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空间分配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4811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优化空间分配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断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优化空间分配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低压电气领域的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通常有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简称rccb)和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简称rcbo)。市场上的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简称rcbo)为了保证使用的安全性能,其通常连接有一模块化的漏电断路器,用于防止人身触电,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由于其附加了模块化的漏电断路器,其体积会增大,不利于断路器小型化、集中化的发展。而市场上的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简称rccb)其常见的规格有:宽度为54mm和36mm等,市场上还未出现尺寸更小且同时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产品。因此,在断路器尺寸模块化的市场背景下,发明人有意于开发一种外形尺寸更小、功能多样化的断路器。发明人开发设计了一种宽度为18mm的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并对其内部结构布局进行了优化改进设计,使其在缩小体积的同时,仍具有漏电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断路器内部空间布局结构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在缩小原有模块化尺寸(由36mm到18mm)的基础上,通过内部结构布局的改进设计,保留了其漏电保护装置,有利于断路器的小型化、集中化发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优化空间分配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包括壳体,壳体中安装有操作机构、操作手柄、进出线接线端子、脱扣机构和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漏电保护装置,所述壳体由一体成型的副壳体和主壳体上下叠放形成,副壳体内部容腔与主壳体内部容腔联通构成壳体的安装腔,副壳体体积小于主壳体,副壳体底面与主壳体上端面局部重合,主壳体上端面包括与副壳体底面重合的重合部、以及显露于副壳体之外的肩部端面,主壳体左肩部端面局部与主壳体左侧壁以及主壳体底面局部形成左侧接线端子布置区,主壳体右肩部端面局部与主壳体右侧壁以及主壳体底面局部形成右侧接线端子布置区,左右侧接线端子布置区对称分布,左右侧接线端子布置区之间的中部空间被分割成左上区域、左下区域、右上区域和右下区域,左上区域构成脱扣机构和操作手柄的安装区,左下区域构成漏电保护装置的安装区,右上区域构成所述操作机构的安装区,右下区域构成所述灭弧系统的安装区。

进一步的,所述左上区域由副壳体内部容腔的左侧腔室竖直向下朝主壳体中部空间延伸并朝主壳体左肩部端面方向扩张形成镜像的l型腔室。

进一步的,所述左上区域底面距离主壳体底面之间的空间构成左下区域,且左下区域与左上区域等长等宽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右上区域由副壳体内部容腔的右侧腔室竖直向下朝主壳体中部空间延伸并朝主壳体右肩部端面方向扩张形成l型腔室。

进一步的,所述右上区域底面与右侧接线端子布置区的边缘线以及与主壳体底面局部、左下区域边缘线之间的空间构成所述右下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右下区域包括等宽设置的正面灭弧室和背面灭弧室。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侧接线端子布置区分别均包括等宽设置的正面接线端子布置区和背面接线端子布置区。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在原有模块化尺寸(18mm)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壳体内部结构布局,增加了漏电保护装置,当漏电电流产生时,漏电保护装置中的互感器检测到漏电电流,通过电磁脱扣器发出信号驱动操作机构断开触点,达到漏电保护功能;本发明将壳体内部结构进行了分区设置,接线端子分别安装于左右侧接线端子布置区中,执行机构即本实施例中的电磁继电器和操作手柄安装于左上区域,操作手柄位于电磁继电器上面,操作机构安装于右上区域,互感器安装于左下区域,灭弧系统安装于右下区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壳体内部布局结构平面图,其中1a为主视图状态的布局结构,1b为i-i剖视状态的布局结构,1c为h-h剖视状态的布局结构;

附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定义了各个方向所在位置;

附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壳体内部的具体分区布置结构图;

附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各部件布置于壳体安装腔中的结构主视图;

副壳体1、内部容腔的左侧腔室11a、内部容腔的右侧腔室11b、

主壳体2、左肩部端面21a、左侧壁22a、主壳体底面23、左侧接线端子布置区31、右肩部端面21b、右侧壁22b、右侧接线端子布置区32、

中部空间:左上区域41、左下区域42、右上区域43、右下区域44、

正面灭弧室44a、背面灭弧室44b、正面接线端子布置区33a、背面接线端子布置区33b、

脱扣机构5、操作手柄61、漏电保护装置7、操作机构62、灭弧系统8、接线端子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4所示是优化空间分配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本发明在缩小原有模块化尺寸(36mm→18mm)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壳体内部结构布局,保留了漏电保护装置7,当漏电电流产生时,漏电保护装置7中的互感器检测到漏电电流,通过电磁脱扣器发出信号驱动操作机构62断开触点,达到漏电保护功能;本发明将壳体内部结构进行了分区设置,接线端子9分别安装于左右侧接线端子9布置区32中,执行机构即本实施例中的电磁继电器和操作手柄61安装于左上区域41,操作手柄61位于电磁继电器上面,操作机构62安装于右上区域43,互感器安装于左下区域42,灭弧系统8安装于右下区域44,文中的上(y1)、下(y2)、左(x1)、右(x2)、正面(z1)、背面(z2)如图2中所示。

本发明的具体优化空间分配结构如下设置:本发明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包括壳体,壳体中安装有操作机构62、操作手柄61、进出线接线端子9、脱扣机构5和灭弧系统8和漏电保护装置7,壳体由一体成型的副壳体1和主壳体2上下叠放形成,副壳体1内部容腔与主壳体2内部容腔联通构成壳体的安装腔,副壳体1体积小于主壳体2,副壳体1底面与主壳体2上端面局部重合,主壳体2上端面包括与副壳体1底面重合的重合部、以及显露于副壳体1之外的肩部端面,主壳体2左肩部端面21a局部与主壳体2左侧壁22a以及主壳体底面23局部形成左侧接线端子9布置区31,主壳体2右肩部端面21b局部与主壳体2右侧壁22b以及主壳体底面23局部形成右侧接线端子9布置区32,左右侧接线端子9布置区32对称分布,左右侧接线端子9布置区32之间的中部空间被分割成左上区域41、左下区域42、右上区域43和右下区域44,左上区域41构成脱扣机构5和操作手柄61的安装区,左下区域42构成漏电保护装置7的安装区,右上区域43构成操作机构62的安装区,右下区域44构成灭弧系统8的安装区。

左上区域41由副壳体1内部容腔的左侧腔室11a竖直向下朝主壳体2中部空间延伸并朝主壳体2左肩部端面21a方向扩张形成镜像的l型腔室。左上区域41底面、与主壳体底面23、左侧接线端子9布置区31的边缘线以及与灭弧系统8布置区的边缘线之间的空间构成左下区域42,优选的,左下区域42与左上区域41等长等宽设置。

右上区域43由副壳体1内部容腔的右侧腔室11b竖直向下朝主壳体2中部空间延伸并朝主壳体2右肩部端面21b方向扩张形成l型腔室。右上区域43底面与右侧接线端子9布置区32的边缘线以及与主壳体底面23、左下区域42边缘线之间的空间构成右下区域44。

右下区域44包括等宽设置的正面灭弧室44a(9mm宽)和背面灭弧室44b(9mm宽)。左右侧接线端子9布置区32分别均包括等宽设置的正面接线端子9布置区33a(9mm宽)和背面接线端子9布置区33b(9mm宽)。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发明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发明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