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329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尤其涉及到USB3.1C TYPE简易版焊线式结构连接器。



背景技术:

参见图1,现有的一种USB 3.1TYPE C焊线公头连接器10包括:导电端子1;两个胶芯2,这两个胶芯2与两组导电端子1结合为两个端子模组3;塑胶护套4,套设在这两个端子模组3外周;以及外壳5,套设在该塑胶护套4外周。其中,这些导电端子1的焊接端11外露于连接器10的后端。在实际应用时,需要将焊接端11直接与导线焊接在一起,这时由于导电端子1的结构限制,在焊线时需点焊多次,且焊接端11的间距较近,容易产生短路不良,不仅浪费工时,且品质状况不稳定。

参见图2,现有的另一种USB 3.1TYPE C焊线公头连接器10包括:导电端子1;两个胶芯2,这两个胶芯2与两组导电端子1结合为两个端子模组3;塑胶护套4,套设在这两个端子模组3外周;外壳5,套设在该塑胶护套4外周;以及电路板6,这些导电端子1的焊接端11外露于连接器10的后端,并焊接在该电路板6上。在实际应用时,需要将电路板6直接与导线焊接在一起,这样会增加电路板6的费用及焊接的工时,并且在焊接时容易产生短路不良,品质状况不稳定。

在当前的USB3.1C TYPE连接器的线缆应用中,很多仅限于充电单一功能,很有必要针对这样的应用提供一种USB3.1C TYPE简易版焊线式结构连接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电连接器,能够方便、可靠地实现充电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第一导电端子,用于接地;第二导电端子,用于接电源;胶芯,用于装设该第一导电端子和该第二导电端子;外壳,套设在该胶芯外周;以及塞子,插设在该胶芯的后部,用于固定该第一导电端子和该第二导电端子;其中,该第一导电端子包括:外露于该塞子的表面的焊接端和与USB3.1TYPE C连接器的四个接地端子的接触端的位置相对应的四个接触端;该第二导电端子包括:外露于该塞子的表面的焊接端和与USB3.1TYPE C连接器的四个电源端子的接触端的位置相对应的四个接触端。

其中,该第一导电端子及该第二导电端子的焊接端上均设有焊孔,以方便焊线。

其中,该第一导电端子及该第二导电端子的焊接端外露于该塞子的同一表面。

其中,该第一导电端子包括基板,所述的焊接端是由该基板向后且向外延伸出的,所述的四个接触端是由该基板向前延伸出的,且两两一组,每组接触端上下相对。

其中,该第二导电端子包括基板,所述的焊接端是由该基板向后延伸出的,所述的四个接触端是由该基板向前延伸出的,且两两一组,每组接触端上下相对。

其中,还包括:装设在该胶芯上的端子模组,用于实现USB2.0的低速数据传输;该端子模组包括绝缘件和多个导电端子,这些导电端子的接触端与USB3.1TYPE C连接器的USB2.0的低速数据传输功能的接触端的位置相对应,这些导电端子的焊接端外露于该塞子的表面。

其中,该端子模组包括三个导电端子,这三个导电端子的接触端位于同一平面。

其中,这三个导电端子与该绝缘体是采用夹物成型工艺结合在一起。

其中,这三个导电端子的焊接端外露于该绝缘件的同一表面。

其中,该第一导电端子的焊接端与该第二导电端子的焊接端外露于该塞子的一面;这三个导电端子的焊接端外露于该塞子的另一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简易版一体端子结构和组装结构相结合,可以减少焊接工时,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且减少焊接短路风险,降低品质管控成本;去掉PCB的焊接,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且提高产品品质;能够方便、可靠地实现充电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一种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

图2为现有的另一种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参见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连接器10,其包括:第一导电端子7,用于接地;第二导电端子8,用于接电源;胶芯2,用于装设该第一导电端子7和该第二导电端子8;外壳5,套设在该胶芯2外周;以及塞子9,插设在该胶芯2的后部,用于固定该第一导电端子7和该第二导电端子8。

具体地,该第一导电端子7包括:基板70;由该基板70向后且向外延伸出的焊接端71;由该基板70向前延伸出且上下相对的两个接触端72、73;以及由该基板70向前延伸出且上下相对的两个接触端74、75。其中,焊接端71对应外露于该塞子9的表面。接触端72、73、74、75与USB3.1TYPE C连接器的四个接地端子的接触端的位置相对应。焊接端71上设有焊孔76,以方便焊线。

类似地,该第二导电端子8包括:基板80;由该基板80向后延伸出的焊接端81;由该基板80向前延伸出且上下相对的两个接触端82、83;以及由该基板80向前延伸出且上下相对的两个接触端84、85。其中,焊接端81对应外露于该塞子9的表面。接触端82、83、84、85与USB3.1TYPE C连接器的四个电源端子的接触端的位置相对应。焊接端81上设有焊孔86,以方便焊线。

在电连接器10中,第一导电端子7的焊接端71与该第二导电端子8的焊接端81外露于该塞子9的同一面。

这种电连接器10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简易版一体端子结构和组装结构相结合,可以减少焊接工时,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且减少焊接短路风险,降低品质管控成本;去掉PCB的焊接,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且提高产品品质;能够方便、可靠地实现充电功能。

参见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连接器10a,其包括:端子模组6a,用于实现USB2.0的低速数据传输;第一导电端子7,用于接地;第二导电端子8,用于接电源;胶芯2,用于装设该第一导电端子7和该第二导电端子8;外壳5,套设在该胶芯2外周;以及塞子9,插设在该胶芯2的后部,用于固定该端子模组6a、该第一导电端子7和该第二导电端子8。其中,该第一导电端子7、该第二导电端子8、该胶芯2、外壳5以及塞子9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中相同标号的结构件类似,在此不再赘述。这里,仅对新增的端子模组6a予以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端子模组6a包括:绝缘体61a和三个导电端子62a。其中,这三个导电端子62a与该绝缘体61a是采用夹物成型(Insert Molding)工艺结合在一起。这三个导电端子62a的接触端位于同一平面。这三个导电端子62a的焊接端外露于该绝缘件61a的同一表面,并设有焊孔,以方便焊线。这三个导电端子62a与USB3.1TYPE C连接器的USB2.0的低速数据传输功能的接触端的位置相对应。

在电连接器10a中,第一导电端子7的焊接端与该第二导电端子8的焊接端外露于该塞子9的一面;这三个导电端子62a的焊接端外露于该塞子9的另一面。

这种电连接器10a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简易版一体端子结构和组装结构相结合,可以减少焊接工时,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且减少焊接短路风险,降低品质管控成本;去掉PCB的焊接,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且提高产品品质;通过将充电端子和信号端子分开设计,可依据需求灵活组合,能够方便、可靠地实现充电功能加USB2.0的低速数据传输功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