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9682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防爆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防爆锂离子电池,包括有电池壳体、设置于电池壳体内的极片组、灌注在电池壳体内的电解液和密封盖设在电池壳体顶部的电池盖帽,极片组的中心处形成有圆孔,圆孔中插设有中空的空心柱,空心柱的上下两端均为圆锥状结构,电池盖帽位于圆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安全阀,本实用新型利用空心柱稳定了卷芯的基本结构,并对里层的隔膜起了很好的固定作用,防止卷芯变形,提高电池内部结构稳定性及抗挤压能力,提高电池安全性。
【专利说明】防爆锂离子电池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防爆锂离子电池。
[0003]【背景技术】:
[0004]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摄像机、笔记本电脑、便携式DVD和数码相机等移动设备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圆柱型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和长使用寿命等优点,因此在各种移动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0005]圆柱型锂离子电池一般包括具有卷绕结构的极片组,极片组由正极片、负极片和间隔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离膜卷绕而成,具有卷绕结构的极片组装入电池壳体中并充入电解液,然后通过电池盖帽密封。目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在制作过程中,卷绕工序中在卷芯完成时,卷芯中心会形成一个圆孔,会对最里层的隔膜及电芯的基本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对电池的结构固定,使得电池的卷芯容易变形,电池的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及抗挤压能力差,降低了电池的安全性。
[0006]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电池内部结构稳定性及抗挤压能力、提高电池安全性的防爆锂离子电池。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防爆锂离子电池,包括有电池壳体、设置于电池壳体内的极片组、灌注在电池壳体内的电解液和密封盖设在电池壳体顶部的电池盖帽,极片组的中心处形成有圆孔,圆孔中插设有中空的空心柱,空心柱的上下两端均为圆锥状结构,电池盖帽位于圆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安全阀。
[0010]所述电池盖帽包括有位于空心柱上方的孔板、通过焊点电性连接于孔板上的防爆片、置于防爆片上的顶盖以及包覆防爆片和孔板的密封胶圈,孔板、防爆片和顶盖依次层叠,密封胶圈被电池壳体压实密封。
[0011]所述空心柱为不锈钢材质。
[0012]所述空心柱的上端和下端均开设有缺口。
[0013]所述电池壳体底部填充有胶状物质层。
[0014]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电池壳体、设置于电池壳体内的极片组、灌注在电池壳体内的电解液和密封盖设在电池壳体顶部的电池盖帽,极片组的中心处形成有圆孔,圆孔中插设有中空的空心柱,空心柱的上下两端均为圆锥状结构,电池盖帽位于圆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安全阀,本实用新型利用空心柱稳定了卷芯的基本结构,并对里层的隔膜起了很好的固定作用,防止卷芯变形,提高电池内部结构稳定性及抗挤压能力,提高电池安全性。
[0015]【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电池壳体1、设置于电池壳体I内的极片组2、灌注在电池壳体I内的电解液和密封盖设在电池壳体I顶部的电池盖帽5,极片组2的中心处形成有圆孔3,圆孔3中插设有中空的空心柱4,空心柱4的上下两端均为圆锥状结构,电池盖帽5位于圆孔3对应的位置设有安全阀6。本实用新型利用空心柱4稳定了卷芯的基本结构,并对里层的隔膜起了很好的固定作用,防止卷芯变形,提高电池内部结构稳定性及抗挤压能力,提高电池安全性。
[0019]电池盖帽5包括有位于空心柱4上方的孔板51、通过焊点电性连接于孔板51上的防爆片52、置于防爆片52上的顶盖53以及包覆防爆片52和孔板51的密封胶圈54,孔板51、防爆片52和顶盖53依次层叠,密封胶圈54被电池壳体I压实密封,当电池内部的气体压力值超过预定压力值时,气体可以通过孔板51的气孔作用于防爆片52并将防爆片52撕裂,以及时排出电池内的气体,防止电池起火或爆炸。
[0020]空心柱4为不锈钢材质,强度高,更能提高电池内部结构稳定性及抗挤压能力。空心柱4的上端和下端均开设有缺口 41,当空心柱4贴合于电池盖帽5的孔板51或电池壳体I的底部时,缺口 41与电池盖帽5的孔板51或电池壳体I的底部之间仍然存在间隙,此间隙可以充当气体排出的通道,从而防止中心管的气体排出通道被堵塞,便于气体快速排出,因此可以减少燃烧和爆炸等安全问题的发生,显著改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电池壳体I底部填充有胶状物质层7,通过在电池壳体I底部注入胶状物质层7来固定收容于电池壳体I内的极片组2和有效保护极片组2负极端子在电池壳体I底部的焊点,使焊点不会因为极片组2的震动而破损,从而有效改善了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抗震动和抗冲击性能,进而使电池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得以明显提高。
[0021]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
1.防爆锂离子电池,包括有电池壳体(I)、设置于电池壳体(I)内的极片组(2)、灌注在电池壳体(I)内的电解液和密封盖设在电池壳体(I)顶部的电池盖帽(5),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组(2)的中心处形成有圆孔(3),圆孔(3)中插设有中空的空心柱(4),空心柱(4)的上下两端均为圆锥状结构,电池盖帽(5)位于圆孔(3)对应的位置设有安全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帽(5)包括有位于空心柱(4)上方的孔板(51)、通过焊点电性连接于孔板(51)上的防爆片(52)、置于防爆片(52)上的顶盖(53)以及包覆防爆片(52)和孔板(51)的密封胶圈(54),孔板(51 )、防爆片(52)和顶盖(53)依次层叠,密封胶圈(54)被电池壳体(I)压实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柱(4)为不锈钢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柱(4)的上端和下端均开设有缺口(41)。
5.根据权利要求f4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爆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I)底部填充有胶状物质层(7)。
【文档编号】H01M10/0525GK203932223SQ201420308804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1日
【发明者】王怀林 申请人:东莞市格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