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插座以及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2353发布日期:2018-07-13 21:1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插座以及一种采用该连接器插座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电子工程技术中常见的一种部件,用于连接两个有源器件以传输电流或信号。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两部分,现有的连接器的插头和插座多设计成直头形式,直头形式的连接器在设备内部占据较大的空间,使得设计的设备整体需要占据较大空间,且直头形式的连接器使得设备线材的排布非常不方便,不利于设备线材排布的整洁。

现有的行业也有将插头设计成90°,但是插头设计成90°时,屏蔽处理比较困难,通常采用将插头设计成金属外壳或者采用overmolding(二次成型)形式加工屏蔽层,即先将金属件加工形成屏蔽壳,然后使用注塑工艺在屏蔽壳外表面成型塑胶外壳。该两种方式加工屏蔽壳时均不方便:一、金属外壳加工复杂。二、采用overmolding方式处理屏蔽层,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连接器插座,用以解决现有直头形式的连接器使得设备线材的排布非常不方便以及屏蔽壳加工麻烦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采用如上所述的连接器插座。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连接器插座,所述连接器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插接组件以及引线组件,所述插座壳体包括呈夹角设置的插接段和引线段,所述插座壳体开设有贯穿所述插接段和引线段的通道,所述插接组件穿设于所述插接段中,所述引线组件穿设于所述引线段中,所述插接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引线组件的一端机械连接且电性连通,所述插接组件包括第一屏蔽壳和穿设于所述第一屏蔽壳中的第一端子组件,所述引线组件包括第二屏蔽壳和穿设于所述第二屏蔽壳中的第二端子组件,所述第一屏蔽壳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屏蔽壳的一端插接。

优选地,所述插接段与所述引线段的夹角为90±1°。

优选地,所述第二屏蔽壳具有插设于所述第一屏蔽壳内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外壁凸设有两个分别位于该插接部相对两侧的弹片,两个所述弹片分别抵压所述第一屏蔽壳相对两侧的内壁。

优选地,所述插接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凸耳,两个所述凸耳插设于所述第一屏蔽壳内,两个所述凸耳之间的距离小于与两个所述凸耳配合的第一屏蔽壳相对两侧的距离,两个所述弹片分别凸设于两个所述凸耳的外壁。

优选地,所述第一屏蔽壳的外壁和所述插座壳体的内壁之一者设置有第一凸片,所述第一屏蔽壳的外壁和所述插座壳体的内壁之另一者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屏蔽壳通过所述第一凸片与所述第一凹槽的配合卡合固定于所述插座壳体的内壁。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子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屏蔽壳中的第一绝缘件和穿设于所述第一绝缘件中的第一端子组,所述第一绝缘件的外壁和所述第一屏蔽壳的内壁之一者设置有第二凸片,所述第一绝缘件的外壁和所述第一屏蔽壳的内壁之另一者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绝缘件通过所述第二凸片与所述第二凹槽的配合卡合固定于所述第一屏蔽壳的内壁。

优选地,所述第二屏蔽壳的外壁和所述插座壳体的内壁之一者设置有第三凸片,所述第二屏蔽壳的外壁和所述插座壳体的内壁之另一者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屏蔽壳通过所述第三凸片与所述第三凹槽的配合卡合固定于所述插座壳体的内壁。

优选地,所述第二端子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二屏蔽壳中的第二绝缘件和穿设于所述第二绝缘件中的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二绝缘件的外壁和所述第二屏蔽壳的内壁之一者设置有第四凸片,所述第二绝缘件的外壁和所述第二屏蔽壳的内壁之另一者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二绝缘件通过所述第四凸片与所述第四凹槽的配合卡合固定于所述第二屏蔽壳的内壁。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件与所述第二绝缘件之一者设置有凹腔,所述第一绝缘件与所述第二绝缘件之另一者设置有凸块,所述第一绝缘件通过所述凹腔与所述凸块的配合插接固定于所述第二绝缘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子组外露于所述第一绝缘件的一端包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端子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子组的一端插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互锁信号端子,所述第二端子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互锁信号端子,所述第一互锁信号端子与所述第二互锁信号端子插接,每个所述第一互锁信号端子包括一公端和一母端,所述公端由一金属片形成,所述母端由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金属片围合形成。

优选地,所述插接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三绝缘件,每个所述第三绝缘件套接于一所述第一互锁信号端子上。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如上所述的连接器插座和用于与所述连接器插座电性连接的连接器插头,所述连接器插头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器插座的插接段配合。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插头屏蔽壳、插头绝缘件、电流母针以及信号短接针,所述插头屏蔽壳穿设在所述插头壳体中,所述插头绝缘件穿设在所述插头屏蔽件中,所述电流母针穿设于所述插头绝缘件中,所述信号短接针固定于所述插头绝缘件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插头还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以及分别与所述插头壳体两侧连接的前盖以及尾盖,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前盖内部,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尾盖内部。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新型提供的连接器插座将插座壳体的插接段和引线段设计成夹角设置,插座壳体呈弯折形状,相对于现有的直头形式的连接器插座,该连接器插座可以有效节省在设备上的安装空间,且有利于线材的排布,使得设备排线整洁。此外,通过将第一屏蔽壳的一端和第二屏蔽壳的一端设置成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即第一屏蔽壳和第二屏蔽为分体设计,相对于现有的将第一屏蔽壳和第二屏蔽壳一体成型的设计形式,分体设计的第一屏蔽壳和第二屏蔽壳加工方便,同时组装也较为方便。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连接器插座,因而也具有可以有效节省安装空间,便于设备布线以及屏蔽壳加工和组装均较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插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插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引线组件的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屏蔽壳和第二屏蔽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屏蔽壳和第二屏蔽壳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a截面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插座的侧面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c截面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e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d-d截面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f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插座的正面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g-g截面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h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6为图14中i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所示的连接器插头的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一种连接器插座10包括插座壳体11、插接组件12以及引线组件13,插座壳体11包括呈夹角设置的插接段111和引线段112,插座壳体11上开设有贯穿该插接段111和引线段112的通道113,插接组件12穿设于插接段111中,引线组件13穿设于引线段112中,插接组件12的一端与引线组件13的一端机械连接且电性连通。插接组件12包括第一屏蔽壳121和穿设于第一屏蔽壳121中的第一端子组件122,第一端子组件122包括穿设于第一屏蔽壳121中的第一绝缘件1221和穿设于第一绝缘件1221中的第一端子组1222。引线组件13包括第二屏蔽壳131和穿设于第二屏蔽壳131中的第二端子组件132,第二端子组件132包括穿设于第二屏蔽壳131中的第二绝缘件1321和穿设于第二绝缘件1321中的第二端子组1322。第一屏蔽壳121的一端与第二屏蔽壳131的一端插接。本实施例通过将插座壳体11的插接段111和引线段112设计成夹角设置,插座壳体11呈弯折形状,相对于直头形式的连接器插座,该连接器插座10可以有效节省在设备上的安装空间,且有利于线材的排布,使得设备排线整洁。此外,通过将第一屏蔽壳121的一端和第二屏蔽壳131的一端设置成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即第一屏蔽壳121和第二屏蔽131为分体设计,相对于现有的将第一屏蔽壳121和第二屏蔽壳131一体成型的设计形式,分体设计的第一屏蔽壳121和第二屏蔽壳131加工方便,同时组装也较为方便。

优选地,插接段111与引线段112的夹角为90±1°。可以理解地,插接段111和引线段112的夹角也可以是其他角度,具体根据设计需要而定。

优选地,第一端子组1222外露于第一绝缘件1221的一端包括一弯折部1223,第二端子组1322的一端与第一端子组1222的一端插接。

具体的,第一端子组1222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互锁信号端子12221和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流端子12222,第二端子组1322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互锁信号端子13221和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电流端子13222,第一互锁信号端子12221的一端与第二互锁信号端子13221的一端插接,第一电流端子12222的一端与第二电流端子13222的一端插接。

优选的,每个第一互锁信号端子12221包括一公端和一母端,公端由一金属片形成,母端由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金属片围合形成。该公端用于和第二互锁信号端子13221连接,对应地,第二互锁信号端子13221设计成母端形式;该母端用于和连接器插头上的端子连接,对应地,连接器插头上的端子设计成公端形式。该设计方式使得第一互锁信号端子12221即可以用于和具有公端设计形式的端子连接,也可以用于和具有母端设计形式的端子连接。。可以理解地,第一互锁信号端子12221和第二互锁信号端子13221连接的一端也可以设计成母端形式,对应地,第二互锁信号端子13221设计成公端形式;而第一互锁信号端子12221和连接器插头连接的一端设计成公端形式,对应地,连接器插头上的端子设计成母端形式。

优选地,插接组件122还包括两个第三绝缘件123,每个第三绝缘件123套接于一第一互锁信号端子12221上。该第三绝缘件123用于将第一互锁信号端子12221定位于第一绝缘件1221内部,具体的可以是第三绝缘件123套接在第一互锁信号端子12221上,而第三绝缘件123的外表面抵接在第一绝缘件1221的内壁上,避免第一互锁信号端子12221发生晃动,便于后续组装时第二互锁信号端子13221平稳地插接到第一互锁信号端子12221上。

请参阅图4-7,优选地,第二屏蔽壳131具有插设于第一屏蔽壳121内的插接部132,插接部132的外壁凸设有两个分别位于该插接部132相对两侧的弹片1321,两个弹片1321分别抵压第一屏蔽壳121相对两侧的内壁。也即第一屏蔽壳121通过其内壁压紧弹片1321与第二屏蔽壳131进行固定,连接简单。进一步的,第一屏蔽壳121通过与第二屏蔽壳131的弹片1321接触形成完整的屏蔽层。

优选地,插接部13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凸耳1322,两个凸耳1322插设于第一屏蔽壳121内,两个凸耳1322之间的距离小于与两个凸耳1322配合的第一屏蔽壳121相对两侧的距离,两个弹片1321分别凸设于两个凸耳1322的外壁。通过设置两个凸耳1322的距离小于与两个凸耳1322配合的第一屏蔽壳121相对两侧的距离,方便第二屏蔽壳131和第一屏蔽壳121进行插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屏蔽壳131不设置有凸耳1322也是可以的,通过设置较小尺寸的第二屏蔽壳131也可以方便第二屏蔽壳131和第一屏蔽壳121进行插接。

请参阅图8-10,优选地,第一屏蔽壳121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凸片1211,插座壳体1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凹槽114,第一屏蔽壳121通过第一凸片1211和第一凹槽114的配合卡合固定于插座壳体11的内壁。该设计方式便于第一屏蔽壳121和插座壳体11的安装,操作人员只需将第一屏蔽壳121压进插座壳体11直至第一凸片1211卡设在第一凹槽114上即可。可以理解地,第一凸片1211与第一凹槽114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也即第一凸片1211设置于插座壳体11的内壁,而第一凹槽114设置于第一屏蔽壳121的外壁也是可以的,只要能够方便第一屏蔽壳121和插座壳体11的安装即可。

第一绝缘件1221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凹槽12211,第一屏蔽壳121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凸片1212,第一绝缘件1221通过第二凹槽12211和第二凸片1212的配合卡合固定于第一屏蔽壳121的内壁。该设计方式便于第一绝缘件1221和第一屏蔽壳121的安装,操作人员只需将第一绝缘件1221压进第一屏蔽壳121直至第二凸片1212卡设在第二凹槽12211中即可。可以理解地,第二凹槽12211和第二凸片1212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也即第二凹槽12211设置于第一屏蔽壳121的内壁,而第二凸片1212设置于第一绝缘件1221的外壁也是可以的,只要能够方便第一绝缘件1221和第一屏蔽壳121的安装即可。

请参阅图8、11-12,优选地,第二屏蔽壳131的外壁设置有第三凸片1311,插座壳体11的内壁设置有第三凹槽115,第二屏蔽壳131通过第三凸片1311和第三凹槽115的配合卡合固定于插座壳体11的内壁。该设计方式便于第二屏蔽壳131和插座壳体11的安装,操作人员只需将第二屏蔽壳131压进插座壳体11直至第三凸片1311卡设在第三凹槽115中即可。可以理解地,第三凸片1311和第三凹槽115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也即第三凸片1311设置于插座壳体11的内壁,而第三凹槽115设置于第二屏蔽壳131的外壁也是可以的,只要能够方便第二屏蔽壳131和插座壳体11的安装即可。

第二绝缘件1321的外壁设置有第四凹槽13211,第二屏蔽壳131的内壁设置有第四凸片1312,第二绝缘件1321通过第四凹槽13211和第四凸片1312的配合卡合固定于第二屏蔽壳131的内壁。该设计方式便于第二绝缘件1321和第二屏蔽壳131的安装,操作人员只需将第二绝缘件1321压进第二屏蔽壳131直至第四凸片1312卡设在第四凹槽13211中即可。可以理解地,第四凹槽13211和第四凸片1312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也即第四凹槽13211设置于第二屏蔽壳131的内壁,而第四凸片1312设置于第二绝缘件1321的外壁也是可以的,只要能够方便第二绝缘件1321和第二屏蔽壳131的安装即可。

请再次参阅图9,优选的,第一绝缘件1221的一端与第二绝缘件1321的一端插接固定。具体的,第一绝缘件1221的一端设置有凸块12212,第二绝缘件1321的一端设置有凹腔13212,第一绝缘件1221的一端通过凸块12212和凹腔13212的配合插接固定于第二绝缘件1321的一端。该设计方式使得第一绝缘件1221可以被第二绝缘件1321固定住,防止连接器插头从连接器插座10拔出时,第一绝缘件1221随着连接器插头被带出。可以理解地,凸块12212和凹腔13212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也即凸块12212设置于第二绝缘件1321的一端,而凹腔13212设置于第一绝缘件1221的一端也是可以的,只要第二绝缘件1321可以将第一绝缘件1221固定住,防止第一绝缘件1221被拉出即可。

请参阅图13-16,第一绝缘件122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台阶12213,每个第一互锁信号端子12221的外壁设置有第五凸片12223,第一互锁信号端子12221通过第五凸片12223与第一台阶12213的配合卡合固定在第一绝缘件1221内部,防止第一互锁信号端子12221被从第一绝缘件1221的内部拉出。可以理解地,第一台阶12213和第五凸片12223的位置可以互换,也即第一台阶12213可以设置于第一互锁信号端子12221的外壁,而第五凸片12223设置于第一绝缘件1221的内壁也是可以的,只要可以防止第一互锁信号端子12221被从第一绝缘件1221的内部拉出即可。

第二绝缘件1321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台阶13213,第二互锁信号端子13221的外壁设置有第六凸片13222,第二互锁信号端子13221通过第六凸片13222与第二台阶13213的配合卡合固定在第二绝缘件1321的内部,防止第二互锁信号端子13221被从第二绝缘件1321的内部拉出。可以理解地,第二台阶13213和第六凸片13222的位置可以互换,也即第二台阶13213设置于第二互锁信号端子13221的外壁,而第六凸片13222设置于第二绝缘件1321的内壁也是可以的,只要可以防止第二互锁信号端子13221被从第二绝缘件1321的内部拉出即可。

优选的,第二互锁信号端子的13221的内壁相对的两侧各设置有一压片13223,第一互锁信号端子12221的一端和第二互锁信号端子13221的一端插接时(具体的是第一互锁信号端子12221的一端插设于第二互锁信号端子13221的内部),该压片13223用于压紧第一互锁信号端子12221,第一互锁信号端子12221被压紧在第二互锁信号端子13221内部,使得第一互锁信号端子12221不容易从第二互锁信号端子13221的内部拔出,其一有利于第一互锁信号端子12221和第二互锁信号端子13221的稳固连接,其二可以避免第一互锁信号端子12221和第二互锁信号端子13221出现接触不良。

请参阅图17-1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连接器100,该连接器100包括如上所述的连接器插座10和用于与连接器插座10电性连接的连接器插头20,连接器插头20的一端与连接器插座10的插接段111配合。

优选地,连接器插头20包括插头壳体21、插头屏蔽壳22、插头绝缘件23、电流母针24以及信号短接针25,插头屏蔽壳22穿设在插头壳体21中,插头绝缘件23穿设在插头屏蔽件22中,电流母针24穿设于插头绝缘件23中,信号短接针25固定于插头绝缘件23上。该连接器插头20和连接器插座10连接时,电流母针24用于和第一电流端子12222电性连接,信号短接针25用于短接两个第一信号互锁端子12221。

优选地,连接器插头20还包括第一密封圈26、第二密封圈27以及分别与插头壳体21两侧连接的前盖28以及尾盖29,第一密封圈26设置于前盖28内部,第二密封圈27设置于尾盖29内部,第一密封圈26和第二密封圈27对连接器插头20的内部的零件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

优选的,连接器插头20还包括一锁扣30,锁扣30设置于插头壳体21上,该锁扣30用于连接器插头20和连接器插座10连接时扣在连接器插座10上使得连接器插头20和连接器插座10连接稳固,不容易脱落。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