子包括第一开关端子及第二开关端子,当插头插入时,插头抵压第一开关端子,而使得第一开关端子与第二开关端子电性接触,从而侦测到插头插入到位。上述音频插座连接器在插头插入时,第一开关端子与第二开关端子电性接触,且插头与第一开关端子电性连接,容易产生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少插入时产生的噪音,而且还具有检测耳机是否完全插入等功能的音频插座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及若干装设于绝缘本体上的端子。绝缘本体具有一主体部,主体部包括一对接面、左侧壁、右侧壁及由对接面向主体部内开设的一插接孔,主体部沿底面向上开设有与插接孔相连的若干端子槽,端子槽均开设于主体部底面,且除了对接面外其它面均为封闭。所述端子包括若干信号端子及一弹性端子、一第一开关端子和一第二开关端子,第一开关端子和第二开关端子均包括一接触部,第一开关端子的接触部上套设有一绝缘块,当插头插入到位时,绝缘块与插头抵接,第二开关端子的接触部与第一开关端子的接触部末端由电性接触转为分离。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凭借第一开关端子的接触部上设有一绝缘块,在插头插入到位时,绝缘块与插头抵接,第二开关端子的接触部的凸包与第一开关端子的接触部由电性接触转为分离,从而第一开关端子不会与插头电性连接,在达成其侦测功能的同时,不会产生杂音。

图I为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为图I所示音频插座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为图I所示音频插座连接器绝缘本体的立体图。图4为图I所示音频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音频插座连接器100[0013]绝缘本体10 主体部11第一端子槽111 弹性端子槽112开关端子槽113 第二端子槽114第三端子槽115 第四端子槽116固持槽111 1、1121、1132、1133、1142,1152,1164卡持槽1161、1162容置槽1112、1122、1131、1141、1151对接面12 左侧壁13右侧壁14 插接孔15端子20第一端子21第二端子22第三端子23第四端子24 弹性端子25第一开关端子26 第二开关端子 27固持部211、221、231、241、251、261、271接触部212、222、232、242、252、262、272焊接部213、223、233、244、263、273卡部2111、2211、2611、2711卡持部243凸包2431、2721绝缘块262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100,具有一绝缘本体10及若干端子20。请参阅图I及图3,绝缘本体10具有一主体部11,主体部11包括前侧一呈倾斜曲面的对接面12、左侧壁13、右侧壁14及由对接面12向主体部11内开设的一插接孔15。主体部11沿底面向上于左侧壁13及右侧壁14分别开设有与插接孔15相连的若干端子槽(图中未标示)。因端子槽均开设于主体部11底面,插接孔15为一盲孔,且除了对接面12外其它面均为封闭,可防止灰尘的进入。端子槽包括左侧壁13上向后依次开设的第一端子槽111、弹性端子槽112与开关端子槽113,右侧壁14上向后依次开设的第二端子槽114、第三端子槽115,以及开设于主体部前端并连通左侧壁13前部与右侧壁14前部的第四端子槽116。第一端子槽111包括一由主体部11底面向上开设且向后延伸的固持槽1111及一由固持槽1111进一步向后延伸开设的容置槽1112,容置槽1112内侧与插接孔15连通;弹性端子槽112开设于第一端子槽111后方,包括一由主体部11底面向上开设且向前延伸的固持槽1121 及一由固持槽1121进一步向前延伸开设的容置槽1122,容置槽1122内侧与插接孔15连通;开关端子槽113开设于弹性端子槽112后侧方,包括一由主体部11底面向上开设且向前延伸的容置槽1131、一由容置槽1131进一步向前延伸开设的固持槽1132及一于固持槽1132外侧由容置槽1131进一步向前延伸开设的固持槽1133,容置槽1131内侧与插接孔15连通;第二端子槽114包括一由主体部11底面向上开设的固持槽1142及一由固持槽1142进一步向前延伸开设的容置槽1141,容置槽1141内侧与插接孔15连通;第三端子槽115开设于第二端子114槽后方,包括一由主体部11底面向上开设的固持槽1152及一由固持槽1152进一步向前延伸开设的容置槽1151,容置槽1151内侧与插接孔15连通;第四端子槽116开设于主体部11前端,包括一于主体部底面前端开设的固持槽1164、底面于左侧壁13前部的固持槽1111外侧向上开设的卡持槽1161、一底面于右侧壁14前部的容置槽1141外侧向上开设的卡持槽1162及一由主体部11底面前端向后开设的与插接孔15连通的开口 1163。请参阅图4,所述端子20包括若干信号端子及一弹性端子25、一第一开关端子26和第二开关端子27。在本实施例中,若干信号端子包括第一端子21、第二端子22、第三端子23及第四端子24。第一端子21包括一竖直板状的固持部211、一从固持部211后侧缘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的接触部212及一由固持部211下端缘向外水平延伸形成的焊接部213。固持部211上有一向外冲设的卡部2111。第二端子22包括一竖直板状的固持部221、一从固持部221前侧缘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的接触部222及一由固持部221下端缘向外水平延伸形成的焊接部223。固持部221上有一向外冲设的卡部2211。第三端子23包括一竖直板状的固持部231、一从固持部231前侧缘向内反向弯折延伸后再平行于固持部231弯折延伸的接触部232及一由固持部231下端缘向内水平延伸形成的焊接部233。第四端子24包括一条状的固持部241、一从固持部241前侧缘向外斜上弯折延伸的接触部242、从固持部241两侧缘向上竖直延伸形成的两卡持部243及由一侧卡持部下端缘向内水平延伸形成的焊接部244。两卡持部243上有向外凸起的凸包2431。弹性端子25包括一竖直板状的固持部251及一从固持部251前侧缘向内反向弯折延伸后再平行于固持部251弯折延伸形成的接触部252。当插头(图未示)插入或拔出时,弹性端子25可提供插拔力。第一开关端子26包括一竖直板状的固持部261、一从固持部261后侧缘向后延伸再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的接触部262及固持部261下端缘向内水平延伸形成的焊接部263。固持部261上有一向外冲设的卡部2611,接触部262前端有一绝缘块2621。第二开关端子27包括一竖直板状的固持部271、一从固持部271后侧缘向后延伸再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的接触部272、一从固持部271下端缘向内水平延伸形成的焊接部273。固持部271上有一向外冲设的卡部2711,接触部272前端有一向外凸起的凸包2721。[0054]请参阅图I至图4,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100组装时,第一端子21、第二端子22、第三端子23、第四端子24及弹性端子25分别对应插接于第一端子槽111、第二端子槽114、第三端子槽115、第四端子槽116及弹性端子槽112内,第一开关端子26与第二开关端子27插接于开关端子槽113内;具体地,第一端子21自下向上插入第一端子槽111内,其固持部211固持于固持槽1111内,接触部212容设于容置槽1112内,且部分伸出于插接孔15内与插头(图未示)电性接触,焊接部213伸出于主体部11底面外;第二端子22自下向上插入第二端子槽114内,其固持部221固持于固持槽1142内,接触部222容设于容置槽1141内而伸出于插接孔15内与插头电性连接,焊接部223伸出于主体部11底面外;第三端子23自下而上插入第三端子槽115内,其固持部231固持于固持槽1152内,接触部232弯折延伸穿过容置槽1151而部分伸出于插接孔15内与插头电性接触,焊接部233伸出于主体部11底面外;第四端子24自下而上插入第四端子槽116内,固持部241固持于固持槽1164内,接触部242对应于于开口 1163部分伸出于插接孔15内与插头电性连接,两卡持部243分别插入卡持槽1161、1162内,焊接部243伸出于主体部11底面外。弹性端子25自下而上插入弹性端子槽112内,其固持部251固持于固持槽1121, 接触部252弯折延伸穿过容置槽1122而部分伸出于插接孔15内与插头电性接触;第一开关端子26自下而上插入开关端子槽113内,其固持部261固持于固持槽1133内,焊接部263伸出于主体部11底面外,接触部262弯折延伸穿过容置槽1131而部分伸出于插接孔15内与插头接触,由于接触部262上套设有一绝缘块2621,当插头插入时,绝缘块2621与插头抵接,因此第一开关端子26不会与插头电性连接。第二开关端子27自下而上插入开关端子槽113内,其固持部271固持于固持槽1132内,焊接部273伸出于主体部11底面外,接触部272容设于容置槽1131内,且部分伸出由凸包2721与第一开关端子26之接触部262末端内侧电性接触,当插头插入到位后,凸包2721与接触部262分离。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100凭借第一开关端子26的接触部262上设有一绝缘块2621,在插头插入到位时,绝缘块2621与插头抵接,第二开关端子27的接触部272的凸包2721与第一开关端子26的接触部262由电性接触变为分离,从而第一开关端子26不会与插头电性连接,在达成其侦测功能的同时,不会产生杂音。
权利要求1.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及若干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主体部,主体部包括前侧一对接面、左侧壁、右侧壁及由对接面向主体部内开设的一插接孔,主体部沿底面向上开设有与插接孔相连的若干端子槽;所述端子装设于绝缘本体上,包括若干信号端子及一弹性端子、一第一开关端子和一第二开关端子,第一开关端子和第二开关端子均包括一接触部,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关端子的接触部上套设有一绝缘块,当插头插入到位时,绝缘块与插头抵接,第二开关端子的接触部与第一开关端子的接触部末端由接触转为分离;端子槽均开设于主体部底面,且除了对接面外其它面均为封闭。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块套设在第一开关端子的接触部末端。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主体部的对接面为倾斜曲面。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槽包括左侧壁上向后依次开设的第一端子槽、弹性端子槽与开关端子槽,右侧壁上向后依次开设的第二端子槽、第三端子槽,以及开设于主体部前端并连通左侧壁前部与右侧壁前部的第四端子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槽、弹性端子槽、开关端子槽、第二端子槽及第三端子槽均包括由主体部底面向上开设的固持槽及由主体部底面向上开设的容置槽,固持槽与容置槽连通,且容置槽内侧均与主体部的插接孔连通;第四端子槽包括一于主体部底面前端开设的固持槽、底面于左侧壁前部开设的卡持槽、底面于右侧壁前部开设的卡持槽及一由主体部底面前端向后开设的与插接孔连通的开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端子包括一固持部、一接触部及一焊接部;固持部上有一向外冲设的卡部;第一开关端子自下而上插入开关端子槽内,其固持部固持于固持槽内,焊接部伸出于主体部外,接触部弯折延伸穿过容置槽而部分伸出于插接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端子包括一固持部、一接触部及一焊接部;固持部上有一向外冲设的卡部,接触部前端有一向外凸起的凸包;第二开关端子自下而上插入开关端子槽内,其固持部固持于固持槽内,接触部容设于容置槽内,且部分伸出由凸包与第一开关端子的接触部末端内侧电性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及若干装设于绝缘本体上的端子。绝缘本体具有一主体部,主体部包括一对接面、左侧壁、右侧壁及由对接面向主体部内开设的一插接孔,主体部沿底面向上开设有与插接孔相连的若干端子槽。端子包括若干信号端子及一弹性端子、一第一开关端子及一第二开关端子,第一开关端子及第二开关端子均包括一接触部,第一开关端子的接触部上设有一绝缘块,在插头插入到位时,绝缘块与插头抵接,两开关端子的接触部由电性接触转为分离,而第一开关端子不会与插头电性连接,从而在达成其侦测功能的同时,不会产生杂音。
文档编号H01R13/71GK202363620SQ20112043551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8日
发明者吴冬梅 申请人:富港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