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78142发布日期:2019-06-21 23:5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电池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池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包括电池堆的电池组(例如,燃料电池)通过反应生成热量,因此需要冷却。日本专利申请公布第2013-033668号(jp2013-033668a)公开了一种配置,其中,作为沿单个电池的堆叠方向延伸的电池堆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电池堆的底表面)的冷却部分与具有制冷剂流动通道的冷却器接触,其中导热片介于冷却部分与冷却器之间。



技术实现要素:

出于制造原因,电池组的电池堆受到冷却部分的表面粗糙度的某些变化的影响。当电池堆的冷却部分的表面粗糙度高时,jp2013-033668a中公开的配置可能无法确保冷却部分与导热片之间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导致较低的冷却效率。

作为对策,本申请的发明人考虑使用粘性体层代替导热片,以便使得即使在该冷却部分的表面粗糙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也能够与单个电池的冷却部分紧密接触。然而,已经发现,在将电池堆布置在粘性体层上的过程中,夹杂在粘性体层与单个电池之间的空气可能妨碍确保电池堆与粘性体层之间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导致较低的冷却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制造方法,该方法可以减少电池堆的冷却部分与粘性体层之间夹杂的空气。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电池组的制造方法,该电池组包括:电池堆,其是多个单电池的堆叠;以及冷却器,其包括制冷剂流动通道,并且其中作为沿单个电池的堆叠方向延伸的电池堆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冷却部分附接至冷却器,其中粘性体层介于冷却部分与冷却器之间。该制造方法包括:在冷却器上形成粘性体层,使得粘性体层的面对冷却部分的相对表面具有顶点,在该顶点处,距粘性体层的与相对表面相对的表面的垂直距离最长,并且从粘性体层的自粘性体层的长边方向的剖视图看,该垂直距离沿远离顶点的方向连续且单调地减小;以及在冷却器上的粘性体层的硬化完成之前,将电池堆附接至冷却器,同时用冷却部分按压粘性体层的相对表面。

当粘性体层被如此配置成使得面向电池堆的相对表面具有顶点,在该顶点处,距相对表面的相对侧的表面的垂直距离最长,并且从粘性体层的自长边方向的剖视图看,该垂直距离沿远离顶点的方向连续且单调地减小,当电池堆附接至冷却器时,粘性体层的相对表面的顶点部分首先与电池堆的冷却部分接触。然后,在被挤压的过程中,粘性体层逐渐增加与电池堆的冷却部分的接触面积,同时相对于粘性体层的相对表面的顶点部分朝向两侧将空气推出。因此,可以减少电池堆的冷却部分与粘性体层之间夹杂的空气。

在形成第一方面的粘性体层时,粘性体层可以形成在冷却器上,使得从粘性体层的自长边方向的剖视图看,相对表面呈具有在10°至35°的范围内的中心角的弧形地突出。

当粘性体层被如此配置成使得从粘性体层的自长边方向的剖视图看,面向电池堆的相对表面呈具有在10°至35°的范围内的中心角的弧形地突出时,当电池堆附接至冷却器时,粘性体层的相对表面的弧的顶点部分首先与电池堆的冷却部分接触。然后,在被挤压的过程中,粘性体层逐渐增加与电池堆的冷却部分的接触面积,同时相对于粘性体层的相对表面的弧的顶点朝向两侧将空气推出。因此,可以减少电池堆的冷却部分与粘性体层之间夹杂的空气。

在第一方面中,粘性体层可以形成在冷却器上,使得从剖面图看,相对表面呈具有在20°至35°的范围内的中心角的弧形地突出。因此,可以减少电池堆的冷却部分与粘性体层之间夹杂的空气。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一种电池组制造设备,该电池组包括:电池堆,其是多个单电池的堆叠;以及冷却器,其包括制冷剂流动通道,并且其中作为沿单个电池的堆叠方向延伸的电池堆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冷却部分附接至冷却器,其中粘性体层介于冷却部分与冷却器之间。该制造设备包括:粘性体层形成装置,其被配置成通过从喷嘴排出粘性体在冷却器上形成粘性体层;以及附接装置,其将电池堆附接至冷却器。在形成粘性体层时,喷嘴的排出端口的开口呈具有在10°至35°的范围内的中心角的、朝向膜形成方向的下游侧的弧形。附接装置被配置成在冷却器上的粘性体层的硬化完成之前,将电池堆附接至冷却器,同时用冷却部分按压粘性体层的面向电池堆的冷却部分的相对表面。

在该电池组制造设备的粘性体层形成装置中,喷嘴的排出端口的开口被成形为以便朝向膜形成方向的下游侧呈具有在10°至35°的范围内的中心角的弧形地突出。从该排出端口排出涂覆液可以形成粘性体层,使得从自膜形成方向的剖视图看,面向电池堆的冷却部分的相对表面呈具有在10°至35°的范围内的中心角的弧形地突出。在被挤压的过程中,如此形成的粘性体层逐渐增加与电池堆的冷却部分的接触面积,同时相对于粘性体层的相对表面的弧的顶点朝向两侧将空气推出。因此,可以减少电池堆的冷却部分与粘性体层之间夹杂的空气。

在第二方面中,排出端口的开口可以呈具有在20°至35°的范围内的中心角的弧形。利用如此配置的喷嘴的排出端口,可以更有利地减少电池堆的冷却部分与粘性体层之间夹杂的空气。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一种电池组,包括:电池堆,其是多个单电池的堆叠;以及冷却器,其包括制冷剂流动通道。冷却部分被附接至冷却器,该冷却部分是沿单个电池的堆叠方向延伸的电池堆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其中粘性体层介于冷却部分与冷却器之间。粘性体层的与冷却部分接触的表面具有与表面的短边平行的方向上的第一宽度。粘性体层的与冷却器接触的表面具有与短边平行的方向上的第二宽度。第一宽度比第二宽度小。制冷剂流动通道包括与短边平行的方向上的侧表面以及与短边平行的方向上的与侧表面相对的相对侧表面。从侧表面到相对侧表面的距离对应于比第一宽度大但比第二宽度小的宽度。

在该电池组中,粘性体层的与冷却部分接触的表面的与短边平行的方向上的第一宽度比粘性体层的与冷却器接触的表面的与短边平行的方向上的第二宽度小。当如此形成粘性体层时,粘性体层与冷却部分之间的夹杂的空气减少到不会在实际使用中引起麻烦的程度。因此,可以避免由于在粘性体层与冷却部分之间夹杂的空气而导致的冷却效率的降低。此外,制冷剂流动通道包括与短边平行的方向上的侧表面以及与短边平行的方向上的与侧表面相对的相对侧表面。从侧表面到相对侧表面的距离对应于这样的宽度:其比粘性体层的与冷却部分接触的表面的与短边平行的方向上的第一宽度大,但是比粘性体层的与冷却器接触的表面的与短边平行的方向上的第二宽度小。因此,可以防止制冷剂流动通道中的冷却能量泄漏,并且制冷剂流动通道中的该冷却能量可以被可靠地传送至粘性体层。

本发明可以减少电池堆的冷却部分与粘性体层之间夹杂的空气。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通过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制造方法制造的电池组的一般配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示出在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电池组制造设备的一般配置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制造方法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制造方法中的粘性体层形成步骤的细节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制造方法中的粘性体层形成步骤的细节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制造方法中的粘性体层形成步骤的细节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通过粘性体层形成步骤在冷却器上形成的粘性体层的示意图;

图8是沿着图7中的线viii-v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制造方法中的电池堆安装步骤的细节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制造方法中的电池堆安装步骤的细节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制造方法中的电池堆安装步骤的细节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通过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制造方法制造的电池组中的粘性体层周围的配置的细节的示意图;

图13a是示出根据比较例的电池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13b是示出根据比较例的电池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13c是示出根据比较例的电池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确认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制造方法的效果的测试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15是示出测试中使用的安装装置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在测试中将丙烯酸板压在粘性体层上的状态的示意图;以及

图17是示出测试的结果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适当的情况下,为了清楚起见,缩写并简化了下面的描述和附图。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必要时省略其冗余描述。图中所示的右手xyz坐标系是为了便于说明部件的位置关系。

首先,将参照图1描述通过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制造方法制造的电池组的一般配置。图1是示出电池组60的一般配置的分解透视图。如图1所示,电池组60包括电池堆61、冷却器62和下壳体63。

电池堆61具有沿长边方向(x轴方向)堆叠多个单电池61a的配置。这里,例如,单电池61a是二次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或镍金属氢化物电池)。单电池61a通过总线等串联电连接。电池堆61至少部分地被树脂框架61b覆盖。

冷却器62是冷却电池堆61的装置,并且具有沿单电池61a的堆叠方向(x轴方向)延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在冷却器62的面向电池堆61的表面上,形成沿单电池61a的堆叠方向(x轴方向)延长的粘性体层64。稍后将详细描述粘性体层64的形状。作为沿单电池61a的堆叠方向(x轴方向)延伸的电池堆61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冷却部分61c被安装在冷却器62上,其中粘性体层64介于冷却部分61c与冷却器62之间。下壳体63是容纳安装在冷却器62上的电池堆61的壳体,其中粘性体层64介于电池堆61与冷却器62之间。

接下来,将参照图2描述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电池组制造设备1的一般配置。图2是示出电池组制造设备1的一般配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电池组制造设备1包括粘性体层形成装置30和安装装置40(附接装置)。

粘性体层形成装置30是在冷却器62的面向电池堆61的表面上形成粘性体层64的装置。粘性体层形成装置30包括涂覆液储存器32、分配器33、静态混合器35、喷嘴31和平平台20。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混合两种材料(基础化合物和硬化剂)获得的一种涂覆液(双组分混合涂覆液)被用作用于形成粘性体层64的涂覆液。涂覆液由具有粘弹性的树脂制成,例如,硅基树脂。涂覆液储存器32是储存涂覆液的材料的储罐,并且由储存基础化合物的第一涂覆液储存器32a和储存硬化剂的第二涂覆液储存器32b组成。

分配器33是从涂覆液储存器32吸取涂覆液的材料并将预定量的材料供应至稍后将描述的静态混合器35的装置。分配器33由第一分配器33a和第二分配器33b组成。第一分配器33a从第一涂覆液储存器32a吸取涂覆液的基础化合物,并将预定量的基础化合物供应至静态混合器35。类似地,第二分配器33b从第二涂覆液储存器32b吸取涂覆液的硬化剂,并将预定量的硬化剂供应至静态混合器35。

静态混合器35是搅拌和混合从分配器33供应的涂覆液的材料的装置。静态混合器35不具有驱动单元,并且具有扭曲部分的多个元件螺旋形地形成在静态混合器35内。通过这些元件的布置,对进入静态混合器35内部的涂覆液的材料依次进行搅拌并混合以产生涂覆液。产生的涂覆液被传送至喷嘴31。

喷嘴31是扁平喷嘴,其可以将涂覆液以带状排出到要涂覆的冷却器62上。喷嘴31具有排出端口31a,涂覆液从该排出端口31a排出。喷嘴31被设置成使得涂覆液的排出方向呈90°地朝向要涂覆的表面。排出端口31a的形状将在后面描述。喷嘴31包括调节要排出的涂覆液的量的流量调节机构。

平台20是放置冷却器62的部分。平台20包括驱动机构70。例如,具有滚珠丝杠70a和驱动滚珠丝杠70a旋转的伺服电机70b,驱动机构70可以使平台20移动,以便沿x轴方向往复运动。因此,涂覆液可以以预定的施加速度被施加到放置在平台20上的冷却器62,以在冷却器62的表面上形成粘性体层64。可替选地,粘性体层形成装置30可以被配置成通过在平台20是固定的情况下移动喷嘴31来施加涂覆液。

安装装置40是将电池堆61设置在形成于冷却器62上的粘性体层64上的装置。安装装置40包括抓取单元41和传送单元42。抓取单元41被配置成能够抓取电池堆61。具体地,抓取单元41包括一对指状部和驱动指状部的致动器(例如,伺服电机)。传送单元42将由抓取单元41抓取的电池堆61传送至使电池堆61面对粘性体层64的预定位置,并将电池堆61设置在粘性体层64上。例如,传送单元42被配置成能够通过致动器、滚珠丝杠和电机的组合等沿三个轴的方向移位。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制造方法。对于电池组制造设备1的配置,在下面的描述中将在必要时参照图2。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制造方法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首先,执行通过电池组制造设备1的粘性体层形成装置30在冷却器62上形成粘性体层的粘性体层形成步骤(步骤s1)。然后,在在冷却器62上形成的粘性体层64的硬化完成之前,执行通过电池组制造设备1的安装装置40将电池堆61安装到冷却器62上的电池堆安装步骤(附接步骤)(步骤s2)。

图4至图6是示出粘性体层形成步骤的细节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当涂覆液从排出端口31a排出而平台20同时以预定的移动速度沿箭头p1的方向(朝向x轴方向的负侧)移动时,粘性体层64以预定的施加速度(膜形成速度)被形成在冷却器62上。这里,施加速度等于平台20的移动速度。

图5是从图4中的箭头d1的方向看的视图。如图5所示,粘性体层形成装置30的喷嘴31的排出端口31a的开口被成形为朝向膜形成方向的下游侧(x轴方向的负侧)呈具有不小于10°但小于35°的中心角θ的弧形地突出。换句话说,排出端口31a的开口被成形为在排出端口31a面向冷却器62的状态下朝向膜形成方向的下游侧(x轴方向的负侧)呈具有不小于10°但小于35°的中心角的弧形地突出。这里的“弧形”不限于正圆弧,还包括略微变形的弧和具有不止一个中心点的弧。图6是从图4中的箭头d2的方向看的视图。由于排出端口31a的开口被成形为如图5所示,如图6所示,从粘性体层64的自成膜方向的剖视图看,从排出端口31a排出到冷却器62上的粘性体层64的作为面向冷却部分侧的表面的相对表面64a呈具有不小于10°但小于35°的中心角的弧形地突出。

图7是示出通过粘性体层形成步骤形成在冷却器62上的粘性体层64的示意图。图8是沿着图7中的线viii-viii截取的剖视图。如图7和图8所示,粘性体层64可以形成为使得从自粘性体层64的长边方向(膜形成方向)的剖视图看,粘性体层64的作为面向电池堆61的冷却部分61c侧的表面的相对表面64a呈具有不小于10°但小于35°的中心角的弧形地突出。这意味着粘性体层64被形成为使得相对表面64a具有顶点,在该顶点处,距相对表面64a的相对侧的表面的垂直距离最长,并且从粘性体层64的自长边方向的剖视图看,该垂直距离沿远离顶点的方向连续且单调地减小。

优选地是,从粘性体层64的自长边方向(膜形成方向)的剖视图看,粘性体层64的相对表面64a呈具有大于20°但小于35°的中心角的弧形地突出。换句话说,优选的是,粘性体层形成装置30的喷嘴31的排出端口31a的开口(参见图5)被成形为朝向膜形成方向的下游侧(x轴方向的负侧)呈具有大于20°但小于35°的中心角θ的弧形地突出。

如图8所示,冷却器62内部具有制冷剂流动通道62a。制冷剂流动通道62a可以包括多个制冷剂流动通道。为了使得制冷剂流动通道62a中的冷却能量能够被可靠地传送至粘性体层64,优选的是,形成冷却器62上的粘性体层64的作为与冷却器62接触的表面的表面的、与短边平行的方向(y轴方向)上的宽度b-b(l2)比制冷剂流动通道62a在冷却器62内部存在的部分的、在短边平行的方向上(y轴方向)的宽度c-c(l3)大(l2>l3)。

图9至图11是示出电池堆安装步骤的细节的示意图。图10和图11与图8对应。如图9所示,在电池堆安装步骤中,电池堆61被安装装置40的抓取单元41抓取,并由传送单元42传送至使电池堆61的冷却部分61c面向粘性体层64的位置。

然后,如图10所示,电池堆61的位置通过传送单元42沿箭头p2的方向(朝向z轴方向的负侧)移动,并且电池堆61的冷却部分61c与粘性体层64的相对表面64a接触。这里,粘性体层64的相对表面64a的弧的顶点64aa首先与电池堆61的冷却部分61c接触。由于冷却部分61c没有被树脂框架61b覆盖,所以冷却部分61c可以与粘性体层64的相对表面64a直接接触。虽然在图10中弧的顶点64aa位于粘性体层64的沿y轴方向的中心,但是顶点64aa可以位于偏离中心的位置。

然后,如图11所示,粘性体层64的相对表面64a被电池堆61的冷却部分61c按压,因此粘性体层64被挤压直到挤压比x达到期望值。这里,挤压比x由x=d/h×100[%]表示,其中d是通过按压被挤压的粘性体层64的量(沿按压方向挤压的粘性体层64的长度),并且h是粘性体层64被按压之前的粘性体层64的厚度。

图12是示出通过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制造方法制造的电池组60中的粘性体层64周围的配置的细节的示意图。图12与图8对应。如图12所示,粘性体层64的与冷却部分61c接触的表面的、沿短边平行的方向(y轴方向)的宽度a-a(l1,第一宽度)被设置成比粘性体层64的与冷却器62接触的表面的、沿短边平行的方向的宽度b-b(l2,第二宽度)小。挤压比x被设定成这样的值:宽度a-a(l1)与宽度b-b(l2)的比率(l1/l2×100[%])处于不低于90%但低于100%的范围内。因此,从粘性体层64的自x轴方向的剖视图看,粘性体层64被挤压直到基本上成矩形。

如上所述,在安装之前的状态下,从自与粘性体层64的与冷却器62接触的表面的长边平行的方向(x轴方向)的剖视图看,粘性体层64被形成为使得面对冷却部分61c的相对表面呈具有不小于10°但小于35°的中心角的弧形地突出。因此,夹杂在粘性体层与冷却部分之间的空气被减少到不会在实际使用中引起麻烦的程度。因此,可以避免由于在粘性体层与冷却部分之间夹杂空气而导致的冷却效率的降低。

在安装后的状态下,粘性体层64的与冷却部分61c接触的表面的、在短边平行的方向(y轴方向)上的宽度与粘性体层64的与冷却器62接触的表面的、在短边平行的方向(y轴方向)上的宽度的比例不低于90%但低于100%。当如此形成粘性体层时,粘性体层不太可能向下流动到冷却器的两侧,此外,从制冷剂流动通道供应的冷却能量可以从粘性体层被可靠地传送至冷却部分。

此外,粘性体层64可以形成为对于制冷剂流动通道62a在冷却器62内部存在的部分的、在短边平行的方向(y轴方向)上的宽度c-c(l3),宽度c-c(l3)比宽度a-a(l1)大,但比宽度b-b(l2)小(l1<l3<l2)。当如此形成粘性体层64时,制冷剂流动通道62a中的冷却能量可以被可靠地传送至粘性体层64,并且可以防止制冷剂流动通道62a中的冷却能量泄漏。因此,可以提高冷却效率。

这里,将描述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制造方法如何能够减少(即,捕获)电池堆的冷却部分与粘性体层之间夹杂的空气的机构。

首先,将参照图13a至图13c描述根据比较例的制造方法中会出现的问题。图13a至图13c是示出根据比较例的电池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如图13a所示,当的粘性体层564的作为面向电池堆61的冷却部分61c侧的表面的相对表面564a是平坦的时,如图13b所示,空气在使电池堆61的冷却部分61c与粘性体层564的相对表面564a接触的过程中被夹杂。因此,在粘性体层64与电池堆61之间形成空气层565。当在粘性体层64与电池堆61之间形成空气层565时,冷却效率降低,因为空气层565阻碍了粘性体层64与电池堆61之间的冷却能量的交换。

如图13c所示,当被挤压的粘性体层564的量增加以使空气层565从粘性体层564与电池堆61之间排出时,可以排出空气层565中的一些,但是粘性体层564不理想地向下流动到冷却器62的两侧。当作为面向电池堆61的冷却部分61c侧的表面的相对表面564a是平坦的时,增加挤压量不能使空气层565被充分地排出。

相反,在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制造方法中,如图10所示,从粘性体层64的自长边方向(膜形成方向)的剖视图看,粘性体层64的相对表面64a成具有不小于10°但小于35°的中心角的弧形低突出。因此,如图11所示,在被挤压的过程中,粘性体层64逐渐增加与电池堆61的冷却部分61c的接触面积,同时相对于粘性体层64的相对表面64a的弧的顶点64aa朝向两侧(沿箭头p3、p4所示的方向)将空气推出。因此,可以减少夹杂在电池堆的冷却部分与粘性体层之间的空气。

接下来,下面将描述确认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制造方法的效果的测试。对于电池组制造设备1的配置,将在必要时参照图2。

首先,将描述实验过程。图14是示出实验的过程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在该实验中,丙烯酸板161被用作电池堆61的虚拟测试件。铝板162被用作冷却器62的虚拟测试件。粘性体层64被形成在铝板162上,并且丙烯酸板161被放置在粘性体层64上。在丙烯酸板161被放置在粘性体层64上之后,测量夹杂的空气的面积的比率。这里,夹杂的空气的面积的比率是夹杂空气的区域的面积与粘性体层64和丙烯酸板161之间的总接触面积(包括夹杂了空气的区域)的比率。

在该实验中使用的电池组制造设备1的配置与图2中所示的电池组制造设备1的配置基本上相同,但是所使用的安装装置比图2的安装装置40更简单。图15是示出实验中使用的安装装置140的配置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安装装置140包括丙烯酸板保持机构141、升降机构142、激光位移计143和基部144。丙烯酸板保持机构141是保持丙烯酸板161的装置。丙烯酸板保持机构141被安装在升降机构142上。升降机构142是使丙烯酸板保持机构141向上和向下移动的装置。因此,由丙烯酸板保持机构141保持的丙烯酸板161通过升降机构142向下移动,并且丙烯酸板161压在形成在铝板162上的粘性体层64上。激光位移计143是测量夹杂的空气的面积的比率的仪器,并且被设置在丙烯酸板161的上侧。基部144是放置形成有粘性体层64的铝板162的平面台,并且升降机构142被安装在基部144上。

图16是示出丙烯酸板161压在粘性体层64上的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6所示,粘性体层64的与丙烯酸板161接触的表面的、在与短边平行的方向(y轴方向)上的宽度被定义为宽度a-a(l1),并且粘性体层64的与铝板162接触的表面的、在与短边平行的方向上的宽度被定义为宽度b-b(l2)(这些宽度与图12中的宽度a-a和宽度b-b对应)。

在该实验中,对从自长边方向的剖视图看的粘性体层64的中心角θ分别为0°(平坦)、10°、20°、30°和40°的五种情况进行评价。挤压比x(x=d/h×100[%])被设置成使得在这些弧中心角的每一个的情况下,宽度a-a(l1)与宽度b-b(l2)的比率(l1/l2×100)[%])处于不低于90%但低于100%的范围内。由于在相对表面未被挤压的状态下宽度a-a(l1)与宽度b-b(l2)的比率为100%,因此基于在弧中心角θ是0°的情况下比率为100%进行评价。

图17是示出实验结果的表。在图17中,示例1,示例2,示例3至示例5,示例6、示例7以及示例8、示例9表示弧中心角θ分别为10°、20°、30°、35°和40°的情况的结果。比较例1表示弧中心角θ为0°(平坦)的情况的结果。如图17所示,在弧中心角θ为0°(平坦)的比较例1中,夹杂的空气的面积的比率为67%。相反,示例1至示例9中的夹杂的空气的面积的比率比比较例1中的值低。该结果证实,与比较例1相比,示例1至示例9中的夹杂的空气减少。

在示例1至示例5中,夹杂的空气的面积的比率不高于15%。该结果证实,当弧中心角θ在不小于10°但小于35°的范围内时,可以有利地减少夹杂的空气。此外,如示例3至示例5所示,当弧中心角θ为30°时,夹杂空气的面积的比率不高于5%。该结果证实,当弧中心角θ为30°时,可以特别有利地减少夹杂的空气。当弧中心角θ为35°或更大时,夹杂的空气的面积的比率远高于15%。对该结果的可行解释是,在挤压粘性体层的过程中粘性体层发生显著的变形。具体地,假设当弧中心角θ为35°或更大时,由于粘性体层发生的变形,无法使空气朝向粘性体层的两侧被充分地推出,导致大量的空气被夹杂。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制造方法可以减少电池堆的冷却部分与粘性体层之间夹杂的空气。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在必要时进行修改。在该实施方式中,描述了电池堆61包括树脂框架61b(参见图1)的配置。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示例,并且电池组可以具有电池堆不包括树脂框架的配置。

在该实施方式中,从粘膜体层的字膜形成方向的剖视图看,粘性体层的作为面向电池堆的冷却部分侧的表面的相对表面被描述为具有弧形。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示例。粘性体层的相对表面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只要相对表面具有顶点,且在该顶点处,距相对表面的相对侧的表面的垂直距离最长,并且从粘性体层的自膜形成方向的剖视图看,该垂直距离沿远离顶点的方向连续且单调地减小。例如,从粘性体层的自膜形成方向的剖视图看,相对表面可以具有椭圆弧形状或倒v形状。此外,从粘性体层的自长边方向的剖视图看,作为粘性体层的面向电池堆的冷却部分侧的表面的相对表面可以呈具有35°或更大的中心角的弧形地突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