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40312发布日期:2018-06-30 13:5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具有中间屏蔽片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请参中国专利第CN201927730U号揭露的一种网络接口连接器RJ45,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模组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屏蔽壳体,所述端子模组包括左、右电路板及夹持于其中的中间支架。随着网络接口连接器RJ45的传输速度需求越来越高,产品内部产生的热量越来越大,但现有技术无法满足快速散热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升散热效果的电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设有若干对接接口的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模组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屏蔽壳体,所述端子模组包括中间支架、位于所述中间支架两侧的左电路板与右电路板及安装于中间支架上的端子模块,所述端子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左、右电路板与中间支架之间的导热介质。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支架包括左塑胶件、右塑胶件及夹持于所述左塑胶件与右塑胶件之间的中间屏蔽片,所述中间屏蔽片部分暴露于所述左、右塑胶件外,所述导热介质夹持于所述中间屏蔽片与左、右电路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电路板上设有若干发热元件,所述导热介质夹持于所述发热元件与中间屏蔽片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介质包括绝缘导热胶带及导热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屏蔽壳体上设有若干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支架上设有若干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若干位于所述端子模组两侧的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支架包括左塑胶件、右塑胶件及夹持于所述左塑胶件与右塑胶件之间的中间屏蔽片,所述左、右塑胶件上设有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屏蔽壳体外的散热片。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模块包括组装于所述中间支架前端的对接端子模块及组装于所述中间支架下端的外接端子模块。

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中,通过在发热元件与中间屏蔽片之间增设导热介质,将热量通过中间屏蔽片传导出去,以达到最佳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进一步分解图。

图4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进一步分解图。

图5是图4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6是图4中端子组件分解图的放大图。

图7是图6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8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9是图8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1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12是图11所示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对接接口 1 电连接器 100、100’、100”

绝缘本体 2、2’ 上壁 21

下壁 22 侧壁 23、23’

收容槽 24 隔板 25、25’

屏蔽壳体 3、3’ 前壳体 31、31’

开口 310 上壳 311、311’

下壳 312、312’ 侧壳 313、313’

限位孔 314 背壳 315、315’

后壳体 32、32’ 端子模组 4、4’

中间支架 41 左塑胶块 411、411’

右塑胶块 412、412’ 通槽 4120

中间屏蔽片 413 中间部 4130

限位部 4133 外接端子模块 414

底部塑胶 4141 外接端子 4142

对接端子模块 415 中间塑胶 4150

上端子组 4151 下端子组 4152

左电路板 42 右电路板 43

线圈 421 导热介质 44

散热孔 6 散热片 7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设有若干个对接接口1。该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2、收容于绝缘本体2的若干端子模组4及包覆于绝缘本体2外的屏蔽壳体3。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0为网络接口连接器RJ45,对接接口1为2X4个,且对接接口1在水平与上下方向均对齐。在其他实施例中,对接接口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绝缘本体2包括上壁21、下壁22、两侧壁23、竖直设置于上壁21与下壁22之间的若干隔板25及由所述上壁21、下壁22、两侧壁23及若干隔板25围绕而成的若干收容槽24。本实施例中,收容槽24为2X4个。在其他实施例中,收容槽24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端子模组4包括中间支架41、位于中间支架41左右两侧的左电路板42与右电路板43、位于左、右电路板42、43与中间支架之间的导热介质44、组装于中间支架41上的端子模块。

中间支架41包括左塑胶块411、右塑胶块412及位于左、右塑胶块411、412之间的中间屏蔽片413。左塑胶块411与右塑胶块412均在中心向内凹陷形成方形的通槽4120,中间屏蔽片413包括位于两通槽4120之间的中间部4130,中间部4130的左、右表面均通过通槽4120暴露于左、右塑胶块411、412外。中间屏蔽片413还包括与屏蔽壳体3相限位的限位部4133。端子模块包括组装于中间支架41前端的对接端子模块415及组装于中间支架41下端的外接端子模块414。对接端子模块415包括中间塑胶4150及组装于所述中间塑胶上、下表面的上端子组4151及下端子组4152。外接端子模块414包括外接端子4142及固持所述外接端子4142的底部塑胶4141。

左电路板42与右电路板43上分别设置若干发热元件,例如线圈421或芯片等其他电子元件。本实施例中,因线圈421为主要发热元件,故将导热介质夹持于线圈421与中间屏蔽片413的中间部4130之间,由于中间屏蔽片413与屏蔽壳体3等电性导通,因此热量通过中间屏蔽片413传导至外部的屏蔽壳体3等外部组件,以达到最佳散热效果。

屏蔽壳体3包括前壳体31及后壳体32。前壳体31上设有若干与收容槽24对应的开口310。前壳体31包括包覆于绝缘本体2外的上壳311、下壳312及两侧壳313。上壳311上设有与中间屏蔽片413相限位的限位孔314。后壳体32包括上壳311、两侧壳313及背壳315。上壳311上也设有供限位部4133穿出的限位孔314。

请参图8至图10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请参图8至图10所示,电连接器100’中的屏蔽壳体3’、绝缘本体2’及端子模组4’上分别设有若干散热孔6,来促进散热,以达到最佳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中,后壳体32’的上壳311’、侧壳313’及背壳315’上均设有散热孔6。绝缘本体2’上的隔板25’及两侧壁23’上均设有散热孔6。端子模组4’的左塑胶块411’与右塑胶块412’上均设有散热孔6。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孔6也可以分布于屏蔽壳体3’、绝缘本体2’及端子模组4’的不同位置。

请参图11至图12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请参图11至图12所示,电连接器100”还包括设置于屏蔽壳体3外的散热片7,以促进散热,降低产品内部温度。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片7设置于后壳体32的背壳315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于后壳体32的其他部位,或者设置于前壳体31上。

本发明中,通过在发热元件与中间屏蔽片413之间设置导热介质,将热量通过中间屏蔽片413传至外部,以降低产品温度。进一步,通过在屏蔽壳体3、绝缘本体2及端子模组4上设置散热孔,将原本传至中间屏蔽片413上的热量迅速传递出去,进一步降低产品温度。或者,在屏蔽壳体3上增设散热片7,将传至屏蔽壳体3上的热量,迅速散发,以达到最佳散热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