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73754发布日期:2020-04-29 00:59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

本申请享有以日本专利申请2018-197545号(申请日:2018年10月19日)为基础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考该基础申请而包含基础申请的全部内容。

本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半导体存储装置,具备:衬底、排列在与衬底表面交叉的第1方向上的多个导电层、在第1方向延伸且与多个导电层对向的半导体柱、以及设置在多个导电层及半导体柱之间的绝缘膜。



技术实现要素:

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高集成度的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存储装置。

一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具备:半导体衬底;多个晶体管,设置在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以及第1电路,电连接于多个晶体管的栅极电极。多个晶体管包含:第1及第2晶体管,在第1方向上隔着绝缘区域相邻;第3晶体管,在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隔着绝缘区域而与第1及第2晶体管相邻;以及第4晶体管,在第2方向上隔着绝缘区域而与第1及第2晶体管相邻。第1电路根据第1信号而使第1~第4晶体管为导通状态。

一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具备:半导体衬底;第1~第4导电层,排列在与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交叉的第1方向上;第1半导体柱,在第1方向延伸且与第1~第4导电层对向;第1绝缘膜,设置在第1~第4导电层及第1半导体柱之间;以及多个晶体管,设置在半导体衬底的表面。多个晶体管具备:第1晶体管,电连接于第1导电层;第2晶体管,电连接于第2导电层,且在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隔着绝缘区域而与第1晶体管相邻;第3晶体管,电连接于第3导电层,且在与第1方向及第2方向交叉的第3方向上隔着绝缘区域而与第1及第2晶体管相邻;以及第4晶体管,电连接于第4导电层,且在第3方向上隔着绝缘区域而与第1及第2晶体管相邻。

一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具备:半导体衬底;第1存储块及第2存储块,在与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交叉的第1方向上与半导体衬底分开而设置,且排列在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以及多个晶体管,设置在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且排列在与第1方向及第2方向交叉的第3方向上。第1存储块具备:多个第1导电层,排列在第1方向;第1半导体柱,在第1方向延伸且与多个第1导电层对向;以及第1绝缘膜,设置在多个第1导电层及第1半导体柱之间。第2存储块具备:多个第2导电层,排列在第1方向;第2半导体柱,在第1方向延伸且与多个第2导电层对向;以及第2绝缘膜,设置在多个第2导电层及第2半导体柱之间。多个晶体管包含:第1晶体管,电连接于多个第1导电层中的一个;第2晶体管,电连接于多个第2导电层中的一个;第3晶体管,电连接于多个第1导电层中的一个,且设置在第1及第2晶体管之间;以及第4晶体管,电连接于多个第2导电层中的一个,且设置在第1及第3晶体管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存储装置的示意性构成的等效电路图。

图2是该半导体存储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所示的部分的示意性放大图。

图4是将图2所示的构造沿着a-a'线切断并沿箭头方向观察时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图4的一部分示意性放大图。

图6是将图2所示的构造沿着b-b'线切断并沿箭头方向观察时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7是将图2所示的构造沿着c-c'线切断并沿箭头方向观察时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8是图2中b所示的部分的示意性放大图。

图9a是图2的一部分放大图。

图9b是图2的一部分放大图。

图10是图9a的一部分放大图。

图11是图9a的一部分放大图。

图12是用以对第1实施方式的变化例进行说明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3是用以对第1实施方式的变化例进行说明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4是用以对第1实施方式的变化例进行说明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存储装置的示意性构成的剖视图。

图16是该半导体存储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7是该半导体存储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8是该半导体存储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9是该半导体存储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0是该半导体存储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1是比较例的半导体存储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2是用以对第2实施方式的变化例进行说明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3是用以对第2实施方式的变化例进行说明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4是用以对第2实施方式的变化例进行说明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5是用以对第2实施方式的变化例进行说明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6是用以对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7是用以对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8是用以对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示意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存储装置。此外,以下实施方式仅为一例,并非意图限定本发明而表示。

另外,本说明书中,将相对于半导体衬底表面平行的特定方向称为x方向,将相对于半导体衬底的表面平行且与x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y方向,将相对于半导体衬底表面垂直的方向称为z方向。

另外,本说明书中,有时将沿着特定平面的方向称为第1方向,将沿着该特定平面且与第1方向交叉的方向称为第2方向,将与该特定平面交叉的方向称为第3方向。这些第1方向、第2方向及第3方向可与x方向、y方向及z方向的任一方向对应,也可不对应。

另外,本说明书中,“上”或“下”等表达是以半导体衬底为基准。例如,在所述第1方向与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交叉的情况下,将沿着该第1方向离开半导体衬底的方向称为上,将沿着第1方向靠近半导体衬底的方向称为下。另外,在对某构成叙述下表面或下端部的情况下,是指该构成的半导体衬底侧的面或端部,在叙述上表面或上端部的情况下,是指与该构成的与半导体衬底为相反侧的面或端部。另外,将与第2方向或第3方向交叉的面称为侧面等。

另外,本说明书中,在叙述将第1构成“电连接”于第2构成的情况下,可为第1构成直接连接于第2构成,也可为第1构成经由配线、半导体部件或晶体管等而连接于第2构成。例如,在将三个晶体管串联连接的情况下,即使第二个晶体管为断开状态,也可将第一个晶体管“电连接”于第三个晶体管。

另外,本说明书中,在叙述第1构成与第2构成“电绝缘”的情况下,例如是指在第1构成与第2构成之间设置着绝缘膜等,而未设置连接第1构成与第2构成的接点或配线等的状态。

另外,本说明书中,在叙述“场效应型晶体管”或“场效应晶体管”的情况下,是指具备作为通道区域发挥功能的半导体层、栅极绝缘膜、以及栅极电极的晶体管。

[第1实施方式]

[整体构成]

以下,参考附图,对第1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存储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此外,以下附图是示意性附图,为方便说明而省略一部分构成。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存储装置的构成的示意性等效电路图。

本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具备存储单元阵列ma、以及控制存储单元阵列ma的周边电路pc。

存储单元阵列ma具备多个存储块mb。这些多个存储块mb分别具备多个存储指mf。这些多个存储指mf分别具备多个存储组件mu。这些多个存储组件mu的一端分别经由位线bl而连接于周边电路pc。另外,这些多个存储组件mu的另一端分别经由共通的源极线sl而连接于周边电路pc。

存储组件mu具备在位线bl及源极线sl之间串联连接的漏极选择晶体管std、存储器串ms、以及源极选择晶体管sts。以下,有时将漏极选择晶体管std及源极选择晶体管sts简称为选择晶体管(std、sts)。

存储器串ms具备串联连接的多个存储单元mc。本实施方式的存储单元mc是栅极绝缘膜中包含电荷储存膜的场效应型晶体管。存储单元mc的阈值电压根据电荷储存膜中的电荷量而变化。此外,对与一个存储器串ms对应的多个存储单元mc的栅极电极分别连接字线wl。这些字线wl分别共通连接于一个存储块mb中的所有存储组件mu。

选择晶体管(std、sts)是场效应型晶体管。对选择晶体管(std、sts)的栅极电极分别连接选择栅极线(sgd、sgs)。漏极选择线sgd对应于存储指mf而设置,且共通连接于一个存储指mf中的所有存储组件mu。源极选择线sgs共通连接于一个存储块mb中的所有存储组件mu。

周边电路pc具备:产生动作电压的动作电压产生电路21、对地址数据进行解码的地址解码器22、根据地址解码器22的输出信号而将动作电压传送至存储单元阵列ma的块选择电路23及电压选择电路24、连接于位线bl的感测放大器25、以及控制这些部件的序列发生器26。

动作电压产生电路21具备多个动作电压输出端子31。动作电压产生电路21例如包含降压电路及充电泵电路等升压电路。动作电压产生电路21例如根据来自序列发生器26的控制信号,产生在对存储单元阵列ma的读取动作、写入动作及删除动作时施加至位线bl、源极线sl、字线wl及选择栅极线(sgd、sgs)的多种动作电压,且同时输出至多个动作电压输出端子31。从动作电压输出端子31输出的动作电压可根据来自序列发生器26的控制信号而适当调整。

动作电压产生电路21在读取动作时,产生读取电压及读取通过电压作为动作电压。读取电压是用于判别存储在选择存储单元mc中的数据的电压。在将读取电压施加至字线wl的情况下,连接于该字线wl的多个存储单元mc中的一部分成为导通状态,除此以外的存储单元mc成为断开状态。读取通过电压是用以使存储单元mc为导通状态的电压,比读取电压大。在将读取通过电压施加至字线wl的情况下,连接于该字线wl的多个存储单元mc全部成为导通状态。

另外,动作电压产生电路21在写入动作时,产生写入通过电压及编程电压作为动作电压。写入通过电压是用以使存储单元mc为导通状态的电压,具有读取电压以上的大小。在将写入通过电压施加至字线wl的情况下,连接于该字线wl的多个存储单元mc全部成为导通状态。编程电压是用以使电荷储存在存储单元mc的电荷储存膜中的电压,比写入通过电压大。在将写入通过电压施加至字线wl的情况下,多个存储单元mc中的一部分电荷储存膜中储存电子。

地址解码器22具备多个块选择线blksel及多个电压选择线33。地址解码器22例如根据来自序列发生器26的控制信号而依次参考地址寄存器的地址数据,将该地址数据进行解码,使与地址数据对应的特定的块选择晶体管35及电压选择晶体管37为导通状态,且使除此以外的块选择晶体管35及电压选择晶体管37为断开状态。例如,使特定的块选择线blksel及电压选择线33的电压为“h”状态,使除此以外的电压为“l”状态。此外,在使用p通道型而非n通道型的晶体管的情况下,对这些配线施加相反的电压。

此外,在图示的例中,在地址解码器22中,针对每一个存储块mb各设置一条块选择线blksel。然而,该构成能够适当变更。例如,也可每两个以上的存储块mb具备一条块选择线blksel。

块选择电路23具备与存储块mb对应的多个块选择部34。这些多个块选择部34分别具备与字线wl及选择栅极线(sgd、sgs)对应的多个块选择晶体管35。块选择晶体管35例如是场效应型耐压晶体管。块选择晶体管35的漏极电极分别电连接于对应的字线wl或选择栅极线(sgd、sgs)。源极电极分别经由配线cg及电压选择电路24而电连接于动作电压输出端子31。栅极电极共通连接于对应的块选择线blksel。

此外,在图示的例中,在块选择电路23中,针对每一条字线wl各设置一个块选择晶体管35,针对每一条选择栅极线(sgd、sgs)各设置一个块选择晶体管35。然而,该构成能够适当变更。例如,也可针对每一条选择栅极线(sgd、sgs)各设置两个块选择晶体管35。

电压选择电路24具备与字线wl及选择栅极线(sgd、sgs)对应的多个电压选择部36。这些多个电压选择部36分别具备多个电压选择晶体管37。电压选择晶体管37例如是场效应型耐压晶体管。电压选择晶体管37的漏极端子分别经由配线cg及块选择电路23而电连接于对应的字线wl或选择栅极线(sgd、sgs)。源极端子分别电连接于对应的动作电压输出端子31。栅极电极分别连接于对应的电压选择线33。

感测放大器25连接于多条位线bl。感测放大器25例如具备与位线bl对应的多个感测放大器组件。感测放大器组件分别具备:箝位晶体管,根据在动作电压产生电路21中产生的电压而对位线bl进行充电;感测电路,感测位线bl的电压或电流;多个锁存器,保存该感测电路的输出信号或写入数据、验证通过标志等;以及逻辑电路。逻辑电路例如在读取动作时,参考保存在锁存器中的下位页的数据而特定出存储单元mc中保存的数据。另外,例如在写入动作时,参考保存在锁存器中的下位页的数据而控制位线bl的电压。

序列发生器26根据所输入的命令及半导体存储装置的状态,将控制信号输出至动作电压产生电路21、地址解码器22及感测放大器25。例如,序列发生器26根据时钟信号而依次参考指令寄存器的指令数据,对该指令数据进行解码,并输出至动作电压产生电路21、地址解码器22及感测放大器25。

接下来,参考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存储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存储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此外,图2是表示示意性构成的图,具体构成能够适当变更。另外,图2中省略了一部分构成。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存储装置具备半导体衬底100。在图示的例中,在半导体衬底100上设置着排列在x方向的两个存储单元阵列ma。另外,在沿着存储单元阵列ma的x方向的两端部且在y方向延伸的区域,以距存储单元阵列ma由近到远的顺序设置着块选择电路部231及地址解码器22。另外,在沿着存储单元阵列ma的y方向的端部且在x方向延伸的区域,设置着感测放大器25。在设置着感测放大器25的区域的x方向的两端部附近的区域,设置着动作电压产生电路21。另外,在这些区域的外侧区域设置着序列发生器26。

[存储单元阵列ma]

接下来,参考图2~图7对存储单元阵列ma的构成进行说明。图3是图2中a所示的部分的示意性放大图。图4是将图2所示的构造沿着a-a'线切断并沿箭头方向观察时的示意性剖视图。图5是图4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放大图。图6是将图2所示的构造沿着b-b'线切断并沿箭头方向观察时的示意性剖视图。图7是将图2所示的构造沿着c-c'线切断并沿箭头方向观察时的示意性剖视图。此外,图3~图7是表示示意性构成的图,具体构成能够适当变更。另外,图3~图7中省略了一部分构成。

如图2所示,存储单元阵列ma具备排列在y方向的多个存储块mb。在y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存储块mb之间,如图3所示设置着在x方向延伸的块间绝缘层st。这两个存储块mb中包含的字线wl经由块间绝缘层st而电绝缘。

存储块mb具备:排列在y方向的两个子块sb、设置在这两个子块sb之间的子块间绝缘层st'、以及连接于这两个子块sb的接线部hu。

子块sb具备:排列在y方向的两个存储指mf、以及设置在这些存储指之间的指间绝缘层she。如图4所例示,存储指mf具备:设置在半导体衬底100上的多个导电层110、多个半导体柱120、以及分别设置在多个导电层110及多个半导体柱120之间的多个栅极绝缘膜130。

半导体衬底100例如是包含p型杂质的单晶硅(si)等半导体衬底。在半导体衬底100表面的一部分,设置着包含磷(p)等n型杂质的n型阱101。另外,在n型阱101表面的一部分,设置着包含硼(b)等p型杂质的p型阱102。另外,在半导体衬底100表面的一部分,设置着sio2等绝缘区域sti(图6、图7)。以下,有时将半导体衬底100表面中的未设置绝缘区域sti的区域称为半导体区域。

导电层110是在x方向延伸的大致板状的导电层,且在z方向排列多个。导电层110例如可包含氮化钛(tin)及钨(w)的积层膜等,也可包含含有磷或硼等杂质的多晶硅等。另外,在导电层110之间设置着氧化硅(sio2)等绝缘层111。

多个导电层110中,位于最下层的一个或多个导电层110作为源极选择线sgs(图1)及连接于该源极选择线的多个源极选择晶体管sts的栅极电极而发挥功能。另外,位于比所述最下层的导电层110更靠上方的多个导电层110作为字线wl(图1)及连接于该字线的多个存储单元mc(图1)的栅极电极而发挥功能。另外,位于比作为字线wl(图1)及连接于该字线的多个存储单元mc(图1)的栅极电极发挥功能的所述导电层110更靠上方的一个或多个导电层110作为漏极选择线sgd及连接于该漏极选择线的多个漏极选择晶体管std(图1)的栅极电极而发挥功能。此外,图3的例中,作为字线wl及源极选择线sgs发挥功能的导电层110具备:与子块sb对应而设置且在x方向延伸的两个第1部分wl1、以及连接于这两个第1部分wl1的第2部分wl2。另外,作为漏极选择线sgd等发挥功能的导电层110比其它导电层110的第1部分wl1的y方向的宽度窄,与存储指mf对应而在y方向排列多个。

半导体柱120在x方向及y方向配设多个。半导体柱120例如是非掺杂的多晶硅(si)等半导体膜。如图4所示,半导体柱120例如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形状,在中心部分设置着氧化硅等绝缘膜121。另外,半导体柱120的外周面分别由导电层110包围。半导体柱120的下端部经由非掺杂的单晶硅等半导体层122而连接于半导体衬底100的p型阱102。半导体层122隔着氧化硅等绝缘层123而与导电层110对向。半导体柱120的上端部经由包含磷(p)等n型杂质的半导体层124、接点ch及cb而连接于位线bl。半导体柱120分别作为包含在一个存储组件mu(图1)的多个存储单元mc及漏极选择晶体管std的通道区域而发挥功能。半导体层122作为源极选择晶体管sts的通道区域发挥功能。

例如图5所示,栅极绝缘膜130具备积层在半导体柱120及导电层110之间的隧道绝缘膜131、电荷储存膜132、以及阻挡绝缘膜133。隧道绝缘膜131及阻挡绝缘膜133例如是氧化硅等绝缘膜。电荷储存膜132例如是氮化硅(sin)等能够储存电荷的膜。

此外,图5中示出栅极绝缘膜130具备氮化硅等电荷储存膜132的例子,但栅极绝缘膜130例如也可具备包含n型或p型杂质的多晶硅等浮动栅极。

接线部hu(图3)具备:多个导电层110的x方向的端部、连接于这些端部的接点cc、设置在接点cc周围的虚设构造hr、以及设置在这些虚设构造hr上方的配线层m0、m1(图6)。如图3所例示,多个导电层110的x方向的端部在x方向及y方向排列成矩阵状。如图6及图7所例示,这些端部是排列在z方向的多个导电层110的一部分,z方向的位置互不相同。这些多个导电层110经由在z方向延伸的接点cc、包含在配线层m0、m1的多条配线m0、m1、以及在z方向延伸的接点cs而连接于块选择晶体管35的漏极区域。

[块选择电路部231]

接下来,参考图8~图11对本实施方式的块选择电路部231的构成例进行说明。图8是图2中b所示的部分的示意性放大图。图9a、图9b是图2的一部分放大图。图10及图11是图9a的一部分放大图。其中,图10及图11中图示有配线的一部分。此外,图10中的配线cg3~cg9、cg11是图1所示的多条配线cg中的一部分。另外,图11中的块选择线blksela~blkseld是图1所示的多个块选择线blksel中的一部分。此外,图8~图11是表示示意性构成的图,具体构成能够适当变更。另外,图8~图11中,省略了一部分构成。

如图6等中所例示,本实施方式中,在半导体衬底100的表面设置着多个晶体管。这些多个晶体管的一部分例如作为构成块选择电路部231的块选择晶体管35(图1)而发挥功能。

块选择电路部231是用以实现图1的块选择电路23的构成,如图8所例示,具备多个块选择晶体管35。图中示出了具有共通的源极区域的4个块选择晶体管35。以下,将这样的4个块选择晶体管35称为“晶体管群tg1”。另外,在图示的例中,4个块选择晶体管35的漏极区域隔着绝缘区域sti而接近。以下,将这样的4个块选择晶体管35称为“晶体管群tg2”。

晶体管群tg1具备:在x方向延伸的第1半导体区域103、以及在y方向延伸且与第1半导体区域103交叉的第2半导体区域104。另外,在第1半导体区域103的x方向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以及第2半导体区域104的y方向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分别设置着作为块选择晶体管35的漏极端子发挥功能的接点cs。另外,在第1半导体区域103及第2半导体区域104交叉的部分,分别设置着作为4个块选择晶体管35的共通的源极端子发挥功能的接点cs。另外,在该接点cs与其它接点cs之间,分别设置着栅极绝缘膜105(图6及图7)及栅极电极106。

晶体管群tg2具备:在x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块选择晶体管35、以及与这两个块选择晶体管35从y方向的一侧及另一侧相邻的两个块选择晶体管35。此外,连接于这4个块选择晶体管35的漏极区域的4个接点cs设置于在x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块选择晶体管35的栅极电极106之间。另外,这4个接点cs设置在剩余的两个块选择晶体管35的栅极电极106之间。

图9a表示块选择电路部231与存储块mb的关系。图9a中,例示有在y方向连续设置的8个存储块mbe、mba、mbf、mbb、mbg、mbc、mbh、mbd。如参考图2所说明那样,块选择电路部231在存储单元阵列ma的x方向的一侧及另一侧各设置一个。图9a所例示的块选择电路部231对应于存储块mba、mbb、mbc、mbd。未图示的另一个块选择电路部231对应于存储块mbe、mbf、mbg、mbh。

晶体管群tg1中包含的4个块选择晶体管35的漏极区域经由接点cs等而分别电连接于4个存储块mb的对应的字线wl。例如,在图9b的例中,晶体管群tg17中包含的4个块选择晶体管35的漏极区域经由接点cs等而分别电连接于存储块mba、mbb、mbc、mbd中包含的4条字线wl7。字线wl7例如是存储块mb所包含的n(n为自然数)条字线wl中的距半导体衬底100第八近的字线wl。另外,如图10所例示,这4个块选择晶体管35的源极区域经由接点cs等而电连接于配线cg(例如配线cg7)。以下,有时将与距半导体衬底100第k+1(k为n-1以下的自然数)近的字线wlk对应的晶体管群tg1记作“晶体管群tg1k”。

晶体管群tg2所包含的4个块选择晶体管35分别电连接于同一存储块mb的不同的字线wl。例如,图9b所例示的晶体管群tg2b中的一个所包含的4个块选择晶体管35分别连接于存储块mbb所包含的4条字线wl1、wl3、wl4、wl5。另外,如图11所例示,这4个块选择晶体管35的栅极电极106全部连接于共通的块选择线blksel。因此,例如如果块选择线blksela为“h”状态,那么这4个块选择晶体管35成为导通状态。另一方面,例如如果块选择线blksela为“l”状态,那么这4个块选择晶体管35成为断开状态。以下,有时将对应于存储块mbp(p例如为a~h)的晶体管群tg2记作“晶体管群tg2p”。

例如图9a所例示的布局图案中,将对应于存储块mba、mbb的多个晶体管群tg2a、tg2b交替排列在x方向上。同样地,将对应于存储块mbc、mbd的多个晶体管群tg2c、tg2d交替排列在x方向上。

此外,图9b的“ds0”、“ds1”、“dd0”及“dd1”分别表示虚设字线。虚设字线具有与字线wl相同的构成。但是,相对于字线wl连接于用作存储器的存储单元mc,而虚设字线连接于未用作存储器的虚设单元。此外,虚设单元具备与存储单元mc相同的构成。

另外,图9b的“dummy”表示为了缓和接近的块选择晶体管35间的电压差而设置的虚设晶体管。例如,图中例示了与晶体管群tg10对应且对存储块mbc传送电压时成为导通状态的虚设晶体管。

另外,如图9b所示,也可在块选择电路部231的x方向的端部,设置包含具有共通的源极区域的3个块选择晶体管35的晶体管群tg1'。这种晶体管群tg1'可设置在块选择电路部231的y方向的端部,也可设置在块选择电路部231的端部以外的区域。

另外,参考图8~图11所说明的布局图案仅为例示,能够采用各种布局图案。例如,晶体管群tg2也可具备隔着绝缘区域sti在y方向相邻的两个块选择晶体管35、以及与这两个块选择晶体管35从x方向的一侧及另一侧相邻的两个块选择晶体管35。

[效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存储装置的效果进行说明。

例如,在图1所例示的构成中进行写入动作或读取动作等的情况下,根据地址解码器22的输出信号,一个块选择部34所包含的块选择晶体管35成为导通状态,其它块选择部34所包含的块选择晶体管35成为断开状态。另外,从动作电压产生电路21输出的动作电压经由配线cg等被传送至一个存储块mb所包含的多条字线wl。在此期间,其它存储块mb所包含的多条字线wl成为浮动状态。

此处,在如图8所例示的布局中,晶体管群tg2所包含的4个块选择晶体管35隔着绝缘区域sti而接近设置。例如,在对这4个块选择晶体管35中的一个传送20v左右的编程电压,且其它3个漏极区域的电压为接地电压附近的情况下,有对它们之间的绝缘区域sti施加较大电压而导致绝缘区域sti产生绝缘破坏的情况。如果为了抑制此现象而将绝缘区域sti的面积扩大设置,那么会导致电路面积增大。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使晶体管群tg2所包含的4个块选择晶体管35全部对应于相同的存储块mb。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抑制接近的4个块选择晶体管35之间的电压差,能够削减绝缘区域sti的面积,且能够抑制电路面积的增大。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y方向上相邻的存储块mb对应于不同的晶体管群tg1。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对在y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存储块mb所包含的字线wl同时传送不同的电压。因此,能够执行存储块mb间的耐压试验、或泄漏电流的检测等。

[变化例]

图11的例中,对晶体管群tg2所包含的4个块选择晶体管35的栅极电极106分别连接着接点cs。然而,也可例如图12所例示,在形成栅极电极106时,同时形成电连接于两个以上的栅极电极106的连接部107,并将接点cs连接于经由连接部107连接的多个栅极电极106中的一个。

另外,在图2、图9a及图9b的例中,不仅在存储单元阵列ma的x方向的一侧,而且在另一侧也设置着块选择电路部231。然而,也可仅在存储单元阵列ma的x方向的一侧设置块选择电路部231。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图13所例示,也可使在y方向上相邻的存储块mb对应于不同的晶体管群tg1。同时,如图14所例示,也可使在y方向上相邻的存储块mb对应于同一晶体管群tg1。

另外,例如在nand型的闪速存储器中进行写入动作的情况下,将编程电压传送至选择字线wl,将写入通过电压传送至多条非选择字线的至少一部分。此时,对多条非选择字线wl中位于选择字线wl与漏极选择线sgd之间的非选择字线全部传送写入通过电压。另一方面,对位于选择字线wl与源极选择线sgs之间的非选择字线能够以各种形态传送电压。例如,也可对这种非选择字线wl全部传送写入通过电压。另外,例如,也可在晶体管群tg2所包含的4个块选择晶体管35中的一个对应于选择字线wl的情况下,对与其它3个对应的非选择字线wl传送写入通过电压。另外,对于除此以外的非选择字线wl也可传送接地电压或接近于接地电压的电压。

[第2实施方式]

[整体构成]

接下来,对第2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存储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

图15是用以对本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存储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如图6等所例示,在第1实施方式中,将存储单元阵列ma设置在半导体衬底100的表面。即,将半导体柱120的下端部经由半导体层122而连接于半导体衬底100的表面。相对于此,如图15所例示,本实施方式的存储单元阵列ma'在z方向上从半导体衬底100的表面离开而设置。即,在半导体衬底100的上方设置着作为源极线sl发挥功能的导电层210,且半导体柱120的下端部连接于此。导电层210例如包含氮化钛及钨的积层膜、注入有杂质的多晶硅或硅化物、或含有这些多晶硅或硅化物的积层膜。此外,如图16所例示,本实施方式的存储块mb'不具备子块间绝缘层st'(图3)。

另外,如图15所例示,本实施方式的接线部hu'具备:设置多个导电层110的x方向的端部的第1区域acc、在该第1区域acc连接于多个导电层110的接点cc、在多个导电层110设置贯通孔的第2区域ac4、设置在该贯通孔内部的接点c4、以及设置在它们上方的配线层m0、m1。这些多个导电层110经由在z方向延伸的接点cc、以及配线层m0、m1所包含的多个配线m0、m1而电连接于在z方向延伸的接点c4。

另外,第2实施方式中,在半导体衬底100的表面中设置存储单元阵列ma'的区域及设置接线部hu'的区域设置着多个晶体管。这些多个晶体管中,设置在与存储单元阵列ma'相同区域的晶体管例如构成感测放大器25等的一部分。设置在与接线部hu'相同区域的晶体管例如作为块选择晶体管35而发挥功能。另外,在这些多个晶体管的上方,设置着配线层d0、d1、d2。块选择晶体管35的源极区域及漏极区域经由在z方向延伸的多个接点cs、以及配线层d0、d1、d2所包含的多个配线d0、d1、d2而电连接于接点c4。

[块选择电路部232]

接下来,参考图17~图20对本实施方式的块选择电路部232的构成例进行说明。图17是表示接线部hu'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俯视图。图18是块选择电路部232的示意性俯视图。此外,图18中,为了说明与接线部hu'的对应关系而示出了表示存储块mb等的边界的虚线。另外,图19及图20是与图17及图18对应的图。图19及图20中,图示有配线d0、d1、d2、m1、m2等。此外,图17~图20是表示示意性构成的图,具体构成能够适当变更。另外,图17~图20中,省略了一部分构成。

图17中,例示有连续设置在y方向的8个存储块mba、mbe、mbb、mbf、mbc、mbg、mbd、mbh。另外,在图17中,示出了设置在存储单元阵列ma'的x方向的一端侧的接线部hu'。在第1区域acc,设置着在x方向及y方向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接点cc。在第2区域ac4,设置着在x方向及y方向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接点c4。

图18中,表示块选择电路部232的与图17所示的构造对应的部分。块选择电路部232是用以实现图1的块选择电路23的构成,如图18所例示,具备多个块选择晶体管35。图中,表示具有共通的源极区域的两个块选择晶体管35。以下,将这样的两个块选择晶体管35称为“晶体管群tg3”。另外,这些多个晶体管群tg3形成与接线部hu'的第1区域acc对应的多个群。以下,将这种多个晶体管群tg3称为“晶体管群tg4”。多个晶体管群tg4排列在x方向上。

晶体管群tg3具备在y方向延伸的半导体区域203。另外,在半导体区域203的y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置着作为块选择晶体管35的漏极端子发挥功能的接点cs。另外,在这些接点cs之间,设置着作为两个块选择晶体管35的共通的源极端子发挥功能的接点cs。另外,在作为漏极端子发挥功能的接点cs、与作为源极端子发挥功能的接点cs之间,分别设置着栅极绝缘膜205(图15)及栅极电极206。

晶体管群tg4包含有在x方向及y方向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晶体管群tg3。即,晶体管群tg4包含多个由排列在x方向的多个晶体管群tg3所组成的列。这些列中的第1列所包含的晶体管群tg3经由接点cs等而分别连接于存储块mba、mbb的对应的字线wl。第3列所包含的晶体管群tg3经由接点cs等而分别连接于存储块mbc、mbd的对应的字线wl。

第2列包含与存储块mba、mbc对应的晶体管群tg3、以及与存储块mbb、mbd对应的晶体管群tg3,且各包含多个(图示的例中为2个)。与存储块mba、mbc对应的多个晶体管群tg3在x方向上连续设置。同样地,与存储块mbb、mbd对应的多个晶体管群tg3也在x方向上连续设置。

以下,有时将与存储块mbp、mbq(p、q例如为a~h)对应的晶体管群tg3记作“晶体管群tg3pq”。

图19及图20中表示配线d0~d2、m0、m1的构成例。在图示的例中,配线层d0~d2、m0、m1包含多个同一配线图案wp。这些多个配线图案wp分别对应于晶体管群tg4及接线部hu'的第1区域acc而设置。该配线图案中,将块选择晶体管35的漏极区域经由接点cs、配线d0~d2、接点c4、配线m0、m1、以及接点cc而电连接于对应的字线wl。另外,将块选择晶体管35的源极区域经由接点cs、配线d0~d2、以及接点c4而电连接于未图示的配线cg。配线cg例如也可设置在比配线层m0、m1更靠上方。

[效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存储装置的效果进行说明。

为了半导体存储装置的高集成化,较理想的是缩小存储单元阵列ma中的构成。另一方面,有用以实现块选择电路23等的构成从耐压等的观点而言难以高集成化的情况。其结果,例如图18所示,有产生排列在y方向的3个晶体管群tg3相对于排列在y方向的8个存储块mb而对应的不规则的图案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图21所例示的形态下,也考虑调整存储块mb及晶体管群tg3的对应关系。即,图21所例示的块选择电路部230与块选择电路232(图18)同样地,包含多个由排列在x方向的多个晶体管群tg3所组成的列。这些列中,第1列设置着晶体管群tg3ab,第2列设置着晶体管群tg3ac、tg3bd,第3列设置着晶体管群tg3cd。此处,图21的例中,在第2列,所有晶体管群tg3ac在x方向上连续设置。另外,所有的晶体管群tg3bd在x方向上连续设置。

这种形态下,在所述第2列,能够抑制在x方向相邻的块选择晶体管35间的电压差。然而,有如下情况,即,一部分接点cc和与之对应的块选择晶体管35在x方向上的距离变得过大,从而导致配线图案复杂化。进而,例如在存储块mb所包含的导电层110的数量较多的情况下,除配线层d0~d2、m0、m1外,也有可能需要新的配线层,从而也有导致制造成本增大的情况。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存储装置,通过将与各存储块mb对应的块选择晶体管35在x方向上分散设置而能够抑制这种配线的复杂化。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y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存储块mb对应于不同的晶体管群tg3。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执行存储块mb间的耐压试验、或泄漏电流的检测等。

[变化例]

图17~图20所示的构成仅为例示,能够适当变更。

例如,图18的例中,将块选择电路232中包含的多个晶体管群tg3以固定间隔排列在x方向及y方向。然而,晶体管群tg3间之间隔(绝缘区域sti的宽度)根据耐压等而能够适当变更。例如图22所示,也可使晶体管群tg3ab及晶体管群tg3cd之间的间隔大于晶体管群tg3ab及晶体管群tg3ab之间的间隔。图22的例中,通过省略了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晶体管群tg3中所述第2列所包含的晶体管群的一部分而实现这种构成。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改善所述第2列中对应于不同的存储块mb的晶体管群tg3间的耐压。

另外,例如图23所例示那样,所述第2列也可包含晶体管群tg3ab及晶体管群tg3cd。

另外,例如图24所例示那样,也可使晶体管群tg4所包含的所有块选择晶体管35在x方向及y方向的两方向上,与对应于同一存储块mb的块选择晶体管相邻。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抑制在x方向及y方向上相邻的多个块选择晶体管35之间的电压差,能够削减绝缘区域sti的面积,从而能够抑制电路面积的增大。

此外,图24的例中,晶体管群tg4包含排列在x方向的晶体管群tg5、tg6。晶体管群tg5的第1列包含多个晶体管群tg3ab,第2列包含多个晶体管群tg3bc,第3列包含多个晶体管群tg3cd。晶体管群tg6的第1列包含多个晶体管群tg3cd,第2列包含多个晶体管群tg3da,第3列包含多个晶体管群tg3ab。

另外,如图25所例示,也可设为使一部分晶体管群tg3跨及在y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晶体管群tg4的构成。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抑制在y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晶体管群tg4间的电压,能够削减绝缘区域sti的面积,从而能够抑制电路面积的增大。

图25的例中,与图24的例同样地,晶体管群tg4所包含的所有块选择晶体管35在x方向及y方向的两方向上,与对应于同一存储块mb的块选择晶体管相邻。

另外,图25的例中,晶体管群tg4包含排列在x方向的3个晶体管群tg7、tg8、tg9。此处,如果将对应于存储块mbx(x例如为a~h)的块选择晶体管35记作“块选择晶体管35x”,那么晶体管群tg7从y方向的一侧到另一侧包含多个块选择晶体管35a、35b、35a的列,且各包含两列。另外,晶体管群tg8包含多个块选择晶体管35b、35c、35d的列,且各包含两列。另外,晶体管群tg9包含多个块选择晶体管35a、35d、35c的列各两列。

另外,第2实施方式中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可设置连接对应于同一存储块mb的块选择晶体管35的栅极电极206的连接部。另外,也可将接点cs连接于经由该连接部连接的多个栅极电极206中的一个。

另外,第2实施方式中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可在存储单元阵列ma'的x方向的一侧及另一侧设置块选择电路部232,也可仅在一侧设置块选择电路部232。任一情况下,均可使在y方向上相邻的存储块mb对应于不同的晶体管群tg3,也可对应于同一晶体管群tg3。

另外,第2实施方式中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写入动作时施加至非选择字线wl的电压能够适当变更。例如,也可对多个非选择字线wl中的位于选择字线wl与源极选择线sgs之间的所有非选择字线传送写入通过电压。另外,例如在图24及图25的例中,将对应于同一存储块mb的多个块选择晶体管35彼此接近而设置。例如,也可在对这种多个块选择晶体管35中的一个传送编程电压的情况下,对其余的块选择晶体管35传送写入通过电压。另外,对于除此以外的非选择字线wl也可传送接地电压或接近于接地电压的电压。

[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对第1及第2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构成仅为例示,具体构成能够适当变更。

例如,在第1实施方式中,将存储单元阵列ma设置在半导体衬底100的表面。然而,在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块选择电路部231的情况下,例如图26所例示那样,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也能够采用在z方向上从半导体衬底100的表面离开设置的存储单元阵列ma'。同样地,在第1实施方式中,也能够采用第2实施方式的接线部hu'。

另外,例如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参考图17~图20所说明那样,接线部hu'的接点cc、c4的布局、晶体管群tg3的布局、配线层d0~d2、m0、m1的布局全部由周期性图案而构成。然而,这些中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不具有周期性图案。

另外,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半导体衬底100上设置着存储单元阵列ma及块选择电路23这两种。然而,在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27所例示,也可与设置存储单元阵列ma的衬底分开而另外设置供块选择电路23设置的半导体衬底300。

作为设置存储单元阵列ma的衬底,能够使用各种衬底。例如在图27的例中,使用与第1及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半导体衬底100作为这种衬底。然而,作为设置存储单元阵列ma的衬底,也可使用玻璃衬底等除半导体衬底以外的衬底。这种情况下,例如也可使用图15所例示的导电层210。如上所述,导电层210作为源极线sl而发挥功能,且连接于半导体柱120的下端部(以半导体衬底300为基准的情况下,为上端部)。

半导体衬底300例如是包含p型杂质的单晶硅等半导体衬底。在半导体衬底300的表面的一部分,设置着包含磷等n型杂质的n型阱301。另外,在n型阱301的表面的一部分,设置着包含硼等p型杂质的p型阱302。另外,在半导体衬底300的表面的一部分,设置着sio2等绝缘区域sti。将半导体衬底300表面中的未设置绝缘区域sti的区域称为半导体区域。

在图27的例中,将设置在半导体衬底100上的多个导电层110经由接点cc、配线m0、m1而电连接于配线层m2所包含的配线m2。另外,在半导体衬底300的表面,设置着多个块选择晶体管35。这些多个块选择晶体管35的漏极区域经由在z方向延伸的接点、配线层m2'所包含的配线m2'等而连接于多个导电层110。

另外,如上所述,在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在y方向上相邻的存储块mb对应于不同的晶体管群tg1、tg3。因此,能够执行存储块mb间的耐压试验、或泄漏电流的检测等。这种构成在与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不同的形态下也能够实现。例如,图28中,例示有排列在y方向的4个存储块mba、mbb、mbc、mbd。

另外,在图28的例中,排列在y方向的8个块选择晶体管35的列相对于该4个存储块mba、mbb、mbc、mbd对应。图28中,例示了包含多个块选择晶体管35c、35a、35d、35b的列且各包含两列的构成。另外,图28中,例示了一部分晶体管群tg3跨及在y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晶体管群tg4的构成。

另外,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对具备nand型闪速存储器的半导体存储装置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也可应用于除nand型闪速存储器以外的存储器,还可应用于除存储器以外的半导体装置。

[其它]

虽对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颖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形态实施,且可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以及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化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及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符号的説明]

110导电层

120半导体柱

130栅极绝缘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