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灭弧室的装配结构及其绝缘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18025发布日期:2020-10-02 08:48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灭弧室的装配结构及其绝缘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灭弧室的装配结构及其绝缘筒。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设备的日新月异发展,在现行的中压领域(10kv~35kv电压等级)真空断路器已经成为主流。现有专利申请号为cn201320238622.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灭弧室装配结构,包括具有静端和动端的灭弧室,所述灭弧室静端与第一支架固连,所述灭弧室动端与绝缘拉杆组件固连,所述绝缘拉杆组件套设于第二支架内;所述灭弧室动端外侧与导电夹固连,所述导电夹外侧与软连接件的一端固连,所述软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固连。该专利所述的真空灭弧室在工作时易产生大量热量,导致各接点温度升高,进而影响整个断路器开关工作性能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真空灭弧室的装配结构及其绝缘筒,通过在动端支架和/或静端支架上安装散热片,有效提高了真空灭弧室的散热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真空灭弧室的装配结构,包括具有动端的灭弧室和动端支架,所述动端支架为套状结构且两端开口,其中第一端开口可以让绝缘拉杆进入,其第二端开口可以让动端及导电夹进入,所述绝缘拉杆与动端在动端支架内部连接,所述动端与导电夹固定连接,所述导电夹上固定连接有软连接的一端,所述软连接从动端支架内部伸出并且其另一端与动端支架的外侧连接;

所述动端支架其第一端开口设置有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上设置有拉杆让位孔及软连接让位结构,所述绝缘拉杆穿过第一散热片上的拉杆让位孔进入动端支架内,所述软连接可以从所述软连接让位结构伸出。

其中,所述软连接让位结构为设置在第一散热片上的通槽。

其中,所述通槽设置在第一散热片的边缘。

其中,所述动端支架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散热片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形状相互配合。

其中,所述动端支架上还设置有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叠置在动端支架上的软连接上。

其中,所述动端支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散热结构。

其中,还包括静端支架、静端散热装置,所述灭弧室的静端固定在静端支架上,所述静端支架上连接有静端散热装置。

其中,所述静端散热装置上设置有散热鳍片。

其中,所述散热鳍片包围所述静端支架设置。

一种绝缘筒,设置有前述任一所述的真空灭弧室装配结构,所述静端支架通过静端散热装置与绝缘筒连接。

有益效果

通过对灭弧室的动端进行散热片的布置,有效提高了散热效率和散热性能,结构也十分简单,组装及拆卸都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动端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端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动端支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静端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静端处的另一张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静端处的剖视图

其中,1为导电夹,2为软连接,3为动端支架,31为第一限位结构,41为第一散热片,42为第二散热片,43为散热结构,5为静端支架,6为静端散热装置,61为散热鳍片,7为绝缘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真空灭弧室装配,包括具有动端的灭弧室以及动端支架3,所述动端支架3为套状结构且两端开口,其中第一端开口供绝缘拉杆进入,其第二端开口供动端及导电夹1进入,所述绝缘拉杆与动端在动端支架3内部连接,所述动端与导电夹1固定连接,所述导电夹1上固定连接有软连接2的一端,所述软连接2从动端支架3内部伸出并且其另一端与动端支架3的外侧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动端支架3其第一端开口设置有第一散热片41,所述第一散热片41上设置有拉杆让位孔及软连接让位结构,所述绝缘拉杆穿过第一散热片41上的拉杆让位孔进入动端支架3,所述软连接3可以从所述软连接让位结构伸出。

具体来说,所述软连接让位结构可以为设置在第一散热片41上的通槽。其中优选的,所述通槽设置在第一散热片41的边缘。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散热片41与动端支架3螺栓连接。

具体来说,如图3所示,所述动端支架3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31,所述第一散热片41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31与第二限位结构形状相互配合,可以将第一散热片41卡在动端支架3,以便预固定第一散热片41和动端支架3。例如,所述第一限位结构31可以为凸台,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对应为凹槽,形成配合关系从而实现固定。

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所述动端支架3上还设置有第二散热片42,所述第二散热片42叠置在动端支架3上的软连接2上,构成依次为动端支架3、软连接2、第二散热片42的结构。如此设置,可以直接对产热处加强散热。

具体来说,所述第二散热片42上设置有与软连接2上同轴的螺栓孔,固定时,螺栓可以依次穿过第二散热片42上的螺栓孔、软连接2上的螺栓孔、动端支架3上的螺栓孔实现固定。

具体来说,所述动端支架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散热结构43,所述散热结构43可以为散热筋或者散热孔,从而可以进一步加强动端的散热。

如图4、图5,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真空灭弧室装配还包括静端支架5、静端散热装置6,所述灭弧室的静端固定在静端支架5上,所述静端支架5上连接有静端散热装置6,所述静端散热装置6上设置有用于静端伸出的出线孔。举例来说,所述静端支架5为设有用于静端伸出固定的孔的板,所述静端散热装置6覆盖并连接在静端支架5上,例如螺栓连接。如此设置,静端所产生的热量通过传导给静端散热装置6,散热效果得到加强。

具体来说,所述静端散热装置6上设置有散热鳍片61。

其中优选的,所述散热鳍片61包围所述静端支架5设置。

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真空灭弧室装配应用于绝缘筒中时,所述静端支架5通过静端散热装置6与绝缘筒7连接。具体来说,所述静端支架5与静端散热装置6连接,并且所述静端支架5、静端散热装置6、绝缘筒7上设置有同轴的螺栓孔,通过螺栓将静端支架5、静端散热装置6和绝缘筒7固定在一起。



技术特征:

1.一种真空灭弧室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动端的灭弧室和动端支架(3),所述动端支架(3)为套状结构且两端开口,其中第一端开口可以让绝缘拉杆进入,其第二端开口可以让动端及导电夹(1)进入,所述绝缘拉杆与动端在动端支架(3)内部连接,所述动端与导电夹(1)固定连接,所述导电夹(1)上固定连接有软连接(2)的一端,所述软连接(2)从动端支架(3)内部伸出并且其另一端与动端支架(3)的外侧连接;

所述动端支架(3)其第一端开口设置有第一散热片(41),所述第一散热片(41)上设置有拉杆让位孔及软连接让位结构,所述绝缘拉杆穿过第一散热片(41)上的拉杆让位孔进入动端支架(3)内,所述软连接(2)可以从所述软连接让位结构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连接让位结构为设置在第一散热片(41)上的通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设置在第一散热片(41)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端支架(3)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31),所述第一散热片(41)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31)与第二限位结构形状相互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端支架(3)上还设置有第二散热片(42),所述第二散热片(42)叠置在动端支架(3)上的软连接(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端支架(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散热结构(4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静端支架(5)、静端散热装置(6),所述灭弧室的静端固定在静端支架(5)上,所述静端支架(5)上连接有静端散热装置(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端散热装置(6)上设置有散热鳍片(6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61)包围所述静端支架(5)设置。

10.一种绝缘筒,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的真空灭弧室装配结构,所述静端支架(5)通过静端散热装置(6)与绝缘筒(7)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灭弧室的装配结构及其绝缘筒,包括具有动端的灭弧室和动端支架,所述动端支架为套状结构且两端开口,其中第一端开口可以让绝缘拉杆进入,其第二端开口可以让动端及导电夹进入,所述绝缘拉杆与动端在动端支架内部连接,所述动端与导电夹固定连接,所述导电夹上固定连接有软连接的一端,所述软连接从动端支架内部伸出并且其另一端与动端支架的外侧连接;所述动端支架其第一端开口设置有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上设置有拉杆让位孔及软连接让位结构,所述绝缘拉杆穿过第一散热片上的拉杆让位孔进入动端支架内,所述软连接可以从所述软连接让位结构伸出。通过对动端进行散热片的布置,散热性能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正;张福康;冯书菊;周海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大全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1
技术公布日:2020.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