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氧化钼/氧化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36623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三氧化钼/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但石墨嵌锂后会形成sei膜,造成初始容量的不可逆损失,而且碳负极的电位与金属锂的电位非常接近,碳负极表面易析出金属锂形成锂枝晶造成电池短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近年来,三氧化钼负极材料因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1111mahg-1)及稳定的一维层状结构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其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都较低,限制了其电化学性能的提高。因此,通过以三氧化钼为前驱体,开发具有高比容量、循环稳定性良好的复合材料仍然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目前,还未有三氧化钼/钼酸铁纳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的相关专利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氧化钼/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比容量低、循环稳定性差等的技术问题。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氧化钼/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1-3克的钼酸铵加入到30-50毫升的去离子水中,搅拌,搅拌过程中滴加5-8毫升硝酸,得到溶液a;

2)将0.5-1克硝酸铁溶于40-60毫升去离子水中,搅拌,加入溶液a,继续搅拌0.5-1小时获得均匀的悬浊液;

3)将步骤2)获得的悬浊液放入反应釜于烘箱中90摄氏度下水热反应8小时;

4)反应完全后,离心清洗、干燥,空气中500℃下煅烧4-6小时,最后制得三氧化钼/氧化铁纳米材料。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是:本发明操作简易可行、结果重复性好、产率高;采用该三氧化钼/钼酸铁纳米材料作为电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良好等优异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三氧化钼/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1克的钼酸铵加入到30毫升的去离子水中,搅拌,搅拌过程中滴加5毫升硝酸,得到溶液a;

2)将0.5克硝酸铁溶于40-毫升去离子水中,搅拌,加入溶液a,继续搅拌0.5小时获得均匀的悬浊液;

3)将步骤2)获得的悬浊液放入反应釜于烘箱中90摄氏度下水热反应8小时;

4)反应完全后,离心清洗、干燥,空气中500℃下煅烧4小时,最后制得三氧化钼/氧化铁纳米材料。

实施例2

一种三氧化钼/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3克的钼酸铵加入到50毫升的去离子水中,搅拌,搅拌过程中滴加8毫升硝酸,得到溶液a;

2)将1克硝酸铁溶于60毫升去离子水中,搅拌,加入溶液a,继续搅拌1小时获得均匀的悬浊液;

3)将步骤2)获得的悬浊液放入反应釜于烘箱中90摄氏度下水热反应8小时;

4)反应完全后,离心清洗、干燥,空气中500℃下煅烧6小时,最后制得三氧化钼/氧化铁纳米材料。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氧化钼/氧化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钼酸铵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搅拌过程中滴加5‑8毫升硝酸,得到溶液A;将九水合硝酸铁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加入溶液A,继续搅拌0.5‑1小时获得均匀的悬浊液;将步骤2)获得的悬浊液放入反应釜于烘箱中90摄氏度下水热反应8小时;反应完全后,离心清洗、干燥,空气中500℃下煅烧4‑6小时,最后制得三氧化钼/氧化铁纳米材料。本发明制备三氧化钼/钼酸铁纳米材料操作简便、成本低、性能优异,将该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与锂离子电池中,具有容量高、循环稳定性良好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韦升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韦升鸿
技术研发日:2016.03.30
技术公布日:2017.10.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