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装置和液冷连接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9881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装置和液冷连接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和液冷连接接头。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通讯设备中,常常需要将多个模块组合装配。目前常用的装配连接接头有大容差和小容差两种。由于电子和通讯设备产品的结构涉及很多组件和装配件,这样在最终产品中,由于产生的累计误差导致最终的连接件需要更大的设计间隙来配合,而过大的设计间隙在设计中是不允许的。

业界为了弥补加工和装配误差,往往采用了大容差连接接头的设计方法,而大容差连接接头体积大,占用设备内部空间多,且成本高,不利于产品集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和液冷连接接头,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装置容差小装配质量差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包括:设置于基座上的插座,以及与所述插座配合的插头;其中,所述插座包括浮动部和连接部;所述浮动部套设在所述基座的腔体内,并在受到外力时带动所述连接部沿所述腔体伸缩蠕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浮动部相连并延伸到所述腔体之外,用于与所述插头配合连接;所述基座、所述插座和所述插头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对准机构,所述对准机构用于引导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座。

可选的,所述插座的浮动部与所述基座的腔体壁之间设置有阻尼部。

可选的,所述阻尼部包括套设在所述插座的浮动部上的橡胶垫。

可选的,所述插座的浮动部与所述基座之间还设置有卡位机构。

可选的,所述对准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基座定位孔、设置在所述插座的连接部的连接定位孔、以及设置在所述插头上的定位柱;当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连接时,所述定位柱连续贯穿所述基座定位孔和所述连接定位孔。

可选的,所述基座定位孔、所述连接定位孔以及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为至少2个。

可选的,所述定位柱的长度大于所述插头的长度。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冷连接接头,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和液冷连接接头,插座包括浮动部和连接部;浮动部套设在基座的腔体内,并在受到外力时带动连接部沿腔体蠕动;连接部与浮动部相连并延伸到腔体之外,用于与插头配合连接,这样,当插头插入插座的连接部时,连接部可以在浮动部的带动下与基座发生相对伸缩,从而利用较小的空间和较低的成本有效缓冲装配误差,有效提高了器件连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的一种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连接装置处于半插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连接装置处于完全插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包括:

设置于基座5上的插座6,以及与插座6配合的插头7;

其中,插座6包括浮动部61和连接部62;浮动部61套设在基座5的腔体51内,并在受到外力时带动连接部62沿腔体51伸缩蠕动;连接部62与浮动部61相连并延伸到腔体51之外,用于与插头7配合连接;

基座5、插座6和插头7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对准机构8,对准机构8用于引导插头7插入插座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插座6包括浮动部61和连接部62;浮动部61套设在基座5的腔体51内,并在受到外力时带动连接部62沿腔体51蠕动;连接部62与浮动部61相连并延伸到腔体51之外,用于与插头7配合连接,这样,当插头7插入插座的连接部62时,连接部62可以在浮动部61的带动下与基座5发生相对伸缩,从而利用较小的空间和较低的成本有效缓冲装配误差,有效提高了器件连接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浮动部61在腔体51中的蠕动范围一般是比较小的,只需弥补装配误差即可。为了使这种蠕动更为可控,优选的,在插座6的浮动部61与基座5的腔体51壁之间可以设置阻尼部,以便增加浮动部61在腔体51中蠕动的阻力,从而使蠕动更缓慢,位置更可控。可选的,该阻尼部可以包括套设在所述插座的浮动部上的橡胶垫等,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为了限制插座6的浮动部61在基座5的腔体51中的蠕动范围,插座6的浮动部61与基座5之间还设置有卡位机构,例如限位销或卡簧等。

具体而言,对准机构8可以为各种能够使插头7准确插入插座6的机构,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此不限。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对准机构8可以包括:设置在基座5上的基座定位孔、设置在插座6的连接部62的连接定位孔、以及设置在插头7上的定位柱;当插头7与插座6连接时,定位柱连续贯穿基座定位孔和连接定位孔。

可选的,各定位柱和定位孔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分布不限,一般的,数量越多,分布越均匀,对准的准确性也就越大。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基座定位孔、所述连接定位孔以及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为3组,这三组对准机构的连线可以形成一个三角形。

为了提高对准机构8的对准准确度,优选的,定位柱的长度可以设置成大于插头7的长度。这样,在将插头7插入插座6的过程中,在插头7接触到插座6之前,定位柱就已经首先接触到连接定位孔,并且只有在定位柱顺利插入连接定位孔的情况下,插头7才能够顺利插入插座6,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连接装置装配时的可操作性。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提供的连接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连接接头的应用场景,图3为图2圆圈所示区域的放大图。结合图2和图3,连接装置11的插座110安装在一个独立装配的结构件12上(比如通讯系统中常说的背板组件),连接装置11的插头111安装在另一个独立的装配件13上。工作时通过插入装配件13,使得插座110和插头111连接在一起,使连接装置11进入工作状态。

如图4所示,基座21安装在结构件12上。插座110的浮动部22安穿过基座21悬浮于基座21中。阻尼件23安装在浮动部22的末段,工作在基座21和浮动部22中。插座110上设置有连接定位孔24、基座21上设置有基座定位孔26,装配件13上设置有定位柱25。

如图5所示,在刚开始插入结构件12时,通过定位柱25预定位浮动部22,定位柱25的长短可以根据结构尺寸进行设计,本例中导向组件完全穿过浮动部22完成预定位。

如图6所示,完成预定位后,连接装置11的插座110和插头111完成同心,此时继续插入结构件12,插座体11和插头111,浮动部22依靠固定件21进行轴向限位。

相应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液冷连接接头,该液冷连接接头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连接装置,因此也能实现相应的有益效果,前文已经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各种改进、增加和取代也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当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