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613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端子模组的电连接器,尤其涉及端子模组中端子的安装方式。
背景技术
: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请参考2011年11月16日公告的第CN202042679U号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端子模组,端子模组包括延伸于上端口内的上对接端子、延伸于下端口内的下对接端子、及用于固定承载上、下对接端子的绝缘载件,其中上、下对接端子与绝缘载件通过插入成型(insertmolding)为一体,插入成型的模具费用高,从而导致电连接器的制造成本高。与本发明相关的另一现有技术请参看2011年4月20日公开的第CN102025055A号中国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端子模组,端子模组包括延伸于上端口内的上对接端子、延伸于下端口内的下对接端子、及用于固定承载上、下对接端子的绝缘载件。上、下对接端子组装于绝缘载件,但是由于对接端子的对接部与对接端子的水平部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重合,从而导致对接端子无法利用治具或自动机将端子压入至绝缘载件,而手工操作压入同样生产成本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端子模组的电连接器,所述端子模组制造成本低且制造自动化程度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端子模组,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上下堆叠设置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处于上端口和下端口之间的分隔壁、以及与上端口和下端口沿前后方向贯通的安装腔,所述端子模组包括绝缘载件及与上端口和下端口对应的若干上对接端子和若干对接下端子,所述绝缘载件包括设置于绝缘载件顶端的上安装槽及设置于绝缘载件底端的下安装槽,上、下对接端子均包括组装于上安装槽或下安装槽的水平部、分别倾斜延伸进上端口或下端口内的对接部,其中上、下对接端子均包括连接在水平部和对接部之间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用于将对接部与水平部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错开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对接端子上设有弯折部,以将对接部与水平部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错开设置,从而治具或自动机能将上、下对接端子的水平部直接安装至绝缘载件上的安装槽,电连接器的制造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附图说明】图1是符合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分解图。图3是图2所示端子模组的立体图,其中滤波元件被省略。图4是图3所示端子模组的分解图。图5是图4所示对接端子模组的分解图。图6是图4所示对接端子模组的俯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连接器100绝缘本体1上端口11下端口12分隔壁13安装腔14顶壁15底壁16定位柱161侧壁17前壁18绝缘载件21开槽210上安装槽211下安装槽212右安装槽213拓展块215定位安装柱216上对接端子22水平部221,231弯折部222,232头部223,233对接部224,234连接部225,235下对接端子23左电路板24右电路板25主板部241,251延伸部242,252定位安装孔243,253导电通孔244,254安装端子块26右安装端子261左安装端子262水平板263竖直板264金属屏蔽壳体3前金属壳31后金属壳32隔离变压器51共模扼流圈52电容器53电阻器54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符合本发明的一种电连接器100,这种电连接器为2X8型RJ45网络插座连接器,并可以安装在外部主板(未图示)上,用以电性连接RJ45网络插头连接器(未图示)与外部主板。如图2至图6所示,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端子模组2、包覆于绝缘本体和端子模组2外的金属屏蔽壳体3。绝缘本体1包括上下堆叠设置的上端口11和下端口12、处于上端口11和下端口12之间的分隔壁13、以及与上端口11和下端口12沿前后方向贯通的安装腔14。绝缘本体1的顶壁15、底壁16、及两侧壁17围成前述上端口11、下端口12及安装腔14。上端口11和下端口12向前贯穿绝缘本体1的前壁18。底壁16上设有安装至外部电路板通孔中的定位柱161。每一端子模组2包括绝缘载件21及与上端口11和下端口12对应的若干上对接端子22和若干下对接端子23,绝缘载件21自安装腔14从后向前安装至靠近分隔壁13,上对接端子22和下对接端子23相应延伸进入上端口11和下端口12。绝缘载件21包括设置于绝缘载件21顶端的上安装槽211及设置于绝缘载件21底端的下安装槽212,上对接端子22和下对接端子23均包括组装于上安装槽211或下安装槽212的水平部221,231分别倾斜延伸进上端口11或下端口12内的对接部224,234。上对接端子22和下对接端子23均包括连接在水平部221,231和对接部224,234之间的弯折部222,232,所述弯折部222,232用于将对接部224,234与水平部221,231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错开设置,从而使得治具和自动机能沿上下方向将水平部221,231压入至上安装槽211或下安装槽212,而不会受到对接部224,234的阻挡。弯折部222,232位于绝缘载件21的前方,上、下对接端子22,23均包括自弯折部222,232向上或向下弯曲延伸的头部223,233,所述对接部224,234自头部223,233向后倾斜延伸。弯折部222,232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位于对接部224,234与水平部221,231在上下方向投影之间(参图6)。上、下对接端子22,23包括自水平部221,231向右或向左延伸超出绝缘载件21的连接部225,235,所述绝缘载件21设有位于其顶端右侧边缘的右安装槽213及位于其底端左侧边缘的左安装槽(未标号),所述上、下对接端子22,23的连接部225,235分别安装于右安装槽213和左安装槽。绝缘载件21设置在其顶端或底端的开槽210以及自其后壁向后延伸出的拓展块215,开槽210面朝向上或向下且开槽由绝缘载件21的四边缘壁围成,拓展块215可以方便安装LED模块或者POE模块,使得电连接器100的功能可以按需组装,增强了端子模组2的共用性。端子模组2还包括竖直设置的左电路板24和右电路板25,所述上对接端子22的连接部225连接于右电路板25,所述下对接端子23的连接部235连接于左电路板24。左、右电路板24、25分别安装有若干滤波元件,例如隔离变压器51、共模扼流圈(commonmodechoke)52、电容器53、以及电阻器54(图2所示)从而形成网络滤波电路。端子模组2还包括设置于左、右电路板24、25之间的安装端子块26,所述安装端子块26包括与右电路板25连接以与上对接端子22电性连接的右安装端子261以及与左电路板24连接以与下对接端子23电性连接的左安装端子262。上对接端子22通过右电路板25以及其上的滤波元件电性连接至右安装端子261,下对接端子通过左电路板24及上的滤波元件电性连接至左电路板24。安装端子块26还包括绝缘载体,所述绝缘载体包括固定左右安装端子262,261的水平板263、自水平板263向上延伸至与绝缘载件21配合的竖直板264,竖直板264能起到支撑绝缘载件21的作用,使得绝缘载件21安装更加稳定。另外,上、下对接端子22,23安装至绝缘载件21形成对接端子模组,左右安装端子261,262安装至绝缘载体的水平板263后形成安装端子模组,对接端子模组安装至安装端子模组(绝缘载件21与竖直板264配合)形成端子一体件,则左、右电路板24,25可以分别一次安装至端子一体件,减少了组装对齐流程。左、右电路板24、25分别包括主板部241、251以及自主板部241、251中间向前延伸出的延伸部242、252,上、下对接端子22,23的连接部225,235分别与右电路板25的延伸部252和左电路板24的延伸部242连接。绝缘载件21分别向左或者向右延伸出定位安装柱216,左、右电路板24、25的延伸部242、252分别设有用于定位安装柱216插入安装的定位安装孔243、253,以及用于上、下对接端子22,23的连接部225,235插入连接的导电通孔244、254。金属屏蔽壳体3包括前金属壳31和与前金属壳31组装在一起的后金属壳32,金属屏蔽壳体3用于屏蔽外部电子元件与电连接器100内部之间的电磁干扰(EMI)。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