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式极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37099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装式极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装式极柱设计,优化断路器运行时或故障情况下的热量分布,使其拥有较好的运行条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额定电压12kV,额定电流1250A,额定短时耐受电流40kA/4S,额定峰值耐受电流IOOkA,常规的中压断路器组装式极柱设计上,国内一般采用以大代小,即用额定电压12kV,额定电流1600A或2000A,额定短时耐受电流40kA/4S,额定峰值耐受电流IOOkA的来代替,外形尺寸较大且造价高。如图1A和IB所示为现有的组装式极柱结构示意图,触臂I上装有第一绝缘罩2和第二绝缘罩5,三者通过热缩套管3固定一起。触臂I连接到中间过渡件12 ;中间过渡件
12的另一端通过三个螺栓4固定连接在上出线座6 ;上出线座6套在环氧树脂套筒7上;上出线座6和真空灭弧室8通过螺栓直接固定连接;软连接9通过绝缘拉杆11固定在真空灭弧室8上面。下出线座10与软连接9和下触臂分别固定在一起。国外常规使用触臂I和中间过渡件12固定连接,中间过渡件12和上出线座6固定连接。中间过渡件12和触臂I通过单个螺栓连接,形成一个接触面1A,存在接触电阻R1。中间过渡件12和上出线座由3个螺栓固定连接,形成另一个接触面1B,存在接触电阻R2。因连接位置需要开孔,导致接触面积减少,接触电阻大大增加;两个接触电阻的存在,导致断路器在正常工作电流下或故障情况下的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其一般只能满足额定短时耐受电流40kA/3S的要求,无法运行在要求比较严酷如额定短时耐受电流40kA/4S的工作条件。因此,一种能够运行在额定电压12kV,额定电流1250A,额定短时耐受电流40kA/4S,额定峰值耐受电流IOOkA并且小型化的设计显得尤其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组装式极柱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装式极柱,包括真空灭弧室和与其固定连接的触臂和上出线座;软连接通过绝缘拉杆固定在真空灭弧室上,下出线座与软连接固定连接;触臂通过单个螺栓直接连接到出线座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触臂是中空状,其上有热缩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组装式极柱还包含第二绝缘套,该第二绝缘套为硅橡胶套。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式极柱由于不使用中间过渡件,并且做了相应的改进,使触臂与上出线座之间的接触面由2个减少为I个;同时增加了触臂直接与上出线座之间的接触面积。在相同的尺寸条件下,正常工作或故障条件下运行产生的热量大大减少。

[0011]图1A和图1B是现有的组装式极柱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为剖视图,图1B为爆炸图;图2A和图2B是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式极柱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为剖视图,图2B为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的具体描述。如图2A和2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式极柱包括真空灭弧室8和与其固定连接的上出线座6 ;软连接9通过绝缘拉杆11固定在真空灭弧室8上;下出线座10与软连接9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触臂I通过单个螺栓4直接连接到上出线座6上。螺栓4为内六角螺栓或外六角螺栓或双头螺柱,直接为5-18毫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触臂I的材料亦可以选用纯铝或者铜铝合金。所述触臂为铜触臂,为中空形状,并且直径为35-60mm。触臂上有热缩套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第二绝缘罩25是硅橡胶罩。现有的组装式极柱中,采用的尼龙绝缘罩材质较硬,因此密合性能较差,爬电出现的概率较大。本实用新型硅橡胶罩,密合性更好,有效的防止爬电的出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采用尼龙支撑块19来优化其电场分布,增加其电
气寿命。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出线 座直接与触臂固定连接,不使用中间过渡件12,使触臂I与上出线座6之间的接触面2C由2个减少为I个;同时,触臂I与上出线座6通过一个螺栓连接,对比现有技术中,中间过渡件12上要开很多孔,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式极柱增加了触臂I直接与上出线座之间的接触面积。在相同的尺寸条件下,正常工作或故障条件下运行产生的热量大大减少,满足额定电压12kV,额定电流1250A,额定短时耐受电流40kA/4S,额定峰值耐受电流IOOkA的试验条件。图标说明:1-触臂2-第一绝缘罩 3-热缩套管 4-螺栓5-第二绝缘罩 6-上出线座 7-套筒8-真空灭弧室9-软连接10-过渡件11-绝缘拉杆 12-中间过渡件IA-触臂与过渡件接触面 IB-过渡件与上出线座接触面2C-触臂与上出线座接触面 19-尼龙绝缘件 23触臂25-硅橡胶绝缘罩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和附图,但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替换、变化和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应局限于较佳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组装式极柱,包括真空灭弧室(8)和与其固定连接的触臂(I)和上出线座(6);软连接(9)通过绝缘拉杆(11)固定在真空灭弧室(8)上;下出线座(10)与软连接(9)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触臂(I)直接连接到上出线座(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极柱,其特征在于:触臂(I)通过单个螺栓(4)直接连接到上出线座(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极柱,其特征在于:触臂(I)上有热缩套(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极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绝缘套(25),所述第二绝缘套(25)为硅橡胶套。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的组装式极柱,其特征在于:触臂(I)是中空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式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4)为内六角螺栓或外六角螺栓或双头螺柱。
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组装式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4)直径为5-18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式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触臂(I)直径为35-60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的组装式极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尼龙支撑块(1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装式极柱,包括真空灭弧室(8)和与其固定连接的触臂(1)和上出线座(6);软连接(9)通过绝缘拉杆(11)固定在真空灭弧室(8)上;下出线座(10)与软连接(9)固定连接;触臂通过单个螺栓(4)直接连接到出线座上。触臂(1)是中空状,且上有热缩套(3),第二绝缘套(25)为硅橡胶套。本实用新型由于不使用中间过渡件,并且相应的改进,使触臂与出线座之间的接触面由2个减少为1个;同时增加了触臂直接与出线座之间的接触面积。在相同的尺寸条件下,正常工作或故障条件下运行产生的热量大大减少。
文档编号H01H33/662GK202917383SQ20122057242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日
发明者洪小雅, 庄志坚, 吕育蓉 申请人:Abb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