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移动设备的充电连接器及背夹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5334发布日期:2019-01-02 22:07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用于移动设备的充电连接器及背夹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移动设备的充电连接器及背夹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如今手机等移动设备已经广泛地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移动设备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相对应地,移动设备的耗电速度也越来越快。为了保证移动设备的续航能力,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用于为移动设备提供备用电源的备用电源产品,如移动电源、充电宝和背夹电源等,其中背夹电源能套于移动设备上,携带十分的方便。现有备用电源产品中用于给移动设备充电的充电接头是通过PCB板连接备用电源的主电路板的,但PCB板比较占用空间,无法满足用户对产品做得轻薄的需求;且该PCB板是直接固定设置在所述主电路板上的,给移动设备充电时容易在移动设备插拔过程中折坏,不够稳定牢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移动设备的充电连接器及背夹电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用于移动设备的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接口、与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的PCB板以及与移动设备接口对应、可插入所述移动设备接口的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接头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充电连接器还包括支架,所述充电接头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设有安装紧固件的支架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充电接头包括底座和凸出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可插入所述移动设备接口的充电接头本体,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与所述充电接头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设有供所述充电接头本体穿过的通孔,所述底座的尺寸大于所述通孔的尺寸,所述充电接头本体穿设在所述通孔中。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朝向所述充电接头本体凹陷的中间部以及连接在所述中间部两侧的边缘部,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中间部上。

优选地,所述充电连接器还包括护板,所述护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的护板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充电接头为Lightning接头、USB Type-C接头或USB Type-B接头;和/或,所述充电接口为Lightning接口、USB Type-C接口或USB Type-B接口。

本实用新型还构造了一种背夹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上述的充电连接器,所述充电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充电连接器的PCB板电性连接的充电电池;所述充电连接器的充电接头通过支架安装至所述壳体,所述支架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壳体。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安装所述紧固件的壳体安装孔,所述充电连接器的护板上开设有用于将所述护板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护板安装孔;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护板安装孔、所述壳体安装孔和所述支架上的支架安装孔,以将所述护板、所述壳体和所述支架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移动设备的充电连接器及背夹电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充电连接器中的充电接头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由于柔性电路板材质软、薄,因此可以紧贴所述PCB板设置,占用空间小,有助于将产品做得轻、薄;同时还将充电接头通过支架安装至背夹电源的壳体上,所述支架再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壳体,结构稳定牢固,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移动设备的充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移动设备的充电连接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移动设备的充电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移动设备的充电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移动设备的充电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移动设备的充电连接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构造了一种用于移动设备的充电连接器,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移动设备的充电连接器包括充电接口10、与充电接口10电连接的PCB板20以及与移动设备接口对应、可插入移动设备接口的充电接头30,充电接头30通过柔性电路板40与PCB板20电性连接。其中,充电接头30可插入移动设备的接口端,以为移动设备充电。柔性电路板40可以紧贴所述PCB板20设置,以减小占用空间。

如图2所示,充电接头30包括底座31和凸出设置在底座31上、可插入移动设备接口的充电接头本体32,柔性电路板40连接在底座31上,底座31与充电接头本体32为一体成型结构。充电接头本体32可插入移动设备的充电接口端,以为移动设备充电。

优选地,充电接头30为Lightning接头、USB Type-C接头或USB Type-B接头;和/或,充电接口10为Lightning接口、USB Type-C接口或USB Type-B接口。优选地,充电接头30可以是可实现充电和数据传输的连接端子,兼容有充电功能和通讯功能。例如,充电接头30作为充电端子时,主要用于插入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接口来实现充电功能;充电接头30为数据传输端子时,主要用于插入移动设备的接口来实现数据传输功能。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连接器还包括支架50,充电接头30固定设置在支架50上,充电接头30可通过支架50安装在背夹电源等备用电源产品的壳体上。优选地,支架50上设有安装紧固件60的支架安装孔,支架50可通过紧固件60穿过该支架安装孔而安装紧固在背夹电源等备用电源产品的壳体上。

优选地,支架50上设有供充电接头本体32穿过的通孔,充电接头本体32穿设在通孔中,底座31的尺寸大于通孔的尺寸,从而使底座31不能穿过通孔。如图1所示,支架50包括朝向充电接头本体32凹陷的中间部51以及连接在中间部51两侧的边缘部52,通孔设置在中间部51上,支架安装孔设置在两个边缘部52上,而充电接头30的底座31位于支架50的中间部51的凹槽中。

进一步地,充电连接器还包括护板70(如图1-图6所示),护板70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的护板安装孔,通过紧固件60穿过该护板安装孔可将护板70安装在备用电源产品的壳体上。使用该护板70时,将护板70安装在备用电源产品的壳体外侧,使备用电源产品的壳体位于护板70与支架50之间,通过该护板70可以增加支架50与备用电源产品的壳体之间的连接紧固程度,同时也能保护备用电源产品的壳体不被紧固件60刮花。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护板70呈平板状。

本实用新型还构造了一种背夹电源,该背夹电源包括壳体以及上述的充电连接器,充电连接器设置在壳体上,壳体内设置有与充电连接器的PCB板20电性连接的充电电池;充电连接器的充电接头30通过支架50安装至壳体,支架50通过紧固件60连接壳体。充电电池可以设计成不可拆卸的和可拆卸的两种,当充电电池可拆卸时,该壳体内设有电池容置腔,充电电池可拆卸安装在该电池容置腔中,并且,在该电池容置腔外侧设有电池盖板。

壳体主要用于承托移动设备,该背夹电源不仅可以与手机配合使用,而且可以与其他类似手机的移动设备配合使用。壳体的形状、大小可以根据移动设备的不同类型进行设计,以适应移动设备的形状和大小。

优选地,壳体上设有安装紧固件60的壳体安装孔,充电连接器的护板70上开设有用于将护板70安装在壳体上的护板安装孔;紧固件60依次穿过护板安装孔、壳体安装孔和支架50上的支架安装孔,以将护板70、壳体和支架50连接。具体的,将护板70安装在备用电源产品的壳体外侧,使备用电源产品的壳体位于护板70与支架50之间,通过该护板70可以增加支架50与备用电源产品的壳体之间的连接紧固程度,同时也能保护备用电源产品的壳体不被紧固件60刮花。优选地,紧固件60为螺丝,设置在支架50上的支架安装孔为与螺丝螺纹匹配的螺孔,将紧固件60依次穿过安装至护板70上的护板安装孔、壳体的壳体安装孔和支架50上的支架安装孔,紧固件60即能够连接护板70、壳体与支架50,进而使得充电接头30被安装固定在背夹电源的壳体上。

本实施例中,壳体包括底壳、环状边框以及承托部等,环状边框在底壳的周缘形成,并与底壳共同围成一用于放置移动设备的容置腔,承托部设置于该容置腔的一侧,而充电连接器的充电接头30安装在壳体的承托部上。优选地,底壳、环状边框以及承托部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中,底壳用于承托移动设备的背部,环状边框用于套设于移动设备的周缘,承托部用于承托移动设备接口端。例如移动设备为手机时,手机背部靠着底壳,底壳承托着手机,环状边框套设于手机的周缘,使手机定位,通过承托部承托住手机的接口端,从而手机可以固定在壳体内进行充电。并与充电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地,底壳与环状边框围成的容置腔与移动设备背部完全贴合。移动设备为手机时,该底壳上还设置有与手机的摄像头对应的摄像通孔。该摄像通孔的形状、大小只要与手机摄像头形状大小相对应即可。因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底部一般都会设置有外放孔,则承托部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外界与移动设备外放孔的连通孔,连通孔与移动设备的外放孔一一对应。承托部上还可以针对手机上的耳机孔设置相应的插孔,供手机连接耳机或音响等外接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背夹电源具有至少一段所述环状边框,例如,可以设计成一段环状边框套设于移动设备的周缘,也可以设计成间断的几段环状边框套设于移动设备的周缘,还可以设计成一整圈的环状边框套设于移动设备的周缘。该环状边框具有至少一段柔软部,该柔软部的主要作用在于该柔软部发生形变后利于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插入或脱出。可以理解的,还可将该柔软部在环状边框上布置成几段柔软部或连续的柔软件等。将该具有柔软部的环状边框与底壳进行结构上的巧妙组合,来提升背夹电源的安装和拆卸的便捷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充电连接器中的充电接头30通过柔性电路板40与所述PCB板20电性连接,由于柔性电路板40材质软、薄,因此可以紧贴所述PCB板20设置,占用空间小,有助于将产品做得轻、薄;同时还将充电接头30通过支架50安装至背夹电源的壳体上,所述支架50再通过紧固件60连接所述壳体,结构稳定牢固,不易损坏。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