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插座及板对板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1110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器插座及板对板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插座,包括底端连接在一PCB板上的插座基座,PCB板固定安装在一面壳上,还包括加强支架及五金后盖,加强支架位于PCB板上并固定连接在五金后盖上,五金后盖固定在面壳上,所述加强支架及五金后盖均设有镂空部,插座基座从所述镂空部伸出,加强支架设有与PCB板支撑固定的连接部以及卡住插座基座顶端边缘的限位凸起部。本发明的连接器插座增加了加强支架及五金后盖,五金后盖固定在面壳上,通过加强支架的连接部实现PCB与五金后盖的刚性连接,从而使PCB板在接入插头插接受力时不变形;通过加强支架的限位凸起部,使插座基座在拔出插头受力时卡住插座基座顶端边缘,防止插座基座拔出受力,连接器电性连接性能稳定。
【专利说明】一种连接器插座及板对板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结构,尤其是指一种连接器插座及板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在计算机主机板、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及交换机等印刷电路板中常常用到连接器,尤其是透过排针方式将两块平行或垂直的电路板连接的板对板连接器。板对板连接器一般由插头和插座组成,且插头和插座内分别布置有插头端子和插座端子。插头端子与插座端子的一端分别与一印刷电路板电性接触,另一端彼此电性连接,从而实现两平行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板对板连接器在制作成本、可扩充性及拆卸作业上有较大的优势。
[0003]在汽车音响行业中,采用板对板连接器可以减少面壳上的PCB板与主机的PCB板的排线连接,方便生产作业及提高连接可靠性。面壳与主机安装对接时,需有一定的安装插接力,即安装时主机的板对板插头对面壳的板对板插座有一定的冲击力,此力量易造成面壳上的PCB板变形及面壳的板对板插座受力失效,为防止此风险,一般在塑胶面壳端直接做结构支撑PCB以防止受力变形。然而,现行的带TFT屏音响产品,要求屏尺寸越来越大,占据面壳大部分面积,面壳无法延展结构以支撑面壳上的PCB板,而且带TFT的产品要求连接PIN数较多,板对板插座连接PIN数越多,之间对插接力要求越高,即主机与面壳的对接力量要求越高,如无支撑结构,将导致面壳上的PCB板变形及面壳端的板对板连接器失效,从而影响电性连接性能,甚至该种板对板连接器组合的电子产品受到外力冲击时造成插座的脱离。
[0004]而且上述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于常态对外插拔使用下,如何使连接器能与计算机系统或电子装置内部的电路板稳固结合也是成为了本案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防止插座接入插头插接受力时变形,同时又能保证插座拔出受力时稳固的连接器插座及板对板连接器。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连接器插座,包括底端连接在一 PCB板上的插座基座,PCB板固定安装在一面壳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支架及五金后盖,所述加强支架位于PCB板上并固定连接在五金后盖上,所述五金后盖固定在面壳上,所述加强支架及五金后盖均设有镂空部,所述插座基座从所述镂空部伸出,所述加强支架设有与PCB板支撑固定的连接部以及卡住插座基座顶端边缘的限位凸起部。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连接部设有2个,分别连接在PCB板上的插座基座对称的两侧边。上述结构连接部一左一右连接在插座基座的两边,使PCB板在接入插头插接时受力均匀,起到支撑作用。
[0009]具体的,所述连接部的端部设有一内凹的勾槽,所述PCB板上开有槽孔,所述勾槽勾设于槽孔边缘上。藉由上述的结构,采用勾槽勾设于槽孔边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
[0010]优选的,所述勾槽的开口内侧边缘设有用于将所述勾槽与所述PCB板紧密连接的凸起压紧部。当勾槽勾扣槽孔边缘时,通过凸起压紧部塞紧整个勾槽,使连接器插座在插接与受到外力冲击时不发生偏移,连接更可靠。
[0011]具体的,所述五金后盖开有安装孔,所述加强支架设有对应所述安装孔的螺纹孔,所述五金后盖通过螺丝穿过所述安装孔与加强支架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0012]具体的,所述限位凸起部为加强支架向所述镂空部中心突出的一延伸折边。采用折边结构,制造加工方便。
[0013]基于同一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连接器插头配合的上述连接器插座。
[0014]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5]本发明的连接器插座增加了加强支架及五金后盖,五金后盖固定在面壳上,通过加强支架的连接部实现PCB与五金后盖的刚性连接,从而使PCB板在接入插头插接受力时不变形;通过加强支架的限位凸起部,使插座基座在拔出插头受力时卡住插座基座顶端边缘,防止插座基座拔出受力,连接器电性连接性能稳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施例连接器插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施例加强支架与PCB板装配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4为本实施例加强支架与PCB板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施例板对板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插座,包括底端连接在一 PCB板I上的插座基座2,PCB板I固定安装在一面壳3上,还包括加强支架4及五金后盖5,所述加强支架4位于PCB板I上并固定连接在五金后盖5上,所述五金后盖5固定在面壳3上,所述加强支架4及五金后盖5均设有镂空部6,所述插座基座2从所述镂空部6伸出,所述加强支架4设有与PCB板I支撑固定的连接部7以及卡住插座基座2顶端边缘的限位凸起部8。具体的,所述五金后盖5开有安装孔12,所述加强支架4设有对应所述安装孔12的螺纹孔13,所述五金后盖5通过螺丝14穿过所述安装孔12与加强支架4的螺纹孔13螺纹连接。
[0024]所述连接部7的端部设有一内凹的勾槽9,所述PCB板I上开有槽孔10,所述勾槽9勾设于槽孔10边缘上。所述限位凸起部8为加强支架4向所述镂空部6中心突出的一延伸折边。
[0025]所述勾槽9的开口内侧边缘设有用于将所述勾槽9与所述PCB板I紧密连接的凸起压紧部11。当勾槽勾扣槽孔边缘时,通过凸起压紧部塞紧整个勾槽,使连接器插座在插接与受到外力冲击时不发生偏移,连接更可靠。
[0026]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部7设有2个,分别连接在PCB板I上插座基座2对称的两侧边。
[0027]如图5所示,基于同一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插头15,还包括与连接器插头15配合的上述连接器插座。
[0028]本发明的连接器插座安装时,所述加强支架的连接部7穿过PCB板I的槽孔10,从而勾扣于PCB板I上,然后将五金后盖5安装固定到面壳3上,五金后盖5通过两个螺丝14与加强支架的螺纹孔13连接,实现PCB板I与五金后盖5的刚性连接,从而使PCB板在接入连接器插头15插接受力时不变形及避免板对板插座失效;通过加强支架上的限位凸起部8,在安装完成固定后,限位凸起部8压紧插座基座2顶端边缘,又能防止插座基座在连接器插头15拔出时受力。
[0029]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插座,包括底端连接在一 PCB板上的插座基座,PCB板固定安装在一面壳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支架及五金后盖,所述加强支架位于PCB板上并固定连接在五金后盖上,所述五金后盖固定在面壳上,所述加强支架及五金后盖均设有镂空部,所述插座基座从所述镂空部伸出,所述加强支架设有与PCB板支撑固定的连接部以及卡住插座基座顶端边缘的限位凸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2个,分别连接在PCB板上的插座基座对称的两侧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端部设有一内凹的勾槽,所述PCB板上开有槽孔,所述勾槽勾设于槽孔边缘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勾槽的开口内侧边缘设有用于将所述勾槽与所述PCB板紧密连接的凸起压紧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五金后盖开有安装孔,所述加强支架设有对应所述安装孔的螺纹孔,所述五金后盖通过螺丝穿过所述安装孔与加强支架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部为加强支架向所述镂空部中心突出的一延伸折边。
7.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连接器插头配合的上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连接器插座。
【文档编号】H01R13/46GK103633477SQ201310567171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发明者】黄科伟 申请人: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