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523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电气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对两根线缆进行连接时,一般是将两根线缆的金属线进行连接,然后再在外侧包覆电胶布,实现线缆的连接。采用此种连接方式,连接效率较低,且后期可能出现连接处分离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气接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电气接线装置,包括接线盒和接线金属片;

所述接线盒包括,

下接线块和上接线块,所述下接线块和所述下接线块均为直角三棱柱,所述下接线块的锐角边和所述上接线块的锐角边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

上接线板和下接线板,多个所述上接线板均与所述上接线块的倾斜面固定连接,多个所述下接线板均与所述下接线块的倾斜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接线板和所述下接线板交错设置,所述上接线板和所述下接线板的相对面上均设置有可组成圆形的半圆结构;

所述接线金属片包括上接线片、下接线片和中部接线片,所述上接线片和所述下接线片分别与所述上接线板和所述下接线板对应设置,所述上接线片和所述下接线片的内端分别与所述中部接线片的两侧边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接线板和所述下接线板的内端面上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宽度与所述上接线片/所述下接线片的宽度相等。

具体地,所述上接线板包括两个直边、一个斜边和一个圆弧边,所述斜边与所述上接线块的斜面贴合,所述圆弧边与所述下接线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直边、所述斜边和所述圆弧边首尾相接组成环形结构;

所述下接线板与所述上接线板的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电气接线装置通过接线盒将接线金属片弯曲,从而实现将需要连接的线缆固定的目的,能够提升连接效率,同时能够避免在后期的使用中出现脱离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接线盒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接线盒的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接线金属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气接线装置,包括接线盒和接线金属片;接线盒包括下接线块1、上接线块2、上接线板5和下接线板6,下接线块1和下接线块1均为直角三棱柱,下接线块1的锐角边和上接线块2的锐角边通过转轴3可转动连接;多个上接线板5均与上接线块2的倾斜面固定连接,多个下接线板6均与下接线块1的倾斜面固定连接,上接线板5和下接线板6交错设置,上接线板5和下接线板6的相对面上均设置有可组成圆形的半圆结构;上接线板5包括两个直边、一个斜边和一个圆弧边,斜边与上接线块2的斜面贴合,圆弧边与下接线板6相对设置,两个直边、斜边和圆弧边首尾相接组成环形结构;下接线板6与上接线板5的结构相同。

接线金属片包括上接线片9、下接线片4和中部接线片8,上接线片9和下接线片4分别与上接线板5和下接线板6对应设置,上接线片9和下接线片4的内端分别与中部接线片8的两侧边固定连接,下接线板6和下接线板6的内端面上均设置有安装槽7,安装槽7的宽度与上接线片9/下接线片4的宽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气接线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先将需要连接的线缆的绝缘胶皮去除,然后将接线盒打开,将金属接线片置于下接线板6和下接线板6的内侧面上,并将上接线片9和下接线片4分别置于安装槽7内,然后将线缆置于半圆结构之间,将接线盒的上接线块2和下接线块1相合,上接线板5和下接线板6交错插入,并使得上接线片9和下接线片4交错插入,继续施加作用力,使接线金属片将线缆捆紧,实现对线缆的连接固定;打开接线盒,在外侧覆裹电胶布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