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压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3506发布日期:2020-10-30 21:42阅读:86来源:国知局
端子压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的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端子压接机。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现有的接线端子包括金属接头和导线,将导线插入金属接头的通孔内,通过端子压接机的冲压模(冲压模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相配合形成正六边形)使得金属接头变形压紧导线,其中由于金属接头的型号和尺寸不同,需要更换不同的冲压模,更换麻烦,使得产品加工效率低,且冲压模损耗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端子压接机结构复杂,加工不同尺寸的端子时需要更换模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子压接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端子压接机,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动力源,所述的动力源通过传动装置与成型装置相连接,所述的成型装置设于壳体外,所述的成型装置具有打开便于取放待加工端子的第一位置和由动力源驱动动作使得待加工端子成型的第二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传动装置为连杆机构,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与动力源相连接的第一连杆和与成型装置相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通过第三连杆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安装板,所述的第三连杆设于安装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安装板有两个,且两个安装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置连杆机构的容置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便于手持的把手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成型装置包括旋转盘和多个成型模件,所述的连杆机构与旋转盘相连接并通过旋转盘转动驱动成型模件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成型装置包括成型板,所述的成型模件设于成型板上,所述的旋转盘上设有用于驱动成型模件转动的弧形驱动部,不同的成型模件一端与弧形驱动部相配合,另一端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取放待加工端子的加工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调节机构,所述的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板与成型板相连接并通过成型板调节不同成型模件所形成的加工空间的大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杆和连杆,所述的调节螺杆通过连接杆与调节板相连接并通过调节板的旋转调节成型模件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成型装置包括摆动件和多个成型模件,所述的动力源通过连杆机构与摆动件相连接并通过摆动件的摆动使得成型模件压接待加工端子,所述的摆动件上设有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动力源和传动装置的配合能使得成型装置可靠动作,从而使得成型装置能对不同的端子进行压接,使得产品适配范围广,不需要频繁更换冲压模具。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壳体1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5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附图5中壳体1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附图8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把手部;2、动力源;3、成型装置;31、旋转盘;311、弧形驱动部;32、成型模件;33、成型板;34、加工空间;35、摆动件;36、防护罩;4、连杆机构;41、第一连杆;42、第二连杆;43、第三连杆;5、安装板;6、调节机构;61、调节板;62、调节螺杆;6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结合图2-9所示,一种端子压接机,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动力源2,所述的动力源2通过传动装置与成型装置3相连接,所述的成型装置3设于壳体1外,所述的成型装置3具有打开便于取放待加工端子的第一位置和由动力源2驱动动作使得待加工端子成型的第二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动力源和传动装置的配合能使得成型装置可靠动作,从而使得成型装置能对不同的端子进行压接,使得产品适配范围广,不需要频繁更换冲压模具。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所述的传动装置为连杆机构4,所述的连杆机构4包括与动力源2相连接的第一连杆41和与成型装置3相连接的第二连杆42,所述的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通过第三连杆43相连接。通过连杆机构能可靠带动成型装置动作,从而使得压接可靠方便。

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安装板5,所述的第三连杆43设于安装板5上。具体的说,所述的安装板5有两个,且两个安装板5之间形成用于容置连杆机构4的容置空间。这样的结构便于产品安装固定,同时安装板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使得产品使用寿命长。

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便于手持的把手部11。这样的结构便于产品搬运,便于产品加工。

所述的成型装置3包括旋转盘31和多个成型模件32,所述的连杆机构4与旋转盘31相连接并通过旋转盘31转动驱动成型模件32动作。具体的说,所述的成型装置3包括成型板33,所述的成型模件32设于成型板33上,所述的旋转盘31上设有用于驱动成型模件32转动的弧形驱动部311,不同的成型模件32一端与弧形驱动部311相配合,另一端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取放待加工端子的加工空间34。通过旋转盘带动成型模件转动使得成型模件结构简单,动作可靠,而且通过多个成型模件相互配合形成加工空间,使得产品能适配不同尺寸的端子加工,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加工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还设有调节机构6(参看附图5、6、7),所述的调节机构6通过调节板61与成型板33相连接并通过成型板33调节不同成型模件32所形成的加工空间34的大小。具体的说,所述的调节机构6包括调节螺杆62和连接杆63,所述的调节螺杆62通过连接杆63与调节板61相连接并通过调节板61的旋转调节成型模件32的位置。调节机构的设置可以调节成型模件形成的加工空间大小,从而调节压接大小,使得产品适配范围更广。

所述的成型装置3包括摆动件35和多个成型模件32,所述的动力源2通过连杆机构4与摆动件35相连接并通过摆动件35的摆动使得成型模件32压接待加工端子,所述的摆动件35上设有防护罩36。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通过连杆机构带动成型模件上下水平或者左右水平运动压接成型,便于产品加工不同的端子。具体的说,所述的成型模件上设有多个成型模口。这样便于加工不同尺寸的端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实用新型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