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异性分布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6799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容器异性分布接线端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零部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容器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当电容器内部芯子损坏时,电容器内部的压力会增大,将电容器壳盖顶起,通过防爆块、特殊结构的端子可以将电容器端子与芯子之间的连接断开,从而使电容器芯子与电源断开,起到保护作用。传统结构的端子是靠注塑时调整铜螺杆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电容器电极之间的电气距离。由于电容器端子与外壳装配时的空间尺寸限制,在电容器运用场所工况复杂的地方,往往出现端子被击穿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改变铜杆之间间距便能起到增加铜杆之间的绝缘性能的电容器异性分布接线端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容器异性分布接线端子,包括用于穿过铜杆的穿杆套,所述穿杆套由三个等径圆柱互相重叠而成,且三个圆心围成一等腰三角形,处于所述等腰三角形顶角处的铜杆为接地铜杆,处于等腰三角形另外两个角的铜杆分别为正极铜杆和负极铜杆,所述穿杆套的一面为穿出铜杆头的正面,于所述正面处于接地铜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垂直正面的条状隔板,于所述正面处于正极铜杆所述圆心圆柱的外侧面、处于负极铜杆所述圆心圆柱的外侧面分别设置有垂直正面向上延伸的弧面状隔板。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条状隔板分为靠近接地铜杆的第一隔板和远离接地铜杆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互成角度,且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形成的凸出角分别朝向正极铜杆和负极铜杆。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穿杆套与条状隔板和弧面状隔板一体注塑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用于接线的铜杆穿过穿杆套之后,将会被两个条状隔板互相隔开,并且弧面状隔板将会在正极铜杆和负极铜杆的外围包住,防止正极铜杆和负极铜杆从将外围空气击穿,这种设置增加了三个铜杆之间的介电强度,减少了互相击穿空气从而短路的概率,并且将条状隔板设置成互成角度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且尖端分别朝向正极铜杆和负极铜杆,从而当正极铜杆和负极铜杆降空气电离时,能够沿着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方向被导出,进一步的提高铜杆之间的介电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电容器异性分布接线端子轴测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电容器异性分布接线端子俯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电容器异性分布接线端子轴测示意图。

图中,1、穿杆套;21、正极铜杆;22、负极铜杆;3、条状隔板;31、第一隔板;32、第二隔板;4、弧面状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参见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电容器异性分布接线端子轴测示意图,在穿杆套1的端部为平面状,此时当三个铜杆接电之后,非常容易将铜杆之间的空气电离击穿,导致互相之间形成短路,三个铜杆之间的介电强度低。

参见附图2和3,为本实施例中的电容器异性分布接线端子,其中在穿杆套1的正面设置了条状隔板3和弧面状隔板4,条状隔板3分别设置在接地铜杆的两侧,并且将正极铜杆21和负极铜杆22互相隔离开来,增加了正极铜杆21、接地铜杆和负极铜杆22之间的爬电距离,增加了介电强度。而将条状隔板3设置成互成角度的第一隔板31和第二隔板32,从而可以看到,当正极铜杆21和负极铜杆22对空气进行电离的时候,此电离物质将沿着第一隔板31和第二隔板32的方向被导离,进一步的提高了介电强度。而弧面状隔板4设置在正极铜杆21和负极铜杆22的外围,形成包角,将处于正极铜杆21和负极铜杆22周边的空气包住,防止了外围空气被击穿之后,三个铜杆互相击穿的概率,进一步的提高了三者之间的介电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