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极柱焊接防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9763发布日期:2018-12-07 21:51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柱焊接防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柱焊接防震结构,属于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进步及新材料的出现,锂离子电池在安全性比以往的锂离子电池提高很多。因此,锂离子电池越来越往大型化发展。尤其是电动汽车用的锂离子电池,一般采用大型方形电池,现有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与正极柱及负极柱焊接的方式来进行导接,在汽车驶动过程中会不断产生震动,采用焊接方式进行导接的电芯与极柱会存在松动脱离的现象,给汽车使用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也不利于增加产品使用寿命,为此,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极柱焊接防震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极柱焊接防震结构,通过设置接触片与极柱片,在接触片与极柱片固定的同时,通过孔槽与固定孔利用固定螺栓连接,有效的在焊接的同时利用固定螺栓加固,避免了震动造成电芯与极柱松动脱落,通过设置第一活动层、第一固定防震层,能够在震动时,通过极柱片与第一活动层固定,第一活动层在第一固定防震层内腔中上下震动,第一活动层顶部的减震弹簧能够减小震动幅度,从而使极柱震动幅度变小,通过设置第二活动层、第二固定防震层,能够将锂离子电池芯在受到震动时,第二活动层在第二固定防震层内上下浮动,从而使锂离子电池芯震动幅度变小,在震动时,第一活动层、第一固定防震层、第二活动层、第二固定防震层同时将锂离子电池芯与极柱震动幅度变小,从而达到防震的效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柱焊接防震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前后对称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底座顶部设有锂离子电池芯,所述锂离子电池芯右侧对称设有接触片,所述锂离子电池芯上方设有顶盖,所述固定块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底座右侧设有锂离子电池前盖,所述锂离子电池前盖右侧设有极柱,所述极柱数量为两个,所述极柱贯穿连接锂离子电池前盖,所述锂离子电池前盖右侧对称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锂离子电池前盖顶部对称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底座左侧设有锂离子电池后盖,所述锂离子电池后盖右侧对称设有第四螺纹孔,所述接触片上设有孔槽,所述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第三螺纹孔、第四螺纹孔上均设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一螺纹孔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二螺纹孔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螺纹孔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一螺纹孔固定连接,所述极柱内部设有极柱片,所述接触片与极柱片嵌入固定连接,所述极柱上方均设有第一活动层,所述极柱下方均设有第一固定防震层,所述第一活动层通过嵌入的方式与第一固定防震层活动连接,所述底座包括第二活动层、第二固定防震层,所述第二活动层通过嵌入的方式与第二固定防震层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防震层,与第二固定防震层内腔均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与第二活动层底部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接触片内部分别设有正极片与负极片。

进一步而言,所述底座形状为长方体。

进一步而言,所述极柱片顶部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三螺纹孔通过固定螺栓分别与接触片上的孔槽、极柱片顶部的固定孔固定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底座、固定块、顶盖、锂离子电池前盖、锂离子电池后盖、固定螺栓表面与内腔均设有绝缘涂料。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活动层、第一固定防震层将极柱分为两部分,所述极柱片与第一活动层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柱焊接防震结构,防震性能全面,设计合理,通过设置接触片与极柱片,在接触片与极柱片固定的同时,通过孔槽与固定孔利用固定螺栓连接,有效的在焊接的同时利用固定螺栓加固,避免了震动造成电芯与极柱松动脱落,通过设置第一活动层、第一固定防震层,能够在震动时,通过极柱片与第一活动层固定,第一活动层在第一固定防震层内腔中上下震动,第一活动层顶部的减震弹簧能够减小震动幅度,从而使极柱震动幅度变小,通过设置第二活动层、第二固定防震层,能够将锂离子电池芯在受到震动时,第二活动层在第二固定防震层内上下浮动,从而使锂离子电池芯震动幅度变小,在震动时,第一活动层、第一固定防震层、第二活动层、第二固定防震层同时将锂离子电池芯与极柱震动幅度变小,从而达到防震的效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极柱焊接防震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极柱焊接防震结构锂离子电池前盖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极柱焊接防震结构底座剖面图。

图中标号:1、底座;2、固定块;3、锂离子电池芯;4、接触片;5、顶盖;6、第一螺纹孔;7、锂离子电池前盖;8、极柱;9、第二螺纹孔;10、第三螺纹孔;11、锂离子电池后盖;12、第四螺纹孔;13、孔槽;14、固定螺栓;15、极柱片;16、第一活动层;17、第一固定防震层;18、第二活动层;19、第二固定防震层;20、减震弹簧;21、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锂离子电池极柱焊接防震结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前后对称焊接有固定块2,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锂离子电池芯3,所述锂离子电池芯3右侧对称设有接触片4,所述锂离子电池芯3上方设有顶盖5,所述固定块2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螺纹孔6,所述底座1右侧设有锂离子电池前盖7,所述锂离子电池前盖7右侧设有极柱8,所述极柱8数量为两个,所述极柱8贯穿连接锂离子电池前盖7,所述锂离子电池前盖7右侧对称设有第二螺纹孔9,所述锂离子电池前盖7顶部对称设有第三螺纹孔10,所述底座1左侧设有锂离子电池后盖11,所述锂离子电池后盖11右侧对称设有第四螺纹孔12,所述接触片4上设有孔槽13,所述第一螺纹孔6、第二螺纹孔9、第三螺纹孔10、第四螺纹孔12上均设有固定螺栓14,通过设置接触片4与极柱片15,在接触片4与极柱片15固定的同时,通过孔槽13与固定孔21利用固定螺栓14连接,有效的在焊接的同时利用固定螺栓14加固,避免了震动造成电芯与极柱8松动脱落,所述第一螺纹孔6通过固定螺栓14与第二螺纹孔9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螺纹孔12通过固定螺栓14与第一螺纹孔6固定连接,所述极柱8内部设有极柱片15,所述接触片4与极柱片15嵌入固定连接,所述极柱8上方均设有第一活动层16,所述极柱8下方均设有第一固定防震层17,所述第一活动层16通过嵌入的方式与第一固定防震层17活动连接,所述底座1包括第二活动层18、第二固定防震层19,所述第二活动层18通过嵌入的方式与第二固定防震层19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防震层17,与第二固定防震层19内腔均设有减震弹簧20,通过设置第一活动层16、第一固定防震层17,能够在震动时,通过极柱片4与第一活动层16固定,第一活动层16在第一固定防震层17内腔中上下震动,第一活动层16顶部的减震弹簧20能够减小震动幅度,从而使极柱8震动幅度变小,通过设置第二活动层18、第二固定防震层19,能够将锂离子电池芯3在受到震动时,第二活动层18在第二固定防震层19内上下浮动,从而使锂离子电池芯3震动幅度变小,在震动时,第一活动层16、第一固定防震层17、第二活动层18、第二固定防震层19同时将锂离子电池芯3与极柱8震动幅度变小,从而达到防震的效果,所述减震弹簧20与第二活动层18底部连接。

更具体而言,所述接触片4内部分别设有正极片与负极片,所述底座1形状为长方体,所述极柱片15顶部设有固定孔21,所述第三螺纹孔10通过固定螺栓14分别与接触片4上的孔槽13、极柱片15顶部的固定孔2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固定块2、顶盖5、锂离子电池前盖7、锂离子电池后盖11、固定螺栓14表面与内腔均设有绝缘涂料,所述第一活动层16、第一固定防震层17将极柱8分为两部分,所述极柱片15与第一活动层16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锂离子电池芯3放入底座1上方,通过固定块2固定两侧,锂离子电池前盖7通过固定螺栓10固定锂离子电池芯3前侧,将接触片4套入极柱片15内焊接固定,锂离子氐池后盖11通过固定螺栓固定锂离子电池芯3后侧,在受到震动时,第一活动层16在第一固定防震层17内上下浮动,防止了极柱8的震动,第二活动层18在第二固定防震层19内上下浮动,防止了锂离子电池芯3的震动。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