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8621发布日期:2019-04-16 22:19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尤其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是为了方便导线的连接而应用的,其实就是一段封在绝缘塑料里面的金属片,两端都有孔可以插入导线,有螺丝用于紧固或者松开,比如两根导线,有时需要连接,有时又需要断开,这时就可以用端子把它们连接起来,并且可以随时断开,而不必把它们焊接起来或者缠绕在一起,很方便快捷。而且适合大量的导线互联,在电力行业就有专门的端子排,端子箱,上面全是接线端子,单层的、双层的,普通的,可断的等等。

接线端子虽能保证可靠接触,也能保证有足够的电流通过,但是功能比较单一,只实现两根导线的连接,保证电流的流通,在无法有效控制电流强度的情况下,一旦通电时间越长,导线放热越多,从而导致导线温度过高,引起火灾。

因此,现有的接线端子为保证安全性,仅适合在电流量较弱的情况下使用,这样虽能确保在通电情况进行操作,不会发生危险性,但大大限定了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降低了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不仅满足在电流量较强的情况下使用,且兼容熔断和开关的功能,接线平方数广,还能满足在断电情况下使用,有效地扩大适用范围,提高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接线端子,包括:

第一绝缘件、第二绝缘件,以及设置在两绝缘件之间的隔板;

所述隔板一侧与所述第一绝缘件组合构成用于容设导线的第一容置空间,所述隔板另一侧与所述第二绝缘件组合构成用于容设过载保护器的第二容置空间;

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分别设有用于导电的一对导电件,一对所述导电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与一对所述导线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

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一侧设置用于导电的一对载流条,另一侧设置所述过载保护器;

所述一对载流条包括第一载流条和第二载流条,所述第一载流条一端与所述过载保护器一端连接,另一端接触连接一开关导电件,所述第二载流条一端与所述过载保护器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所述开关导电件与所述第二载流条的向外延伸端分别与所述一对导电件的向外延伸端连接;

所述开关导电件还连接一可按压或提拉的开关手柄,使其所述开关导电件与所述第一载流条处于断开或连通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当按压所述开关手柄时,所述开关导电件与所述第一载流条处于断开状态;当提拉所述开关手柄时,所述开关导电件与所述第一载流条处于连通状态。

本技术方案中,将第一绝缘件、第二绝缘件,以及设置在两绝缘件之间的隔板实现将现有技术中的一个容置空间分隔成两个容置空间。而两个容置空间一个用于与导线连接,另一个用于与过载保护装置连接,能够有效地减小整个接线端子的体积,避免占用过大的安装空间。同时通过分设在第一容置空间中的一对导电件,以及分设在第二容置空间中的一对载流条和过载保护器,实现导电功能外,实现过载保护。这样一旦当过大的电流通过一对载流条连接的过载保护器时,过载保护器通断,进而起到保护作用。同时通过设置的开关导电件连接的开关手柄,使其在开关手柄在按压或提拉的过程中,进行开关导电件与第一载流条处于断开或连通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从而满足在断电情况下使用,有效地扩大适用范围,提高安全性能。

优选地,一对所述导电件平行纵向排列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且在一对所述导电件之间通过一绝缘隔层进行绝缘。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设有一对用于插入所述导线的压线卡簧;

所述一对导电件一端分别与一对所述压线卡簧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一对导电件和压线卡簧实现与导线的连接,在满足导电功能的基础上,还能避免过载保护器与导线直接连接。同时以平行纵向排列的方式安装导电件,突破常规的导线安装方式,即安装在接线端子左右两侧,不仅方便安装,且结构紧凑,更优的是进一步的减小整个接线端子的安装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件的顶部两侧分别开设一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可插拔的推块,所述推块用于按压所述压线卡簧。

本技术方案中,设置的压线卡簧不仅方便导线的连接,且保证导线与一对导电件连接的稳定性。同时通过第一绝缘件的顶部安装孔内设置的推块。这样通过可插拔的推块插入安装孔内,使其对压线卡簧按压后,利用较小的力即可方便对导线的拆装,避免用力过大造成导线的损坏,影响再次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压紧导线与一对导电件的连接,保证电流流通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过载保护器为一熔芯,所述熔芯上轴线连接一熔芯手柄,所述熔芯手柄用于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取放所述熔芯。

本技术方案中,过载保护器为一熔芯,且在熔芯上连接一熔芯手柄,目的是通过熔芯手柄方便对熔芯进行更换。

优选地,所述第一载流条通过第一夹子与所述过载保护器的一端进行连接;

所述第二载流条通过第二夹子与所述过载保护器的另一端进行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的夹子,实现载流条与过载保护器的连接,不仅方便拆装,同时也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还设有一开关外壳;

所述开关导电件的一侧上部设置一用于与所述第一载流条接触的触点,另一侧通过一弹片与所述开关手柄进行连接;

所述开关导电件设置在所述开关外壳内,当按压所述开关手柄时,所述开关手柄底部通过所述弹片按压所述开关导电件底部,使其所述触点远离所述第一载流条;

当提拉所述开关手柄时,所述开关手柄底部通过所述弹片按压所述开关导电件上部,使其所述触点靠近所述第一载流条。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的开关外壳,实现第一载流条和第二载流条的分隔,同时通过开关导电件一侧上部设置的触点,以及开关导电件与开关手柄之间的弹片,使其按压开关手柄时,开关手柄底部通过弹片按压开关导电件底部,触点远离第一载流条达到断电状态;而当提拉开关手柄时,开关手柄底部通过弹片按压开关导电件上部,触点靠近第一载流条达到连通状态。设计巧妙合理,请操作方便。

优选地,所述开关外壳内顶部还设置一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表面上设有发光二极管,以及与所述发光二极管连接的限流电阻;

所述线路板与所述第一载流条连通;

当所述开关导电件与所述第一载流条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红光;

当所述开关导电件与所述第一载流条处于连通状态时,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绿光。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的线路板,以及线路板上设置的发光二极管,这样可以直观地获知开关导电件与第一载流条所处的当前状况,避免在带电情况下操作,有效地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开关外壳的顶部还滑动设置一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线路板上方,且相对所述发光二极管处开设一通孔;

所述盖板的一端压设在所述过载保护器上方,另一端与所述开关手柄的侧壁锁合连接;

当按压所述开关手柄时,所述盖板朝向所述开关手柄一侧移动,锁定所述开关手柄;

当提拉所述开关手柄时,所述盖板朝向所述过载保护器一侧移动,锁定所述开关手柄。

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在开关外壳的顶部设置一可滑动的盖板,这样通过盖板的移动,以及一端与开关手柄的锁合连接,保证开关导电件与第一载流条处于断开状态下,方便对过载保护器的取放,且通过提高安全性。同时开关导电件与第一载流条处于连通状态下,通过盖板与开关手柄的锁合连接,进一步的保证通电状态下的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开关手柄的一侧设置一锁块,所述开关手柄的侧壁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当按压所述开关手柄时,所述锁块与所述第一卡槽锁合;

当提拉所述开关手柄时,所述锁块与所述第二卡槽锁合。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锁块与卡槽的连接,使得整个接线端子不管是在断电情况下,还是在通电情况下均安全性较高。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线端子,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隔板实现对容置空间的分隔,以及通过设置的一对导电件与两导线连接,同时通过载流条与过载保护器连接,进而使得流过的电流在过载保护器的作用下能够实现通断功能,还能有效地减小整个接线端子的体积,避免占用过大的安装空间。同时通过设置的开关导电件连接的开关手柄,使其在开关手柄在按压或提拉的过程中,进行开关导电件与第一载流条处于断开或连通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从而满足在断电情况下使用,有效地扩大适用范围,提高安全性能。

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绝缘隔层和开关外壳,满足将一对导电件和一对载流条之间绝缘,避免使用过程中载流条之间接触造成短路。同时使得整个接线端子结构紧凑,体积小巧。

3、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开关导电件一侧上部设置的触点,以及开关导电件与开关手柄之间的弹片,使其按压开关手柄时,开关手柄底部通过弹片按压开关导电件底部,触点远离第一载流条达到断电状态;而当提拉开关手柄时,开关手柄底部通过弹片按压开关导电件上部,触点靠近第一载流条达到连通状态,设计巧妙合理,请操作方便。

4、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开关导电件,以及与开关导电件连接的一对载流条,以及一对载流条连接的过载保护器,这样一旦电流大于通过过载保护器设定的电流值,过载保护器实现对电流的通断,满足对外界的电气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通过过载保护器连接的过熔芯手柄方便对熔芯进行更换。

5、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线路板,以及设置在线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以及限流电阻,进而通过发光二极管的灯光颜色为使用者直观地显示接线端子的使用状况,从而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6、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盖板与开关外壳的配合,使其接线端子不管是在更换过载保护器时,还是常规的通电状态下使用时,盖板与开关手柄一直处于锁合连接状态,有效地增加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接线端子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中第一容置空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中第二容置空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导电件A;导电件B;

第一绝缘件1;绝缘隔层11;导线孔12;压线卡簧13;安装孔14;推块15;

第二绝缘件2;第一载流条21;第一夹子211;第二载流条22;第二夹子221;编织线23;

隔板3;

熔芯4;熔芯手柄41;

开关导电件5;触点51;弹片52;

开关手柄6;第一卡槽61;第二卡槽62;压块63;

开关外壳7;线路板71;发光二极管711;限流电阻712;盖板72;通孔721;锁块722;隔离架7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左、右均为图中显示的方向为准,后续附图沿用此定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看图1-7所示,一种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包括了第一绝缘件1、第二绝缘件2,以及设置在两绝缘件之间起到绝缘作用的隔板3;其中,隔板3的一侧与第一绝缘件1组合构成用于容设导线的第一容置空间,而隔板3背向第一绝缘件1一侧与第二绝缘件2组合构成用于容设过载保护器的第二容置空间。

实际设计时,第一绝缘件1、第二绝缘件2,以及隔板3,可以将隔板3与第二绝缘件2固定连接,而第一绝缘件1与隔板3通过卡合或安装柱等安装的方式进行实现连接均可,具体的连接方式本申请中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施例一中,参看图5所示,构成的第一容置空间内分别设有用于导电的一对导电件,同时一对导电件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内用于与导线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超出第一绝缘件1的外边缘。其中,一对导电件包括平行纵向排列设置的导电件A和导电件B,且在导电件A和导电件B之间设置一绝缘隔层11,使得两导电件分设在绝缘隔层11的左、右两侧,即起到绝缘的作用,避免相互影响导致短路现象发生。实际使用时,应说明的是,绝缘隔层11与第一绝缘件1为一体成型,这样能够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简化了整个结构的安装程序。

在本实施例一中,参看图6所示,构成的第二容置空间内一侧设有用于导电的一对载流条,另一侧设置过载保护器。其中,一对载流条包括了第一载流条21和第二载流条22,而第一载流条21的一端与过载保护器的一端进行连接,另一端接触连接一开关导电件5;同时第二载流条22一端与过载保护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载流条22另一端向外延伸超出第二容置空间。实际安装时,仅需将开关导电件5与第二载流条22的向外延伸端分别与一对导电件的向外延伸端连接即可。其中,开关导电件5与导电件B的连接通过一编织线23进行连接作为阴极,而第二载流条22的延伸端与导电件A连接作为阳极,进而实现导电的作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的方式进行连接,仅需实现连通即可。

同时设置的开关导电件5还连接一开关手柄6,目的是通过开关手柄6的按压或提拉使其开关导电件5与第一载流条21处于断开或连通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这样当按压开关手柄6时,开关导电件5与第一载流条21处于断开状态;而当提拉开关手柄6时,开关导电件5与第一载流条21处于连通状态。使其整个接线端子满足较强电流通过时起到保护作用,还能满足在断电情况下使用,有效地扩大适用范围,且提高了安全性能。

参看图4、5所示,具体的导线的安装方式有多种,本申请中为突破常规的设计,将导线从第一绝缘件1的顶部插入,这样可以减小整个接线端子的体积。见图4所示,在第一绝缘件1的顶部开有两个用于导线插入的导线孔12,同时在第一容置空间内设置用于卡设导线的压线卡簧13。这样通过设置的一对压线卡簧13实现两导线分别与导电件A和导电件B电连接。

见图1、4所示,导线从导线孔12内插入后实现与导电件的连接,同时在压线卡簧13的弹性作用下对导线进行固定,保证两者的连接稳定性。本申请中为方便导线的拆装,以及保证连接后发生脱落,进一步的在第一绝缘件1的顶部两侧分别开设一安装孔14,即安装孔14位于导线孔12与第一绝缘件1的侧边之间。这样通过可插拔的推块15插入安装孔14内,使其对压线卡簧13按压后,利用较小的力即可方便对导线的拆装,避免用力过大造成导线的损坏,影响再次使用效果。

在本实施例二中,再次参看图1-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改进,改进之处在于:其中设置的过载保护器为熔芯4,且在熔芯4上轴线连接一熔芯手柄41,目的是通过熔芯手柄41的插拔实现将熔芯4从第二容置空间内进行取放,有效地简化了对熔芯4的更换。实际使用时,第一载流条21通过第一夹子211与熔芯4的一端进行连接,而第二载流条22通过第二夹子221与熔芯4的另一端进行连接,这样当电流正常通过时,熔芯4正常工作,一旦电流强度大于设定的强度时,熔芯4切断从而实现对连接设备的保护。本申请中为进一步的减小整个接线端子的体积,将第一载流条21和第二载流条22上下并行排列在第二容置空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中,与上述实施例结构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仅是在于:参看图1-7所示,进一步的在第二容置空间内设置一开关外壳7,同时在开关导电件5的一侧上部设置一用于与第一载流条21接触的触点51,而另一侧通过一弹片52与开关手柄6进行连接。

实际使用时,开关导电件5设置在开关外壳7内的一侧,而另一侧用于安装一对载流条。具体的将第一载流条21和第二载流条22上下并行排列,且在两者之间通过开关外壳7上设置的隔离架73实现绝缘隔离,还能实现对载流条有个支撑作用,设计巧妙合理。同时开关导电件5上的触点51与第一载流条21的侧边进行接触,而弹片52与开关导电件5的另一侧面面接触。这样当按压开关手柄6时,开关手柄6底部按压弹片52,利用弹片52的翘动一端按压开关导电件5底部,一端使其触点51远离第一载流条21,从而达到断电状态;当提拉开关手柄6时,开关手柄6底部通过弹片52按压开关导电件5上部,使其触点51靠近第一载流条21,从而达到连通状态。其中,还应说明的是开关手柄6的底部靠近弹片52的一侧设置一按压块63,目的地通过按压块 63提高对弹片52的按压精准性,避免误操作。

在本实施例四中,参看图1、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改进,且改进之处在于:开关外壳7内顶部还设置一线路板71,同时在线路板71上表面上设有发光二极管711,以及与发光二极管711连接的限流电阻712;线路板 71与第一载流条21连通。设置线路板71的目的是实现对整个电流状况的监测,具体运用时当开关导电件5与第一载流条21处于断开状态时,发光二极管发出红光;当开关导电件5与第一载流条21处于连通状态时,发光二极管发出绿光,表明接线端子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这样可以通过不同的指示颜色,给操作者直观的判断,从而做好及时更换,提高使用效率。

在实际使用时,为保证整个结构的外形美观,保证使用的安全性,所以本申请中,进一步的在开关外壳7的顶部还滑动设置一盖板72,盖板72位于线路板71的上方,且相对发光二极管处开设一通孔721;这样可以通过通孔721 直接观察发光二极管的颜色。同时盖板72的一端压设在过载保护器上方,另一端与开关手柄6的侧壁锁合连接。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当按压开关手柄6时,盖板72朝向开关手柄6一侧移动,锁定开关手柄6,由于此时处在断电状态下,所以当盖板72朝向开关手柄6一侧移动时,熔芯手柄41可以随意插拔,从而实现断电状态下对熔芯4的更换;而当提拉开关手柄6时,盖板72朝向过载保护器一侧移动,同时锁定开关手柄6。由于此时处于通电状态下,盖板72的一端将熔芯手柄41按压住,另一侧与锁定开关手柄6锁定,从而保证通电状态下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五中,参看图1、4、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改进之处在于:进一步的将盖板72靠近开关手柄6的一侧设置一锁块722,同时在开关手柄6的侧壁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卡槽61和第二卡槽62。目的是当按压开关手柄6时,锁块722位于第一卡槽61内,并与第一卡槽61锁合连接;而当提拉开关手柄6时,锁块722位于第二卡槽62内,并与第二卡槽62锁合连接。这样使得接线端子不管是在断电状态下,还是连通状态下安全性较高。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