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结构、壳体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836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天线结构、壳体和移动终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天线结构、壳体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诸如手持设备的终端设备日益普遍。手持设备包括手持计算机、手机、可穿戴设备、媒体播放器、以及包括多种这类设备功能的电子设备。诸如这些设备通常设置有无线通信功能。人们对这些移动终端的全金属性和天线性能的要求均越来越高。

在现有的终端无线通讯方案中,利用终端上的金属外壳作为天线走线,也称全金属天线结构。目前市面上已有产品在金属外壳上用塑料绝缘条将作为天线辐射片的区域与其它金属外壳分隔开。

然而,因为现有的金属外壳不可任意设计(通常由金属边框或者金属后壳组合),又需要满足较好的天线性能,势必会影响金属壳体的金属占比。而且因为容纳该塑料绝缘条的缝隙较大,一方面降低了壳体整体结构的强度,另一方面,因为绝缘条是塑料素材,且宽度较宽,在颜色和质感上都和金属材质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影响终端整机外形的金属质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结构、壳体和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终端的金属壳体与金属辐射片之间的缝隙较大、造成整体强度降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结构,包括金属壳体和金属辐射片,金属壳体与金属辐射片之间设置有多个绝缘孔。

进一步地,多个绝缘孔成排设置以分隔金属壳体与金属辐射片。

进一步地,金属壳体与金属辐射片之间通过一排或多排绝缘孔隔开,一排或多排绝缘孔呈直线排列或曲线排列。

进一步地,多个绝缘孔包括第一绝缘孔和第二绝缘孔,第一绝缘孔沿第一直线或第一曲线排列,第二绝缘孔沿第二直线或第二曲线排列。

进一步地,多个绝缘孔包括第一绝缘孔和第二绝缘孔,第一绝缘孔和第二绝缘孔沿同一直线或同一曲线排列。

进一步地,至少一排绝缘孔的任意相邻的两个绝缘孔之间相连通。

进一步地,金属辐射片具有用于连接电路板上的天线馈点和天线地点的连接部。

进一步地,至少一排绝缘孔的两个相邻的绝缘孔之间具有连通间隙,金属辐射片通过连通间隙与金属壳体连接。

进一步地,金属辐射片具有用于连接电路板上的天线馈点的第一连接部,金属壳体具有连接到电路板上的天线地点的第二连接部。

进一步地,金属辐射片为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地,金属壳体包括背板,金属辐射片设置在背板的端部。

进一步地,背板的顶端设置有一个条状的金属辐射片,金属辐射片沿背板的宽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金属壳体包括金属边框,金属辐射片设置在金属边框的端部。

进一步地,金属边框与金属辐射片之间形成环状体,金属辐射片的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均通过绝缘孔与金属边框隔分隔。

进一步地,绝缘孔为圆孔。

进一步地,绝缘孔的直径在0.01mm至1mm之间。

进一步地,绝缘孔的直径在0.01mm至0.2mm之间。

进一步地,绝缘孔内填充有粘接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壳体,包括金属壳体和用于天线结构的金属辐射片,金属壳体与金属辐射片之间设置有多个绝缘孔。

进一步地,多个绝缘孔成排设置以分隔金属壳体与金属辐射片。

进一步地,金属壳体与金属辐射片之间通过一排或多排绝缘孔隔开,一排或多排绝缘孔呈直线排列或曲线排列。

进一步地,绝缘孔为圆孔,绝缘孔的直径在0.01mm至1mm之间。

进一步地,绝缘孔为圆孔,绝缘孔的直径在0.01mm至0.2mm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天线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壳体。

本实用新型中的天线结构包括金属壳体和设顶端和金属辐射片,由于金属壳体与金属辐射片之间通过多个绝缘孔分隔,而绝缘孔的孔径可以做的很小,进而可以减小金属壳体与金属辐射片之间的缝隙,提高该天线结构的强度、提高金属占比,且在绝缘孔内注胶便可以调成与金属相近的颜色,从而可以保证整机外观金属质感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了图1中的移动终端的A部放大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移动终端的B部放大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移动终端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背板;11、绝缘孔;12、连通间隙;20、金属辐射片;31、二合一天线馈点;32、分集天线馈点;33、主天线馈点;41、二合一天线地点;42、分集天线地点;43、主天线地点。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结构,请参考图1至图6,该天线结构包括金属壳体和金属辐射片20,金属壳体与金属辐射片20之间设置有多个绝缘孔11。具体地,金属壳体与金属辐射片20之间通过多个绝缘孔11分隔。

本实施例中的天线结构包括金属壳体和设顶端和金属辐射片20,由于金属壳体与金属辐射片20之间通过多个绝缘孔11分隔,而绝缘孔11的孔径可以做的很小,进而可以减小金属壳体与金属辐射片20之间的缝隙,提高该天线结构的强度、提高金属占比,且在绝缘孔11内注胶便可以调成与金属相近的颜色,从而可以保证整机外观金属质感的完整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多个绝缘孔11成排设置以分隔金属壳体与金属辐射片20。这样,有利于使金属壳体与金属辐射片20之间分隔。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壳体与金属辐射片20之间通过一排或多个绝缘孔11隔开,一排或多排绝缘孔11呈直线排列或曲线排列。

在该天线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金属壳体包括背板10,金属辐射片20设置在背板10的端部。

在该实施方式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背板10的顶端设置有一个条状的金属辐射片20,金属辐射片20沿背板10的宽度方向延伸。

相比之下,天线结构也具有如下形式:金属辐射片20为一个或多个。优选地,背板10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多个金属辐射片20。

在该实施方式的第二个实施例中,背板10的顶端设置有两个金属辐射片20,两个金属辐射片20沿背板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背板10与金属辐射片20之间的一种分隔形式为:如图1和图2所示,背板10与金属辐射片20之间通过一排绝缘孔11隔开;或者背板10与金属辐射片20之间的另一种分隔形式为:如图3和图4所示,背板10与金属辐射片20之间通过多排绝缘孔11隔开,多排绝缘孔11之间平行设置。

同时,第一个实施例中的背板10与金属辐射片20之间可以采用一排绝缘孔11隔开,也可以采用多排绝缘孔11隔开。第二个实施例中的背板10与金属辐射片20之间可以采用一排绝缘孔11隔开,也可以采用多排绝缘孔11隔开。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孔11为圆孔。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孔11的第一种排列方式为,如图2所示,至少一排绝缘孔11的圆心位于一条直线上;或者如图6所示,至少一排绝缘孔11的圆心位于一条曲线上。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孔11的第二种排列方式为,如图6所示,多个绝缘孔11包括第一绝缘孔和第二绝缘孔,第一绝缘孔沿第一直线或第一曲线排列,第二绝缘孔沿第二直线或第二曲线排列。

具体地,同排中的多个绝缘孔11包括多个第一绝缘孔和多个第二绝缘孔,多个第一绝缘孔沿第一直线或第一曲线排列,多个第二绝缘孔沿第二直线或第二曲线排列。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设置。同理,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平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绝缘孔11包括第一绝缘孔和第二绝缘孔,第一绝缘孔和第二绝缘孔均沿同一直线或同一曲线排列。

具体地,同排中的多个绝缘孔11包括多个第一绝缘孔和多个第二绝缘孔,多个第一绝缘孔和多个第二绝缘孔均沿同一直线或同一曲线排列。

具体地,绝缘孔11的直径在0.01mm至1mm之间。

优选地,绝缘孔11的直径在0.01mm至0.2mm之间。

为了适应不同的地点和馈点的连接方式,在一种绝缘孔的设置方式中,如图2和图4所示,至少一排绝缘孔11的任意相邻的两个绝缘孔11之间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辐射片20具有用于连接电路板上的天线馈点和天线地点的连接部。

为了适应不同的地点和馈点的连接方式,在另一种绝缘孔的设置方式中,如图6所示,至少一排绝缘孔11的两个相邻的绝缘孔11之间具有连通间隙12,金属辐射片20通过连通间隙12与金属壳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辐射片20具有用于连接电路板上的天线馈点的第一连接部,金属壳体具有连接到电路板上的天线地点的第二连接部。

在连通间隙12处,根据天线性能需要没有打绝缘微孔,此处是金属辐射片和金属背板连接位置。这样,可以使金属辐射片20与背板10之间直接连接,减少了地片的布置。

在该天线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金属壳体包括金属边框,金属辐射片20设置在金属边框的端部。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边框与金属辐射片20之间形成环状体,金属辐射片20的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均通过绝缘孔11与金属边框隔分隔。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孔11内填充有粘接料。为了实现背板的密封,背板10和金属辐射片20通过位于绝缘孔11内的粘接料连接。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壳体,包括金属壳体和用于天线结构的金属辐射片20,金属壳体与金属辐射片20之间设置有多个绝缘孔11。优选地,金属壳体和金属辐射片20之间通过多个绝缘孔11分隔。

在该壳体内,金属壳体包括金属背板和/或金属边框。

在该壳体内,金属辐射片20设置在金属背板或金属边框的端部。

在该壳体内,多个绝缘孔11成排设置以分隔金属壳体与金属辐射片20。

在该壳体内,金属壳体与金属辐射片20之间通过一排或多排绝缘孔11隔开,一排或多排绝缘孔11呈直线排列或曲线排列。

在该壳体内,绝缘孔11为圆孔,绝缘孔11的直径在0.01mm至0.1mm之间。优选地,绝缘孔11的直径在0.01mm至0.2mm之间。

本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天线结构,天线结构为上述的天线结构。优选地,该移动终端为手机。

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壳体。优选地,该移动终端为手机。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还包括PCB主板,PCB主板上设置有天线馈点和天线地点,天线馈点和天线地点均通过弹片或螺钉与天线结构的金属辐射片2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天线馈点和天线地点均为多个,多个天线馈点和多个天线地点均与金属辐射片20连接。

在移动终端的一个实现方式中,天线结构为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天线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PCB主板的顶部设置有二合一天线馈点31、分集天线馈点32、二合一天线地点41和分集天线地点42,二合一天线馈点31、分集天线馈点32、二合一天线地点41和分集天线地点42均与天线结构的背板10顶端的金属辐射片20连接。此时,背板10与金属辐射片20之间通过一排绝缘孔11隔开。

在移动终端的另一个实现方式中,天线结构为第二个实施例中的天线结构,如图5所示,PCB主板的顶部设置有二合一天线馈点31和分集天线馈点32,二合一天线馈点31与天线结构的背板10顶端的一个金属辐射片20连接,分集天线馈点32与背板10顶端的另一个金属辐射片20连接。此时,背板10与金属辐射片20之间通过多排绝缘孔11隔开。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5所示,PCB主板的底部设置有主天线馈点33和主天线地点43,主天线馈点33和主天线地点43与天线结构的背板10底端的金属辐射片20连接。

本方案是采用绝缘微孔(绝缘孔11)的形式来代替塑料绝缘条,使其在外观上与金属后盖保持一致,并不显见,从而保证了金属感,对于天线电气性能而言,通过绝缘微孔使得天线金属辐射片和金属后壳物理断开,从而保证了天线性能。

本技术方案涉及到移动终端的全金属外壳及其天线装置。在移动终端全金属后盖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计两条由许多绝缘微孔排列形成的绝缘条。绝缘微孔中可以采用嵌入成型或者注入胶水的形式使其密封,并且在结构上保证可靠连接。

绝缘条把金属后盖分为:顶部天线金属辐射体、金属背盖和底部天线金属辐射体。由于绝缘条由许多绝缘微孔形成,微孔的直径非常小(可以在0.02mm至0.04mm之间),并且微孔中注入的胶水可以调成和金属相近的颜色,因此外观上绝缘条不显见,保证了整机外观金属质感的完整性。

同时,根据天线性能的需要,通过绝缘微孔不同的排列方式,可以把微孔两侧部分物理绝缘断开,也可以其部分位置绝缘断开,部分位置连接,从而保证天线性能。

绝缘微孔可以用镭射穿孔实现,也可以通过化学腐蚀等方式穿孔实现。绝缘微孔可以直线排列形成绝缘条,也可以采用交叉排列形成绝缘条。

根据天线性能的需要,通过绝缘微孔不同的排列方式,可以把微孔两侧部分完全绝缘断开,也可以使其部分位置绝缘断开,部分位置连接,从而保证天线性能。

根据天线性能的需要,可以设计由绝缘微孔排列成的一条绝缘条可以设计由绝缘微孔排列成的多条绝缘条。多条绝缘条的情况下,绝缘条与绝缘条之间的间距可以灵活设计,一般在1mm以下。

绝缘微孔可以排列成直线,也可以根据天线性能的需要排列成不同的图形。

底部天线金属辐射片通过弹片、螺钉等方式与主板PCB上的信号馈点(馈片)相接,信号直接馈入射频电路。顶部天线金属辐射片通过弹片、螺钉等方式与主板PCB上的信号馈点相接,信号直接馈入射频电路。

此外,其他的实施方式可以扩展到:

底部天线可以设置另外的金属辐射分支,主板PCB上的信号馈点通过弹片、螺钉等方式与金属辐射分支连接,底部天线金属辐射片可以通过弹片、螺钉等方式也与金属辐射分支连接。另外的金属辐射分支可以通过FPC、LDS PDS等方式实现。

顶部天线可以设置另外的金属辐射分支,主板PCB上的信号馈点通过弹片、螺钉等方式与金属辐射分支连接,顶部天线金属辐射片可以通过弹片、螺钉等方式也与金属辐射分支连接。另外的金属辐射分支可以通过FPC、LDS PDS等方式实现。

底部天线可以设置另外的金属辐射分支,主板PCB上的信号馈点通过弹片、螺钉等方式与金属辐射分支连接,底部天线金属辐射片与金属辐射分支不连接,通过耦合的方式共同实现天线性能。

顶部天线可以设置另外的金属辐射分支,主板PCB上的信号馈点通过弹片、螺钉等方式与金属辐射分支连接,顶部天线金属辐射片与金属辐射分支不连接,通过耦合的方式共同实现天线性能。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技术方案实用新型的是采用绝缘微孔,通过绝缘微孔的排列形成绝缘条,由于微孔的直径非常小(可以在0.02mm~0.04mm之间),并且微孔中注入的胶水可以调成和金属相近的颜色。因此,外观上绝缘条不显见,从而保证了整机外观金属质感的完整性。通过绝缘微孔不同的排列方式,可以把微孔两侧部分物理绝缘断开,也可以其部分位置绝缘断开,部分位置连接,从而实现天线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