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便捷的电池顶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8309发布日期:2020-06-05 19:4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装配便捷的电池顶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电池顶盖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装配便捷的电池顶盖结构。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传统的电池顶盖包括顶盖板、极柱、上塑胶、下塑胶、防爆片以及防爆片保护膜等,极柱穿设在顶盖板中,装配时需要将各个部件依次装配。

由于目前的电池顶盖部件较多,且装配时每个部件之间的安装并不便捷,导致整个电池顶盖的装配工艺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装配便捷的电池顶盖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顶盖装配不便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装配便捷的电池顶盖结构,包括顶盖板、极柱、注塑件、压板以及密封圈,所述顶盖板具有贯穿孔,所述极柱嵌入所述贯穿孔中,处于所述贯穿孔的上部,且所述极柱与所述贯穿孔之间填充所述注塑件,所述极柱与所述顶盖板通过所述注塑件形成一体;所述压板处于所述贯穿孔的下部,且与所述贯穿孔的壁面焊接固定;所述密封圈的底面抵接所述压板的上表面,所述密封圈的顶面抵接所述极柱的下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极柱的外周呈阶梯状,所述贯穿孔的上部呈阶梯状,所述极柱与所述贯穿孔的上部相嵌。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板的上端面朝上延伸形成围合段,所述围合段围合形成所述贯穿孔的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件朝上延伸至所述贯穿孔的外部,且包覆所述围合段。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件的上表面呈平整布置,且与所述极柱的上端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极柱的上端面朝上凸起形成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的外连接段。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的顶面与所述极柱的下端面面贴合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贯穿孔的下部朝外凹陷形成焊接段,所述压板嵌于所述焊接段中,且与所述焊接段的外表面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的下表面与所述顶盖板的下端面呈平齐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贯穿孔正对布置,且所述通孔的内壁呈倾斜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便捷的电池顶盖结构,装配时只需要先把极柱与顶盖板通过注塑件固定,使其暂时形成一个整体,将密封圈放置在极柱的下端面,再将压板焊接到贯穿孔上,使得密封圈被夹在极柱与压板之间,且密封圈的底面抵接压板的上表面,即可实现整个电池顶盖的装配,电池顶盖的部件减少,每个部件之间的安装更加便捷,从而提高整个装配过程的便捷性;密封圈抵接在压板的上表面,且与极柱的下端面抵接,从而将极柱与压板之间密封,避免顶盖板外部的杂物顺着注塑件与贯穿孔的间隙,最终从极柱与压板之间进入电池内部,因此对电池起到保护作用,密封圈与压板也不需要固定,减少了装配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便捷的电池顶盖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便捷的电池顶盖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便捷的电池顶盖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便捷的电池顶盖结构的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配便捷的电池顶盖结构,可以运用在锂离子电池上,当然,其也可以运用在其他电池上,不仅限制于本实施例中的运用。

装配便捷的电池顶盖结构,包括顶盖板11、极柱12、注塑件13、压板14以及密封圈15,顶盖板11具有贯穿孔16,极柱12嵌入贯穿孔16中,处于贯穿孔16的上部,且极柱12与贯穿孔16之间填充注塑件13,极柱12与顶盖板11通过注塑件13形成一体;压板14处于贯穿孔16的下部,且与贯穿孔16的壁面焊接固定;密封圈15的底面抵接压板14的上表面,密封圈15的顶面抵接极柱12的下端面。

上述的装配便捷的电池顶盖结构,装配时只需要先把极柱12与顶盖板11通过注塑件13固定,使其暂时形成一个整体,将密封圈15放置在极柱12的下端面,再将压板14焊接到贯穿孔16上,使得密封圈15被夹在极柱12与压板14之间,且密封圈15的底面抵接压板14的上表面,即可实现整个电池顶盖的装配,电池顶盖的部件减少,每个部件之间的安装更加便捷,从而提高整个装配过程的便捷性;密封圈15抵接在压板14的上表面,且与极柱12的下端面抵接,从而将极柱12与压板14之间密封,避免顶盖板11外部的杂物顺着注塑件13与贯穿孔16的间隙,最终从极柱12与压板14之间进入电池内部,因此对电池起到保护作用,密封圈15与压板14也不需要固定,减少了装配步骤。

压板14与顶盖板11焊接固定,密封圈15固定在压板14上,且抵接极柱12的下端面,因此压板14对极柱12也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极柱12朝下滑落,在注塑件13固定极柱12的基础上,使得极柱12更加稳固。

具体地,极柱12的外周呈阶梯状,贯穿孔16的上部呈阶梯状,极柱12与贯穿孔16的上部相嵌。

极柱12的外周与贯穿孔16的上部均呈阶梯状,可以相吻合,同时贯穿孔16阶梯状的上半段也对极柱12起到竖直方向的限制作用,避免极柱12朝上移动,配合注塑件13的固定以及密封圈15的抵接,实现了极柱12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固定,保证极柱12的稳定,避免其发生晃动或者滑动。

顶盖板11的上端面朝上延伸形成围合段,围合段围合形成贯穿孔16的上部,注塑件13朝上延伸至贯穿孔16的外部,且包覆围合段。

注塑件13包覆围合段,一方面通过围合段对注塑件13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注塑件13包裹在围合段的外部,对围合段起到缓冲保护作用,避免凸起的围合段受到碰撞。

注塑件13的上表面呈平整布置,且与极柱12的上端面平齐,使得极柱12与注塑件13的上表面平滑过渡,减少极柱12受到来自侧面碰撞的可能性,对极柱12起到保护作用。

极柱12的上端面朝上凸起形成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的外连接段17,外连接段17高于注塑件13,便于与外部电路接触实现电性连接。

密封圈15的顶面与极柱12的下端面面贴合抵接,使得密封圈15与极柱12的抵接面积最大化,起到最大的密封作用,增强电池顶盖的密封性。

贯穿孔16的下部朝外凹陷形成焊接段,压板14嵌于焊接段中,且与焊接段的外表面焊接固定,且压板14的下表面与顶盖板11的下端面呈平齐布置,避免压板14受到电池内部的电芯或者其它部件的碰撞,导致压板14脱落。

压板14具有通孔18,通孔18与贯穿孔16正对布置,且通孔18的内壁呈倾斜布置。

顶盖板11的下方还设有下塑胶板,下塑胶板具有连接孔,连接孔的上端开口朝上延伸形成包围段,包围段的外周面呈倾斜状,压板14的通孔18的内壁正好抵接在包围段的外周面上,二者均呈倾斜状,相互吻合;下塑胶板的连接孔、压板14的通孔18以及顶盖板11的贯穿孔16呈正对布置,固定在电芯上的连接片穿过三个孔与极柱12电性连接,实现电芯与外部电路连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