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931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组已经用在诸如移动电话、数字照相机、编写游戏机、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和电动工具的各种便携设备中。而且现在电池组不仅用在这些设备中,还用在需要较高输出或较高容量的领域中,例如的电动助力自行车、电动车辆和家用电力存储装置。

组合电池是由多个单体电池串联而成,目前的技术中采用单体电池用焊接片作为连接件焊接而成,这种连接方式是先将连接件点焊到电池的负极端,再将连接件的另一端焊接到另一电池的正极端,利用连接件实现电池串联连接,容易存在虚焊、焊点不牢固等情况,并且由于增加了焊接片,导致整个模组的总电阻大于各串联极组的电阻之和,尤其在大电流充放电的情况下,会影响电池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电池,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组合电池出现虚焊、电阻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组合电池,包括若干个单体电池和用于容纳所述单体电池的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内的单体电池呈矩形排列,每列单体电池组成一个电池组,每一个电池组中最上端的单体电池的上端的极性相同,每一列的单体电池的两端分别为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为往远离单体电池的方向凸起的圆环状结构,负电极为朝正电极方向凹陷的凹槽,所述圆环状结构的外圈设有外螺纹,所述凹槽的内壁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电池盒为塑料盒体。塑料具有绝缘性能,并且其硬质结构能够对单体电池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方便运输和储存。

优选的,所述电池盒包括盒体和保护盖,盒体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保护盖的一端与开口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开口的另一端卡扣连接。通过保护盖和盒体之间活动连接的方式,方便装卸单体电池,即使单体电池使用完毕,电池盒还可以循环继续利用。

优选的,所述电池组与电池盒的内壁之间填充有散热硅胶,电池盒的侧壁上设有散热孔。散热硅胶和散热孔配合,有助于各个单体电池之间的温度平衡,防止使用过程中发生自燃或自爆现象,延迟组合电池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单体电池为18650锂电池。

优选的,电池组的数量为2个。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电池结构紧凑,并且单体电池之间可拆卸连接,连接方式不会导致虚焊、焊点不牢固等情况出现;并且正电极与负电极之间接触面积大,省略了连接片的设置,使得整个电池组阻值大大小于现有技术,提高了电池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池盒;11、盒体;12、保护盖;13、散热孔;2、电池组;21、单体电池;22、正电极;23;负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电池,该组合电池由一个电池盒1内容置若干个单体电池21构成,为了提供较大的电能,将电池盒1内的单体电池21设置为矩形排列,也就是具有多行乘以多列的单体电池21,本实用新型中,将每一列的单体电池21定义为一个电池组2,电池盒1内具有多个电池组2,每一个电池组2中,位于最上端的单体电池21的上端的极性都相同。每一列中的单体电池21的两端,实际上也就是每一个单体电池21的两端分别为正电极22和负电极23,正电极2为凸起状,形成往远离单体电池21的方向凸起的圆环状结构,负电极23为朝正电极方向凹陷的凹槽。其中,圆环状结构的外圈设有外螺纹,凹槽的内部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需要将单体电池21组装为电池组时,只需将内螺纹与外螺纹进行螺纹配合连接,使得相邻的单体电池21之间连接成一体,连接方式简单方便,并且不需要通过焊接的方式,降低了操作难度和操作时间,避免出现虚焊等情况。

单体电池21可以选择为锂电池,具体为18650锂电池,电池组2的数量为两个,也就是电池盒1内具有两列的单体电池21组合,每一个电池组2的单体电池21数量例如为3个,但是不作限定,可根据实际对电源、电压的需求进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池盒1为塑料盒体,塑料具有优越的性能,例如具有绝缘性,其硬质结构能够对单体电池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方便运输和储存。更进一步的,电池盒1包括盒体11和保护盖12,盒体11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保护盖12的一端与开口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开口的另一端卡扣连接。通过保护盖12和盒体11之间活动连接的方式,方便装卸单体电池21,即使单体电池21使用完毕,电池盒1还可以循环继续利用。

为了提升组合电池的散热性能,在电池组2和电池盒1的内壁之间填充有散热硅胶,电池盒1的侧壁上设有散热孔13。散热硅胶和散热孔13配合,有助于各个单体电池21之间的温度平衡,防止使用过程中发生自燃或自爆现象,延迟组合电池的使用寿命。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