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8795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元器件,具有绿色环保、安全可靠、充放电倍率高、低温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良好的特性而日益引起OEM厂家的青睐,应用领域也得以不断的拓宽。使用过程中,由于超级电容器自身的特性,其大电流放电性能、功率性能较低,故在实际应用时,往往需要将多个超级电容器单体通过串并联的方式把多个超级电容器单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容量高、大电流放电性能好的超级电容器模组,以满足大电流、高电压的客户需求。

然而,由于超容盒的尺寸是固定的,所以在组装时需将超级电容器联接后呈直线排列固定于超容盒中,在组装过程中,由于超级电容器外壳呈圆柱形,所以人工装配很难使超级电容器呈直线排列,进而会直接影响装配精准度,如影响模组正负极接线柱的定位,若正负极接线柱定位不准确就需要反复调整已经装配好的模组,反复拆卸不仅会延长工人的作业时间,而且会导致连接单体的连接片与单体之间的接触内阻升高,最后导致产品的不合格率升高。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可使超级电容器模组装配精度及装配效率更高,以及实用性好,结构更为简单的夹持装置,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使超级电容器模组装配精度及装配效率更高,以及实用性好,结构更为简单的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夹持装置,用于组装超级电容器模组,包括第一夹板、连接部及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一端和第二夹板的一端通过连接部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可绕所述连接部旋转至贴合状态;所述第一夹板和/或第二夹板均设有用于容纳超级电容器的多个凹陷部,当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贴合时,可把超级电容器容纳于凹陷部内。上述结构的夹持装置,当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贴合时,便可把多个超级电容器固定于凹陷部内,使多个超级电容器呈直线排列,并可防止超级电容器在装配过程中旋转,与现有结构的夹持装置相比,不仅有效提高了超级电容器模组的生产和装配效率,还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凹陷部为圆弧状,当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贴合时,围合成多个圆形孔。此设置方式,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贴合时,形成可容纳超级电容器的圆形通孔,具有结构简单,构思巧妙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每个所述凹陷部内还分别设有橡胶层。此设置方式,通过橡胶层对超级电容器进行固定,可防止超级电容器在圆形通孔内旋转,从而有效提高装配精度和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连接部为铰接部,所述铰接部包括铰接轴,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端部分别设有与铰接部间隙配合的连接孔。此设置方式,通过铰接轴把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连接部为铰接部,所述铰接部包括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一端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中的一块固定连接,铰接轴的另一端与二者中的另一块活动连接。此设置方式,第一夹板或第二夹板在旋转时,稳定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连接部为合页,所述合页包括第一页瓣和可绕第一页瓣转动的第二页瓣,所述第一夹板的一端和第二夹板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页瓣和第二页瓣固定连接。此设置方式,通过合页把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固定连接在一起,不仅转动灵活,且稳定性最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另一端还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用于把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此设置方式,当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完全贴合时,再通过连接机构把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固定住,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连接机构为快速夹,所述快速夹包括活动扣,所述活动扣设置于第一夹板或第二夹板上,当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贴合后,活动扣可把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固定在一起。此设置方式,通过活动扣把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固定在一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连接机构为快速夹,所述快速夹包括活动扣及与活动扣配合使用的固定扣,所述活动扣设置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中的一块夹板上,所述固定扣设置于另一夹板上,活动扣扣设于固定扣上时,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贴合在一起。此设置方式,把活动扣扣设于固定扣上,就可以把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固定在一起,构思较为巧妙,运用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快速夹还包括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设置于所述活动扣上,按下或抬起操作手柄时,所述活动扣扣设于或分离于所述固定扣。此设置方式,通过操纵操作手柄,就可实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和分离与贴合,运用更为方便,可靠性强。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对应关系为:

1 第一夹板 2 第二夹板 3 快速夹

4 合页 5 橡胶层 6 活动扣

7 固定扣 8 操作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下,请参见图1至图2所示的夹持工具,用于组装超级电容器模组,包括第一夹板1及第二夹板2,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的一端,即图1中所示的左端,通过连接部活动连接在一起,并且,通过连接部连接的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均可绕连接部旋转一定角度,直至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至完全贴合状态。第一夹板1或第二夹板2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容纳超级电容器的凹陷部,当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完全贴合时,超级电容器的部分或全部容纳于凹陷部内。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上均可同时设置凹陷部,当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完全贴合时,超级电容器便可置于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的凹陷部围合而成的凹陷部内。上述结构的夹持装置,当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贴合时,便可把多个超级电容器固定于凹陷部内,使多个超级电容器呈直线排列,并可防止超级电容器在装配过程中旋转,与现有结构的夹持装置相比,不仅有效提高了超级电容器模组的生产和装配效率,还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设置于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上的凹陷部均为圆弧状,当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完全贴合时,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上的凹陷部围合成刚好可固定超级电容器的圆形通孔。此设置方式,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贴合时,形成可容纳超级电容器的圆形通孔,具有结构简单,构思巧妙的优点。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每个凹陷部上还分别设有橡胶层5,当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完全贴合时,置于凹陷部内的超级电容器与橡胶层5处于过盈配合状态,可有效防止超级电容器在装配过程中旋转。对于橡胶层5的设置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在此不作进一步限定。此设置方式,通过橡胶层5对超级电容器进行固定,可防止超级电容器在圆形通孔内旋转,从而有效提高装配精度和装配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对于连接部,优选为铰接部,铰接部包括铰接轴,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的左端分别设有与铰接轴配合的连接孔,并且,连接孔与铰接轴之间的配合均为间隙配合,即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均可转绕铰接轴旋转。此设置方式,通过铰接轴把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对于连接部,优选为铰接部,铰接部包括铰接轴,铰接轴的一端与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中的一块夹板固定连接,铰接轴的另一端与二者中的另一块活动连接。在此实施例中,铰接轴可以为第一夹板1或第二夹板2的一部分,通过铸造等方式生产而成。此设置方式,第一夹板1或第二夹板2在旋转时,稳定性更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对于连接部,优选为合页4,具体地,合页4包括第一页瓣和可绕第一页瓣转动的第二页瓣,第一夹板1的一端和第二夹板2的一端,即图1中所示的左端,分别与第一页瓣和第二页瓣固定连接。此设置方式,通过合页4把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固定连接在一起,不仅转动灵活,且稳定性最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的另一端,即图1中所示的右端,还设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用于把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固定连接在一起。此设置方式,当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完全贴合时,再通过连接机构把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固定住,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连接机构具体为快速夹3,快速夹3包括设置于第一夹板1或第二夹板2上的活动扣6,当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完全贴合后,活动扣6可把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固定连接在一起。而需要把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分开时,只需把活动扣6从第一夹板1或第二夹板2上推开。此设置方式,通过活动扣6把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固定在一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使用方便。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连接机构为快速夹3,快速夹3包括活动扣6以及与活动扣6配合使用的固定扣7,活动扣6具体设置于第一夹板1或第二夹板2上,固定扣7设置于另一夹板上,当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完全贴合后,只需把活动扣6扣设于固定扣7上,就可以把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固定在一起。此设置方式,把活动扣6扣设于固定扣7上,就可以把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固定在一起,构思较为巧妙,运用更为方便。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快速夹3还包括操作手柄8,操作手柄8设置于活动扣6上,按下或抬起操作手柄8时,可带动活动扣6移动,图1中,按下操作手柄8时,活动扣6向下移动,并可扣设于固定扣7上,此时,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固定连接在一起。而抬起操作手柄8时,活动扣6与固定扣7分离,此时,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分开。此设置方式,通过操纵操作手柄8,就可实现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和分离与贴合,运用更为方便,可靠性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