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阻隔电极、避免触电的电池安全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37095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阻隔电极、避免触电的电池安全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电动车的电池有关,尤指一种可阻隔电极、避免触电的电池安全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近年来基于节能减碳的环保需求,电动车辆(电动车、电动机车)逐渐受到人们的接受与青睐,目前世界各大车厂没有不进行相关的研发与销售。电动车辆的系统设计百家争鸣,不过,其动力来源主要是电池,电池的续航力及供电稳定性等特性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甚为重要。早期电动机车采用的电池是铅酸电池,乃因铅酸电池具有电动势大、结构简单、操作温度广、技术成熟及价格低廉等优点,不过,其有环保问题、重量重及使用寿命不长等需克服的缺点,近年来逐渐发展出的锂电池(磷酸锂铁电池)其循环寿命为铅酸电池的5倍,放电功率为铅酸电池的6.6倍,且,充电时间不到2小时,仅需铅酸电池的1/4,体积重量仅为铅酸的50%,且无记忆效应,因此,目前电动车辆多采用锂电池作为动力源。不过,目前锂电池的制作成本仍不低,其占电动车辆的成本超过五成,电动车辆未来能否顺利普及,电池技术提升与成本下降是关键之处。其次,电动车一般需要复数个电池模组电连接所组成的电池系统供应启动所需的电流,而各电池模组通常包含多数电池芯、容纳电池芯的外壳与电连接各电池芯以导电的导电片等构件,相关专利亦不少,如中国台湾第M430705号「电池总成、电池模组及其散热座」及第M417663号「电池系统」等专利所示,此处不——例示。上述电池模组中外壳的使用,主要是为组装的便利性考量,目前多数电池模组亦为外壳容纳电池芯的设计,数年来无甚变化,而外壳容纳电池芯的设计,通常会使导电片外露于外壳的顶侧,易发生不慎接触导电片而触电的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阻隔电极、避免触电的电池安全模组,其不仅可改变已知电动车电池利用外壳收容电池芯的设计,更可解决已知电动车电池外露太多导电部位而易触电的缺点,安全效果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阻隔电极、避免触电的电池安全模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电池组,包含复数电池芯;及二导电模组,设置于该电池组二端,分别包含一盒体,是绝缘材质;各该盒体分别设有一容纳空间;若干导电片,设置于该盒体的该容纳空间内并电连接电池芯的导电端。[0011 ] 各所述盒体分别包含相对盖合的一壳座与一盖片,各该壳座对应电池芯的一侧分别开设有复数容纳口,各该电池芯一端是穿置于容纳口,该导电片是置于壳座内。各所述壳座的开口端缘环设有一阶部,各该盖片是互补地置于该阶部上,各该容纳口是设置于壳座对应盖片的一侧,该导电片是置于壳座内。[0013]各所述壳座内还设有若干插座;各该盖片上还设有对应插座的若干通孔;复数导电棒,插置于该插座并接触导电片、突出通孔。所述的可阻隔电极、避免触电的电池安全模组,是包含有一第一导电棒与一第二导电棒,该第一导电棒是插置于一盒体的插座并接触导电片、突出通孔,该第二导电棒是穿置于二盒体的插座间并接触导电片而突出另一盒体的通孔。所述的可阻隔电极、避免触电的电池安全模组,还包含有二嵌接件,相对连接于该二导电模组的盒体间而位于电池组外侧,各该嵌接件外侧分别设有一嵌接部。各所述嵌接件分别包含一本体与突出本体的一嵌接部,各该嵌接部与本体间是形
成一嵌槽。本实用新型的有意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可阻隔电极、避免触电的电池安全模组,其借由二第一、第二导电模组设置于电池组顶、底二端的设计,不仅可改变已知电动车电池利用外壳收容电池芯的设计,更可同时解决已知电动车电池外露太多导电部位而易触电的缺点,安全功效甚佳。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1的侧面示意图。图4是图1的顶侧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6是图5的顶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实施态样,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先予叙明。首先,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可阻隔电极、避免触电的电池安全模组10,是可作为电动车的电池,包含有一电池组12与第一、第二导电模组14、15。该电池组12,是由复数电池芯22所组成。该第一、第二导电模组14、15,是设置于该电池组12的各电池芯22顶、底二导电端,分别包含第一、第二盒体24、25、复数导电片26、一第一导电棒28与一第二导电棒30。该第一、第二盒体24、25分别包含相对盖合的一壳座32与一盖片34,各该壳座32概呈开口朝上的壳体,各该壳座32的开口端缘环设有一阶部40、底侧开设有多数容纳口 42、四角落设有四插座44,各该盖片34是互补地锁置于阶部40上,其上并设有复数通孔46。各该导电片26是置于壳座32底侧并电连接电池芯22。该第一导电棒28是插置于第一盒体24一侧的插座44而接触导电片26,并突出该盖片34的通孔46。该第二导电棒30是穿置于第一、第二盒体24、25另侧的插座44间,并接触该第一、第二盒体24、25内的导电片26、突出盒体25的通孔46。该第一、第二导电棒28、30是作为电极之用。借此,本实用新型该电池安全模组10的特色及功效如下:[0029]该电池组12的电池芯22是直接装设于第一、第二盒体24、25之间,因此,可取代已知电动车电池用以收容电池芯的外壳,同时,该电池组12顶、底端的第一、第二导电模组14、15,其电连接各该电池芯22导电端的各导电片26是位于盒体24、25内而不外露,因此,不会发生已知电动车电池外露的多数导电片或电池芯导电端易不慎被接触而触电的情形,可大幅降低触电的风险。换言之,该电池安全模组10的第一、第二导电模组14、15设计,不仅改变已知电动车电池用以收容电池芯与电连接各电池芯的设计,同时更可避免导电部位外露而降低触电的风险。如图5和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可阻隔电极、避免触电的电池安全模组50,其构成大体上与该电池安全模组10相同,不同处在于还包含有第一、第二嵌接件52、54,是相对锁置于第一、第二盒体56、58的壳座60间而位于电池组26外侧,分别具有一概呈矩形的本体64与突出本体64而概呈尖片状的一嵌接部66,各该嵌接部66与本体64之间是形成一嵌槽68。借此,各该嵌接件52、54是可供嵌接而扩增电池安全模组50的数量。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可阻隔电极、避免触电的电池安全模组,其借由第一、第二导电模组设置于电池组顶、底二端的设计,不仅可改变已知电动车电池利用外壳收容电池芯的设计,更可同时解决已知电动车电池外露太多导电部位而易触电的缺点,安全功效甚佳。此外,本实用新型该电池安全模组更可将第一、第二盒体连接送风或灭火装置,且于各该盒体对应电池组的一侧设置多数通风口,并增设感热装置与驱动送风或灭火等装置的控制系统,可于该电池安全模组产生过热、过冷或起火燃烧的状况时,自动启动送风或灭火装置,将冷、热风或灭火物质(如灭火泡沫或灭火粉)输入二盒体内,并通过各通风口散布至电池组,进而获致可散热保暖与阻燃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可阻隔电极、避免触电的电池安全模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 一电池组,包含复数电池芯;及 二导电模组,设置于该电池组二端,分别包含一盒体,是绝缘材质;各该盒体分别设有一容纳空间;若干导电片,设置于该盒体的该容纳空间内并电连接电池芯的导电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阻隔电极、避免触电的电池安全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盒体分别包含相对盖合的一壳座与一盖片,各该壳座对应电池芯的一侧分别开设有复数容纳口,各该电池芯一端是穿置于容纳口,该导电片是置于壳座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阻隔电极、避免触电的电池安全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壳座的开口端缘环设有一阶部,各该盖片是互补地置于该阶部上,各该容纳口是设置于壳座对应盖片的一侧,该导电片是置于壳座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阻隔电极、避免触电的电池安全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壳座内还设有若干插座;各该盖片上还设有对应插座的若干通孔;复数导电棒,插置于该插座并接触导电片、突出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阻隔电极、避免触电的电池安全模组,其特征在于,是包含有一第一导电棒与一第二导电棒,该第一导电棒是插置于一盒体的插座并接触导电片、突出通孔,该第二导电棒是穿置于二盒体的插座间并接触导电片而突出另一盒体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阻隔电极、避免触电的电池安全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二嵌接件,相对连接于该二导电模组的盒体间而位于电池组外侧,各该嵌接件外侧分别设有一嵌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阻隔电极、避免触电的电池安全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嵌接件分别包含一本体与突出本体的一嵌接部,各该嵌接部与本体间是形成一嵌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可阻隔电极、避免触电的电池安全模组,包含有一电池组与二导电模组,该电池组包含复数电池芯,该二导电模组是设置于该电池组二端,分别包含一盒体,是绝缘材质,若干导电片,设置于该盒体内并电连接该电池芯的导电端;借此,各该导电片是被盒体包覆而不会被接触,可产生避免触电的功效。
文档编号H01M10/04GK203026567SQ20122057233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8日
发明者丘为臣, 杨正益 申请人:皆盈绿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