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电路板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1557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定电路板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电路板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PCB电路板上一般都会设置连接器,用于插接功能插件。现有此类连接器通常是采用直接对插式,通过两者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插接,但这种对接结构不稳定,也并无元器件保护之功能,对接中可能会因金属件歪斜而导致接触不良、不导通,更有可能造成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良好固定电路板的连接器,该连接器通过在壳体内设置若干槽口,采用槽口固定导通体,能避免导通体晃动、接触不良、烧毁对接电子元器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固定电路板的连接器,其特征是,该连接器包括壳体,壳体内沿壳体的长度方向等距离设有若干“L”字形导引板,每个所述“L”字形导引板包括设置在壳体底壁的横向导引板和设置在壳体侧壁的纵向导引板,且横向导引板的端部与纵向导引板端部接触;相邻两个所述“L”字形导引板之间形成一个供导通体插接的槽口;每相邻两个所述横向导引板之间的底壁上还是设有供导通体的接线端子穿出的插接孔。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矩形框体结构;每个所述“L”字形导引板的横向导引板与所述壳体的两个长侧壁垂直且接触,每个所述“L”字形导引板的纵向导引板的上端不超出所述壳体的容纳腔。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矩形框体结构;每个所述“L”字形导引板的横向导引板与所述壳体的两个长侧壁垂直且接触,每个所述“L”字形导引板的纵向导引板的上端不超出所述壳体的容纳腔。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定位柱。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为一个或以上。

优选的,所述“L”字形导引板的数量为两个或以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将槽口设置成“L”字形,能更好的保护导通体,因而也可以很好的避免同类产品自由无保护状态存在的对接后振动时导通体晃动、接触不良、烧毁对接电子元器件等隐患,延长对接电子元器件使用寿命的风险,满足更高的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外壳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外壳的顶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外壳的底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通体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11、“L”字形导引板;12、槽口;13、插接孔;14、 定位柱;

2、导通体;21、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固定电路板的连接器,其特征是,该连接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等距离设有若干“L”字形导引板11,每个所述“L”字形导引板11包括设置在壳体1底壁的横向导引板和设置在壳体侧壁的纵向导引板,且横向导引板的端部与纵向导引板端部接触;相邻两个所述“L”字形导引板11之间形成一个供导通体2插接的槽口12;每相邻两个所述横向导引板之间的底壁上还是设有供导通体2的接线端子21穿出的插接孔13。

实施例1

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为矩形框体结构,壳体1内设有七个“L”字形导引板11,七个“L”字形导引板11之间形成六个槽口12,槽口12用于插装导通体2,且导通体2与槽口12需紧密配合,使导通体2稳定的安装在壳体1内;每个槽口12底壁还设有一个供导通体2的接线端子21穿出的插接孔13;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L”字形导引板11的横向导引板与所述壳体1的两个长侧壁垂直且接触,每个所述“L”字形导引板11的纵向导引板的上端不超出所述壳体1的容纳腔;该壳体1的底部还设有一个定位柱14,便于区分壳体1内电路板(图未示)的安装方向,从而实现该连接器的准确定位安装。

当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与电路板(图未示)装配时,首先在电路板(图未示)上形成若干焊孔(图未示)以及对应定位柱14的定位孔(图未示),将定位柱14插入电路板(图未示)上的定位孔(图未示)内,并将安装在壳体1内的导通体2的接线端子21插入电路板(图未示)上的焊孔(图未示)进行焊接,具体是:接线端子21从电路板(图未示)正面的焊孔(图未示)插入,并从电路板(图未示)背面穿出,然后在电路板(图未示)背面的焊孔(图未示)处进行焊接,即完成装配。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连接器壳体1内槽口12数量不限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六个,槽口1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置。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