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引线的初校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24953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二极管引线的初校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二极管引线的初校直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至少两级依次衔接的初校直机构、以及驱动初校直机构运动的驱动机构,初校直机构包括落料挡板、搓料底板、初校直辊,搓料底板倾斜设置,落料挡板和初校直辊位于搓料底板斜上方,落料挡板和搓料底板均固定连接在机架上,落料挡板的下端和搓料底板的上端形成落料口,搓料底板和初校直辊之间留有能调节间隙的初校直通道,搓料底板为向初校直辊方向弯曲的弧形,驱动机构驱动初校直辊旋转。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经过至少两次初校直、校直效果好、校直效率高、工人成本低、废品率低、有效避免了在校直过程中二极管扭绞、断脚和报废现象以及漏校直现象。
【专利说明】二极管引线的初校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极管引直设备,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二极管引线的初校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是二极管生产大国,全国有数百家生产二极管的企业,每年的二极管生产数量约1200亿只二极管,而未电镀红毛管经过电镀后造成引线弯曲,必须经过校直后才能打印测试包装。目前的二极管大多采用人工进行校直,由于劳动密集,生产效率低下,人员流动频繁等原因造成二极管的校直成为了各个厂家的生产瓶颈。国内好多同行看到这个瓶颈,有厂家尝试用机器校直的方式取代人工搓直的方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这些方法采用震动料盘排向,利用传动皮带的间隙形成校直通道,在垂直和水平方向进行校直,某种程度上替代了人工的校直,但是由于机械校直的特性,造成二极管排向过程中相互摩擦,镀锡层被破坏发黑,并且双向强制搓直,造成二极管引线的断脚和卡阻现象发生,造成废品率高。同时,机构复杂,噪声大,不能自动分离大弯曲的二极管,后续还要人工挑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经过至少两次初校直、校直效果好、校直效率高、工人成本低、废品率低、有效避免了在校直过程中二极管扭绞、断脚和报废现象以及漏校直现象的二极管引线的初校直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二极管引线的初校直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至少两级依次衔接的初校直机构、以及驱动初校直机构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初校直机构包括落料挡板、搓料底板、初校直辊,所述搓料底板倾斜设置,所述落料挡板和初校直辊位于搓料底板斜上方,所述落料挡板和搓料底板均固定连接在机架上,所述落料挡板的下端和搓料底板的上端形成落料口,所述搓料底板和初校直辊之间留有能调节间隙的初校直通道,所述搓料底板为向初校直辊方向弯曲的弧形,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初校直辊旋转。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最上层的初校直机构的搓料底板上端还设有水平直料震荡装置,所述水平直料震荡装置包括水平直料梳料板以及位于水平直料梳料板下方的震动机构,所述最上层初校直机构的搓料底板上端与水平直料梳料板的尾端之间形成了能调节间隙的大弯料回收通道。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大弯料回收通道下方设有大弯料回收装置,所述大弯料回收装置包括倾斜向下的大弯料承接板,所述大弯料承接板下方设有回收校直辊和回收搓料板,所述回收搓料板和回收校直辊之间为回收校直通道,所述回收搓料板位于回收校直辊的斜上方,所述回收搓料板上端和大弯料承接板下端形成大弯料校直落料口,所述回收校直通道下方设有回收挡板。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套装在减速电机上的电机轴上的驱动链轮、链条、与回收校直辊同轴安装的回收校直链轮、张紧轮以及分别与多个初校直辊同轴安装的多个初校直链轮,所述驱动链轮、多个初校直链轮、回收校直链轮和张紧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多个初校直链轮同向旋转,所述回收校直链轮与多个初校直链轮反向旋转。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最下层的初校直机构的搓料底板的下部设有多个分流条,所述多个分流条呈竖向并列排布,相邻的分流条之间构成半成品落料槽。
[0010]通过供料装置送来的料进入水平直料震荡装置上的水平直料梳料板上,通过水平直料震荡装置将二极管相互距离拉开,使其不会相互摩擦、呈竖向均匀排列,在进入最上层初校直机构之前,弯曲变形较大的二极管便会通过大弯料回收通道进入回收校直通道进行校直然后进行回收,其余的弯曲变形较小的二极管有间隔并按顺序的从落料口横向滚入最上层的初校直通道进行初步校直,由于初校直通道的搓料底板为弧形,其与二极管为面接触,因此校直效果更好;二极管再依次经过多级初校直机构进行校直,直至经过最后一级初校直机构的搓料底板下部的分流条对二极管进行分流,使二极管呈竖向排列并沿着半成品落料槽落下,方便进入后续的精校直工序。
[0011]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二极管引线的初校直装置,经过至少两级初校直工序,其初校直通道上方为初校直辊、下方为向初校直辊方向弯曲的弧形的搓料底板,使得二极管与搓料底板为面接触,校直效果更好,校直效率高。此外,大弯料回收通道下方设有大弯料回收装置,大弯料回收装置对大弯料实施回收校直,使得回收后的二极管引出线达到一定程度的变直,从而能对回收后的二极管再次进行初校直和精校直,大大减少了废品率。并且初校直辊不对二极管进行强制搓直,能够避免二极管死弯,扭绞,卡阻现象,降低了人工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17]参见图1、图2和图3,二极管引线的初校直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至少两级依次衔接的初校直机构、以及驱动初校直机构运动的驱动机构,初校直机构包括落料挡板51、搓料底板52、初校直辊53,搓料底板52倾斜设置,落料挡板51和搓料底板52均固定连接在机架I上,落料挡板51的下端和搓料底板52的上端形成落料口 512,搓料底板52和初校直辊53之间留有能调节间隙的初校直通道54,搓料底板52为向初校直辊53方向弯曲的弧形,驱动机构驱动初校直辊53旋转。
[0018]最上层的初校直机构的搓料底板52上端还设有水平直料震荡装置,水平直料震荡装置包括水平直料梳料板411以及位于水平直料梳料板411下方的震动机构,最上层初校直机构的搓料底板52上端与水平直料梳料板411的尾端之间形成了能调节间隙的大弯料回收通道8,大弯料回收通道8的直线距离能根据二极管的规格调节,其直线距离基本为一个二极管的长度,当二极管引出线弯曲时,即进入该大弯料回收通道8。大弯料回收通道8下方设有大弯料回收装置,大弯料回收装置包括倾斜向下的大弯料承接板81,大弯料承接板81下方设有回收校直辊82和回收搓料板83,回收搓料板83和回收校直辊82之间为回收校直通道823,回收搓料板83位于回收校直辊82的斜上方,回收搓料板83上端和大弯料承接板81下端形成大弯料校直落料口 813,回收校直通道823下方设有回收挡板84。
[0019]上述初校直装置的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套装在减速电机上的电机轴上的驱动链轮502、链条503、与回收校直辊82同轴安装的回收校直链轮504、张紧轮505以及分别与多个初校直辊53同轴安装的多个初校直链轮501,驱动链轮502、多个初校直链轮501、回收校直链轮504和张紧轮505通过链条503传动连接,多个初校直链轮501同向旋转,回收校直链轮504与多个初校直链501轮反向旋转。
[0020]最下层的初校直机构的搓料底板52下部设有多个分流条55,多个分流条55呈竖向并列排布,相邻的分流条55之间构成半成品落料槽56, 二极管经过该半成品落料槽56落下。
[00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极管引线的初校直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2]通过供料装置送来的料进入水平直料震荡装置上的水平直料梳料板411上,通过水平直料震荡装置将二极管相互距离拉开,使其不会相互摩擦、呈竖向均匀排列,在进入最上层初校直机构之前,弯曲变形较大的二极管便会通过大弯料回收通道8进入回收校直通道823进行校直然后进行回收,其余的弯曲变形较小的二极管有间隔并按顺序的从落料口512横向滚入最上层的初校直通道54进行初步校直,二极管在初校直辊53的带动下相对于搓料底板52滚动,从而达到搓直的效果,由于初校直通道54的搓料底板52为弧形,其与二极管为面接触,因此校直效果更好;二极管再依次经过多级初校直机构进行多次校直,直至经过最后一级初校直机构的搓料底板52下部的分流条55对二极管进行分流,使二极管呈竖向排列并沿着半成品落料槽56落下,方便进入后续的精校直工序。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二极管引线的初校直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至少两级依次衔接的初校直机构、以及驱动初校直机构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初校直机构包括落料挡板、搓料底板、初校直辊,所述搓料底板倾斜设置,所述落料挡板和初校直辊位于搓料底板斜上方,所述落料挡板和搓料底板均固定连接在机架上,所述落料挡板的下端和搓料底板的上端形成落料口,所述搓料底板和初校直辊之间留有能调节间隙的初校直通道,所述搓料底板为向初校直辊方向弯曲的弧形,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初校直辊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引线的初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上层的初校直机构的搓料底板上端还设有水平直料震荡装置,所述水平直料震荡装置包括水平直料梳料板以及位于水平直料梳料板下方的震动机构,所述最上层初校直机构的搓料底板上端与水平直料梳料板的尾端之间形成了能调节间隙的大弯料回收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极管引线的初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弯料回收通道下方设有大弯料回收装置,所述大弯料回收装置包括倾斜向下的大弯料承接板,所述大弯料承接板下方设有回收校直辊和回收搓料板,所述回收搓料板和回收校直辊之间为回收校直通道,所述回收搓料板位于回收校直辊的斜上方,所述回收搓料板上端和大弯料承接板下端形成大弯料校直落料口,所述回收校直通道下方设有回收挡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极管引线的初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套装在减速电机上的电机轴上的驱动链轮、链条、与回收校直辊同轴安装的回收校直链轮、张紧轮以及分别与多个初校直辊同轴安装的多个初校直链轮,所述驱动链轮、多个初校直链轮、回收校直链轮和张紧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多个初校直链轮同向旋转,所述回收校直链轮与多个初校直链轮反向旋转。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二极管引线的初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下层的初校直机构的搓料底板的下部设有多个分流条,所述多个分流条呈竖向并列排布,相邻的分流条之间构成半成品落料槽。
【文档编号】H01L21/60GK203553107SQ201320591052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4日
【发明者】吴小奎 申请人:黄山市祁门鼎峰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