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231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构造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连接器构造,公开了具有连接器、和在连接器内滑动自如地设置的滑块的构造。一旦对方侧连接器进入到连接器内,则滑块与对方侧连接器抵接,并被向该对方侧连接器的进入方向压入。如果对方侧连接器进一步进入,对方侧连接器和连接器嵌合,则滑块与对方侧连接器的抵接被解除,滑块向与进入方向相反的方向返回。连接器构造被构成为利用滑块的位置来检测半嵌合或者完全嵌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现有的连接器构造如图10所示,具备:抵接臂140,其具有设置在滑块104上的抵接突起141;以及引导部121,其设置于连接器102并使抵接臂140弯曲。对于这样的现有的连接器构造,一旦对方侧连接器103进入连接器102内,则设置在对方侧连接器103上的抵接突起131与抵接突起141抵接,滑块104向与对方侧连接器103的进入方向相反的方向返回。之后,被构成为:滑块104的抵接突起141滑上引导部121,抵接臂140弯曲,2个抵接突起131、141的抵接被解除。

在这样的现有的连接器构造中,2个抵接突起131、141的卡止强度受抵接臂140的弯曲量影响。也即是说,如果将抵接臂140设计为卡止强度变高,则解除时必须使抵接臂140较大地弯曲,不容易解除卡止。另外,如果将抵接臂140设计为容易解除卡止,则2个抵接突起131、141的卡止变浅,卡止强度降低。即,在现有技术中,难以兼顾提高现有的连接器构造和对方侧连接器的卡止强度和使卡止解除变容易这两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1-32603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时兼顾提高与对方侧连接器的卡止强度和容易解除卡止的连接器构造。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备以下构成。即,技术方案1记载的本发明是一种连接器构造,该连接器构造具有:连接器、和在所述连接器内滑动自如地设置的滑块,对于所述连接器构造,一旦对方侧连接器进入所述连接器内,则所述滑块与设置在所述对方侧连接器的突起部抵接,被向所述对方侧连接器的进入方向压入,当进一步进入,一旦所述对方侧连接器和所述连接器嵌合,则与所述突起部的抵接被解除,向所述与进入方向相反的方向返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器内,设有在所述与进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的连接器臂,所述滑块具有:臂部,其以被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内的状态,在与所述连接器臂相同的方向延伸;和滑块抵接部,其被设置在所述臂部的前端,与所述突起部抵接,所述臂部具有:第1倾斜部,其随着朝向该臂部的前端部侧,向所述连接器臂侧倾斜;以及第2倾斜部,其设置在比第1倾斜部更靠所述臂部的前端部侧,比所述第1倾斜部更陡地倾斜,所述连接器臂被构成为:一旦所述对方侧连接器进入所述连接器内,则与所述第1倾斜部和所述第2倾斜部依次接触,使所述臂部弯曲,解除与所述突起部的抵接。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本发明中,所述连接器构造具备对所述滑块向所述与进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力的螺旋状的压缩弹簧,所述连接器具备收容所述压缩弹簧的弹簧收容部,所述弹簧收容部被设置成圆周方向的两端部间隔开的c字状,所述两端部的间隔尺寸是比所述压缩弹簧的直径小的尺寸。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伴随着对方侧连接器向连接器内进入,滑块上设置的滑块抵接部与对方侧连接器的突起部抵接,伴随着进一步进入,利用突起部将滑块按压回与进入相反的方向侧,连接器臂与在滑块设置的臂部的第1倾斜部接触。此处,第2倾斜部被设置成具有比第1倾斜部更陡的倾斜,因此,在连接器臂与第1倾斜部接触后,当进一步进入,从而使臂部沿着第1倾斜部的倾斜弯曲,然后,使臂部沿着第2倾斜部的倾斜更大地弯曲。能够使臂部这样沿着第1倾斜部和第2倾斜部的倾斜依次有效率地弯曲,因此,即使提高对方侧连接器的突起部与滑块的滑块抵接部的卡止强度,利用第1倾斜部和第2倾斜部,也能够以小的力使臂部弯曲,解除卡止。因此,能够兼顾提高与对方侧连接器的卡止强度、以及使解除卡止变容易。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具备对滑块向与进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力的螺旋状的压缩弹簧,连接器具备收容压缩弹簧的弹簧收容部,弹簧收容部被设置成圆周方向的两端部间隔开的c字状,两端部的间隔尺寸被形成为比压缩弹簧的直径小的尺寸,因此,抑制压缩弹簧从弹簧收容部脱落,压缩弹簧被稳定地收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构造和与连接器构造嵌合的对方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的(a)是从阳型连接器侧观察连接器构造的俯视图,(b)是(a)的重要部分放大图。

图3是示出了压缩弹簧被收容于构成连接器构造的阴壳体的状态的图,是示出阴壳体的部分截面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压缩弹簧被构成连接器构造的滑块压缩后的样子的截面图。

图5是阳型连接器已开始进入连接器构造的阴型连接器内时的连接器构造的截面图。

图6是使阳型连接器比图5更进一步进入后的连接器构造的截面图。

图7是使阳型连接器比图6更进一步进入后的连接器构造的截面图,是与图6不同场所的截面图。

图8的(a)是使阳型连接器比图6更进一步进入后的连接器构造的截面图,(b)是(a)的重要部分放大图。

图9是阴型连接器和阳型连接器嵌合后的连接器构造的截面图。

图10是示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现有的滑动构造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1阴型连接器(连接器)

2滑块

3阳型连接器(对方侧连接器)

4压缩弹簧

10连接器构造

23滑块臂(臂部)

23a滑块抵接部

23c第1倾斜面(第1倾斜部)

23d第2倾斜面(第2倾斜部)

34阳型侧抵接突起(突起部)

8锁臂部(连接器臂)

l圆周方向的两端部的分开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9,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构造进行说明。如图1等所示,连接器构造10被构成为具备:作为连接器的阴型连接器1;滑块2,在阴型连接器1内滑动自如地设置;和一对压缩弹簧4,对滑块2向作为对方侧连接器的阳型连接器3(对方侧连接器)侧施力。

阴型连接器1被构成为具备:阴端子11、以及收容阴端子11、滑块2和一对压缩弹簧4的阴壳体12。阴端子11由导电部件构成,是与后述的阳型连接器3的阳端子31电气连接的周知的阴端子。

阴壳体12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构成,被构成为一体地具备:端子收容部6,其收容阴端子11;筒状的罩部7,其以阳型连接器3的进入方向yl为轴而围绕在轴周围;以及锁臂部8(连接器臂),用于维持与阳型连接器3的嵌合状态。

此处,图1等中示出的箭头y、x、z示出相互正交的方向。在以下的说明中,图1中示出的箭头y(前后方向)示出阳型连接器3向阴型连接器1的进入方向yl、和与进入相反的方向y2。在图1中,有时将箭头y中阴壳体12的左下侧(与进入相反的方向y2侧)记作“前方”,将右上侧(进入方向yl侧)记作“后方”。另外,箭头x是相对于箭头y正交的一个方向(左右方向)。箭头z是相对于箭头y和箭头x两者正交的方向(上下方向),表示阴型连接器1的阴型侧臂81、滑块臂23(臂部)的可弯曲方向。

端子收容部6如图1所示,沿前后方向y设置有贯通的多个端子收容室(省略符号),在该端子收容室内分别收容有阴端子11。在罩部7的中心轴侧设置有端子收容部6,在端子收容部6与罩部7之间分别设有:阳型连接器收容室7a,阳型连接器3进入其中;滑块收容室7b,其收容滑块2;以及弹簧收容室7c(弹簧收容部),其收容对滑块2向前端侧(反进入方向y2侧)施力的压缩弹簧4。阳型连接器收容室7a是在罩部7内端子收容部6周围的空间。滑块收容室7b被设置在阳型连接器收容室7a的上方侧。另外,弹簧收容室7c是罩部7内的阳型连接器收容室7a的上方侧的空间中,位于罩部7内的前方侧的左右两侧的空间。弹簧收容室7c在前方侧具有开口,以压缩方向沿着前后方向y的方式收容该压缩弹簧4。

罩部7如图1、4所示,被形成为筒状,且具有上壁71、左右的侧壁72、和连接这些侧壁72之间的下壁73。在上壁71与各侧壁72之间的角部,设置有c字状的内壁74、和塞住内壁74的后端的挡壁75(示于图4)。

在上壁71中,构成滑块收容室7b的一部分如图1中示出的那样,被构成为:设于滑块2的定位突起24(后述)抵接在从前后方向y的大致中间部到后端以开槽方式形成的后端面(以下,记作抵接端面71a)。另外,上壁71的一部分被开槽,从而被收容在滑块收容室7b的滑块2的操作部26(后述)被露出在外部。

内壁74如图2(a)(b)所示,从罩部7的前端到后端侧延伸形成。另外,内壁74由具有与压缩弹簧4的外周面大致相同(准确地说,稍大)曲率的曲面构成,并且在圆周方向的两端部具有间隙地形成。即,被形成为内壁74的内径尺寸与压缩弹簧4的直径尺寸大致相等、或者为稍大的尺寸。而且,内壁74中的间隙的上下尺寸l被形成为比压缩弹簧4的直径尺寸小的尺寸。

在该内壁74内,如图3、4所示,在后方侧设有弹簧收容室7c。通过设有这样的弹簧收容室7c,从而抑制压缩弹簧4从弹簧收容室7c脱落,压缩弹簧4被稳定地收容。另外,在内壁74内的弹簧收容室7c收容有压缩弹簧4,在压缩弹簧4的前端以与弹簧抵接部22(后述)抵接的方式收容有滑块2。这样,滑块2在阴壳体12内,被压缩弹簧4的弹性力向前方侧施力。

锁臂部8如图5所示,被构成为一体地具备:一对阴型侧臂81,其在左右方向x分开地并排设置;以及阴型侧锁82,其架设在它们之间且沿左右方向x设置。阴型侧锁82被构成为锁定在阳型连接器3的阳型侧锁33。阴型侧锁82被设置在比各阴型侧臂81的前端更靠基端侧(后方侧)分开的位置。

一对阴型侧臂81如图5所示,分别从端子收容部6的上表面竖起,并在前后方向y向前端长条状地延伸。各阴型侧臂81被设置成前端部成为自由端的悬臂构造,并设置成在上下方向z可弯曲。在一对阴型侧臂81中,在左右外侧且下侧的角部被形成为:沿后述的滑块2的引导部27滑动。另外,在阴型侧臂81的前端部81a形成有沿着滑块2的引导部27的倾斜的锥形。各阴型侧臂81被构成为:沿着引导部27的倾斜向上方弯曲,由此而被抬起的阴型侧锁82与滑块臂23的第1倾斜面23c接触。

滑块2如图1、5所示,一体地具备:大致条状的滑块主体21;和一对弹簧抵接部22,其在滑块主体21的长边方向(前后方向y)的前方侧向左右两侧伸出,并与压缩弹簧4抵接,并且滑块2被形成为俯视时为t字状。在滑块主体21设有:滑块臂23(臂部),其与阴型侧臂81相同方向(前后方向y)地延伸;定位突起24,其与阴型连接器1的抵接端面71a抵接;锁按压部25,其在锁定位置从上按压阴型侧锁82(示于图5);以及操作部26。在滑块主体21,在进入方向yl并排地依次设置有滑块臂23、定位突起24、操作部26。在定位突起24的下方侧向下方突出地设有锁按压部25。

而且,在滑块主体21,在滑块臂2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引导部27,可引导阴型侧臂81向上方弯曲。引导部27被构成为具有:板状的立设板27a,在滑块主体21从在上下方向z贯通的长孔的内缘向下方立设,并且在前后方向y延伸;以及板状部27b,从该内表面突出从而在立设板27a的内表面形成高低差27c(示出图5)。高低差27c被设置成随着朝向前方而向上方倾斜。通过形成这样的高低差27c,从而阴型侧臂81滑上高低差27c并弯曲,阴型侧锁82依次与滑块臂23的第1倾斜面23c和第2倾斜面23d接触,使该滑块臂23弯曲,解除滑块2的滑块抵接部23a与阳型连接器3的阳型侧抵接突起34的抵接(卡止)。

滑块臂23位于滑块主体21的左右方向的中央,沿前后方向y长条状地延伸,并且被设置成前端侧成为自由端(前端部)的悬臂构造。该滑块臂23被设置成可向上下方向z弯曲。滑块臂23在其前表面具有与阳型侧抵接突起34抵接的滑块抵接部23a。滑块抵接部23a由与前后方向y正交的垂直面构成。

而且,在滑块臂23的下表面设置有:基端侧(后端侧)的预定面23b;第1倾斜面23c,其设置在比该预定面23b更靠前方侧,使阴型侧锁82滑动(接触);以及第2倾斜面23d,其在比第1倾斜面23c更靠前方侧。预定面23b在滑块臂23无外力作用的自然状态下,被沿着前后方向y和左右方向x设置。第1倾斜面23c被形成为随着朝向前方而向下方倾斜,第2倾斜面23d被设置成以比第1倾斜面23c更陡的方式倾斜。第1倾斜面23c相对于预定面23b的倾斜角度以及第2倾斜面23d相对于第1倾斜面23c的倾斜角度被形成为大致相等的倾斜角度。通过设置这样的预定面23b、第1倾斜面23c和第2倾斜面23d,从而在预定面23b与第1倾斜面23c的边界位置、第1倾斜面23c与第2倾斜面23d的边界位置,不需要大的力,也能够使滑块臂23依次弯曲。

操作部26是作业者用手指按压,使滑块2向前后方向y的后方侧滑动,以解除连接器嵌合的部件,并被设置成随着向后方,其向上方的突出量变大的阶梯状。

压缩弹簧4例如是周知的螺旋弹簧,如图4所示,被以一端与挡壁75抵接,另一端与滑块2的弹簧抵接部22抵接的方式收容于弹簧收容室7c。由此,压缩弹簧4对滑块2向前端侧施力。

接着,参照图1、5,对与该连接器构造10嵌合的阳型连接器3的构造进行说明。阳型连接器3被构成为具备:阳端子31和阳壳体32。阳端子31由导电部件构成,是与阴端子11电气连接的周知的阳端子,阳壳体32被形成为筒状,在内部收容阳端子31。在阳壳体32设有:阳型侧锁33,其锁定在阴型侧锁82;以及阳型侧抵接突起34,在阳型侧锁33的与进入相反的方向y2侧(前方侧)与滑块抵接部23a抵接。

接着,参照图5~9针对上述构成的阴型连接器1与阳型连接器3的嵌合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在阴型连接器1和阳型连接器3未嵌合的状态下,如图5所示,在阴型连接器1内滑块2被压缩弹簧4向前方侧施力,处于滑块2的定位突起24与阴壳体12的抵接端面7la抵接的初始位置。

一旦开始嵌合动作,如图6所示,阳型连接器3进入阴型连接器1的阳型连接器收容室7a,阳型连接器3的阳型侧抵接突起34与滑块抵接部23a抵接(卡止)。如果进一步进入并进行嵌合,则保持抵接状态的同时,滑块2使压缩弹簧4压缩,并向后方侧滑动移动。然后,如图7、图8(a)(b)所示,阴型侧臂81在滑块2的引导部27滑动(接触)。这样,阴型侧臂81弯曲,滑上引导部27,由此,阴型侧锁82被抬起,穿过阳型连接器3的阳型侧锁33的上方侧。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中,省略了阴型侧锁82。

一旦进一步进入并进行嵌合,则如图8(a)(b)所示,阴型侧锁82与滑块臂23的第1倾斜面23c接触。以该状态进一步进入,从而阴型侧锁82沿着第1倾斜面23c的倾斜进行滑动,并且使滑块臂23向上方弯曲。通过进一步进入,从而阴型侧锁82沿着第2倾斜面23d的倾斜进行滑动,使滑块臂23进一步向上方弯曲,从而滑块抵接部23a相对于阳型侧抵接突起34向上方移动,滑块抵接部23a与阳型侧抵接突起34的抵接(卡止)被解除。此时,阴型侧锁82在比阳型连接器3的阳型侧锁33更靠上方侧,位于与进入相反的方向y2侧(前方侧)。一旦滑块抵接部23a与阳型侧抵接突起34的抵接(卡止)被解除,则由于压缩弹簧4的作用力,滑块2向前方侧滑动移动。

伴随着滑块2向前方侧的滑动移动,阴型侧臂81相对于滑块2的引导部27的接触被解除,阴型侧臂81恢复到自然状态。于是,阴型侧锁82锁定在阳型连接器3的阳型侧锁33。此时,滑块2位于定位突起24与连接器的抵接端面7la抵接的初始位置,锁按压部25位于阴型侧锁82的上方侧。锁按压部25从上按压阴型侧锁82,从而抑制阴型侧锁82的上下移动,抑制阴型侧锁82向阳型侧锁33的锁定解除。于是,阴型连接器1与阳型连接器3成为嵌合状态。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伴随着阳型连接器3(对方侧连接器)向阴型连接器1(连接器)的进入,设置在滑块2的滑块抵接部23a与阳型连接器3的阳型侧抵接突起34(突起部)抵接,随着进一步进入,阳型侧抵接突起34将滑块2按压回与进入相反的方向y2侧(后方),阴型侧锁82(连接器臂)与滑块臂23(臂部)的第1倾斜面23c(第1倾斜部)接触。此处,第2倾斜面23d(第2倾斜部)被设置成比第1倾斜面23c更陡的倾斜,因此,阴型侧锁82在与第1倾斜面23c接触后,进一步进入,从而,使滑块臂23沿第1倾斜面23c的倾斜弯曲,之后,使滑块臂23沿着第2倾斜面23d的倾斜更大地弯曲。由于使滑块臂23这样依次有效率地沿着第1倾斜面23c和第2倾斜面23d的倾斜而弯曲,因此,即使阳型连接器3的阳型侧抵接突起34与滑块2的滑块抵接部23a的卡止强度变高,也能够利用第1倾斜面23c和第2倾斜面23d以较小的力使滑块臂23弯曲,解除卡止。因此,能够兼顾提高与阳型连接器3的卡止强度以及使解除卡止变容易。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与第1倾斜面23c(第1倾斜部)和第2倾斜面23d(第2倾斜部)依次接触而使滑块臂23(臂部)弯曲的部件,设有阴型侧锁82,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阴型侧臂81的前端部81a与第1倾斜面23c和第2倾斜面23d依次接触,使滑块臂23弯曲。

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示出了本发明的典型的方式,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现有技术的知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骨架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并实施。只要在该变形后,仍然具备本发明的连接器构造的构成,则当然也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