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插座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4251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插座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创作为提供一种连接器插座,尤指一种可减少干扰波传出,防止、减少对其他电子组件讯号干扰的连接器插座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按,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式各样的电子装置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而为了使得电子装置可以达到讯号传递之效果,各式各样的连接器也就成为必备的组件。例如目前较常使用的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USB)连接器,USB连接器由于具有即插即用的特性,已经非常广泛的应用于计算机产品上来进行讯号传递,其中,USB3. O采用与现有USB相同的架构,除对USB2. O进行规格优化,以实现更低的能耗之外,还具有高速传输的优势,并兼具传统USB技术的易用性和即插即用的功能。请参阅图I、图2以及图3所示,为先前技术连接器插座之立体分解图、立体图以及剖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该连接器插座I可供一连接器插头2进行连接,该连接器插头2之壁面界定有复数孔洞21,而该连接器插座I包括一绝缘本体11以及一金属壳体12。该绝缘本体11系乘载有复数连接端子111 ;以及该金属壳体12内部系收容有该绝缘本体11,一端界定有一连接口 121,该金属壳体12之壁面界定有至少一弹片122,该弹片122 —端弯折形成有一弯折部123。如图3,俾藉由前述结构,当该连接器插头2连接至该连接器插座I时,该连接器插头2系自该连接口 121插入与该连接器插座I进行连接,并且,该弹片122之弯折部123恰可伸入该孔洞21,并与该连接器插头2之壁面形成一处接触,以达到接地效果。然而,前述连接器插座尚有以下问题待解决由于该连接器插头2连接至该连接器插座I时,该弹片122之弯折部123与该连接器插头2之壁面仅形成一处接触,然而,由于此结构该连接器插头2与该连接器插座I配合时其空隙过大,常常使得电磁讯号向外或向里传输,干扰其他电子组件,实有改良的必要。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之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创作之创作人与从事此行业之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发明内容故,本创作之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之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新型专利者。本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干扰波传出,防止、减少对其他电子组件讯号干扰的连接器插座结构改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创作连接器插座结构改良,系供一默认连接器插头进行连接,该连接器插头之壁面界定有复数孔洞,该连接器插座包括一绝缘本体,系乘载有复数连接端子;—金属壳体,内部系收容有该绝缘本体,一端界定有一连接口,该金属壳体之壁面界定有至少一弹片,该弹片具有一向该金属壳体内部凸出之凸块;以及一屏蔽外壳,内部系收容有该金属壳体以及该绝缘本体;其中,当该连接器插头连接至该连接器插座时,该连接器插头系自该连接口插入与该连接器插座进行连接,并且,该弹片之凸块恰可伸入该孔洞,并与该连接器插头之壁面形成最少两处接触。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绝缘本体包括一第一本体,系乘载有该连接端子;以及一第二本体,系开设有复数穿孔,该穿孔可供该连接端子穿过。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连接器插座为USB3. O连接器插座。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金属壳体另一端包括有一盖板。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盖板包括有至少一^^扣孔,而该金属壳体包括有至少一^^扣件,该盖板系透过该卡扣孔扣合于该卡扣件。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屏蔽外壳为导电布或绝缘体。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凸块为半球体。其中,由于本创作之金属壳体之壁面界定有至少一弹片,该弹片具有一向该金属壳体内部凸出之凸块,藉由该凸块的设置,当连接器插头连接至该连接器插座时,该弹片之凸块恰可伸入该孔洞,并与该连接器插头之壁面形成最少两处接触。藉此,减少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配合所产生的间隙,可有效的防止电磁讯号向外或者向里传输,干扰其他电子组件,且结构较为紧凑美观,同时可满足产品的高耐插拔。并且,由于本创作连接器插座包括一屏蔽外壳,藉此,当连接器插头连接时,传输讯号的连接端子被屏蔽外壳完全封闭,有效减少电磁讯号向外传输干扰其他电子组件。

图I为先前技术连接器插座之立体分解图,说明先前技术连接器插座之各构件之立体分解图。图2为先前技术连接器插座之立体图,说明先前技术连接器插座之立体外观图。图3为先前技术连接器插座之剖视图,说明先前技术连接器插座与连接器插头连接时之剖视图。图4为本创作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创作连接器插座之各构件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创作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图,说明本创作连接器插座之立体外观图。图6为本创作较佳实施例之剖视图,说明本创作连接器插座与连接器插头连接时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创作所采用之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创作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请参阅第四图以及第五图所示,系为本创作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与立体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创作连接器插座3系供一默认连接器插头4进行连接,该连接器插头4之壁面界定有复数孔洞41,该连接器插座3包括一绝缘本体31、一金属壳体32以及一屏蔽外壳33,于本实施例中,该连接器插座3为USB3. O连接器插座。该绝缘本体31系乘载有复数连接端子311,于本实施例中,由于该连接器插座3系为符合USB3. O规格设置,因此,该连接端子311同样为符合USB3. O规格进行排列。并且,该绝缘本体31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本体312以及一第二本体313,该第一本体312系乘载有该连接端子311,以及该第二本体313系开设有复数穿孔3131,该穿孔可供该连接端子311穿过。该金属壳体32内部系收容有该绝缘本体31,一端界定有一连接口 321,该金属壳体32之壁面界定有至少一弹片322,该弹片322具有一向该金属壳体32内部凸出之凸块323,于本实施例中,该凸块323为半球体。以及该金属壳体32另一端包括有一盖板324,该盖板包括有至少一^^扣孔325,而该金属壳体32包括有至少一^^扣件326,该盖板324系透过该卡扣孔325扣合于该卡扣件326。该屏蔽外壳33内部系收容有该金属壳体32以及该绝缘本体31,于本实施例中,该屏蔽外壳33为导电布或绝缘体,较佳地,若为任何可阻隔电磁讯号之材质所制成应也为可行的方案,本创作并不进行限制,更佳地,该屏蔽外壳33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而设置为至少一层,以隔绝电磁讯号。兹由前述组件组成,说明本创作之作动情形如下请同时参阅第六图所示,系为本创作较佳实施例之剖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创作连接器插座3系可供一连接器插头4进行连接,该连接器插头4之壁面界定有复数孔洞41,当该连接器插头4连接至该连接器插座3时,该连接器插头4系自该连接口 321插入与该连接器插座3进行连接,该弹片322之凸块323恰可伸入该孔洞41,并与该连接器插头4之壁面形成最少两处接触,藉以达到接地之效果。同时,藉此减少连接器插头4与连接器插座3配合所产生的间隙,可有效的防止电磁讯号向外或者向里传输,干扰其他电子组件,且结构较为紧凑美观,同时可满足产品的高耐插拔。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该弹片322之凸块323与该连接器插头4之壁面系形成两处接触,该凸块323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设计为较大,使得当该凸块323伸入该孔洞41时,该凸块323与该连接器插头4之壁面形成三处或四处接触。当凸块323与该连接器插头4之壁面形成的接触越多,金属壳体32与该连接器插头4之壁面间的阻抗即越低,进一步使得连接器插座3接地效果更佳,稳定度更好。并且,本创作于该金属外壳外更包括有该屏蔽外壳33,于实际使用时,该屏蔽外壳33可设置有复数凸或凹角(图中未示)以方便安装,组装时更有导向,藉由该屏蔽外壳33的设置,可进一步的阻绝电磁讯号。而该屏蔽外壳33与该金属壳体32的固定方式为焊锡或者电阻焊或者包覆铜箔,以隔断干扰讯号。再者,由于本创作之连接器插座3之金属壳体32另一端包括有一盖板324,该盖板324包括有至少一^^扣孔325,而该金属壳体32包括有至少一^^扣件326,该盖板324系透过该卡扣孔325扣合于该卡扣件326,此结构可防止金属壳体32外张变形。而于制作时,该盖板324系自该金属壳体32采用打预断方式,有利于更好折弯。藉由该盖板324的设置,可有效阻绝电磁讯号,避免干扰其他电子组件。请参阅全部附图所示,相较于习用技术,本创作具有以下优点本创作藉由该弹片322之凸块323,有效的减少连接器插头4与连接器插座3配合所产生的间隙,可有效的防止电磁讯号向外或者向里传输,干扰其他电子组件,同时降低该金属壳体32与该连接器插头4之壁面间的阻抗,提高稳定度。以及,本创作于该金属壳体32外更包括有该屏蔽外壳33,金属壳体32另一端更包括有一盖板324,藉由此等结构设计,可有效阻绝电磁讯号,避免干扰其他电子组件。综上所述,本创作于使用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创作诚为一实用性优异之创作,为符合新型专利之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盼审委早日赐准本创作,以保障创作人之辛苦创作,倘若钧局审委有任何稽疑,请不吝来函指示,创作人定当竭力配合,实感公便。·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插座结构改良,是供一默认连接器插头进行连接,该连接器插头之壁面界定有复数孔洞,该连接器插座包括一绝缘本体、一金属壳体和一屏蔽外壳,其特征在于一绝缘本体,载有复数连接端子;一金属壳体,内部收容有该绝缘本体,一端界定有一连接口,该金属壳体之壁面界定有至少一弹片,该弹片具有一向该金属壳体内部凸出之凸块;以及一屏蔽外壳,内部收容有该金属壳体以及该绝缘本体,其中,当该连接器插头连接至该连接器插座时,该连接器插头自该连接口插入与该连接器插座进行连接,并且,该弹片之凸块恰可伸入该孔洞,并与该连接器插头之壁面形成最少两处接触。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插座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包括一第一本体,乘载有该连接端子;以及一第二本体,开设有复数穿孔,该穿孔可供该连接端子穿过。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插座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插座为USB3.O连接器插座。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插座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壳体另一端包括有一盖板。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插座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盖板包括有至少一卡扣孔,而该金属壳体包括有至少一^^扣件,该盖板系透过该卡扣孔扣合于该卡扣件。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插座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屏蔽外壳为导电布或绝缘体。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插座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凸块为半球体。
专利摘要一种连接器插座结构改良,该连接器插座是供一默认连接器插头进行连接,该连接器插头之壁面界定有复数孔洞,该连接器插座包括一绝缘本体;一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之壁面界定有至少一弹片,该弹片具有一向该金属壳体内部凸出之凸块;以及一屏蔽外壳。其中,当该连接器插头连接至该连接器插座时,该弹片之凸块恰可伸入该孔洞,并与该连接器插头之壁面形成最少两处接触。藉由上述结构,本创作连接器插座可有效减少对其他电子组件产生讯号干扰。
文档编号H01R13/516GK202737208SQ20122032977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0日
发明者徐夫义, 万伟, 段术林, 林圣展 申请人: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