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架、电池分隔固定装置及使用了其的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2020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端子架、电池分隔固定装置及使用了其的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组的端子架(11),其包括:端子板(1)、至少2个凸起部(2)、以及以贯穿所述端子板(1)的厚度方向的方式设置的至少1个固定孔(3),所述端子板(1)包括用于与电池的侧面接触的内表面和不与电池接触且位于所述内表面的相反侧的外表面,所述至少2个凸起部(2)沿着所述端子板(1)的长边(A)设置在所述外表面上,用于与电池组的端子嵌合。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使用了该端子架的电池分隔固定装置以及电池组。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端子架,能大大减少电池组的装配工序以及部件的数量,不会导致充电端子偏位,电池组的尺寸稳定性高。
【专利说明】端子架、电池分隔固定装置及使用了其的电池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组的端子架、使用了该端子架的电池分隔固定装置及使用了该电池分隔固定装置的电池组。

【背景技术】
[0002]为了能够输出规定的电压以及容量,通常将多个电池组装成电池组,从而能广泛用作各种设备等的电源以及家庭用电源等中。
[0003]现有技术中,在电池组的组装时,如图5所示,在相邻的两列电池95间通常用隔板96进行分隔,以避免因连接两列电池95的镍片互相接触以及两列电池之间互相接触而发生短路。此外,在电池组的顶端设置有端子板90,通常采用双面胶将所述端子板90与隔板96黏贴固定。但是,利用双面胶进行固定时,黏贴对位困难,容易导致端子板90发生偏离,从而充电端子91的位置会发生偏差,由此会导致难以进行电池组的壳体的装配,电池组的生产效率降低。
[0004]进而,如图5所示,在充电端子91与电池回路94进行连接时,在充电端子91与所述电池回路94之间需要设置连接片92,并且需要通过点焊来将连接片92与所述充电端子91和电池回路94连接。同时,为了避免短路,需要在连接片92与电池壳之间设置绝缘片93。另外,充电端子91需要通过连接片92连接在端子板90上。由于电池组中需要设置多个充电端子91,进而有时还需要设置温度检测端子等端子,因此,需要追加设置许多绝缘片93,并且需要对多个连接片92进行重复点焊连接。因而,现有技术的电池组的装配中,需要使用的部件繁多,装配难度大,得到的电池组的结构复杂,尺寸稳定性差。
[0005]另外,如图5所示,通常在电池组中需要安装热敏开关97。为了防止热敏开关97的两个镍片98与电池95的壳体接触而发生短路,通常需要将镍片98套上热缩套管进行绝缘后焊接到电池95的端部。但是,在将套有热缩套管的镍片98折弯时,由于套有热缩套管的镍片的尺寸增大,因此容易超出电池表面,从而影响后续的电池组的壳体的装配。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装配、难以发生充电端子的位置偏离、且能使电池组的尺寸稳定性大幅提高的用于电池组的端子架、使用了该端子架的电池分隔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紧凑、简单、容易装配、所需部件少、尺寸稳定性高的使用了该电池分隔固定装置的电池组。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组的端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架包括:端子板、至少2个凸起部、以及以贯穿所述端子板的厚度方向的方式设置的至少I个固定孔,所述端子板包括用于与电池的侧面接触的内表面和不与电池接触且位于所述内表面的相反侧的外表面,所述至少2个凸起部沿着所述端子板的长边设置在所述外表面上,用于与电池组的端子嵌合。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子架,优选所述凸起部为直四棱柱。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子架,优选在所述凸起部的顶面上形成有凹槽。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子架,优选所述凸起部的数量为2?5个。
[0011 ]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子架,优选所述凸起部的数量为3个,所述3个凸起部分别用于与正极充电端子、温度检测端子以及负极充电端子嵌合。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子架,优选所述凸起部的一条底边与所述端子板的长边重合,沿着用于与正极充电端子嵌合的凸起部的所述底边在所述端子板的内表面上垂直地设置有延伸壁。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子架,优选所述端子板的长边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向所述内表面侧弯曲的圆弧部。
[00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组的电池分隔固定装置,其包括用于将电池组中相邻的两列电池分隔的至少一个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分隔固定装置还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子架,在所述隔板的不与电池接触的侧面上且在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处设置有至少I个固定销,通过将所述固定销从所述端子架的内表面插入到所述端子架的固定孔中,能够将所述端子架固定在所述隔板的侧面上并且使所述端子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垂直。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分隔固定装置,优选在设置有所述固定销的所述隔板的侧面上且在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处沿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3条绝缘凸筋。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分隔固定装置,优选在所述隔板的与电池接触的侧面上与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垂直地设置有分隔片。
[00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其包括多个圆柱形电池、电池分隔固定装置、正极充电端子以及负极充电端子,通过所述电池分隔固定装置将所述多个圆柱形电池分隔并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分隔固定装置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分隔固定装置,所述正极充电端子和所述负极充电端子分别嵌合在所述端子架的凸起部上。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组,优选所述电池组还包括温度检测端子,所述温度检测端子嵌合在所述端子架的凸起部上。
[0019]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组,优选所述电池组还包括热敏开关,所述热敏开关通过两个镍片连接到所述圆柱形电池的端部,所述镍片各自经由所述隔板上的由相邻的两条绝缘凸筋形成的绝缘通道而与电池壳绝缘。
[0020]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对现有技术的端子板和隔板的结构做了改进,制作了一种新型的端子架,该端子架设置在电池组的侧面,充电端子以及连接片能直接设置在该端子架上,因此,在将充电端子与电池回路进行连接时,不需要重复点焊以及追加设置额外的绝缘片,大大减少了电池组的装配工序以及使用的部件的数量,并且,利用设置在端子板上的固定孔和设置在隔板上的固定销,能够快速地将端子板与隔板进行定位并固定连接,电池组的装配性优良,并且不会导致充电端子偏位,电池组的尺寸稳定性优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端子架的平面示意图。
[0022]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端子架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电池分隔固定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电池组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5是表示现有技术涉及的电池组的立体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I端子板、2凸起部、3固定孔、11端子架、A端子板的一条长边、4延伸壁、5圆弧部、51延伸壁、21连接片定位销、22凹槽、6隔板、7固定销、61分隔片、8绝缘凸筋、9连接片、10电池、12热敏电阻、13 二极管、14热敏开关、151正极充电端子、152负极充电端子、153温度检测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0029]<端子架>
[0030]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池组的端子架包括:端子板、至少2个凸起部、以及以贯穿上述端子板的厚度方向的方式设置的至少I个固定孔,上述端子板包括用于与电池的侧面接触的内表面和不与电池接触且位于上述内表面的相反侧的外表面,上述至少2个凸起部沿着上述端子板的长边设置在上述外表面上,用于与电池组的端子嵌合
[003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端子架的例子。如图1所示,该端子架11包括--端子板1、两个凸起部2、以及以贯穿上述端子板I的厚度方向的方式设置的两个固定孔3,上述端子板I包括用于与电池的侧面接触的内表面和不与电池接触且位于上述内表面的相反侧的外表面,上述两个凸起部2沿着上述端子板的长边A设置在上述外表面上,用于与电池组的端子嵌合。
[0032]本实用新型的端子架通过在其外表面上设置用于与电池组的端子嵌合的凸起部,从而电池组的端子能直接嵌合在上述凸起部上,不需要重复点焊以及追加设置额外的绝缘片,大大减少了电池组的装配工序以及使用的部件的数量,使得端子的装配变得容易,并有效防止了端子的位置偏离等问题。进而,通过在端子板上设置固定孔,能够将端子板与电池组的隔板良好地进行定位并固定,从而能容易地装配端子架。现有的设置在电池组的顶端的端子板无法实现这样的技术效果。
[0033]本实用新型中,对于上述凸起部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能够与电池组的端子嵌合即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地设计。优选上述凸起部为柱状体,更优选为直四棱柱。另外,上述凸起部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电池组中的端子的数量进行适当设定,优选为2?5个,更优选为3个。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端子”是指电池组中使用的各种端子,例如,可以是正极充电端子、负极充电端子、温度检测端子等。
[0034]此外,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固定孔的位置、大小以及数量均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隔板上的固定销的位置、大小以及隔板的个数进行适当选择,只要在通过上述固定销和固定孔将端子架与隔板连接时,能将端子架定位并固定在隔板的侧面,且使端子架的长度方向与隔板的长度方向垂直即可。上述固定孔的数量优选为2?5个。
[0035]作为上述端子架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上述凸起部2的数量为3个,在上述端子板I的外表面上沿端子板I的长边A以规定的间隔设置,上述3个凸起部2分别用于与正极充电端子、温度检测端子以及负极充电端子嵌合。其中,上述“规定的间隔”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0036]进而,如图2所示,优选在上述凸起部的顶面形成有凹槽22,从而能够更好的和端子的凸块配合增加固定性。作为凹槽22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如图2所示,可以是沿着凸起部的顶面的三边形成加强筋来构成上述凹槽22。
[0037]另外,如图2所示,优选上述凸起部2的一条底边与上述端子板的长边A重合,沿着用于与正极充电端子嵌合的凸起部的上述底边在上述端子板的内表面上垂直地设置有延伸壁4。通过设置延伸壁4,便于将与端子连接的连接片嵌合在该延伸壁4上,并能够防止该连接片与电池发生接触而导致的短路。为了更牢固地嵌合连接片,优选在延伸壁上设置有固定销,上述固定销能够与连接片上的通孔嵌合。
[0038]另外,如图2所示,优选上述端子板I的长边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向上述凸起部2的内表面弯曲的圆弧部5。通过形成这样的圆弧部5,能够使端子架11更好地与电池贴合,从而对电池进行固定,并使电池组的尺寸稳定性更加优异。另外,优选沿着与长边A相连的圆弧部5的弧垂直于弧面地形成有延伸壁51,从而端子架能更可靠地对电池进行固定,且在安装时容易进行定位。
[0039]此外,如图2所示,根据需要,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端子板I上进一步设置连接片定位销21,上述连接片定位销21用于嵌合连接片。通过将连接片直接嵌合在端子板I的定位销21上,能够减少点焊的次数以及绝缘片的数量,使得电池组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另外,关于上述连接片定位销21的设置位置以及具体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如图2所示,连接片定位销21可以分别设置在各个凸起部2的下方。
[0040]<电池分隔固定装置>
[0041]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分隔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将电池组中相邻的两列电池分隔的至少一个隔板以及上述端子架,在上述隔板的不与电池接触的侧面上且在上述隔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处设置有固定销,通过将上述固定销从上述端子架的内表面插入到上述端子架的固定孔中,能够将上述端子架固定在上述隔板的侧面上并且使上述端子架的长度方向与上述隔板的长度方向垂直。
[0042]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分隔固定装置,如图3所示,可以在上述隔板6的不与电池接触的侧面上且在上述隔板6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销7,通过将上述固定销7插入到上述端子架11的固定孔3中,从而将上述端子架11与上述隔板6连接。
[0043]对于上述固定销的设定位置、尺寸以及固定销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使用,只要能分别与固定孔嵌合,从而对端子架进行定位并固定即可。例如,可以在一个隔板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固定销。当仅使用一个隔板的情况下,优选在一个隔板上设置2个以上的固定销,当使用多个隔板的情况下,优选在每个隔板上设置一个固定销。
[0044]本实用新型中,上述隔板除了固定销之外,其他结构均可以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隔板相同。
[0045]但是,优选情况下,如图3所示,在上述隔板6的设置有上述固定销7的侧面上且在上述隔板6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处沿上述隔板6的长度方向设置有3条绝缘凸筋8。相邻的2条绝缘凸筋形成绝缘通道,从而在电池组中设置热敏开关的情况下,可以使热敏开关的两个镍片不需要套上热缩套管,直接经由上述绝缘通道而焊接到电池的端部即可。通过这样的结构,能避免因使用热缩套管而导致的电池组尺寸不稳定。
[0046]进而,更优选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在上述隔板6的与电池接触的侧面上与上述隔板的长度方向垂直地设置有分隔片61。在制作电池组时,一列电池中的上下两个电池之间利用弯折的镍片通过点焊连接。当电池组受到跌落等冲击而导致电池之间发生撞击时,镍片容易脱落。但是,通过在弯折的镍片的弯折部中插入上述分隔片61,能够缓解上述冲击,防止镍片脱落,提高电池组的稳定性。另外,分隔片61的个数以及在隔板上设置的位置可以根据电池组每列中所含的电池数来确定。
[0047]此外,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隔板6的不与电池接触的侧面上可以形成有V型槽,从而在电池组上设置热敏电阻等部件时,能将部件收纳在该V型槽中,从而能提高电池组的尺寸稳定性。另外,在上述隔板6的与电池接触的侧面上可以形成有弧形槽,从而能更好地对电池进行收纳固定。
[0048]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端子架以及隔板均由塑料等绝缘材料形成。
[0049]<电池组>
[0050]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包括多个圆柱形电池、上述电池分隔固定装置、正极充电端子以及负极充电端子,通过上述电池分隔固定装置将上述多个圆柱形电池分隔并固定,上述正极充电端子和上述负极充电端子分别嵌合在上述端子架的凸起部上。
[0051]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中,作为端子,除了上述的正极充电端子以及负极充电端子之外,还可以包括温度检测端子等其他端子,这些端子嵌合在上述端子架的凸起部上。
[0052]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中,对于圆柱形电池的数量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可以是2个以上。
[0053]另外,电池组的电池分隔固定装置中的隔板的数量根据电池的数量来确定,例如,为6个电池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两个隔板6将电池分隔为3列,每列2个。但是,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一个隔板6,将电池分隔为2列,每列3个。
[0054]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优选还包括热敏开关,上述热敏开关通过两个镍片连接到上述圆柱形电池的端部,上述镍片各自经由上述隔板上的由相邻的两条绝缘凸筋形成的绝缘通道而与电池壳绝缘。由此,镍片上不需要设置热缩套管。
[005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的具体例子,图4中示出了一种具体的电池组。该电池组包括6个圆柱形电池10、两个隔板6、端子架11、热敏电阻12、二极管13、热敏开关14、正极充电端子151、负极充电端子152、温度检测端子153以及多个连接片9,通过上述隔板6将圆柱形电池分隔成3列,每列为2个电池,上述端子架11通过固定孔3与隔板11的固定销7嵌合而与隔板11固定连接,上述正极充电端子151、负极充电端子152、温度检测端子153分别嵌合在端子架11的凸起部上,并分别通过连接片9与电池回路相连,上述连接片9分别通过连接片定位销21固定在端子架11上。端子架11通过长度方向两端的圆弧部5以及延伸壁4、51进一步对电池进行固定。
[0056]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中,上述正极充电端子151、负极充电端子152、温度检测端子153等端子与连接片9的连接方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将端子与连接片一体形成,也可以通过焊接等将它们电连接。
[005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具体的例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后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记载的范围内想到各种变更的方式,这些变更的方式当然也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电池组的端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架(11)包括:端子板(I)、至少2个凸起部(2)、以及以贯穿所述端子板(I)的厚度方向的方式设置的至少I个固定孔(3),所述端子板(I)包括用于与电池的侧面接触的内表面和不与电池接触且位于所述内表面的相反侧的外表面,所述至少2个凸起部(2)沿着所述端子板(I)的长边(A)设置在所述外表面上,用于与电池组的端子嵌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为直四棱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起部(2)的顶面上形成有凹槽(22)。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的数量为2?5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的数量为3个,所述3个凸起部(2)分别用于与正极充电端子、温度检测端子以及负极充电端子嵌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的一条底边与所述端子板(I)的长边(A)重合,沿着用于与正极充电端子嵌合的凸起部(2)的所述底边在所述端子板(I)的内表面上垂直地设置有延伸壁(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板⑴的长边㈧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向所述内表面侧弯曲的圆弧部(5)。
8.一种用于电池组的电池分隔固定装置,其包括用于将电池组中相邻的两列电池分隔的至少一个隔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分隔固定装置还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架(11), 在所述隔板(6)的不与电池接触的侧面上且在所述隔板(6)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处设置有至少I个固定销(7),通过将所述固定销(7)从所述端子架(11)的内表面插入到所述端子架(11)的固定孔(3)中,能够将所述端子架(11)固定在所述隔板¢)的侧面上并且使所述端子架(1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分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板(6)的设置有所述固定销(7)的侧面上且在所述隔板(6)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处沿所述隔板(6)的长度方向设置有3条绝缘凸筋(8)。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分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板(6)的与电池接触的侧面上与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垂直地设置有分隔片(61)。
11.一种电池组,其包括多个圆柱形电池(10)、电池分隔固定装置、正极充电端子(151)以及负极充电端子(152),通过所述电池分隔固定装置将所述多个圆柱形电池分隔并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分隔固定装置为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分隔固定装置, 所述正极充电端子(151)和所述负极充电端子(152)分别嵌合在所述端子架(11)的凸起部⑵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还包括温度检测端子(153),所述温度检测端子(153)嵌合在所述端子架(11)的凸起部(2)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还包括热敏开关(14),所述热敏开关(14)通过两个镍片连接到所述圆柱形电池的端部,所述镍片各自经由由相邻 的两条绝缘凸筋(8)形成的绝缘通道而与电池壳绝缘。
【文档编号】H01M2/20GK204130603SQ201420358454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宋亮亮, 张健, 王珊 申请人:松下能源(无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