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PCB板的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7453发布日期:2018-10-19 22:15阅读:10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PCB板的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接触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PCB板的接触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接触器领域,可应用于PCB板上的接触器极为少见,有部分国外的厂商生产了部分产品,但其技术复杂,对电气环境要求较高,可维护性较差,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并且体积小的接触器,用于PCB板上各个用电器或者负载的电流通断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PCB板的接触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PCB板的接触器,包括后壳体、前壳体、返回弹簧、芯杆组件以及驱动组件,返回弹簧、芯杆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安装于前壳体内,其中,返回弹簧设置于芯杆组件与前壳体的上壁之间,处于压缩状态;前壳体的外部设有两个静接触片与两个线圈引出线,静接触片连接至芯杆组件,线圈引出线连接至驱动组件;芯杆组件与驱动组件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芯杆组件包括上动触片与下动触片,其中上动触片为两片,分别固定于前壳体的上壁上,并分别与两个静接触片连接;下动触片与两片上动触片位置相对应,长度与两片上触动片之间的距离相等,下动触片的下端与驱动组件连接,上端顶紧于返回弹簧的下端,下动触片受到驱动组件的驱动时向上克服返回弹簧的压力与两片上动触片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线圈与铁芯,线圈缠绕于铁芯上,线圈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线圈引出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后壳体与前壳体为矩形,四角处各设有一个安装螺钉将后壳体与前壳体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个触头弹簧,所述触头弹簧安装于下动触片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体与后壳体连接后高度不大于44.45mm。

进一步的,所述每个安装螺钉在安装时底部均设有弹簧垫圈。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个紧固螺钉安装于前壳体的外壳上。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为单线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采用螺线管式电磁结构,将接触片设置于内壳体顶部,磁芯以及驱动装置设置于内壳体底部的布置方式,很好的解决了机电控制的问题,同时,结构简单,能够大大缩小整个接触器的体积,便于其安装于PCB板上,并且采用单线圈,避免了由于辅助触点失效导致的产品失效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中:1-后壳体,2-前壳体,4-返回弹簧,5-芯杆组件,51-上接触片,52-下接触片,53-触头弹簧,6-驱动组件,61-线圈,62-铁芯, 7-紧固螺钉,8-静接触片,9-线圈引出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PCB板的接触器,包括后壳体1、前壳体 2、返回弹簧4、芯杆组件5以及驱动组件6,返回弹簧4、芯杆组件5 以及驱动组件6安装于前壳体2内,其中,返回弹簧4设置于芯杆组件5 与前壳体2的上壁之间,处于压缩状态;前壳体2的外部设有两个静接触片8与两个线圈引出线9,静接触片8连接至芯杆组件5,线圈引出线 9连接至驱动组件6;芯杆组件5与驱动组件6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芯杆组件5包括上动触片51与下动触片52,其中上动触片51为两片,分别固定于前壳体2的上壁上,并分别与两个静接触片8连接;下动触片52与两片上动触片51位置相对应,长度与两片上触动片51之间的距离相等,下动触片52的下端与驱动组件6连接,上端顶紧于返回弹簧4的下端,下动触片52受到驱动组件6的驱动时向上克服返回弹簧4的压力与两片上动触片51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线圈61与铁芯62,线圈61缠绕于铁芯62上,线圈6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线圈引出线9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后壳体1与前壳体2为矩形,四角处各设有一个安装螺钉3将后壳体1与前壳体2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个触头弹簧53,所述触头弹簧53安装于下动触片52下端。此处设置触头弹簧53可以防止在线圈断电时,返回弹簧 4推动下动触片52复位时与下部的刚性部件相撞击,能够很好的保护下动触片。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体2与后壳体1连接后高度不大于44.45mm。

进一步的,所述每个安装螺钉3在安装时底部均设有弹簧垫圈。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个紧固螺钉7安装于前壳体2的外壳上。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3为单线圈。

工作时,所需控制的负载两端电路连接至两个静接触片8上,当线圈61两端接通电源后,铁芯62产生磁力推动下动触片52向上克服返回弹簧4的压力运动,并与两个上触片51接触,其所连接的负载电路连通;当线圈61两端两端断开电源后,铁芯62失去磁力,返回弹簧4 推动下动触片52向下运动,断开与上触动片51的连接,负载断电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螺线管式电磁结构,将接触片设置于内壳体顶部,磁芯以及驱动装置设置于内壳体底部的布置方式,很好的解决了机电控制的问题,同时,结构简单,能够大大缩小整个接触器的体积,便于其安装于PCB板上,并且采用单线圈,避免了由于辅助触点失效导致的产品失效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