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FP4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0625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CFP4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光模块的接口适配器,尤其涉及一种CFP4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高速信息传输成为未来网络发展大趋势。通信网络市场由10G逐渐向40G、100G发展,40G、100G光器件也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另据相关统计,未来几年,100G产品将会继续普及,基于标准化的密集波分光通信模块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逐渐被市场广泛接受,其中,CFP(外形封装可插拔)光模块即是100G技术发展下的产物。

CFP系列光模块从推出到现在共经历了CFP、CFP2,直至CFP4光模块成功推出并受到广泛关注。跟传统的CFP、CFP2系列相比,CFP4光模块优势明显:从体积方面考虑,CFP系列光模块越做越小,CFP4光模块的体积为CFP2的二分之一,CFP的四分之一;从性能方面考虑,CFP4光模块兼容多源协议(MSA),支持和CFP2、CFP2s同样的速率,传输效率明显提升,而耗电量仅为原来的二分之一;从系统成本方面考虑,CFP4比CFP2的成本更低;从模块集成度方面考虑,CFP4的前板端口密度显著增强,集成度约是CFP2的两倍、CFP的四倍;在传输模式方面考虑,早期的100G CFP光模块,在10×10模式下利用十个10G的通道达到100G的传输速率,而现在的100G CFP4光模块,在4*25模式利用四个通道,实现100G传输,传输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强。CFP4光模块虽然具有上述优越的性能,但其接口结构复杂,且通常较难与其他类型模块接口互联。

基于此,有必要对现有CFP4光模块接口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用性强的CPF4接口模块。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CFP4连接器组件,包括可组合在一起的绝缘本体和多个连接端子,所述绝缘本体沿纵长方向和宽度方向延伸,在所述纵长方向上并列设置多个容置槽,所述连接端子部分容置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连接端子具有相对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第一末端嵌入到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第二末端暴露在所述容置槽外面。

可选地,所述容置槽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上表面的上容置槽和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下表面的下容置槽,所述上容置槽和/或所述下容置槽包含缩口。

可选地,所述连接端子包括第一排连接端子和第二排连接端子,且所述第一排连接端子对应所述上容置槽,所述第二排连接端子对应所述下容置槽。

可选地,第一排连接端子包括第一类型连接端子和第二类型连接端子,且第一类型连接端子沿纵长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类型连接端子沿纵长方向的长度;

所述第二排连接端子包括第一类型连接端子和第二类型连接端子,且第一类型连接端子沿纵长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类型连接端子沿纵长方向的长度。

可选地,第一排连接端子的第一类型连接端子被所述第二类型连接端子间隔开。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型连接端子的第一末端暴露部分大于所述第二类型连接端子的第一末端暴露部分。

可选地,所述第一排连接端子为上排连接端子,所述第二排连接端子为下排连接端子,且所述上排连接端子和/或下排连接端子的下半部与限位件结合。

可选地,所述上排连接端子的第二末端与所述下排连接端子的第二末端相对齐。

可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上排连接端子与第一限位件定件一体成型,所述下排连接端子与第二限位件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相对设置卡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设置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凸出的卡持部,所述卡持部可与所述卡槽榫接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CPP4连接器包括可组合在一起的绝缘本体和多个连接端子,连接端子部分容置在所述容置槽内,增强CFP4连接器的稳定性;连接端子分为第一排连接端子和第二排连接端子,且每排连接端子的下半部设置注塑成型的限位件,提高较好的高频性能,并能保证焊脚平面度的一致性;同时,减小了多个连接端子的装配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CFP4连接器组件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CFP4连接器组件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CFP4连接器组件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CFP4连接器组件另一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CFP4连接器组件结构分解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CFP4连接器组件的绝缘本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符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在”、“容置在”另一元件,可表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可以存在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使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申请中实用的术语“垂直”、“纵长方向”、“宽度方向”“上”、“下”以及类似的表示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本申请中实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活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CFP4连接器组件立体结构图。该CFP4连接器组件包括可组合/结合在一起的多个连接端子1和绝缘本体2,绝缘本体2沿纵长方向和宽度方向延伸。示例性地,图3中的X方向表示纵长方向;Y方向表示宽度方向。在纵长方向上,并列/并排设置多个容置槽21,连接端子1部分容置在容置槽21内。可选地,连接端子可选用金属条或其他导电材料,绝缘本体2可选择塑胶本体材料,容置槽21设置间隔部,且容置槽21与连接端子1一一对应。相邻连接端子1具有相对的第一末端S1和第二末端S2,且第一末端S1嵌入到容置槽21内,第二末端S2暴露在容置槽外面。

容置槽21可包括设置在绝缘本体2上表面22的上容置槽和设置在绝缘本体2下表面23的下容置槽,且上容置槽的数量等于所述下容置槽的数量。在一个实施例中,绝缘本体2的顶部封闭,容置槽21的顶端距离绝缘本体2的顶部有一定距离,且容置槽21从该位置延伸至绝缘本体2的底部,即容置槽21呈半封闭状态。

如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CFP4连接器组件的仰视图。连接端子1可包括第一排连接端子11和第二排连接端子12,且第一排连接端子11位于上容置槽,第二排连接端子12位于下容置槽。进一步地,上容置槽与下容置槽可设置成不完全一致。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CFP4连接器组件正视图。第一排连接端子11包括第一类型连接端子111和第二类型连接端子112,且第一类型连接端子111沿纵长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二类型连接端子112沿纵长方向的长度。进一步地,第一类型连接端子111的第一末端S1与第二类型连接端子112的第一末端S1不处于同一高度,而第一类型连接端子111的第二末端S2与第二类型连接端子112的第二末端S2处于同一高度或同一水平面,即:第一类型连接端子111暴露出绝缘本体2的第二末端S2与第二类型连接端子112的暴露出绝缘本体2的第二末端S2尺寸相同。

第一排连接端子11的第一类型连接端子111被第二类型连接端子112间隔开。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排连接端子11的第一类型连接端子111数量为十个,且第一排连接端子11的两相邻的第一类型连接端子111中间间隔两个第二类型连接端子112,即:第一排连接端子11的第二类型连接端子112两两一组,总数为18个。进一步地,第一类型连接端子的第一末端S1暴露部分大于所述第二类型连接端子的第一末端暴露部分。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CFP4连接器组另一视图。类似地,第二排连接端子12包括第一类型连接端子121和第二类型连接端子122,且第一类型连接端子121沿纵长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二类型连接端子122沿纵长方向的长度。进一步地,第一类型连接端子121的第一末端S1与第二类型连接端子122的第一末端S1不处于同一高度,而第一类型连接端子121的第二末端S2与第二类型连接端子122的第二末端S2处于同一高度或同一水平面,即:第一类型连接端子121暴露出绝缘本体2的第二末端S2与第二类型连接端子122的暴露出绝缘本体2的第二末端S2尺寸相同。进一步地,第一排连接端子11为上排连接端子,第二排连接端子12为下排连接端子,且上排连接端子的第二末端S2与下排连接端子的第二末端S2相对齐。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排连接端子12的第一类型连接端子111组成一组连接端子,而第二类型连接端子112组成另一组连接端子。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排连接端子11的第一类型连接端子111数量为十个,第二类型连接端子112数量为18个。进一步地,第一类型连接端子的第一末端S1暴露部分大于所述第二类型连接端子的第一末端暴露部分。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CFP4连接器组件结构分解图。连接端子还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件113和第二限位件123。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排连接端子11为上排连接端子,第二排连接端子12为下排连接端子,上排连接端子与第一限位件113一体成型,下排连接端子12与第二限位件123一体成型。示例性地,连接端子与限位件可擦用注塑成型的方式,且第一限位件113设置在上排连接端子的下半部,第二限位件123设置在下排连接端子的下半部。采用该种方式形成的连接器组件不仅具有优越的高频性能,而且可保证过上排连接端子11或下排连接端子12的第二末端S2焊脚平面度的一致性;减小端子组件的装配制造难度,从而使得连接器的品质更易控制。

可选地,绝缘本体2上表面22还可设置第一凹槽24,绝缘本体2下表面23还可设置第二凹槽25;第一限位件113的上表面设置可设置凸块,第二限位件123的下表面可设置凸块,且第一限位件113的凸块与第一凹槽24相配合,第二限位件123的凸块与第二凹槽25相配合,从而使得第一限位件113和第二限位件123不会和绝缘本体的上、下表面不会发生相对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件113和第二限位件123相对设置卡槽。示例性地,卡槽包括设置在第一限位件113的第一卡槽26以及设置在第二限位件123的第二卡槽27,且第一卡槽26与第二卡槽27相配合。在第一限位件113和第二限位件123之间设置固定件3,该固定件3上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凸出的卡持部31。示例性地,卡持部31可与卡槽榫接配合,从而使得第一限位件113、第二限位件123固定在绝缘本体2上。在另一实施例中,固定件3与卡槽也可通过卡扣方式连接。可选地,为进一步地实现卡持部31与卡槽的牢固配合,卡持部31的前端还可设置突出部,该突出部沿纵长方向的长度大于卡持部后端沿纵长方向的长度。

在此实施例中,固定件3可选为金属固定件,通过固定第一限位件113和第二限位件123,限定第一排端子11、第二排端子12与绝缘本体2的相对位置,防止连接端子在插接PCB板时退出。

可选地,容置槽21可包括第一类型容置槽211和第二类型容置槽212。第一类型容置槽211和/或第二类型容置槽212在宽度方向上一部分开口,另一部分由绝缘本体2的表面封闭。第一类型容置槽211和/或第二类型容置槽212距离绝缘本体2的上端面一段距离,且从该位置延伸置绝缘本体2的下端面,直至形成通孔。可选地,第一类型容置槽211与第一类型端子对应;第二类型容置槽212与第二类型端子对应,且两种类型容置槽沿宽度方向的尺寸均一。

如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CFP4连接器组件的绝缘本体结构示意图。在绝缘本体2的下表面设置下容置槽,下容置槽包含第一类型容置槽211和第二类型容置槽212,其中第一类型容置槽211与第一类型子对应;第二类型容置槽212与第二类型端子对应,两种类型的容置槽在下半部分与绝缘本体2的下表面形成封闭结构,而上半部分为开口结构。且上半部分形成缩口/卡口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类型容置槽212的第一部分213在纵长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二部分214在纵长方向的尺寸。对应地,与第一部分213对应的第二类型端子的尺寸在纵长方向上也相应变大,有效防止连接端子在绝缘本体的逃逸。可选地,在绝缘本体的上表面,上容置槽也可包含类似于上述结构的缩口。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种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上述集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申请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各种修改和改型。这些都属于本实行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